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就是說,你應該以如是心,滅度一切衆生,“已”就是沒有衆生了。
後面講,“而無有一衆生實滅度者”,我們衆生老是認爲有衆生得滅度者,這個念頭老是生出來。“當滅度者”和“實滅度者”,“實”就是實相,就是沒有衆生,實相裏面哪有衆生呢?倒過來講,你不生“如是”心,你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然後你不是以如是心,不是實相,不是真如,跟實相相應的那個心,“我當度一切衆生”,把這個如是心扔掉,這個“當滅度一切衆生”不是如是心,滅度一切衆生是“我”裏面出來,“我當滅度衆生”那就麻煩了。“滅度一切衆生已”,你認爲衆生已經沒有了,但是還有“你”念啊。“實無衆生得滅度者”,也會悟到這個道理啊,也會離相啊,但是離相沒有離念。爲什麼呢?“應生如是心”裏面沒有一個我。“我應”是“如是心”,就是我應該是以如是的心,就是你一定要安住在如是的實相裏面,那就沒有我了。如果你把這個“如是心”不要,“我當滅度一切衆生”,你也悟到一些離相的道理啊,滅度一切衆生你也不執著啊,但是你認爲你在度衆生,有衆生得滅度者,因爲你沒有如是心顯現出來,沒有全部的顯現出來,所以你在這個世間不是如如不動,還有衆生得滅度者這個體。“而無有一衆生實滅度者”,實在是沒有你自己度衆生的這個體,這個念頭都不應該生起,度衆生是度我們的妄念而已啊,是我們的迷和覺啊,覺者即佛,迷者即是凡夫,一覺全覺。
你看這個東西生和滅,我們衆生在裏面煩惱,我們在生滅裏面不煩惱就可以了,它是很正常的,就是說,來從哪個地方來,去回到哪個地方去,你就是如如不動就好了,此來無來,此去無去,原來還是那個體,所以無來無去。只要你在當下體裏面,沒有什麼衆生可度,也沒有什麼佛可成,因爲全體即是,你就安住不動了,一切衆生亦如是。假如我跟你講法,好像是在度你,其實我看到的實在是沒有一個衆生可度,無非跟你講無度之體,就是原來如是,你沒有一個生滅,也沒有一個識生,就是我講法沒有一個法可說,也沒有一個法不說,說而不說,不說而說,衆生滅而不滅,無非是告訴衆生你覺悟了,你覺悟的時候當體即空,還是此還是彼,你就當下就自在了,無爲身。就是說,你現在就徹底的無事,在這個山河大地上自由自在的,在這個世界上面是非常地開心快樂,在這個世界上真正的是很自在的。爲什麼呢?因爲一草一木無非真如啊,鳥雀叫的聲音,大地的變化,春夏秋冬都是鳥語花香,這些都是法語啊,這一切變化都在真如裏面,都是真如體,實在就是你自己,這是一切衆生的本體,不需要發任何我要度衆生啊大悲心啊,你就這樣的心安住了,你跟別人講還是講這個道理,你不就是講真如嗎?你還講什麼呢?就當下安住啊,你還有什麼東西呢?在這個當下體裏面,你獲得了這種法。
你不要以爲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另外有菩提可得,你現在當下就是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沒有心。有心就有念,當下就是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這個叫做如是心。而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衆生,沒有衆生了,就是自己安住在這個真如體上面,衆生迷了,我就告訴他,告訴的實在是沒有衆生去滅,衆生到哪個地方去?原來就告訴衆生當下的這個真實體,本來無事啊,唯心自擾。這個世界本來是沒有事情的,是自己擾自己。妄一生起來了,自己擾自己,在山河大地虛空上面實在是沒有任何事情,是自己妄心在動,是種種妄念在動,實際這個世界根本就沒有事,黃花小草山河都是你的真如體。
所以,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者就是你的當下,沒有講心。有心就有念,有念就有生死,就有四相俱生。俱生是心,境生是初,把你的相看到的時候,你心中生分別,就有我相、人相、衆生相微細的分別,我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俱生煩惱,就是你自己在找煩惱。你發什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呢?外面就是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還發什麼心呢?就是我應該生起此金剛的信心,這個才是真正的叫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無有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實在是當下體就是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你當下就安住就好了,動什麼念頭呢?所以呢,出家人無事僧,爲荷擔如來家業,你一旦明了了,就沒有事了。有事是因爲你心中有事啊,你心中有事情你就有事,本來無事,唯心自擾。你心若滅時,你心歇時,諸境如如,你心只要歇下來,這個大千世界是如如不動啊。妄境本無,唯心自擾。這個世界本來是閑的,但是唯有自己心在擾亂自己,使這個世界好像不閑了,忙忙碌碌在搞什麼東西。若心不生,妄心不生,諸境如如,一切境界是如如,如如就是覺啊,真如啊。爲什麼自擾自己呢?所以,徹底的把這個我跟法分開來。如果你另外有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發,是爲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有我見必生我相,那就麻煩了,不叫菩薩了,則非菩薩,則就是說你會失去菩薩。
應雲何住,雲何降服其心。降服其心就如是住,離念住,離相住。離念就無住,離相更無住了,離相就無我住,離念相自圓滿,離相則念不一定圓滿。離念才是跟真如相應,這個叫做住,無住之住,無相之相。降服什麼其心呢?覺者,你明了了,心自降服,沒有心。你有住就有心在。你老是住在這邊,住在我的意識上面。衆生不管你講得天花亂墜,只要你有心就有妄想,有妄想就有住。我們修來修去無非離心,只要離開這個心就對了。都是這個妄心作怪。不管你講般若也好,講天花亂墜,如果不離開這個妄心,不了知這個不真實的心,你說你禅定也好,你講得再好,只要你有心在,你就是妄的。我們千辛萬苦的修行,修什麼?就是離心。只要你離開心就對了。我們沒有離心之前,首先覺悟,知道離心體。覺悟都不願意通達,還修什麼呢?我們先明了這條路,然後再去修,講金剛經是覺路,般若之門啊,成佛之道啊。如果你對這個金剛經不感興趣,覺的路沒有,般若之門沒有,你怎麼入呢,怎麼修呢?根本沒有辦法修行。你必須要把金剛經搞懂,才有入門之處。那只是一個入門處啊,那並不是成佛了。只要一入門,當體即佛。真如裏面沒有什麼佛可成,沒有我了就是佛,你就是一直這樣安住著,究竟慢慢圓滿。抓住這一念是佛的時候,永遠不再動。爲什麼禅宗叫做特別法?斷除一切文字、言辭,這個叫做特別之法,就是抓住如如不動,這個體裏面,一直安住著。然後你自己往那邊會,你就會去向那個地方。如果你這個都沒有抓住,你一切修行都離此實相,都是妄見的體。
大家想一想,如果我們真的懂這個道理,你不覺得你在這個世界上非常的自在嗎?你悟到金剛經本身就是自在體啊,這個世界已經沒有事了,哪有什麼事你講?真正的無事之身。何爲僧人?無事。爲什麼釋迦牟尼佛那個時候不贊成出家人做事?要出家人常常守住本心。這個本心是什麼?就是真如實相,守住無念而念。希望我們這裏大家個個能悟到此意。
般若門開,就不需要我跟在你後面了,你跟著般若走就可以了。如果般若門沒有打開,那就要靠師父來度了。迷者師度,悟者自度。如果你悟到了金剛經,全是自度了,沒有師度,爲什麼呢?般若跟你心相應了,沒有我了,跟般若走是絕對沒錯的。沒有般若,只好師父慢慢來度你,種種方法手段,做佛事啊,搞得轟轟烈烈的,認爲這樣的叫做弘法利生,這絕對是打妄語的,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但是釋迦牟尼佛實在要說的是般若大乘教義。在這末法時代,除了般若之外,還有什麼方法令我們得成佛呢?經典上講,末法時代,釋迦牟尼佛有無量劫的苦行,舍身舍肉,但是聞般若的話,釋迦牟尼佛直接說在末法後世的衆生,聞此金剛經相當于釋迦牟尼佛這個時代得無生法忍後燃燈佛前于無量劫供養諸佛無有空過的這個體。而末法時代離此般若,我們到外面去一走即邪,只要你離般若就是有相,只要你一到相裏面去就便成執著,這個世界非常可怕的,九十六種外道都現在我們的面前。一出門看到的全是外道,所以我們心就變成是那個樣子的。離此般若就沒有機會得度。
即使你念阿彌陀佛,我們現在講阿彌陀佛那是般若之體啊,現在外面有幾個人講般若之無量壽經啊?我們講的淨土法門絕對是跟般若相應,淨土法門就是開顯般若,華嚴經也是開顯般若,法華經也是開顯般若,有幾個人真正的把般若開顯出來呢?沒有真正的把無量壽經的般若開顯出來,他認爲跟金剛經是兩回事。有人說師父你講金剛經,金剛經跟淨土法門相差好大,意思說兩者有沖突,我說怎麼可能呢?絕對不可能的。如果你真正會無量壽經,光明無量壽命無量,先是有光明無量,我要入到光明裏面去,都是有我見,雖然相是離相的,但還有我念在。到最後面呢,光是你身體,生命是你的心,你的心就是無量壽,你的身體就是無量光,那就是無念了,無念無相,離念離相,就是真如了,就是金剛經了。除此般若之外,還有什麼方法可以成佛呢?
我講的是成佛啊,就是趣向菩提心,趣向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的真實體,如果你不想成佛,想得個人天福報,那就沒有話說了。或者你喜歡在此世界搞搞一些熱鬧啊,唱歌跳舞啊,爭名奪利啊,這些東西誰不會搞啊?從媽媽肚子出來就會搞了。現在不但父母在教育,社會在教育,現在教孩子怎麼樣的防止于別人,怎麼去爭名奪利。小孩子上學的時候,你考了一百分我給你一個什麼東西,要考上什麼學校我會給你一個電腦,用這樣的名利心去教育孩子,哪有什麼仁義道德呢?如果我再去教你這些東西有什麼意義呢?從這個火坑又跳到這個火坑,有什麼意義呢?所以我不想用這個東西來調換,在我這個地方絕對沒有,我們只講般若,從這十年以來,只講般若,不講別的東西。如果要對般若感興趣者,在這個地方一定能坐得住。如果對般若不感興趣,就無話可說了。所以我們這個地方,能聽法都是應該是不錯的人。…
《《金剛經》系列開示 81》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