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剛經》系列開示 89▪P2

  ..續本文上一頁他就可以觀察你到哪個地方;如果你不動念,他就找不到了。所以人家算命的時候,能夠算准你的命,如果你不動念頭,他就算不到你的命了;如果你要動念頭,他就把你的命算死;所以出家人的命算不死。所以我們念阿彌陀佛,你不要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我發願到西方極樂世界,發個願就可以了,所以說念阿彌陀佛不要動念頭,你就是無生的時候。念阿彌陀佛,不要動任何念頭,不要想現在過去未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念南摩阿彌陀佛,在這個法上面不要動另外一個念頭,阿彌陀佛只是個聲音而已,嘴巴上念阿彌陀佛只是個聲音機器而已,一直念一直念,不要動任何念頭,人家就算不到你的命了。如果你念阿彌陀佛要求福報;人家一觀察,你在求福報;…….但是當你念佛無念的時候,當下念佛的這個體他就觀察不到了。他不是看你嘴巴怎麼動,出什麼聲音,他在觀察的是你的心。所以我們念佛不需要動心的,你發願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能否去全憑佛願,能否念全看你;只要你念佛就能往生,不要動念頭的,爲什麼念佛十念就能往生呢?因爲只要你念上安住了,所以山河大地一切世界都是阿彌陀佛,你就這樣安心就是了;不要動任何念頭。

  所以動念頭你就有妄念,有妄念就被閻王給抓住了。禅宗裏一位大德唯一紫金缽放不下來,不能成就;摔此缽後即時成就正是此意。你無念了,閻王鬼差都拿你沒有辦法,你有念就會被一切外緣所牽;所以我們念佛無求,出家時間久了基本都知道這個道理,念佛不需要求,就是老實念佛就可以了,出家人談啊求啊,不就是動念嗎?小鬼(喻所有外緣)抓不住你才怪呢?你天天念阿彌陀佛,無所求了,你在無生之中,小鬼當然也找不到你了。我們爲什麼要出家,做無事僧人也。你已經做了,相上還是其次,關鍵是不要動心,不要動念,不要執著,一執著念頭出來了,小鬼就把你抓住了。

  你這一念心與佛的心一定是相應的。外道看得到你的念頭,但看不到你的真心。他的功夫達到一定的時候,他的念跟你的念相應,可以觀察你的念頭;如來真心,與無念心相應故;你無念與如來心就相應了,心心相印。你動念,連凡夫都知道,如來怎麼能不知道呢?如來不僅通你的真心,也達你的妄心啊,我們真心與如來是一體的,就像水裏起泡,哪個泡不是水裏面出來的呢?你動念者無非是在他身(心)上動而已啊;你不管如何動都離不開水,水即如來;泡泡就是衆生的心;你哪個動念不在水泡上面呢?所以我們每一個念頭都在佛陀心上;故衆生動念如來悉知。

  “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爲非心是名爲心。”就是說我們這個心----非心----是名爲心;所謂心是個名字而已,“如來說”諸心皆爲非心,是名爲心;心不是心,是無住故,把它起個名字,叫做心。離名說相,所謂離名的話,名字還在,名不離相,相不離名,相不離性,性不離相,性相一如。你嘴巴上說一下我沒有心,哪只是說一下而已,其實你是于色聲香味觸法處一切心亦然具足,離開具體相上談心,一切心皆爲非心,心裏所認定之理與色聲香味觸法一切處所生之事,能夠理事圓融者,是名爲心。無住之相與無住之心是一體的,在你離名說相的時候,你會猛然發現你很寂滅的,很平等的,很清淨自在心地莊嚴的感覺,不會生出很隨便還有那些無聊的戲論。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什麼叫過去心呢?就是迷者有過去心可得,是故有藥師佛現前;因爲現在心不覺,迷惑,是故有釋迦牟尼佛現前;未來心不可得,未來心不清淨故,是故有阿彌陀佛現前;阿彌陀佛是度我們這些妄生的體;現在我們不可得,但是我們還有可得的心。過去心是妄,因過去有妄必有病,是故叫藥師佛,如果你病沒有了,要藥師佛幹麼?藥師佛無非是救我們的病,你妄不生,你自己就是藥師佛了;現在心不可得,如果你現在沒有迷惑,你是覺的,釋迦牟尼佛還給你講什麼法呢?釋迦牟尼佛是教化因緣,藥師佛是安住因緣,阿彌陀佛是果德因緣。如果你過去心已了,現在心已了,你的未來心不也就了了嗎?未來心已了,還要阿彌陀佛幹麼呢?你自己就變成阿彌陀佛了。其實藥師佛、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是一體不二的。過去迷了就是妄識,現在迷了就是邪見,未來如果你邪見一生,迷失一生,那就是墮地獄餓鬼畜生。如果你不覺悟,你叁心就變成過去未來的苦報,現在過去未來唯是一心所顯,如果現在過去未來妄生就有我相了,有我相就能生心。此心是對念來講,有念有四相生,有相上的執著你就有念生,有俱生四相就有念,就有現在過去未來。

  

  一聲南摩阿彌陀佛中具足現在過去未來之心嗎?念阿彌陀佛如何能夠擺脫種種牽挂?沒有叁心的念佛方法

  在我們念阿彌陀佛也可以看得出來,仔細的觀察現在過去未來,我們有個現在、過去、未來,就有個意識,過去的東西過去了,有沒有一個過去的東西呢?沒有的,我早晨吃稀飯,那個稀飯現在到哪裏去了呢?有沒有一個吃稀飯的這個體呢?有沒有一個吃稀飯的體過去了呢?沒有的,當下就消掉了;未來,還沒有來的東西,你能不能看到像這個火車有來有去啊?過去的東西有影子嗎?沒有來的東西有影子嗎?就當下的這個念是不是?這念沒有過去現在未來,當下空寂。過去禅宗參禅“念佛是誰”,念七聲“阿彌陀佛”念一聲“是誰”?念七聲就是現在心過去心與未來心,在這個叁心裏面現在過去未來的體在流轉,但是一問“念佛是誰?”的時候,叁心就斷掉了,你念佛是誰當下空寂的時候,現在過去未來了不可得,包括你當下一念就過去了,你這一念也是從那個念裏出來的,你這個念在哪裏呢?是在這個念的體裏面的究竟處,在無生處,在無生處的那個地方是寂滅的,是沒有現在過去未來的。所以現在過去未來實在是我們心中一個妄念而已。如果你一直念“南摩阿彌陀佛南摩阿彌陀佛南摩阿彌陀佛”叁心不住,一刹那刹那的不斷的叁心不住,現在“南摩阿彌陀佛”不住,過去“南摩阿彌陀佛”不住,未來“南摩阿彌陀佛”不住;

  就是說不向前攀不向後望,對後面的那個阿彌陀佛不要望它,對前面的那個阿彌陀佛不要去看它,當下這個阿彌陀佛當體空掉,猛然的就寂滅了,一念不生這個時候,就無生法忍。你念阿彌陀佛,這樣子刹那刹那的心一直安住著,現在過去未來不住的體。所以念阿彌陀佛,我念了多少多少,明天打算念多少多少,在那邊講我已經念了多少阿彌陀佛,我拜了多少佛,看了多少遍經,每天在牽挂著,我出家多少年了還記著,每天都記著那個數字,那就是牽挂。對未來生出種種計劃,要不要去做個小廟,我要去賺多少錢,我要怎麼樣怎麼樣,種種牽挂,現在過去未來叁心具足,那你如何成佛啊?你怎麼去解脫,叁心具足那是徹底的妄見啊,叁心起來後就是凡夫的一個體啊。

  打坐念佛的要領(身形、聲音、觀照),如何于念念當中融入法性中去?

  如果你念阿彌陀佛,刹那刹那的念,千萬不要在身體上邊下功夫,首先身體端正,打坐時腰部一定要夾起來(師示範二臂微微夾起來,腰撥起來,腹收一下背直一下),既不會往前沖又不會蹋到後邊去,就像打木魚一定也要夾起來,不夾起來,心一定是散亂的;就這樣夾起來,一心觀照“南摩阿彌陀佛”,前後念不住的時候,刹那刹那,慢慢的就空掉了,不能這樣子“狂坐”著,散亂坐著,想動就動;不可以想動就動,心一定要收起來。身體夾起來後很穩的,打坐的時候不能隨意的放松,腳指可以稍微輕輕的扣一下,這樣子有力,稍微動一下,心就提起來了,不能說就這樣子坐著,你是徹底的放松了自己,全部放松了自己是錯誤的,必須要外松內力,裏面要有力外面要松,當然這都是身體的一個方便,不能在這個上面下功夫,一定要徹底的超越自己的身體。不管是鼻子也好,呼吸也好都不要觀想,念阿彌陀佛的聲音也好,名號也好,都是無住體,現在過去未來的阿彌陀佛都是無住體,一直這樣念一直這樣念,無生念,久而久之你就空掉了,這樣子你可以融入法性裏面去,然後發現整個世界都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你,你就是阿彌陀佛;很快就趨入。

  你就這樣夾住念“南摩阿彌陀佛,南摩阿彌陀佛,南摩阿彌陀佛”,聲音也不要太大,太大傷氣;也不要太小,太小悶心。念阿彌陀佛,你緊緊記住,你可以觀察一下,你只要念阿彌陀佛念得很小聲,你的心量就非常的狹小,念阿彌陀佛聲音大,你的心就大,大聲見大佛。印光大師說的;大聲見大佛,小聲見小佛。如果你念阿彌陀佛小聲的念,你就一個身體在動,你是有一個身體在那個地方,因爲念阿彌陀佛聲音小,到最後面你聽不到了,到最後就一個身體好像自己在念佛;你還有一個身體的執著,然後氣在動啊動的,怎麼樣怎麼樣啊,你老是想著這些東西;你大聲念阿彌陀佛的時候,你徹底的融到這個聲音裏面去,不大不小的念,要睡覺就大聲念一下,如果你在房間裏面金剛念,還是要出一點點微淺的聲音的,嘴巴出來,自己耳朵聽到,晚上在寂靜的時候,點點大的聲音,但是你聽到的是非常大的聲音,我晚上寂靜時念往生咒的時候,我心裏面那個聲音很大很大的。

  裏面有力它必有音大,聲音大並不是口上聲音大,最重要的是發心的問題,念到最後嘴巴不念了,心裏面還有一個“南摩阿彌陀佛”在大聲的念著;念到你的聲音在裏面念了,心裏面在大聲的念,念念念,聲音暴發出來了,外面整個山河大地的聲音都變成你的聲音了,你的聲音就是你,你就是聲音了,不二了。那個心還畢竟是世間禅定,並不是出世間。達到無生法忍的時候,一切法變成你的心法了,不可思議的境界就現前了;叁心不可得大意如是。

  心相本一如,識于中間分,執著染于色,幻有浪六道

  我們這個識從哪裏來,是從相和心裏面出來的,心相在哪裏?心相是一體…

《《金剛經》系列開示 8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