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談心的秘密

  《星雲大師講演集》-談心的秘密

  時間:公元一九八叁年四月十五日

  地點:臺中中興堂

  對象:法師、護法信徒(弟子依空記)

  一.心中有話口難開,心中有事人難猜

  二.心住何處難尋找,心是什麼難捉摸

  叁.心生萬物隨識變,心有寶藏體無窮

  四.心病還需心藥醫,心住平常莫遲疑

  各位法師、各位護法居士:

  很榮幸能夠來到佛學研究風氣非常興盛的臺中和大家講說佛法,從今天起我們將在中部地區設備最爲完善的中興堂舉辦叁天的佛學講座,我第一天要和各位講說的題目是“談心的秘密”。

  有時我們會聽到有人如此地慨歎:“相識滿天下,知己有幾人?”我們雖然認識許多的朋友,但是真正相知的朋友有多少呢?人生能夠擁有二、叁知己,固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樂事,而有一位與我們的關系最爲密切的朋友,我們卻忽略了他,不知道去了解他,那就是我們的心。我們對于這一位朝夕相處、形影不離的朋友究竟認識多少呢?我們對自己的心都不能了解,更遑論了解其它的人,乃至一切宇宙衆生。

  在佛經上記載有一則故事:有一天,心向自己提出抗議說:“你每天清晨起床,我這顆心就爲你睜開眼睛,觀看浮生百態;你想穿衣,我就爲你穿衣避寒;你想漱洗沐浴,我就爲你淨身,甚至大小便溺,我都毫無怨尤地幫助你。我們的關系如同唇齒一般的密切,凡事你應該和我有個商量,但是一旦要學道,你卻揹這個臭皮囊東奔西跑,忙忙碌碌向外攀緣尋找,而不知道反求于我,其實你所要追尋的道並不在其它的地方,道就在自己的心啊!”

  有一句佛偈說的好:“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我們的心是一座充滿寶藏的靈山,儲蘊著無比豐富的資源,而衆生愚癡,不知道開采自性寶藏,反而舍本逐末,向外尋找寶物。我們的心好比工廠,好的工廠固然能夠製造優良的産品,而壞的工廠不但製出品質粗劣的貨物,並且汙染潔淨的空氣,帶給社會莫大的公害,如何改善我們心的工廠,爲社會提供精致的物品,是每個人不可忽略的事情。而要改造我們的心,必須將心中的秘密完全認識清楚,才方便駕馭,對症下藥。那麼我們心中的秘密究竟有哪裏些呢?我分成四段來說明:

  一.心中有話口難開,心中有事人難猜 a

  我們的心好比倉庫一樣,儲藏許多的心事,這些心事有時候可以暢所欲言,向別人傾訴,可是有時候卻很難表達出來。譬如我們喜愛一個人,作風奔放的人就直接向對方表露出來說:“我很喜歡你、我愛你。”而性格含蓄的人,卻羞于啓齒,只能將這份愛慕之情,關鎖在內心深處,正如一般時下青年所愛唱的一句歌詞:“愛你在心口難開。”喜愛一個人固然很難說出口,就是怨恨一個人,懷疑一個人,嫉妒一個人,也很難讓對方了解。隱藏在我們心中的秘密可謂千百萬種,無法計算,而如何將這些心事加以疏通,或者巧妙地表達出來,不至于蘊積成病,泛濫成災,實在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智能。

  過去有一個年邁的老祖父,茹苦含辛把兒女養大,但是兒女不肖,罔顧老父的生活,傷心的老人不便把家醜告訴別人,只好帶著幼小的孫子流浪街頭,老淚滂沱地對著童稚無知的小孫子喃喃自語,路旁的人看了非常驚異,就問他說:

  “老太爺!您對著這個小孩子說話,他能夠了解嗎?您究竟遇到什麼不幸的遭遇呢?”

  老祖父涕泗縱橫地說:

  “趁我現在還能說話的時候,我要把心中的秘密告訴各位,讓世間上的人能夠有所警惕!”接著就說了一首詩偈:

  “記得當年我養兒,我兒今又養孫兒,我兒餓我由他餓,莫教孫兒餓我兒。”

  這是一個老父慈愛子孫,有苦難言的心聲。遭逢別人的拂逆百口莫辯的事例很多,而由于自己的悭心、驕心、害心、私心、惡心、野心等不良情緒作祟,不敢對他人言表的例子也不勝枚舉。

  過去亞曆山大當了希臘的國王,覺得希臘的國土狹小,于是率領軍隊四出攻打其它的國家,以開疆拓域,揚威宇內。當大軍攻打到埃及首都開羅的時候,望著塵沙滾滾,一望無垠的大地,就問部下說:

  “再往西邊攻打過去是什麼地方?”

  “再往西去就是沙漠了。”部下回答說。

  亞曆山大心頭打了個寒顫,荒曠遼闊的沙漠不是人力所能征服的,于是決定率軍回營,轉而進攻東印度。到了印度,經過無數激烈的戰役,終于攻入印度內部,越過了水流泱泱的恒河,亞曆山大又問部下說:

  “過了恒河是什麼地方?”

  “報告陛下!是一片廣大的森林。”

  亞曆山大聽了,望著林木榛榛的森林又是一陣驚悸,覺得偌大的森林也難以橫跨過去,只好對部下說:“我們從印度河的方向攻過去,那裏又通到什麼地方?”

  “大王!再過去是深廣無涯的汪洋大海了!”

  亞曆山大此時信心盡失,痛哭流涕地說:

  “我無法實現統一世界的美夢了,我沒有辦法征服全宇宙,我更不能征服我自己的野心。”于是垂頭喪志,铩羽而歸。

  一個人的野心太大,欲火熾盛,往往會自傷傷人。我們的心中蘊藏許多的秘密,而這些秘密有時常把我們困擾得不得安甯,如何降伏心中的煩惱,找到一條安心之道,是追求幸福人生的門徑。當初二祖慧可禅師往見達摩祖師,就是要祖師爲他安撫這顆難安的心,心所以難安,是因爲心中有無數的難言之隱,這個隱字就是秘密的意思,這些秘密只能留在自己內心深處,像蠶一樣啃齧我們的心,而不便向別人言說,當然要痛苦不堪了!倘若一個人能夠修持到“書有未曾經我讀,事無不可對人言。”的境地,那麼他的人生必定逍遙自在,了無挂礙了。心中沒有秘密的人生,是個沒有負擔的解脫人生!

  我們對于那些身困牢獄,失去自由的人,常寄予無限的憐憫與同情,但是如果我們細心想一想,我們自己的心,未嘗不是天天生活在自己所造成的監獄之中!過去有一個人向別人偷竊了兩百元,二十年的歲月過去了,禁不住良心的譴責,鼓足勇氣拿錢還給被竊的人家說:

  “二十年前我竊取你家二百元,今天特地加倍利息來償還你二萬元,請你務必收下吧!”

  年輕的主人聽了,如墜五裏霧中說:

  “我不記得你曾偷過我的錢。”

  “是你父親在世的時候拿的。”

  “喔!我父親已經過世了,過往不咎,你把錢拿回去吧!”主人婉謝了他。

  “你是你父親的兒子,有權繼承令尊的財産,這筆錢無論如何請求你收下。”那人心急地回答。

  兩個人于是爭執不下,一個堅拒不收,一個矢口要還,最後還錢的那人淚流滿面地說:

  “二十年前我一時胡塗,犯下了這終生的汙點,二十年來我慚愧不安,無時無刻不飽受道德良知的懲誡,囚禁在心的牢獄裏已經整整二十年了。難道今日你還不願悲愍我,接受我的忏悔,讓我從心獄中掙脫出來,還給我一顆本來自由的心嗎?”

  世間上有不少人像這位竊犯一樣,形體雖然自由來去,但是心被私情私欲的枷鎖所束縛著,失去了自由,這就是自由而不自由的人生。有的人雖然身系囹圄,卻能夠怡然自得,將鐵窗的桎梏,發爲潛藏自己養深積厚的助緣,這是不自由而自由的灑脫人生。自由與不自由,完全在自己的一念之間,心隨境轉則不自由,心能轉境則能獲得大自由,如何照顧好心,享受大自由,何其重要!

  禅宗叁祖僧璨大師在其語錄《信心銘》中有四句話說得很好:“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我們要追求至高無上的妙道並不困難,由于我們對宇宙萬事萬物産生揀擇差別的心,才離道越遠,無法了透至道的真谛,如果我們能將心中的貪愛怨憎等情識去除,以平等清淨的心去觀照一切,那麼真理妙道就曆曆在目,鮮明可證了。

  有人常常慨歎說:“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別人的心固然不容易了解,我們自己的這顆心又能掌握幾分?我們的心瞬息變化,捉摸不透。如何才能使這顆浮蕩的心安定下來呢?無門和尚有一首詩偈說: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挂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盡管時序上有春、夏、秋、冬的遞嬗更替,人有東、西、南、北的奔波離異,如果我們能夠將一切萬緣放下,心中坦蕩無物,自然有一番自在、潇灑的悠遊境界了!

  

  二.心住何處難尋找,心是什麼難捉摸 

  每一個人都有一定的住所,知道自己住在某某路幾號幾樓,只要循著住址去找,便很容易找到戶口所在。但是我們的心究竟住在哪裏裏呢?卻沒有幾人明白。有的人以爲心就住在形骸裏面,其實不然,有時候我們人明明坐在這裏,而心卻跑到千裏以外去了。在《楞嚴經》裏描述阿難尊者七處征心的事,我們的心究竟在身體之內?或者在身體之外?或者在內外之間?心雖然沒有確定的場所,很難尋找,但是我們也一定要把它找到。心是什麼?心究竟在思考些什麼?認識自己的人,固然能夠了然明白,不認識自己的人,也要設法洞悉心的真相。

  唐憲宗時代,從西天印度來了一位大耳叁藏法師。大耳和尚道行高深,具有他心通,皇帝便派遣南陽慧忠國師去試驗他的神通,慧忠國師見了大耳叁藏,開門見山便說:

  “聽說你有他心通,能洞悉他人心中的動態去向,那麼你倒說說老僧此刻的心在哪裏裏?”

  大耳叁藏看了國師一眼,不假思索就說:

  “喲呵!你是堂堂一國的國師,怎麼跑到西川去看龍舟競渡呢?”

  “那麼此時我的心又到了哪裏裏?”

  “和尚怎麼又跑到天津橋上看人弄猴狲呢?”

  “你再瞧瞧我的心現在究竟在何處呢?”

  大耳叁藏再度進入禅定之中來觀看國師的心,但是任他如何的觀照,都無法知道國師的去處,慧忠國師于是喝斥道:

  “你這種他心通不能透過性體,從根本去認識我們的心,充其量只不過是野狐禅的伎倆罷了!”

  我們的心一會兒…

《談心的秘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继续阅读 ▪ 談空說有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