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全通居士念佛往生淨土事迹
翁霓居士述
緣起
一、退休後的生活
二、接觸佛法的因緣與平日念佛的情形
叁、助念前的准備工作
四、病床前的助念
五、斷氣後的助念
六、助念前後之感應事迹
七、臨場助念經驗交流
八、後記
駱伯伯往生感想
緣起
淨空老法師雲:“ 佛教非宗教非哲學,是佛陀對九法界衆生至善圓滿的教育。”這是佛弟子必須先透澈認清的根本事實。父親能夠往生西方極樂淨土,一生不退成佛,實得力于兩方面的助緣。一方面是淨空老法師契機契理地慈悲教化;另一方面,“怎樣念佛往生不退成佛 ”對臨終情況的詳細說明及“妙音居士往生見聞記”中描述老菩薩的往生過程、廖居士的開示等,均對父親往生産生莫大的增上緣。
淨空老法師悲憫衆生,數十年來以各種善巧方便,講經說法利益廣大衆生。尤其晚近這些年,淨空老法師專弘淨土經典,在海內外曾多次宣講《無量壽經》及《阿彌陀經》,勸人老實念佛。一九九五年五月六日起,淨空老法師在新加坡居士林宣講《金剛般若研習報告》,一九九七年六月在臺北華藏圖書館宣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海雲比丘章第叁》等,淨空老法師仍是句句稱贊彌陀,處處導歸極樂。淨空老法師曾經做過一個比喻,淨空老法師說:“即使是阿彌陀佛本人示現在我們面前,告訴我們還有一個比“持名念佛”更殊勝的法門,可以當生成就的法門,我們也要很恭敬地合掌謝謝佛,謝謝佛的好意,說明我們專修“持名念佛”此一無比殊勝的法門絕對可以一生不退成,要對“持名念佛”有這樣的信心。”淨空老法師同時一再地勸勉佛門弟子,唯有求生淨土,才是真正報佛恩,真正做到大孝。海內外的學佛同修,肯接受淨空老法師的教化,肯受持《無量壽經》,肯專修“持名念佛”法門的,無不得到當生成就的殊勝利益。父親能于今生了脫生死,往生淨土一生不退成佛,淨空老法師之教化實爲極關鍵之增上緣。
“怎樣念佛往生不退成佛”及“妙音居士往生見聞記”兩本書是如理如法爲人助念的重要參考。廖居士在“妙音居士往生見聞記”中詳細描述老菩薩的往生過程,是念佛人想介紹父母親念佛求生淨土,想爲父母親臨終助念的明燈指引。在父親往生前及爲父親助念的過程當中,曾多次蒙廖居士指導助念的臨場應對,對父親往生亦産生很大的增上緣。
父親念佛往生的事迹,實爲發露忏悔老實念佛的真實見證。廖居士鼓勵爲文,慚愧弟子是以報答佛恩、報答淨空老法師慈悲教化的誠敬心情,記述父親往生前後的真實情況,期能助益末法有緣之四衆同修,對“持名念佛”建立深信切願,句句彌陀聖號,念念西方淨土,具足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的資糧,而于今生圓成無上佛果。
一九九八年歲次戊寅釋迦牟尼佛佛誕日于妙音淨宗學苑
慚愧弟子 翁霓恭敬頂禮
諸位善知識,阿彌陀佛!現在向各位敘述父親“妙音居士”念佛往生的感應事迹。
父親俗名駱全通,法名“妙音”,享年七十八歲。父親一生務公,退休前是任職于省政府衛生處人事室,定居于省政府員工宿舍,設籍于南投縣中興新村光華叁路十二號。中興新村爲省政府所在地,風景優美景色宜人,是個居家品質相當好的環境。以下將父親念佛往生的因緣及整個過程,分幾個階段加以說明。
一、退休後的生活
二、接觸佛法的因緣與平日念佛的情形
叁、助念前的准備工作
四、病床前的助念
五、斷氣後的助念
六、助念前後之感應事迹
七、臨場助念經驗分享
一、退休後的生活
父親一生務公,生前原來是什麼教都不信的。他曾經跟我們在聊天時說到一件很有趣的事,有一次他的一位好朋友(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來家裏找父親,希望父親幫他寫一幅毛筆字(父親寫得一手好毛筆字 ),好像是他們教會活動中需要的。那位好朋友藉機將基督教義爲父親宣揚,父親聽完之後很風趣地跟他的朋友說:“我不去找上帝,上帝會來找我。”父親看到他的好友一臉疑惑的表情,繼續笑著說:“你看,你這不就是來找我幫你們教會做事嗎?這不是上帝來找我是什麼?”換言之,要介紹教義給父親,不是那麼容易的。
父親于一九八五年退休,退休之後大部分時間人都在家,很少出門。但之後生了一場大病,右腿得了蜂窩性組織炎,從大腿到腳板都腫得很嚴重。後來在臺中榮民總醫院住院開刀,將腐爛的腿肉割掉,並由身體其他部份取得完好的皮膚補在腿上。醫生還說幸好發現得早,也及早就醫,可以保住這條腿,若再晚一些時候,很可能要鋸掉這一條腿才能保住性命。這一場病,命是撿回來了,但右腿已不複以往健康有力,而必須靠柺杖行動,所以從醫院返家之後,父親就更不願意出門了。事後父親曾經對我說,他深深感覺到這一次的生病,是自己生悶氣而氣出來的。因爲退休之後,整天在家沒事做,看到不順心的事情就會生氣,就這麼積壓成疾。也是在這一場大病期間,幾乎花光了父親的退休金。後來家中的生活費,則由子女們每月寄一些錢回家,再加上榮民服務處每月的固定津貼來度日,經濟上已不複以往寬裕。
開放大陸探親是在父親退休後的政府政策,雖然父親異常思念他在大陸的父母親,但卻一直沒有與大陸的親友聯系,也未曾返回大陸老家探望親友。一方面是因爲父親行動已不是很方便,另一方面是因爲退休金已用盡,無法風風光光地返家探親,父親因爲此事而心中一直郁郁寡歡。換言之,父親退休之後的生活並不是很得意,因爲沒有錢,又不良于行,所以一直不像其他退休後的至友一樣,可以風風光光的回大陸探親,心裏多多少少仍有一些遺憾。
二、接觸佛法的因緣與平日念佛的情形
個人第一次接觸佛法,是鄰居(也是孩子的褓母)贈送我一卷淨空老法師所講述的“叁歸傳授”的錄音帶。在這之前我從未接觸過任何一本佛學方面的書籍,也沒有聽過任何師父或居士講經。“叁歸傳授”這一卷帶子重複聽了好多遍,聽了心中非常歡喜,因爲裏面的內容實在是講得太科學太理性了。也是從這卷錄音帶中,才真正認識佛法的本質是教育,而不是宗教。雖然聽了很多遍很歡喜,但仍然不敢冒然學佛,因爲我心中有許多的疑惑。在向鄰居請教之後,鄰居給我的回答是:“我智慧不夠,無法回答你的問題,我帶你去華藏圖書館,那裏的師父比較有智慧,可以回答你的問題。”後來在一次機緣與鄰居一起前往華藏佛教圖書館聆聽師父講經。記得那天是一九九叁年底的一個星期六晚上,我與鄰居比講經時間早到了半個多小時,當時正好師父有空,鄰居就帶我去請教師父一些問題。我所疑惑的最根本的幾個問題包括:
第一:學佛要不要吃素(因爲當時覺得自己不可能吃全素)?
第二:學佛要不要跑道場,參加大家念佛共修(因爲自己有工作有家庭,實在沒有時間跑道場)?
第叁:如何孝順父母才是有智慧地孝順父母?
對于第一個及第二個問題,當時師父給我的回答都是否定的,也就是學佛不一定要吃素(後來因爲有機緣,接觸到最新醫學的相關資訊,充分了解到素食對身體健康有絕對的助益,因此全家大人小孩都開始改吃全素至今 ),也不必跑道場,這個答案使我心裏安了一大半,覺得自己才有資格學佛。對于第叁個問題,師父說:“對于父母物質生活的照顧是不可或缺的,但也要爲父母做功德,做布施,讓父母親得到真實的利益。”當天華藏佛教圖書的師父還送了我“倓虛法師佛七開示”“認識佛教”“佛說清淨心經”等八卷當時結緣的錄音帶,讓我帶回去聽。師父也送了我一本《無量壽經》,並且告訴我說:“這本《無量壽經》你回去讀叁千遍,叁千遍圓滿之功德,能幫助解決父母親之問題。”
回家後,反覆將這些錄音帶聽了好多遍,尤其是“倓虛法師佛七開示”這一卷錄音帶,對我深信“持名念佛”此一殊勝的法門,有著相當大的助緣。至于讀《無量壽經》方面,起初讀一遍約要一個半小時,後來讀熟了,約莫四十到四十五分鍾左右。因爲師父說要叁千遍圓滿,對父母才有真實的利益,而若每天只念一遍,需要十年的時間叁千遍才能圓滿。父親當時已七十多歲,母親亦六十多歲,是不是還有十年可以等,我不敢說。但若每天讀叁遍,則叁年可以圓滿。叁年,我想父母親應該還有機會,于是我選擇每天照叁餐念,也就是每天讀叁遍《無量壽經》(後來在讀《無量壽經》的過程中,我漸漸體會到,並不是讀《無量壽經》叁千遍,父母親就沒有問題,而是透過讀《無量壽經》自己行爲産生了改變,進而才能解決父母親的問題。)爲了打穩學佛的根基,一九九六年受持讀誦《了凡四訓》叁百遍圓滿,發現的確對自己在斷煩惱方面有著相當大的幫助。
由于聽了淨空老法師的講經錄音帶法喜充滿,也發現佛法真的是可以解決生活中一切大小問題的寶典,因此幾乎每個月均會到華藏圖書館看看有沒有老法師最近講經的錄音帶,也養成幾乎天天聽淨空老法師講經的習慣。恰巧有一次華藏圖書館的架上放著「妙音居士往生見聞記”的書及錄音帶,個人很恭敬地請回家仔細閱讀及聆聽,這正是解決我當時問題的良方。由于自己在接觸佛法一段時間之後,真的覺得人人都該學佛,人人皆可成佛,也很希望將佛法介紹給自己最親愛的父母親,也希望父母親能從佛法中得到真實的利益,能于今生了脫生死,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生不退成佛。但問題是,我不知道應該如何將佛法介紹給父母,而且能讓父母歡喜接受。正好廖居士的“妙音居士往生見聞記”中提到,廖居士爲積極勸導父母念佛,先做到對父母“在精神上比以前更加關懷,在物質上的供養比以往更爲豐厚,以實際行動來證實,身爲佛弟子是非常孝順,讓父母生歡喜心而肯定佛法。”讀到這裏,我開始了解到,我也該學廖居士,要讓父母接受…
《駱全通居士念佛往生淨土事迹》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