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談迷說悟

  《星雲大師講演集》-談迷說悟

  時間:公元一九八叁年十一月十五日

  地點:彰化縣政府大禮堂

  聽衆:法師、護法信徒(弟子依空記)

  一.世間迷信知多少?  

  二.宇宙真理有幾何?

  叁.迷悟之間差幾許?  

  四.轉迷成悟有幾人?

  各位法師、各位貴賓、各位護法居士:

  我今天要和各位談的題目是:“談迷說悟”,說這個題目的主要用意,是希望我們大家都能亮起智能的眼光,重新發現這個如實如幻世界的真理。

  什麼叫做“迷”?我們常常說:“衆生癡迷”,所謂的“迷”,就像閉著眼睛一樣;一層眼皮遮蔽了一切,使我們看不到外面的真實世界及美麗的山川花木,而終日生活在黑暗、茫然之中。一旦我們張開了眼睛,看到光明的世界;看到山河這樣美麗,日月這樣爭輝,萬事萬物都這樣祥和,才知道以前那個黑暗、茫然的世界只是一種假相而已,這就是“悟”!

  我們要怎樣才能睜開眼睛,看清一切真實的世相、法相呢?我分四點來談這個問題。

  一.世間迷信知多少? 

  談到信仰的問題,我們知道世間有四種信仰:一是邪信,二是不信,叁是迷信,還有就是正信。

  邪信是最不好的,容易走火入魔,非常危險。第二種人是什麼都不信,這比邪信要好一點;迷信的人可能什麼都信,有時候這也比什麼信仰都沒有來得好。最理想的,當然是正信,有正確、正當的信仰,可以指引我們臻于道德圓滿至善的境界。但是,正信也必須具備正信的條件,才能算是真正的信仰。正信的條件至少有以下叁點:

  1.信實:所信仰的對象是實實在在存有的。比方說我們所信仰的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是曆史上真正存在的人,他有出生的地點、有生養的父母、有曆史的佐證,是個實實在在的大覺者,不同于一般的神教以天神鬼魂爲崇拜對象,無法考證。

  2.信德:所信仰的對象具有清淨崇高的道德。若我們所信仰的對象,本身仍有貪、瞋、癡,煩惱尚未斷盡,生死尚未解脫,這樣的神只自性都不清淨,又如何能引渡衆生呢?所以,信德是正信與否的最重要考驗。

  3.信能:所信仰的對象確實具有偉大的能力,能夠引渡衆生明心見性、解迷開悟,這種偉大的能力必須包括慈悲心、智能心,及廣大神通,才可能成爲我們生命的依靠,讓我們脫出叁塗苦,不受五陰迷惑。

  如果,我們所信仰的對象不具備以上叁個條件,那麼這種信仰就容易變成邪信或迷信,徒然造成自我束縛、自欺欺人了。與正信比較起來,邪信與迷信就像一條繩索,束縛了我們開朗的人生,給我們帶來很多無意義無價值的苦惱,使我們的人生不能獲致究竟解脫,不能求得光明的世界。最嚴重的,迷信更像一付枷鎖,把自由自在的世界都鎖住了,把清淨如滿月的人格都埋藏了。

  一般民間迷信的種類,對象很多,比如:

  1.迷信自然現象:以爲打雷有雷神、閃電是電神、刮風靠風神、下雨的是雨神……,把一切不了解的天時現象都歸之于神只的控製,人變成了任由氣象宰割的渺小魂魄。現在科學進步到改變大氣結構的地步,人也可以製造雨、改變風向,那麼大氣科學工程師是不是也可以自封爲風神雨神呢?可見信仰自然現象純粹是一種愚昧虛妄的迷信。

  2.信仰動物:譬如諸蛇由蛇神禦領,牛有牛神管轄,龜有龜神,連猴子都有猢仙……。到了現代,很多以前被人們熱烈膜拜的動物,都已逐漸瀕臨絕種,或者需要人類劃定特殊的動物保護區來維持牠們的生存繁殖,那麼,負責這件工作的生態保育員豈不也是神中之神?所以說信仰動物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這種迷信也將不攻自破。

  3.信仰植物:花有花神,草有草神;一棵樹長得特別大,就叫大樹公;甚至于一座山特別高,也以爲有山神呵護。那麼,風吹草木折,就是風神和花神、大樹公打架,風神占了上風?水泥公司操作怪手挖掉了半座山,就是怪手大戰山神,山神铩羽?這種迷信可以休止。

  4.信仰仙鬼:如千歲、王爺、娘娘等等。

  5.信仰民間英雄:如關公、嶽飛、鄭成功。

  一般人信仰仙鬼、英雄,是把他們當作宗教神只來膜拜,最主要的心態是自己遭遇到困難不能解決,希望藉著另一種偉大的力量來化厄解困,等到困難解決了,沒有利用價值了,就把信仰的對象暫時擱到一邊去。這樣的信仰,不是正信,而是迷信。

  臺灣的民間神明信仰,可說是衆神濟濟,五花八門,不但人物衆多,而且各有所司所職,像現實世界的政府一樣,什麼名堂都有。比方說:

  玉皇大帝是一國之君,樣樣管得著。

  文昌帝君掌學務,類似現在的教育部長。

  農作事務歸神農大帝管轄,像農業部長。

  商務由關聖帝君主理,好比經濟部長;天公可以算財政部長。

  東嶽大帝掌刑罰,是司法部長,城隍爺爺屈居爲警察局長;土地公分坐各地鎮邪,是派出所的巡官;那七爺、八爺便是執勤的警察了。

  專司驅邪的太子爺,有點像警備總司令;第一殿到第十殿閻羅王,是擔任第一庭到第十庭的法官。

  注生娘娘綜理生男育女,好比家庭計畫處長:保生大帝如同省立醫院院長;此外還有個王爺千歲,掌除疫疾,保你不傷風不感冒不患瘧疾,算是個衛生局長好了。

  此外還有掌娛樂的田都元帥,包庇各聲色娛樂場所;掌工務的巧聖先師,維護工地安全……,大大小小林林總總不下百多位,奇名怪形不勝枚舉,可說是一種今古奇觀了。

  人,在現實的生活上,需要司職的官員們給我們協助,而當現實世界的官員們無法給人們妥善的幫助時,就各依所需産生了衆多的神明,依靠祂脫困,信仰祂求安心。當然,有信仰要比沒有信仰好,但是與其苦求不可知、不可測的神明來做寄托,落得不上不下,空虛幻渺,何不把精神和力量用在改善社會狀況、促進官員與民衆的溝通上,使現實的困難獲得解決,提高社會的生活水平,使每一個人不致于遭到同樣的困境,這樣不是更好嗎?

  一般的迷信裏面充滿很多禁忌,實在不必要。比方說:本省人認爲送雨傘代表“離散”,送手帕是將遇傷心事的預兆;吃梨子的時候不可以切開來吃,否則會“分離”;做什麼事情都必須先擇日期、看黃曆。蓋房子的時候也不能隨便來,要先請地理師來看風水,擇吉日吉時才能破土!地理師要是說:“不能這樣建,否則會對你的父母不好!”,誰願意觸自己父母的黴頭?好!不要這樣建改成那樣建,我們就受迷信控製了,不能解脫無法自主。要是有人再告訴你:“不能那樣建,對你的子女不好!”誰願意壞子女的福德?好!不要建房子了。這樣,我們又受堪輿風水的控製了,到最後一事無成。

  大家看看臺北西門町那一帶大大小小的高樓大廈、違章建築,難道都有一定的尺寸、方向嗎?那些店家沒有找風水師看地理,生意還不是一直很熱鬧、很興隆?可見事在人爲,不靠迷信。

  另外,看八字擇吉日來論婚嫁的,是不是一輩子都不會爭吵、離婚?依著吉時去剖腹生産的孩子,將來是不是都會成爲聖賢?夫妻相處之道在婚後的相敬如賓、互相體諒,而不在于結婚的時辰好壞;養育兒女之道,也是要依靠父母細心的照顧、謹慎的教育,而不在于八字吉凶。一個按照帝王時辰剖腹生出來的小孩,如果不去照顧他、教育他,他不但不是帝王,還可能成爲社會的害群之馬。所以,在佛教裏認爲:日日是好日,處處是好地;只要你心誠意正,走遍天下都是良辰吉時、地利人和的。

  另外一種迷信是對數字的迷信。有個出租車司機在街上准備載客人,車子一停下來,客人卻不要上車了,司機問他爲什麼,他說:

  “你這輛車子的號碼不好,四八四八,念起來像:死吧死吧!”

  司機大怒:“你胡說!我的車號最好,有很多人要買我這部車我都不賣!我這個“四八四八”用閩南語念,是賭錢的時候通通贏的意思,怎麼不好?”

  一樣的數字往往有互相歧異的解釋,所以,數字本身只是符號,並沒有什麼意義,只是各人的想法不同而已。如果我們據以胡亂推衍,迷信它這個不好那也不好,就是自己淆亂自己,作繭自縛了。

  現在不僅民間迷信各種無稽的傳聞,連西洋的迷信也流行起來,比如說:十叁是不吉利的,黑色的星期五……等。四與九這兩個數字也不受人歡迎,一般的旅館、醫院都沒有四樓。其實這個“四”是事事如意,九,也不是死的意思,是久久平安、九品蓮花的象征。

  迷信雖然沒有意義,但是本省很多吃符水、香灰的迷信作法,它的功用並不是完全沒有。佛教裏有一個故事:有個老太太跟一個不識字的人學念咒語,把“唵嘛呢叭彌吽”念成“唵嘛呢叭彌牛”,每天要念一升豆子的數目。念了幾年之後,功效就來了,她每念一句,豆子不必用手撥,就會自動跳過去,可以說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有一天一個法師雲遊到此,恰巧天色晚了,就在老太太家借宿一宵,夜晚聽到老人家在做晚課,就問她:

  “你在念什麼呀?”

  老太太就念“唵嘛呢叭彌牛”給他聽,法師一聽,說:

  “老太太,您念錯了!是“唵嘛呢叭彌吽”不是“唵嘛呢叭彌牛”!”

  老太太知道自己念錯了,就趕快改正過來念“唵嘛呢叭彌吽”,可是多年來念習慣了,一旦改口,起了分別心,反而诘屈贅牙,無論怎麼念都不順口,豆子再也不跳了。

  這就是俗話說的“精誠所至,金石爲開”,一旦集中意念,沒有分別臆度的念頭,就會達到心與物交融合一的境界。在本省一些民間信仰裏面,如蔔卦、吃符水、跳乩……等等,有時候會出現一些不可思議的功效,其實也是憑借這種至誠的意志力量的。但是我們應該把至誠的意念放在正信上面,才是永久恒常的信仰,迷信只能只能治一時不能累世,只能短期治標,而不能成爲我們治本還元的依皈。

  其實迷信的心態不止在宗教裏面才有,現在社會上有無數的人更是迷信萬端。比方…

《談迷說悟》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 继续阅读 ▪ 談因說果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