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空海法师台湾禅修开示(五)
简介〝零极限〞
禅修方面,你们比大陆学员较严肃,大陆学员比你们较热情。那如果我们在大陆办禅修的话,通常到一个地方办,大部分都会二百人、二百多人。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客观的了解,这几年来解脱道,在大陆方面是很蓬勃的发展。大陆学员的认真、积极,真的他们接触到之后,往往就是很认真很积极的在闻思修。台湾从一个角度说,百家争鸣,好象佛法很兴旺。但也因为百家争鸣,让很多学佛的人,也忙个没完没了,那这些我们都只能够说随缘。台湾学佛的人,脑海中、心中所背负的沉重的包袱很重。台湾学佛的人,所背负的沉重包袱、陈旧的包袱,比大陆学员多很多,我点到为止讲。
那因为大陆学员,他们背负的包袱比较少,以佛教而言,他们背负着历史的包袱,比台湾少很多。而且他们学佛又是年轻化,大陆的佛教的道场,百分之九十,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年轻人在当主持。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几乎都是三十岁到五十岁之间的,年轻辈的在当主持,他们的世代交替已经完成。他们有年轻人接棒,敢冲敢改革。年轻人的吸收力大,所以虽然近代佛教,他们比台湾慢了几十年。但是他们已经完成世代交替,而且又是开放的心胸在学。所以他们的进步就很快,加上他们背负的沉重包袱比较少,脑海中的观念知见,那些沉重的观念知见包袱比较少,所以他们要转化很快,进步也比较快。
讲这些是希望台湾佛教界,真的不要再自我陶醉。因为台湾的佛教界在这样下去,没多久世界的佛教重心,很快就转移到中国去。以后大家要学解脱道,可能也要到中国大陆去学。空海出生在台湾,我也希望尽量根留台湾。可惜呀可惜!台湾这边的珍惜度跟大陆那边的珍惜度,真的差好几倍呀。所以相行之下,大陆那边进步的就快至少二倍。我讲实话,我没有偏袒、偏爱那一方,我完全是平等心的对待两岸的同胞,完全是平等心对待。只是大陆那边的珍惜,所以那种因缘、磁场就更强。解脱道讲的都是合乎科学的,解脱道所讲的是开启智慧的,那大陆的年轻辈,他们很喜欢这方面的,智能型的佛法。
这里有学员问:动中禅最终必竟要活用在日常生活中,以走路为例,我们练习时应分为几个阶段?学员们何以自我判断,是否可练习下一个阶段呢?
动中禅这就是要让大家练习,修行不是只有在禅堂,你出了禅堂甚至在工作、在上班,一样都是可以是道场在修行。那动中禅你练习的这个脚步,各人可以、你可以看个人的情况,如果你越资深的,你当然就越容易了解怎么样去掌握。如果你是初学的话,你可以从比较慢的速度,先把速度慢下来,左右脚清楚觉察。然后再更慢,慢动作、慢动作的分解动作的进行。因为那是让你看到微细的起心动念,让你去看到意识之流,让你去看到是意识在引导身体、肢体动作,这方面你要去练习。如果你没有慢下来的话,你根本看不到、根本看不到。所以你有慢下来去练习、练习之后,你能够清楚看到了。你能够把你的身跟心结合,你看到了身体的动作,以及之前的意念。之后,你只要有清楚看到之后,你觉得可以,我现在速度可以慢慢加快了,这时候你自己就可以调整,把速度加快一点。那速度慢慢的加快过程之中,一样都要保持明觉、保持觉知。如果你觉察不到,那就要把动作再放慢一点。只要你能够清楚觉察,你速度就可以稍微加快。然后再来,来到按照你平常正常走路的步伐在走。左、右脚,每一脚步你都能够清楚觉察,所以这个速度你自己可以调整。但最重要的就是,你每一脚步你都要清楚觉察。脚到那里,心就要跟脚完整的合一。那这方面要透过慢动作的练习,由慢而快,你才能够真正清楚的觉察。如果你没有透过慢动作练习,你只是囫囵吞枣的这样应付过去而已。注意,那个速度方面大家可以看情况而调整。
好!再来,你们手中有这一张意识层次图吗?都有拿到。这一张我们在讲《心灵成长事事本无碍》的时候,《事事本无碍》里面,这一张我们有比较详细的解析。如果还没有很透彻了解的,你们禅修结束之后,要好好的去听闻去看。这一张大家看图一,意识层次。。。从左上角这里,那个是代表意识层次比较粗糙、比较低的情况,也就是忧悲恼苦越多的世界,它的世界是很狭窄的在一个角落这样而已。然后心灵慢慢成长成长,所以他越往下一条线,那是代表心灵越成长,一直的成长、成长。事实上我是觉得说这一张图应该是要反过来,然后往上、往上这样,这样才代表一种心灵的成长。那因为原先画的就是这样,所以我们就顺着这样来看。所以,一条线一条线的往下,那是代表心灵的不断的在成长成长的过程。那这个心灵成长,就是佛教所讲的解脱的次第、过程。
第一个阶段,角色、角色层次。右边是阴影,这是代表大多数的人,都是活在角色的层次世界里面。那这个阶段是,一般人很难接受自己的全部,很不喜欢自己一些心态,常常否定自己的起心动念,常常否定自己的生命。做了什么事之后,然后就在犹豫、在后悔、在懊恼。所以在这个层次呢,他对内的时候,自己是很痛苦。但是要出门要出去要向外的时候,他就把自己打扮的、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穿得西装笔挺的,然后很庄严这样。出门的时候就觉得,我是、我要扮演什么角色。
比如说,现在遇到小孩子,我要扮演爸爸的角色,我要扮演妈妈的角色。遇到学生,我现在要扮演老师的角色,我是人天师表。遇到什么样的人,然后就会要扮演他这样另外一种角色。而这个角色呢,通常都是经过重重的包装,经过重重的包装。他把那个他不喜欢看的,或是不想让人看的那些,他都把它掩藏起来、掩饰起来,就把它隔除在那个阴影那一部份。那个阴影就是代表,你内心里面有很多你不想看到的,然后你就把它覆盖起来掩藏起来。这一种情况,人常常活得表里不一,常常成为好象两面人。人前嘻嘻哈哈,人后。。。夜深人静的时候,内心是空虚、苦闷。
所以第一个层次,这个就是角色层次。他不敢做真实的自己,常常要做另外一面给别人看。象这一种层次的人,他是常常是活在别人的眼光中。那别人一句话,他就很在乎。象这个就是角色层次,他就是很在乎他扮演什么角色,然后又很在乎别人的眼光、别人的评断,所以常常就是把自己包装的,成为另一种角色。而他不想看到那一面呢,都把它剔除在外。象这样的,这个就是一般众生,所谓活在角色的层次,活在表里不一的角色。这样你们了解吗?
就比如说啦,你以前认为说,你当媳妇啊,那你就认为,我要把这个媳妇的角色扮演的很好。那婆婆说什么,你就是是是是,好好好,对对对,但事实上你内心里面,有很多是很无奈的接受。婆婆有很多不合理的要求,你为了让人家觉得你是个好媳妇,为了让先生觉得你是个好媳妇,所以很多你就变成一直忍、忍、忍,忍下来。但是,忍久了之后你就会暴发。那这个暴发出来,往往会伤害家人,或是找小孩子出气。这个就是我们为了要维护我们某种角色,而不敢做真实的自己,我们本来可以拒绝的。就比如说,婆婆她喜欢打麻将,但是你不想打麻将,你喜欢用这些时间来做其他事情。但是你为了讨好婆婆,所以又不得以,浪费很多时间在那里,陪婆婆。。。类似政治人物陪政治人物打政治麻将,这个叫做角色层次。
好!坊间许多的心灵资商啊、心灵辅导啊,就是帮助你,你要敢做自己呀,敢勇于表现呢。所以一些心理资商,包括心灵成长方面的,就慢慢训练、协助你成长。让你敢于做自己敢拒绝,敢做比较真实的人。所以这时候就会来到所谓的自我层次。
自我层次就是,把那些以前很多不敢面对的,或是伪装的,比较虚假的那一面,现在把它收回来,我敢做我自己,我不再一直活在别人的眼光中,我要做真实的自己。如果比如说,婆婆要我打麻将,我真的不想打,我就跟她讲我不想打,我不想陪。那也许婆婆最初会生气呀,她会觉得,你以前你是个乖媳妇呀,那你现在上了某些课程。。。。这时候你不要讲上解脱道课程啦。奇怪你上了某些课程之后,你怎么就敢跟我唱反调,可能她最初会生气。但是这时候,你以前你不敢这样去明白表示,但是这时候你就会好象,让小孩子断奶,会有痛苦的过程,也要让婆婆断奶呀,或是让妈妈断奶呀。你不要以为说,断奶只有小孩子。有时候父母亲对小孩子的依赖很强,父母亲对儿子、对女儿、对媳妇的依赖很强,有时候你也要让他们断奶,这个不要让当婆婆的她们听到啊。不过在坐的很多可能自己都当婆婆了,真的我们自己要成长!
所以自我的这个层次,就是他敢于表现,该拒绝的时候他敢拒绝。比如说朋友要向我们借钱,兄弟姐妹要向我们借钱。以前你总是觉得好啦,那个好嘛,要借就借嘛。但到后来实在觉得不想借,甚至有些情况实在是自己没什么钱。但是碍于情面,还要再去向别人借钱来借给别人,然后表示我这个兄弟才够义气。象这样的话,那个都是活得、做得满虚假的。
那自我层次,他就是敢拒绝,敢做自己。我这样的穿着,我没有拉蹋,我也不必去在乎别人,觉得好看或不好看,我觉得穿起来舒服、自在这样就好啦。我穿衣服又不是为了穿给你看,又不是要给你评分打分数。我们一般人很多的做为就是,都是活在别人的眼光中,很在乎别人的眼光。当你越在乎别人的眼光,你就活得越不自在,活得越没有自己,这个不是无我啊,你不要美其名说这个我无我啊!
所以在这个过程,你心灵里面会有一些革命,你跟周遭也多少会有一些革命性的改革。因为以前很多人都认为,你是个乖乖牌呀,就会怎么样,应该怎么样、应该怎么样啊,现在怎么都很多不一样。所以这时候会有一些冲突、会有一些痛苦产生,这是正常。但是没有经历过这些,你不会成长,别人也不会成长。尤其是家人的那一种相缠缚,夫妻之间的相…
《2010年7月空海法师台湾禅修开示(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