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2010年7月空海法師臺灣禅修開示(五)▪P2

  ..續本文上一頁纏縛,親子之間的相纏縛。你要成長,也讓對方成長,這個過程會有痛苦的階段。但是沒有經曆過這些痛苦,你就不會成長,對方也不會成長。就好象你一直順著小孩子的習氣,那就斷不了奶。

  所以慢慢的敢做自己的時候,這是來到自我層次。但是自我層次並不是變成凶巴巴,不是啊。這時候事實上他是比較有智慧,敢去判斷,什麼是合情合理的,對自己對衆生有益的我們就去做。如果做這些事情對對方無益,那只是爲了人情爲了面子,那覺得可以放的你就放。

  好!但是自我層次,往往他是重視心靈,他未必會包容這個身體。很多的宗教、很多的宗教,都一直在否定這個身體。認爲有這個身體是業障啊,認爲有這個身體是汙垢啊,這是罪業深重才有這個身體呀,才有這個臭皮囊啊。那很多的那一種修行觀念。。。我現在沒有講任何宗教。很多的修行觀念,就是在否定這個身體。然後他覺得我們只是要靈魂呢,我們只是來這裏暫時過境啊,然後來這裏暫住一下,以後沒多久我們就要到那裏呀。象這一種觀念,你的生命不會統合。你只是繼續活在一種心靈上的夢幻,你的生命不會真的紮實、踏實。因爲你的生命本身、你本身就把它切割開來,所以身體還沒有被你收回來。

  慢慢的你成長上來,你會來到我們這個身體,從我們出生到現在,一直爲我們服務,做牛做馬幫我們服務,我們何曾感恩過它!我們以前瞧不起它,踐踏它蹂躏它,讓它受痛苦,讓它生病。啊!要知道啊,這是我們沒有好好的愛護。我們裝入了不正確的觀念知見,導致我們在嗔恨這個身體,你嗔恨你的身體就是嗔恨你的生命。你的生命本身身、心在分裂,你的潛能怎麼會發揮的出來呢?就好象一個家庭裏面常常在吵架、常常在打架,你這個家庭不和,你怎麼能夠真的,發揮生命意義出來呢?我們這個身體就是每個人的家庭啊,你的道場啊。如果你的道場裏面,常常是在吵架、在否定,那你這個道場它就是不和諧。你的生命的力量,在不團結的情況之下,是在互相的拉扯、互相的撕殺,你生命力量、生命潛能怎麼發揮出來?

  所以當你慢慢成長、成長來到,過去累積很多錯誤的觀念知見,辜負錯待我們這個身體,從現在開始,好好的愛護它把它收回來。這時候自我、心靈跟身體,身心靈的整合、結合,這時候你才會出現一個有機生命體,完整、比較完整的一個生命體出來。這時候你會越來越快樂,而且潛能、能力也會越來越發揮出來。所以這個就是,一個人的心靈不斷在成長、成長的過程。

  那這二、叁十年來歐美所在倡導,包括臺灣、東方也逐漸在倡導,重視的一些心靈成長方面,自我肯定自我訓練方面,通常會來到身心靈的一種整合,這個算是已經比較高級一些了。一個人能夠來到身心靈的整合,這已經算是滿不錯的一個階段。但是歐美所整理出來的這一套。。。因爲一般來講,東方人是比較重視仁愛和平和諧,那西方人是比較強調自我、比較強調自我。結果他們發展出來的這些心靈成長方面,往往變成都偏重在自我的肯定、自我的成長、自我的訓練。而這方面如果沒有在東方、後面這一種無我的精神灌入的話,這一種自我訓練,它會讓衆生從自卑的世界拉出來,然後拉到我慢的世界。所以越強化自我,我慢就越大、越自負,越是展現我是我能。

  再來,歐美他們又發展出,知道說這個心念、意念它的力量,結果又用自我,然後去控製操縱這個意念、心念。象這方面的話,真的沒有東方的這一種佛法來灌入的話,這一種自我訓練,它很容易又變成長養更多的欲望欲貪,所以很容易讓人從一端跑到另一端。這方面很容易形成,扶得東來西又歪呀。東方東方的哲理、佛法是滿重視和諧,滿重視慈悲、大愛、無诤。所以你看,西方的宗教會有宗教戰爭,佛教不會有宗教戰爭,佛教不會引起戰爭,因爲佛教強調不殺生,那是一種慈悲、大愛、和諧。

  在以前。。。這十年來,空海在講解脫道的過程,就是以東方的這個佛教、原始佛法爲主爲核心,以及中國的老子的“道”、《道德經》,還有心靈成長,西方的心靈系列,心理的這個成長系列來跟大家做結緣。但不管我從那一套、從那一角度來講,都是協助大家來到一體的世界。所以解脫道重點是在,最後面這個一體的世界。其他的都只是一些成長的過程,協助大家成長成長,然後就是來到一體的世界,但這方面很深、很深。古今中外真正在倡導,來到一體世界的並不多。佛陀當然是協助衆生,來到涅槃寂靜的世界就是一體的世界。老子講的就是“道”一體的世界,耶稣講的當然也是。但是當今所謂的一般的心靈成長方面的,很少來到一體世界。頂多有時候會講啦,會講到一些,但是因爲你不是真正體驗到的話,你也只是一些名詞名相而已,觀念知見。然後還是一樣,在自我的世界裏面運作。

  所以在歐美的心靈成長系列,很多的課程裏邊,真正能夠來到超人格層次的,就已經不多,真正能夠來到超人格層次的已經不多。那超人格層次的它是來到,不只是身心靈的整合,而且還跟外境的整合。一般歐美所強調這種身心靈的整合,是大部分是來到這樣的層次、來到這樣的層次。但是能夠真正把外境收回來的,這樣的心靈成長並營不多。有些是會一種觀念啦、知見啦,我們要接近大自然,我們要溶入大自然。但是還是用一個自我在接近,用一個自我在溶入,那個不是真正的無我、不是真正的溶入。

  就象說,我們要包容別人,要寬恕別人,要原諒別人,象奇迹課程一樣都會訓練,我們要原諒別人。但是你要知道,裏面如果你沒有來到這一種無我的世界的話,你還是一樣用自我在包容別人,用自我在原諒別人。自我在原諒別人、包容別人,這裏面有沒有我慢?有沒有我慢?有!而且是認爲是別人錯,那我的修行境界比較高,我不跟你計較,我可以包容你們的無知。所以要知道喔!好象很好聽耶,我們要包容別人,要寬恕別人,要原諒別人,這些詞句都不錯喔。但是如果你是有自我的話,這裏面是有我慢的。

  而且很嚴重的問題,一般往往認爲自己是受害者啊!然後我是受害者,好!那我包容你、我原諒你。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衆生很容易把自己認爲是受害者。然後我是有修行的人,我不跟你計較,這些統統還是在自我的世界裏面。心靈質量一定要提升上來、提升上來,你才能夠來到說,原來以前我認爲我是受害者,那是因爲我看不到,我是加害者。這一句話要好好聽清楚喲!很多情況我們認爲我們是受害者,那是因爲你很多情況,你看不到自己是加害者。這個自我很狡猾,它不承認自己去傷害別人。自己傷害別人的這一部份,它會就象前面那個角色層次,把那些掩蓋掉。或是處在無明的情況之下,他自己看不到,不知、不覺、不以爲然。

  所以處在無明情況之下的話,你覺性沒有開發的情況之下,我們去傷害別人、我們去加害別人,我們自己不知道。那別人、別人會對我們不滿,別人會傷害我們,事實上他是因爲我們傷害了他,然後他做防衛、他做反抗,反射回來。但是衆生看不到那個前因,在我們自己身上,而只看到別人發射出來的。所以就認爲我是受害者,我被汙辱我被冤枉,我被無理的攻擊,我被批判我被傷害。好!以前我沒有修行的時候,我會跟人家計較。我現在有修行了,然後接受一些訓練之後,我要原諒別人,我要寬恕別人,我要包容別人。真正的原因有沒有找到?有沒有?還是沒有啊!

  所以佛法的珍貴就在于,我們不要去怪別人,我們要回來看我們自己哪裏有問題,我們要回來反觀、回來淨化我們自己,所以這就是佛教它強調的,要去找出真正的原因、苦因出來。沖突的原因,你一定要找出來。那如果你跟一般人一樣,把這個沖突的原因總是認爲在別人,那你永遠找不到真正的原因。所以變成你處理什麼事情,那只是在治標。

  所以這十年來我比較少做個案的心理輔導,而是從比較綜合性、全面性,從根本來協助。因爲我看到,根本的原因是在我們本身,深層心靈的認知的錯誤,無明的遮障,覺性沒有開發。很多情況我看到,明明你是在傷害別人,明明你是在展現我慢,但是衆生看不到。然後到引起別人痛苦,引起別人不滿,但是衆生看不到自己的問題。所以當有沖突的時候,我要告訴、我要告訴你就是說,這裏邊你自己有問題,但是通常一般、一般人很難接受。因爲他看不到自己有問題,他不覺得自己有問題。所以以前也跟大家提過,你要認真如實回來反觀,你要看到叁分,我才能夠講到五分。你要看到五分的力道,我才能夠講到七分,這就是佛教解決事情是深入根本來解決。

  那歐美這些心靈成長方面的,以前大部份都是在強化自我啦,然後成爲那個訓練有機生命體啦。但是對于外界方面,還沒有來到真正把外界收回來。以前都還是用一個自我,然後去看呢,去包容啊去溶入啊,直到我看到《零極限》這一本。這一本、這一位修藍博士,他就來到能夠做到,外界外境收回來,他是真正的要做到啊。知見會講會寫,那是一回事啊,你要做到!我以前在其他資料上面一樣會有看到,我們要溶入外境啊,我們要欣賞大自然愛護大自然,但是往往都還是用自我在寫、用自我在看。我看到修藍博士這個人,他是真正能夠把外境收回來。所以他在這一本書裏面,修藍博士他是主角,這一位筆者他是一個配角,協助而已,襯托出來而已。那真正的主角就是修藍博士,他本身是真正的能夠來到外境收回來。所以在對他而言,沒有所謂的外面的問題,沒有別人的問題,這個是在心靈成長方面,很重要的一個突破啊,這個很重要啊!

  所以在這一本書裏面你可以看到,他處理什麼事情,解決什麼事情,都是回來淨化我自己。別人對我不滿,別人對我生氣,他是回來反觀自己,我一定哪裏有錯誤的地方,有不圓滿的地方,才導致引起衆生的痛苦、引起衆生不滿。不去怪任何人,回來淨化我自己,該道歉的我們向衆生…

《2010年7月空海法師臺灣禅修開示(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