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開啓智慧˙解脫自在(二)

  開啓智慧˙解脫自在(二)

  以上一開始,先跟大家做一些介紹,等一下的幻燈片會介紹得比較多,今天所講的內容以現代超人格心理學的角度,跟大家分析修行解脫之路,就是我剛才講的方向的逆轉回來。剛才講的是從天堂、從淨土、從極樂世界,掉入「苦海」的一個過程,而要邁向解脫之路,就是反向操作回來。佛教裏面所講的解脫之道,跟剛才所講的這些是完全一致的,只是衆生了解、不了解而已,只是名詞、名相不一樣而已。「阿含解脫道」裏面所講的,就是剛才從天堂掉落苦海的反向操作,我們現在就開始來看幻燈片,因爲今天的重點在幻燈片裏面。

  這是一張「意識層次表」,你們應該可以拿到,等一下的幻燈片裏面會有呈現出來。所以,修行若是錯誤的觀念知見,是想越修越厲害,「我要修得叁頭六臂;我要修出怎麼樣的金光閃閃;我要修出神通廣大;我要修出將來能夠飛天鑽地;我要修出我是世界最高,把別人打壓下去;我要修出成爲世界最高、最厲害、最究竟的,否定別人…」都是屬于沒有正確認識解脫之路,因爲都還是用「自我」在修,覺得自己很行、很厲害。不管你多麼厲害,不管你這個波浪多大,你不可能征服海洋,這樣知道嗎?如果錯誤的用功方向、錯誤的認知,你是想越修越厲害,修到自己認爲最高、最厲害,那是因爲你認爲「我這個波浪不夠大,我要變成更大的波浪,然後我要征服其他的波浪…」甚至你也要征服海洋。

  你這個波浪想要超越海洋,你怎麼超越呢?海洋就是你的家。所以,如果修行是錯誤的觀念走向,就是在練工夫,越修越厲害;如果你有正確的了解,就是靜下來、靜下來,去認識我們爲什麼會從天堂、從淨土掉落苦海?當有了正確的了解之後,就知道怎麼樣收複我們的「失土」,收複我們失去的這些兄弟姊妹、我們的手足,讓我們慢慢的成爲一個完整的人;讓我們四分五裂的人生,成爲一個完美的人生;讓我們在破碎的世界、苦海的世界,把它變成爲淨土。這不是夢幻世界,是本來實相世界,就是淨土的世界,只是衆生錯誤的認知而已。

  所以,那就好辦了!只要把我們不正確的認知扭轉過來,「開啓智慧」就能夠「解脫自在」。佛教一直講「開悟、開悟」,所謂的「開悟」,就是把我們錯誤的認知扭轉過來,了悟真理實相,從此遠離顛倒夢想,就這樣。重點核心都跟大家講了,這是千金萬金難買的,空海毫無保留的把重點核心跟大家分享。

  現在我們看幻燈片,今天的主題是講「開啓智慧˙解脫自在」。

  ◎我們先來看法界大自然,它是能夠同時包容各種顔色的存在,有沒有?這裏有綠色、粉紅色、紅色、白色、藍色…各種顔色,法界它都完整的包容,沒有分彼此,而且不只各種顔色都包容,而且大樹、小樹、小花、小草…,也都容許這些的共存。但是人類就一直在劃分、一直在分割,你看法界大自然它就是平等的,讓各種大花、小花、大樹、小樹…,各種顔色都和諧的共存。當能夠這樣和諧共存之後,它就能夠呈現出一幅非常美麗的世界,非常美麗的世界。

  ◎你看這是大自然,完全是在大自然實相拍攝到的,有沒有像一幅山水畫、國畫?這象是山水畫、國畫,是在臺灣的屏東佳樂水拍攝到的。你看大自然的山水畫,就像如詩如畫,我們是住在淨土裏面,全世界的人都是住在淨土裏面,大自然呈現給我們的,就是一個清淨的世界,如果你看得懂,就可以很灑脫、很自在的跷著二郎腿,有沒有看到?那個聲音可能要稍微調整一下,你會很自在的跷著二郎腿啊!甚至以肚皮當鼓,唱著快樂頌,有沒有?

  ◎我們看這只黑猩猩這麼灑脫自在,然後問問我們自己:能不能這麼樣的灑脫自在?再來,你看喔!衆生如果了解自己就活在天堂、淨土裏面,當你身處在裏面,就是這麼的快樂。你看旁邊有人怎麼樣?在那裏愁眉苦臉,在那裏翹嘴,有沒有?翹著嘴啊!然後在嫉妒:「你怎麼這麼快樂?!你怎麼這麼潇灑?!我們明明不是在苦海裏面嗎?你怎麼能夠這麼灑脫自在?!」所以衆生就在嫉妒,那是因爲他不了解啊!

  ◎我們本來就是活在天堂裏,這是天堂鳥。這支天堂鳥跟昨天那只不一樣,跟昨天那支的方向不一樣,把它拍攝出展現生命力,就像展翅高飛,有沒有?天堂鳥就在告訴衆生:我們真的是活在天堂裏面。但是,當衆生的世界、視野沒有打開,你就一直落入狹小的世界裏面,在狹窄的世界裏面,你就站在這一邊,認爲「我這一邊跟這個不一樣啊!我這個要攻擊它啊!我這個跟這個的顔色不一樣,我要攻擊它…」身見、我見、幻覺就這樣出來。

  ◎現在我們把整個地球縮小成爲一只蝸牛,蝸牛的一個比喻,衆生就是站在蝸牛的這個角,然後要攻擊這邊的這個角,認爲「你、我不一樣,我勢不兩立、敵對…」衆生的心胸、視野越走入越狹窄的世界,當你看不到整體,就是認爲「我跟他是不一樣的」。就在一體的世界裏面,然後在那裏不斷的分裂、分割、厮殺、沖突、對立。

  ◎這本來是在一體的世界,這裏面有很多的紅血球、白血球,有很多的細胞、細菌,我們身體裏面一樣有很多的紅血球、白血球、細胞、細菌,每一個紅血球就是代表一個衆生。如果把我們的身體擴充(比喻)成爲地球,則我們身體裏面的紅血球就是每個人,裏面的紅血球跟白血球,就在那裏互相的攻擊、厮殺、沖突不斷,就是因爲病態了、生病了,因此導致衆生從一體的世界落入苦海裏面。

  在這個世界裏面,它是一個完整的存在,世界是「完整」的存在,不是你所想要的「完美」。衆生要的是「完美」,你的那個「完美」,是有很大的取舍,「我只要白天,我不要黑夜;我只要四季如春,我不喜歡冬天;我只要皮膚白白的,我不喜歡皮膚黑黑的;我只要這一半,我不要另一半…」人類一直把一體的世界,在那裏不斷的分割、分割…,分裂、排斥、排斥…,然後把自己標榜「我是白的、我是聖的,我是好的、我是完人…」然後把他所不要的那些,一直在打壓、排斥、對立、醜化…。

  我們從原來整體的世界,就這樣變成四分五裂,一直的分裂、分裂…,界線越來越多,綑綁越來越多,而那個自己覺得滿意的世界就越狹窄,然後沖突對立的世界就越大。我們本來是和諧的處在一個同樣的大地上,雖然表相上你、我不同,但是我們的生命的源頭-地、水、火、風、空,完全都平等的對待我們,而且我們也處在同一個大地上。本來我們就是一體,但是當衆生彼此之間一吵架之後,就隔出一個板出來;昨天好好的,現在吵架之後,用一個板隔起來,你、我井水不犯河水,要渭泾分明,人類就把這個界線就這樣界定、劃分出來。

  ◎本來是一體的世界,然後吵架之後分割了,世界就越來越狹窄。所以,你越愛吵架、愛計較,愛比高、比大、比小…-二元對立,于是,年輕的時候是頭發黑的,從頭發黑、臉是白的,大家從臉是白的、頭發黑的情況之下,從青壯年時期就不斷的吵、吵、吵…,吵到怎麼樣呢?吵到頭發變白了、臉變黑了,發白、臉黑還是在吵,二元對立就是這樣。衆生就是愛計較,然後你自以爲贏了,你認爲你贏了,事實上你是失去的更多,你也失去的很慘,所以就繼續在苦海裏面浮沈。

  ◎當你很苦、很苦的時候,就常常想要撞牆壁,有沒有?這只魚牠在撞牆啊!這是石頭啊!牠在撞它、撞它,爲什麼呢?因爲牠覺得這裏是苦海,「我還找不到大海啊!我找不到究竟解脫、歸依處在哪裏,我找不到涅槃彼岸,我找不到大海在哪裏…」因爲你的身見、我見的虛妄分別出來之後,你認爲我跟其他的無關,而且你也不知道大海就跟你在一起,淨土、極樂世界就跟你在一起。因此,當虛妄分別之後,你就會很苦,于是就會常常想要發泄。

  ◎衆生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看事情都是從片段的角度在看;以片段的角度看了之後呢?結果就見诤不斷。這是臺灣野柳的女王頭,但是以這個角度來看,是臺灣野柳的棒棒糖,它現在是棒棒糖。但是,當我把它換個角度拍照的時候,它就是女王頭,只是角度不一樣,就差一百二十度而已。同樣的一個東西,剛才是從這一邊拍攝過來,但是當我一百二十度從這邊拍攝,它的角度就不一樣。這個就在告訴我們:爲什麼會有見诤不斷?因爲每一個人所看到的,都只是看到部份的角度。

  然後你認爲「這哪裏漂亮?!這個沒什麼啊!」但是你有沒有看到另一個角度,它是女王頭。這是在國際很有名的觀光景點,每天都有很多人來觀光,但是大家看都只看到這一面,而不去看這一面。所以,衆生常常都只看你想要的片段。

  ◎我們再看這個也是一樣在野柳拍到的,看起來就像很甜美可口的冰淇淋,有沒有?很像!而且還有巧克力。這是一個巧克力冰淇淋,但是當我從另一個角度拍攝,它就是這樣一個拳頭、戴著手套,有沒有?從一個角度看,它是一個武力、力量,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呢?它卻是甜點。所以,這就是在告訴我們衆生:如果換個角度去看,我們能夠看得更清楚、更具體。佛教講說要面面觀、如實觀,不能只看表面,不能只看片面,不能只看膚淺。對一個人的論斷,不能只聽片面之詞,不能斷章取義,要保留很多我們的論斷,因爲很多都太武斷了,我們都只看到片面而已,沒有真正了解人家的意思。

  ◎同樣我從這個角度看,它就像一個高腳酒杯,但是我從另一個角度看,它是一個酷哥頭,很酷的一位酷哥。在「幽默空海傳」裏面,有把這一張刊登出來,這是頭部,這是臉,這是頭發,這是後面像被狗啃過的頭發,發型留這樣很酷,年輕愛耍酷。但是,從這個角度看是個酷哥頭,但是我從另一個角度看,同樣的一件東西,從不同的角度看,那個形象就不一樣。同樣的,如果你在瞋恨、嫉妒或是排斥、不能接納某個人,請你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他,好嗎?如果你能夠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他,你所得的結論就會不一樣。

  我們本來很排斥、很嫉妒或是很瞧不起的…

《開啓智慧˙解脫自在(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