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所度衆生之衆生見,沒有所成佛之佛智,所以這後面講破微細的我執,執著能證之智爲我,所證之真如爲人,所證能悟爲衆生,證悟未忘叫相續如命,爲壽者。我們認爲自己能悟啊,還沒有忘記自己所證,還沒有忘記這個體,這個東西在心中相續,就像自己的命一樣,爲壽者。
“破除我”這念還有微細四相,本來無我才能顯現大我
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衆生無壽者。我們衆生老是動不動就要破除我,其實一切法本來無我,大家想一想這個時候你會怎麼樣?如果你是大乘的菩薩的根機,你認同這一切法沒有我的時候,你大我立即就顯現出來。就是,你發現這個世間沒有我的時候,你就寂滅了。無人,人是對立,我跟衆生不是對立的。沒有我相就沒有人相,有我相就有人相。如果這個世界任何時候沒有一個真實的我存在,它同時告訴我們,沒有我是實相。菩薩要悟到這個世界根本就沒有一個我存在,衆生以爲有我,就俱生煩惱,還生境上煩惱,境界上面就心生俱生四相,境界上面就有四相存在了,何況你心上面呢?菩薩還有俱生的我智,不知道外面無我的這個性體,一無我徹底無我,一切法沒有我,包括我現在講話的聲音,包括我現在的獨立的體,包括我認爲無我的這個意識,都是無我的,那是一個緣起性空的體,實在實在的是沒有一個真實我在。
現量證得無我的一念?一念是法界,法界是一念
沒有我就空啊,一空一切空,就是徹底,能夠空到我跟諸法是一體的。我們往往說無我的時候,就認爲我要證到無我啊,我沒有達到無我啊,不知道諸法本來就無我。如果你在山河大地上面站著,你發現我都是空的,世界都是空的,都是沒有一個真實的我存在。你把我舍掉了,就是把有生的這個念頭給舍掉了,沒有人就沒有對立,沒有對立就是一個人了。那你站在世界上不就是像一道圓光一樣嗎?沒有衆生就平等啊,你到任何地方都是一個地方。爲什麼呢?沒有衆生就沒有計量,就沒有現在過去未來心可得,現在過去未來都是一念了。你這一念就是過去的一念,過去的一念就是未來的一念,也就是現在這一念心,法界是一念,一念是法界。華嚴理事圓融的,一念是心,叫無住之心。實在,一念跟法界不二故,你不要說法界外面還有一念,那個一念是妄念,法界才是真正的一念。體跟相是一,不是二,體相一如的一念才是。我認爲的那一念,是叫妄念。因爲你那一念生起的時候還有一個我在那個地方。
離開妄心的壽命是什麼壽命?
無衆生,無壽者是對法身來講的。菩薩首先要會于諸佛,這是破我見了,破我見人見衆生見,沒有我人衆生壽者見,如果你自己融到法界的體裏面,沒有一個我了,那法界的壽,法界的相,這個是不可思議的,壽而無壽,什麼叫無壽呢?壽者不動啊。無衆生是平等啊。無人是絕對啊,無我是大空性,空性無對,空性叫無量光、無對光。平等才是真正的清淨莊嚴。無量壽其實就是沒有壽命,就是不動體。什麼叫不動體呢?我們現在的壽命是我們心量上面,現在過去未來的相續體,我們認爲一秒鍾兩秒鍾叁秒鍾過去了,這是我們的意識在相續。事實上呢,我活一個小時和你活一個小時,和所有大衆生活一個小時,這個一個小時絕對是一,證明壽命是不動的。如果壽命是動的,那我死大家都會死掉的。這個壽命實在是離開我們這個妄心的,是衆生諸佛菩薩所共同體,我們這個妄心裏面是沒有壽命的,是一種意識的計量,是計量出來,有身體在轉動,血在循環,産生了所謂的叫做壽命見,這個妄見出來了。徹底的離開這個身體的壽命,如果身體上有壽命的話,那我們死了就不應該有了,就沒有六道輪回,有這個壽命獨立在身體上面,那我死了不就沒有了嗎?
所以壽命是一個法性。因爲有法性,才有報身,有報身才有無量的化身。所以爲什麼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就是對于無壽來講的。因爲無壽才能夠現衆生種種的壽,因爲衆生的壽是妄執生起,你有六道輪回的體都是來自于無量壽,無量壽就是無壽,無壽能現無量壽。有無量壽就有現衆生的相續,有相續衆生就産生執著,認爲有個壽命存在,壽命是來自于你的空間,來自于這個身體,這個相續的執著,産生了一個所謂的叫壽命。實際上六道輪回的壽命的本體是不動的,就像軸承一樣,車輪中間的軸承,這個輪子在轉的時候,如果你在輪子上面,就很遠很遠,産生了壽命,但是你在中間的時候它是不動的,不轉你還動嗎?中間是不轉的,但是周圍是在轉。中間的軸承是不動的,就因爲這個不動的東西,産生了外面動的東西。假設中間不動的東西沒有了,那車輪也就壞了。那個東西是不來也不去,不生也不滅,不垢也不淨,不一也不異。就因爲那個東西才産生萬法。所以萬法認爲有壽命,因爲有一個不動的體,不動即萬法,萬法即不動。就像水起波,波本來實在是本來沒有的。衆生有波的執著,認爲說有時間在,其實呢波是全部的水,水體是波嗎?不是,就是沒有時間。所以呢,時間是一種錯覺。沒有我相就沒有人相,沒有衆生相,就沒有壽者相,四相不生即是法身,法報化都會現前。這個叫做破我執,破人執,破衆生的法執。人我衆生微細的來講,我們內心裏面有個我在,實際上世界上本體是沒有我,因爲見相生心,有我在。人我衆生壽者都是我們那個意念裏面出來的就是俱生煩惱的體。前面我人衆生壽者是叫粗惑煩惱。
我們爲什麼在六道輪回呢?就是因爲你的粗惑煩惱生起的四相,四相是境上的煩惱,境上的煩惱是來自于心上的煩惱,心上俱生四相的時候呢,就對外面産生了一種攀緣,所以境上加境。先有我見,有我見就有我相,有我相就俱生四相,所以呢,我不一樣的,每個人的人衆生壽者也是不一樣的,就是緣都是不一樣的,所以緣起是不一樣的。雖然緣起是性空的,但是你不能說緣起是斷掉的,爲什麼有緣起相續呢?因爲你心中有境上俱生,有強烈的我執,你就必定就會生出一個我的一個四大的生起,五蘊就生四大,四大就變成這個相。你執著于男相就是男相,執著于女相就是女相,執著于出家執著于在家,執著于天堂執著于惡道,這個都是你這個我相裏面、境裏面不斷的相續,六道輪回都是在粗惑煩惱的體裏面。
經前面是講四相,就是境生,經後面不一樣的地方呢,我們要知道,都是我們的心啊,就是我相人相壽者相。實際上外面是沒有我相的,是因爲你心上有我見我相在,所以外面好像有我。實際上外面是沒有我的,只要你把內心裏面的我相去掉以後,外面相就已經就圓滿了。所以我們現在習氣雖然還沒有斷掉,但是你心上已經斷了。菩薩法是改變心故。小乘、比丘持相,菩薩持心,比丘持戒跟菩薩持戒是不一樣的,菩薩是持心戒,有四相就是犯菩薩戒。在比丘戒裏面只講這個相,殺盜淫妄酒跟菩薩戒裏的殺盜淫妄酒就不一樣了,菩薩戒是講心。心改變則相自變。所以佛教講一切唯心所顯。華嚴經裏講:若人欲了知,叁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都是自己心斷。所以呢,他解一切法無我無人無衆生無壽者。有我一定是我們的心執著出來的,實在是沒有我。人衆生壽者都是沒有的。所以呢,只要心滅,法爾自然,一切法都自然而然。所以你在外面斷一切念頭,你把那個心的執著,沒有我,法空故,這一切世界都是空的。無人,絕對故,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沒有一加一等于二。一就是一,哪有我來加你呢?是同體的。所以呢,無對故,絕對的。爲什麼佛是無對光呢?無衆生,平等故。平等則生莊嚴。只要你絕對的體,那處處都是光啊。因爲你跟法已經同爲一體了,你不就是光嗎?所以山河大地及虛空,任何地方都是絕對的。你心不生相的時候,法界是絕對的。
所以我們在過去打坐的時候,想著這山河大地虛空是我身上的光,一道圓光,然後自己沒有了,然後整個山河大地都變成是法界之光。你這樣的一觀察,你會什麼感覺呢?你發覺你光裏面出現種種相,你立即了解這是我心故。看到你,是我心故。我的心怎麼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呢?有長的短的高的低的呢?有善有惡?無非你俱生煩惱,你無始以來的習氣煩惱生起來。一看到這些東西,都是我心中的種種念頭啊!原來我心中有這麼多的念頭啊!你就感覺到整個世界都是你一個念生。有念就有諸法。所以呢,一切法沒有我,就是沒有人、衆生、壽者,你就感覺自己已經趨入到法界裏面去了。你壞就我壞,你好就我好,我看到你是女的是我心中有女,我看到你是男的是我心中有男,什麼男女都是一體的。一體的就是變化的,變化的就是非男非女,既然是非男非女同一法性,男女無非是我們心中的分別而已,但是不離相故,了知男女是我心故。我心現二相,當我心非男非女,爲什麼有男女呢?男女是我心變故。了知實相,知道了非男非女是我心故。
我過去常常講:我是出家還是在家呢?我也不是出家我也不是在家。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第叁十六願說:出家修梵行相是阿彌陀佛叁十六願顯現出來。我非出家我非在家,我是諸佛大願生起啊!跟這個有什麼區別呢?就是說,我不持戒我也不犯戒,我不敬戒不生執著,我不在過失這邊,我也不在執著這邊,我當生如是心。就是說,你徹底的安住在法上面來了,如如不動的這個體上面。一切相不生,不生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又不離相,不離開男女相,了知它的實相,菩薩慈悲心自然湧出。爲什麼呢?首先了知自性,知道是此心故;第二個,相平等故;第叁個,入一切衆生故。大悲心自然生起。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自然而然就生出來了。大家思維一下是不是這樣的?一切法自然會圓滿。所以呢,是名菩薩。你只要是這樣的如是思維,就是不可思議的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這叫離心緣相真如。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前面是講破我相,後面是講破法相,…
《《金剛經》系列開示 86》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