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剛經》系列開示 78▪P2

  ..續本文上一頁麼盡形壽護持衆生呢?我們成佛的目的是什麼?要善護衆生,攝護衆生,就要有大慈悲心才能攝護于衆生。我們不要認爲自己有多大的惡業,最重要的我們要有善心,隨時隨地發起善心。不管對方有多麼的惡,我們都要善護,不但對人、有情的衆生善護,乃至于無情的衆生我們也要有善心。因爲無情的衆生能善護我們的衆生,你不要看天地無情的,但能攝護我們的善根。

  我們動善心的時候,它可以令我們的善根增長。在你對它有善心的時候,它肯定會令你的善根增長。在你善根增長的時候,你的福德就會廣大。福廣大,你的世界就會廣大。你現在看到的牆壁,爲什麼看到的不是金子呢?證明對一切情與無情都應當要善護,乃至于一草一木都應該善護,所以要發菩薩心、發菩提心。什麼叫菩薩?菩薩就好比是金子,不管那個杯子是好的壞的,不管是打破了沒有打破了,都是金子。所以我們受菩薩戒的那一天開始,你的善信永遠不斷。不管你還認爲我還有惡業存在,我還有煩惱存在,我還有習氣存在。所以我們在這個世界不斷的發起我們的善根,不是說到廟裏來做一點善事。任何一個地方,包括在家裏給家人炒肉吃啊,這裏面不斷的發起善根,善護于衆生。在惡業裏面要轉你的心要善護,把這個善業轉出來,時時刻刻的有一個善心在。所以如來盡未來際萬善同歸,善惡無始即是如來,無始即無住,無住法界即善。因爲無住就是法性裏面的光明。

  修一切善法不住于相,如人有目,日光明照。布施、禅定、忍辱、精進,六度波羅蜜只要你無住,就像人有目一樣,可以見種種色。爲什麼?此善是我心法,此相是無住之法,此相攝護了十方諸佛、十方菩薩、十方衆生。而無住就是法性。所以此善的體,山河大地及虛空現在正攝取我們,其實你不知道;只因我們有生滅之相,但是菩薩也一定在這個裏面,諸佛也在這裏面。你無住的時候,就諸佛安住,菩薩安住。所以我們對此相,生起無住體的時候,此即是佛無二無別。山河大地及虛空無住的時候,這裏面都是無上的妙德。這也是一個比喻的說法,六度波羅蜜只要你無住的話就像日頭已經出來了,有目就是無住之心,光明遍照就是你做持戒忍辱精進禅定,種種色就是清淨故,清淨光、智慧光都會顯現出來,可以生悲、生力、生願,生出大心出來。

  須菩提,當來之世,就是後五百歲,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經受持讀誦,此經就是般若經。現在這個末法時代,釋迦牟尼佛講過末法時代外道很多,與般若不相應的全是外道,包括六度波羅蜜,沒有般若波羅蜜五度波羅蜜都屬于外道範圍。你沒有般若就沒有無住,就不能日光遍照,不能見種種色,你有住就沒有眼睛啊。現在我們聽法,一定以般若而印心。五祖以後就以金剛經來印我們的心,之前是以楞伽經印心。金剛經又很短,不管你講淨土法門還是中觀唯識,任何一個法門都以金剛經來印。如果金剛經印不上,你的講法就一定有問題。如果金剛經印上了,就對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比如我們講阿彌陀佛光明無量,我講西方極樂世界講阿彌陀佛,與金剛經隨意印。現在人講淨土法門怎麼講?沒辦法把淨土法門真正的講通,都是有住之體。到西方極樂世界是有住,念南無阿彌陀佛還是有住,卻不知道聞說阿彌陀佛光明無量、壽命無量,化身土、法身土、報身土,四十八願展開以後,無礙光、無邊光、無對光這叁光就是法身光。首先就是無量光,量是能量之意,量是代表它的功德圓滿之意,光明遍照之意,一切法身、化身、報身之德,能印十方諸佛之心,能印十方諸佛所有的國土在裏面。一切菩薩之心,一切菩薩大悲心都在裏面,一切衆生心,一切衆生所安住處在那個地方,隨其方便,十方諸佛國土種種方便,所有菩薩的大悲心種種後得智的方便,所有衆生種種安住的方便,都在無量光裏面。

  無邊光就是能通一切衆生心,邊中還有事事無礙之邊,能在我們一法界裏面現無量世界,在一個衆生心裏面現無量世界,那個叫做無邊,那個邊是無窮的邊。我們眼睛看到的這個邊,那是我們人道的邊。佛菩薩的邊是什麼邊啊?它是事事無礙,理事無礙。一心能現無量的法界,在一切法界裏面能又現無量的法界。就是說我們現在看到的法界,心裏面又有一個法界,我們這麼多人在裏面,我們這裏一百個人就有一百個法界。每個人的法界我都不知道,都有諸佛菩薩,我們現在認爲只有人在裏面,這裏面還有看不見的佛還有看不見的菩薩,那個國土莊嚴,諸佛所安住啊,化身在裏面度衆生啊,我們都看不見的。就是我們心裏面有無量諸佛在成等正覺,無量菩薩化度衆生,無量衆生在裏面安住,還有地獄餓鬼畜生在裏面呢!我們心裏面都有十法界在裏面。那我們現在看到一個人的法界,而法界裏面有人,人裏面還有法界,法界裏面還有人,人裏面還有法界,但是每個人心裏面還有一個無盡的法界,那裏面都叫邊,所以阿彌陀佛的光明叫無邊光,那個才叫做真正的無邊光。所以我們用我們的大腦子看到的無邊光算什麼?我們是凡夫心的無邊光,最遠就看到五百米,那已經就最遠了。以我們的力量看的最遠就是五百米。

  無礙光,沒有障礙的光。你說佛陀光射到衆生心中有沒有障礙?它是沒有障礙的。那我爲什麼看不見呢?過去我剛出家的時候就思維這個問題。我出家看《華嚴經》的時候,九一年吧,看到華嚴境界菩薩身上挂著的那個鈴铛,铛的一響,然後遍滿十方世界,我當時就在想這個問題,既然華嚴境界菩薩光明遍滿十方,在十方世界衆生聞者即得解脫,那如果我聞不到,那爲什麼叫遍十方呢?我聞不到,那就不叫遍十方。我要聞得到,爲什麼我現在沒有聞到呢?我就在思維這個問題。《觀經》裏面,我一直在思維,我跟你們有一個不一樣就是,哪一個人說給我糖吃,我馬上就要找那塊糖吃,不是嘴巴說一說給我糖吃我就開心,就這樣就算了。就像把《金剛經》、《地藏經》念一遍,就像畫了一個月餅給你吃,誰拿了月餅了,誰都沒有拿到月餅。

  

  我如何讀誦受持普門品?如何于中見大光明藏?

  但我跟你們看經可能就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裏?《普門品》裏面看到觀音菩薩光明裏面攝取五道衆生,我立即就反映到我身上來,五道衆生?我不是五道衆生之一嗎?既然有五道衆生在觀音菩薩光裏面,那我不就在觀音菩薩光裏面嗎?那我到底在不在呢?如果不在,那佛不是在打妄語嗎?如果我在,爲什麼感覺不到在觀音菩薩光裏面呢?所以我一直在反思這個問題。看經典一定要這樣的反思,你才能夠進入佛性,與佛絕對。如果你不這樣的反思,那經典是經典,你是你,永遠跟它産生一個距離。這叫做聞思修,聞就是聞到這部經典,然後思,當下觀照見實相,然後這個經典就變成很真實了。不然的話,經典擺在那個地方,看了以後丟在一邊就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觀音菩薩普門品》裏面講得很清楚的,應以男相得度以男相得度,應以女身得度以女身得度,應以出家相得度以出家相得度,應以在家相得度以在家相得度,那我現在以出家相得度你以在家相得度,每個人的相都不一樣,這個相本身就是觀音菩薩光裏面顯現出來的,完全是相應的,哪有我呢?這裏告訴我們就沒有我。你就是這樣的悟了,沒有我了就可以了,此光即是佛光,此我即是無我,無我、佛光當下有信心就可以了。但是我們讀《普門品》是求她怎麼樣怎麼樣,就不知道你當體就是解脫的心。一旦無我的時候,還誰能破壞你呢?你沒有我了,誰來捆你呢綁你呢?所以呢,刀砍不了火燒不了,那你沒有我了,誰燒你啊?誰砍你啊?當然砍不到了!燒不到了!所以,《普門品》裏講的是對的錯的呢?如果真正把《觀音菩薩普門品》搞懂了,火也不能燒,水也不能淹,人家也砍不到你了!就把你關在牢房裏,也沒有一個“我”關在牢房裏面,你是自由身,誰能關你啊?你自然在法性裏面是解脫相。死也好,生也好,對你來說根本不牽挂了,《普門品》馬上立即就跟你相應了!無非是令我們開智慧,令我們解脫故。但是我們看經典,一看刀不能砍,那你拿刀砍我,看看砍不砍得死?那你不入智慧,你不知道超越出去,你就是這個身體、這個肉體是觀音菩薩化現來度你的,這個身體的死和生對你來說無所牽挂了,你已經出去了,那個我已經不在這裏面了,你已經到法性裏面去了,無住體裏面去了,你當然怎麼砍也砍不到我了!你砍到那個肉體,那是件衣服脫在那個地方,沒有關系讓他砍,那我已經超越出去了。所以我被你砍的時候,肉體是被你砍掉了,但是我已經走了。所以看經典一定要通達于智慧,任何經典都是通達于智慧,不管哪一部經典,都是通達于智慧,佛經裏面任何一部都可以令我們解脫,立即可以成佛,一通百通,一正道一切都是正道,一邪一切邪。般若一通,一切都皆通。所有經典都可以成佛的。不是說佛陀講的這一部經典是圓滿的,那一部經典沒有圓滿。一正連外道都正,一邪連正法都是邪的,一悟一切悟,所以一通百通。一旦到房子裏面了,什麼都是圓滿的。如果你站在外面,那就有外面有裏面的差別。你到裏面去,哪個地方不是金山呢?哪還有什麼大乘小乘,哪還有什麼得和失,哪還有說這個是真的這個是假的呢?就不存在了。一旦進入般若之體,不可思議妙法就會顯現出來。

  所以在這個末法時代,我今天開現般若這個體就是讓衆生,則爲如來以佛智慧。你聞到這部經典的時候,受持讀誦,受是接受就是信的意思,持是思考的意思,讀誦是代表你的行持你的定,經就是心心就是經,法界就是心心就是法界,叫讀誦。你看,我哪一天不在讀般若呢?般若讀誦不是拿著書在讀誦啊。受持讀誦,受是信了,持在思考,讀誦是受用啊。大家想一想,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叫大家讀誦怎麼讀誦呢?是不是佛陀說一遍然後大家也來念一遍啊?那時侯也沒有書,也沒有經典,連貝葉經也沒有啊!完全靠記憶…

《《金剛經》系列開示 78》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