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讀經依教奉行,不造十惡,用此方法讀經念佛,不管在身體健康、子女教育、婚姻事業,都有圓滿的結果,與經中所言,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蠕動,睹斯光者,所有疾苦,莫不休止,一切憂惱,莫不解脫,非常相應,真正感應道交不可思議。現在我們才知道,天天不間斷的讀誦“無量壽經”累積到至少叁千遍,是有多麼重要,一門深入,將心長期安住在這部經上,才能得定,心定則生智慧。任何人都要求萬般順我意,他不知順我意的時候,就是造業的時候。人活在世間,受了幾分的委曲,那正是往生的資糧,成佛的根本。
現在人學佛,還常有一個錯誤的觀念,覺得只讀一部經,什麼也不懂,這樣怎麼能夠成就呢?其實我們用五年學戒,先只讀這一部經,這是培養根本智,學佛一定要依照四弘誓願的次第,先要發願,發了大願以後,必定要從斷煩惱下手,而後才能修學無量法門。培養根本智,就是斷煩惱,有了根本智,後得智就能很快的得到。有了一部經的基礎,再去博覽群經,那會是事半功倍,這是古人常講的,一經通一切經通,也是華嚴境界一即是多,多即是一,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境界。讀到後來我們才明白,原來廣博與專精是一不是二,專精乃是修學之妙境,快速穩當,容易有成果。
我們能在末法一千年的今天,遇到這部“無量壽經”,實在不能夠再錯過,一定要用這一生,努力將經訓徹底做到,不要再空過這一生。我們能在叁年中,老實的念到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就會真正體會到讀經的重要。以前佛號不能夠持久,而今佛號念念生歡喜心,相續不斷,爲報佛恩報師恩,更當勤修無懈倦,努力勤精進。幾年來,我們天天認真的讀誦,就是完全用這部“無量壽經”,作爲修學的根本,第一階段:把經文熟透了,第二階段:徹底了解經義,第叁階段:就要按照經文中,佛教導我們的思想見解行爲,老實在生活中一一做到。所謂修行,就是改掉自己的毛病習氣,把經文教訓,應用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圓滿的處世待人、接物,這才是學佛真正的目的。
希望由我們自己開始真正做到,將來改變社會風氣,進而來拯救今天的世界。只要我們真正受持、讀誦,不僅自己往生有把握,對家庭美滿、社會安樂、國家富強,乃至于世界和平,整個人類的幸福,都有極大的幫助。這部“無量壽經”,就好像我們移民到極樂世界的簽證,每個人手中,都已經有一份,問題是我們還沒有填上自己的名字。希望今天,大家回去以後,就開始填寫,保證一定往生極樂世界,在此與各位同修,互相勸勉。謝謝各位大德,阿彌陀佛!
癌症讓我活得更健康
■臺灣/謝清佳
學曆:美國雪城大學工商管理碩士
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博士
經曆:國立臺灣大學資訊管埋系
系主任 兼研究所所長
現任:國立臺灣大學資管系副教授
道證法師前言
學佛人困擾的,常是遇境界就被習氣、妄念拖著跑,佛法用不上力,甚至派不上用場,而謝清佳博士的精進和返照功夫,真使我們深深敬佩,自歎不如。
有些健康人,一年念一部無量壽經,都覺得“太長念不完”,而謝博士卻能下功夫,一天念上十遍。也有很多健康人怕累,不敢多拜佛,而她兼顧教職與家庭,仍能欣然發願,一年禮佛十萬拜,又覺得很歡喜舒暢!很多人總有理由推說沒時間學佛聽經,而她卻能保持天天精進聽聞佛法,並整理出版華嚴念佛叁昧論講記(黃念祖老居士述)普利群生。
而且可貴的是她在日常生活中緊密,反省自己,迅速提起正念。淨土行人都願臨終能蒙佛接引,往生極樂,而臨終的蒙佛“接”“引”,來自平時就歡喜“接”受佛的“引”導,常和佛心相應。臨終“往生”極樂,也來自現在此刻決心—現在就願放下垃圾,一“往”不退,過極快樂的佛“生”活。(才是“往”“生”極樂之真願)
癌症讓我活得更健康
道證法師囑咐我寫下得患癌症的心路曆程,來鼓勵病友。雖然自認爲得病的經曆很平凡,但是一路走來,卻很順暢,沒有什麼艱苦;所以欣然接受了法師的慈令,寫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
無常—每個人都有一本帳,誰也替不了
在民國八十叁年冬,沐浴時無意中觸摸到右邊乳房有一顆龍眼般大小的硬塊,就到臺大醫院就診。周五下午看門診,周六照超音波,次周一就通知周二住院,周叁作切除手術。因爲手術前無法判斷是惡性還是良性腫瘤,所以手術時先作局部切除,立刻送病理化驗,而我就躺在手術臺上等待化驗結果,誰知一等就等了將近二個小時。手術室很冷,心裏又七上八下,應該是很難熬的一段時間。所幸,學佛七年,平日以念佛爲定課,就一句接一句地念著阿彌陀佛,慢慢地就平靜下來,也不覺得難捱了。終于,手術室裏的電話鈴響了,醫生走近,上了麻醉,作了癌症切除。
一夕之間,我就成了一個癌症病患。當時,我四十七歲,身體狀態算是不錯的,很少感冒,也沒有這兒痛那兒痛的毛病,早睡早起,吃長素,體力也還不錯,偶而還去捐血。在臺大資管系擔任系主任兼所長的工作,資管系在當時是創系第四年,碩士班第一屆:而博士班也在籌備之中,准備次年招生。工作雖不輕松,但也還勝任愉快。再怎麼想也想不到會得癌症,事後,讓我深切地體會夏蓮居老居士的話:“每個人都有一本帳,誰也替不了,翻出下一頁是什麼,誰也不知道。要謹防業力發動。”世事無常,誠然不虛。
死去的恐懼來自自己的妄念
癌症病患第一個要面臨的是死亡的恐懼,和對臨終前疼痛的恐懼。家母不到六十歲就患乳癌,切除後複發肝癌,叁年就走了。我的姨母是子宮癌移轉到胃癌,二年就走了。她們二位臨終都沒有疼痛。而一位遠房舅媽,在美國患大腸癌,又移轉,不知開了幾次刀,九年後走了。據舅舅說臨終前叁個月疼痛非常,連嗎啡也止不住。當我知道自己得了癌症,很奇怪的,第一個念頭,居然不是恐懼,而是一種前所未有的輕松感覺:“啊!我終于可以不用再活下去了!”但是,這個感覺只持續了幾個小時而已,接著而來的就是“恐懼”,對死亡的恐懼,對臨終前痛苦的恐懼,割舍不下自己未完成的學佛的功課和心願、以及家人。這些恐懼和憂愁,檢討起來,其實都是自己的“妄念”。但是,人總是那麼無可奈何地,不能自主地被自己的妄念拖著走。回想起來,我是怎麼克服這些恐懼和憂愁呢?
淨土行人只求臨終刹那,佛來接引
當年,我有一群念佛的蓮友。念佛人最期待的就是預知時至,自在往生,當我們一起念佛的時候,曾經半正經半開玩笑地談論,得癌症也是預知時至。而淨土行人,一生所希求的就只是臨終的那一刹那,佛來接引。我就在這裏,找到了真實的依靠,而能無懼于死亡。所以,當我同病房的患者,哭泣憂愁的時候,我還能夠泰然自若,就是因爲我很清楚地知道我一生所希求的就是臨終接引往生。往生對淨土修行人而言,就是夢寐以求的解脫。我是在佛法中,認識了死亡,對死亡有所准備,以阿彌陀佛的淨土法門爲依靠,而能克服了對死亡的恐懼。
不要被妄念拖著跑
但是,事情並不是那麼簡單,功夫不夠,明明道理很清楚,卻不能時時觀照,有時候還是會被妄念拖著跑,停不下來。記得剛出院回家不久,手術後身體比較虛弱,一時又想起癌症的可怕,不能停止,佛號念不下去。正在無助之際,隨手拿起“淨土資糧”,翻了幾頁,赫然幾個大字:“您當前的第一件大事,同時也是唯一的一件大事,那就是一句彌陀念到底......。一切不管,一切不問,心中孤零零地單提這一句名號。一句念完,又是一句”。就這簡單的幾句,當下清涼,佛號一起,妄念頓息。記得在那段時間裏,也常念頌夏老居士的一首詩“大病中口占二偈辭世”:
生已無可戀,死亦悉足厭;本來無生死,生死由心現。
了知諸法空,始信一切有;西方有極樂,有佛無量壽。
“不要被自己的妄念拖著跑”是我當時用來克服恐懼的方法,而怎麼能不跟著妄念跑呢?就是在妄念中要迅速地提起覺照,立刻念佛。
要生活品質?還是要活久一點?
癌症病患除了要孤苦無靠地面對死亡之外,傷口還未愈合,馬上要面對要不要接受化學治療的困惑。記得,當時我坐在電梯口前的日光室,默默地數著念珠念佛,擡頭一看,是主治醫師,他說:“等一下就打一針,作化療。”我一楞、馬上想到,李豐醫師和我的對話。我在開刀的前一天中午,去臺大醫院的佛堂拜佛,就在那裏,第一次見到李豐醫師,我的好同學病曆室的範主任陪我一起去佛堂,她就介紹我認識了李醫師。開刀後,我到李醫師的研究室找她。
她問我:“有沒有學佛?”“有!”
又問:“修淨土嗎?”“是。”(大概是看到我的念珠,平時我盡可能的珠不離手。)
又問:“怕不怕死?”“不怕!”
再問:“要生活品質,還是要活得久一點?”“要生活品質。”
就說:“那我是你,就不作化療和電療。”“啊?!”
所以,當主治醫師要給我作化學注射時,我就推說要等病理報告出來再做。主治醫師說:“你的癌組織那麼大(7公分×3公分),不用看報告,也要做。”我還是推拖,醫師只好作罷。後來,病理報告出來,很特殊,切除下來的癌組織雖然很大,但是外面不是癌細胞,是很硬的結締組織,把癌細胞緊密地封鎖起來,乳房上的淋巴都沒有轉移,所以,主治醫師也就同意我不做化療。這個事實,讓我得到很大的纾解。對自己的免疫系統有了信心,同時,也對自然療法有了信心。我在開刀前,吃素至少有叁、四年了。一般的說法是,吃素能增強免疫力,或許,我的幸運就是來自素食吧!
〈注〉:癌細胞在體內長出,長到能檢查出或摸到,其實都已“曆史悠久”了,而人常不覺有症狀,可見我們未“發現”時,體內免疫功能就已覺察,而且悄悄在處理癌細胞了。有的癌,甚至在體內潛藏十幾、二十年,甚至一直…
《無量壽經啓信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