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生因波而起,沒有波就死水一潭。這個波就好比是山,這個水就好比是金子,山中有金,因爲金沒有開采啊,所以山還是山金還是金。這個金叫礦,所以礦中有金,如果不煉的話,這個金永遠是妄的,不能夠顯現出來。只有煉金,就是破煩惱山,能見清淨的金。
如果你要是不了解這個妄的體,那你修行怎麼修呢?就像找大路一樣,你要到北京去,這條路還沒有找到,唯有般若才能找到這條路;通達佛的果德就是這條路;就像我們念阿彌陀佛一樣:除了這一念之外,什麼念都是假的;念南無阿彌陀佛,光明無量壽命無量,壽命無量代表衆生,光明無量代表法界,此衆生此法界都是南無阿彌陀佛;離開南無阿彌陀佛的這一念,全是衆生念;衆生念一生起來你就全在妄念裏邊,一妄全妄;一真全真啊!一旦你這一聲南無阿彌陀佛念下去,一真全部是真的,全是阿彌陀佛了;衆生全是阿彌陀佛了,法界也全是阿彌陀佛了;你就安住在阿彌陀佛這條路上邊,除了這條路之外還有什麼路呢?前面聞講得很清楚啊,聞到般若經,聞到無量壽佛,就是聞到般若之意,你一聞到金剛般若這個體,就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這個世界都是你心中之光了;你聞到阿彌陀佛無量光明無量壽命,無量光代表衆生法界,無量壽代表衆生,這個衆生的心衆生的法界都在無量光無量壽中。離開無量光無量壽全是我的知見啊,全部是我的知見你就進入妄念。所以離開我見就進入大光明藏,把你心中的寶藏明顯的顯現出來。
那有人問了,那西方極樂世界那麼莊嚴,這個世界無量光無量壽爲什麼不是莊嚴的呢?爲什麼不是清淨莊嚴呢?那你卻不知道阿彌陀佛無量光無量壽攝取叁身呢?法身是攝取十方諸佛,光明無量,普光佛普明佛普淨佛。什麼是普光佛?就是十方諸佛放大光明,阿彌陀佛放大光明,東方世界,南方世界,北方世界36億光明化36萬億佛,在東南西北度化衆生,在攝取衆生,那是叫普光佛。什麼叫普明佛呢?普明佛就是報身佛現莊嚴之相,明是莊嚴之意,明是無住之相,無住之體;就是極樂世界啊,也就是光明報身爲菩薩所現的;普光佛會于諸佛之間,普明佛會于菩薩,菩薩才有明,普淨佛是會于衆生,他方世界爲衆生所安立,衆生之體。
極樂世界是報身土,毗盧遮那佛是法身土,我們這個叫化身土,阿彌陀佛成佛了,法身、報身、化身都具足了,他的法身是無來無去的,報身是在報身莊嚴裏面,化身是有來有去的,化身是有生有滅的,報身是以菩薩境界功德顯現出來的;爲了度菩薩現報身莊嚴;爲了度衆生現我們現在此世界,現十法界,十法界都在化身土裏面;那我們現在在阿彌陀佛化身土裏面,也就是聖凡同居土啊,什麼叫聖凡同居土,聖凡同居土就是悲智同體;悲就是會于十方衆生,智就是會于十方諸佛。不離衆生,不離諸佛,此覺念是叫化佛;不離衆生,報身裏面是會于菩薩。爲什麼叫不離不棄呢?不離是不離諸佛,不棄就是不棄衆生;不取不舍,不取是不取衆生的妄見,不舍衆生的法界,衆生的心衆生的法界諸佛不舍。不取不取什麼呢?不取衆生的妄見,所以我們現在這個世界無非是不取不舍之體叫真如之體。
阿彌陀佛化身土是在他方國土所建立的,你看看阿彌陀佛,光明無量,照十方故,無所障礙;阿彌陀佛,以大音聲宣布名號功德,在十方在虛空以色聲香味觸法宣布名號功德,但是我們妄執不信啊;一念信不就可以,清淨心不就生起來了嗎?一念信不就無我可得了嗎?一念信不就般若現前沒有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了嗎?你爲什麼不信呢?色莊嚴,色在空中宣布名號功德,聲音在宣布名號功德莊嚴,你只要無住,聲莊嚴;色聲香味觸法都是阿彌陀佛宣布名號功德,衆生聞都即得解脫啊。聞到就是信的意思,你信了即得解脫,你信不信,但是我們就是不信啊;一信永信,一念信的時候就永久信。不是說我相信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拼命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那有信呢?根本就沒有信!信阿彌陀佛一念信的時候,你自己內心中沒有我了,就是念阿彌陀佛一切處,那個念阿彌陀佛是無念而念了,法界就是你的心,法界觸發你念阿彌陀佛,只要你見到媽媽就同時叫,啊媽媽,就撲到媽媽的懷抱裏面,在淨土法門裏是這樣說的。在金剛經裏面講,一切色聲香味觸法不應住,皆是佛心。
在淨土法門“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跟佛心有沖突嗎?化現十方諸佛,十方諸佛難道不是我們的無住之心嗎?難道佛能棄舍我們無住之心嗎?無住之體是我們本心具足的,十方諸佛也是無住之體,只是我們在化身裏面不能信,就是不願意當下承當,所以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我們在這個此世界還有什麼?那麼我問你,把這個色聲香味觸法拿掉以後,還有這個世界嗎?還有你存在嗎?還有識存在嗎?這個世界不就是色聲香味觸法嗎?那麼說你有住的話,“諸境本覺,唯心自擾”啊;你自己的識在擾著你煩,才這麼累知道吧!人世間本來是很清閑的,爲什麼呢?色聲香味觸法就是你的六根,六根就是六塵,六塵就是六根;那你在這個世界上面還有什麼不清淨呢?你的六根就是六塵,六塵是法界,六根是你的心啊,如果你的心就是六塵的時候,那你的身多麼大啊,六根好小有醜陋之相啊,如果你的六根就是六塵,你想要是我的六根就是六塵的話,那我到底是醜的還是美的呢?我的根是美的還是醜的呢?
我們執著于這個肉體的六根,社會上不是講嗎:大宇宙就是小宇宙,小宇宙就是大宇宙;我們不知道,非要把根塵脫落開來,卻不知道是一體的;所以根性是一體的,你這樣的觀察,原來塵就是我的根,根就是我的塵,識就不生;就會生出大忍,忍辱叫無生法忍;沒有我了就會生出無生法忍。 “若心有住,則爲非住”爲什麼呢?如果你要是把這個般若弄錯了,就像有人說,我見色的時候,把眼睛閉著不住就可以了;色不住是瞪著眼睛看著不住,而不是閉著眼睛什麼都不知道了的不住;你不要弄錯了。你心性大的時候,外面色聲香味觸法如此之大,你自己馬上就能體會得到啊;哇,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法就是我一身,你猛然自己就空掉了;你走到哪個地方都是一個心在動,你走的時候“若心有住,則爲非住”,你現在還有個住嗎?
這個住就是大住,色聲香味觸法就是住,這個住就是非住,不離色聲香味觸法就是非住。不是另外在哪個地方弄一個小我在哪裏搞啊搞;你發現你自己身很大,色是你眼根,聲是你耳根,香是你鼻根,味是你嘴根,外面的春夏秋冬就是我的身根,身相身根是一體的;色聲香味觸法跟你眼耳鼻舌身意,那個時候大乘教法就顯現出來。大隱隱于市,小隱隱于山。什麼叫隱于山呢?你住在山洞裏面不管,隱于市呢就是色聲香味觸法,色聲香味觸法代表塵法,你住在塵並不是指那個吵鬧的塵裏面;色聲香味觸法就是大塵,因爲色能攝一切衆生,音能攝一切衆生,香能應一切衆生,哪一個衆生不在色裏面呢?哪一個衆生又不是色呢?哪一個衆生不在聲音裏面呢?哪一個衆生又不是聲音呢?這個塵不是輕易能入,唯有空無我才可。
佛陀說:他有一個很大很大的大六根,沒有人能夠進去的;爲什麼呢?只要有我住的人都不能進去;只有通達于般若與佛心相應的人才能進入;這裏面是個頓悟的東西,你當下悟了當體即是;你立即就進入到根塵裏面去了;整個的虛空就是個塵,這叫做大塵也是大根。你走到外面去跟般若相應,無處不是我身,這個時候,人家給你講法,你還有什麼障礙呢?你就安住在這樣的體上面,如如不動,住此心是一行叁昧嗎!住此相叫一相叁昧,一行叁昧是佛心,一相叁昧是法相,所以法相莊嚴遍一切處。阿彌陀佛爲什麼光明無量有八萬四千相好,是應報身相應菩薩心;釋迦牟尼佛有叁十二相,是應衆生的心啊;如果安住此心不斷的修行忍辱,即無生法忍、心忍、聲忍。
什麼叫心忍呢?得心即佛,佛即心,沒有我心了;也就是說,根叫做心忍;法忍就是世界,根不離塵塵不離根;一念觀照即無生法忍,無生法忍就是八地菩薩以上啊,就是說已經功德圓滿了。無生法忍裏面有個次第,爲什麼做五百世忍辱仙人呢?這個五百世就是我們相應的體,就是說你修一念百念,不斷的修行得忍辱,但是能忍而無忍,無忍而忍。雖然你得到種種法的清淨,但是從始至終都是一,因爲你現在人道還有習氣,修是盡未來際的,但是證的中間有頓有淺,就是說你有的時候自己很煩惱,不能夠相續在上面;但是有時候對般若非常的堅固。所以我們爲什麼要修一個小時啊,其實24個小時修行反而是修行不下去的,就是令我們生珍貴想,我們用一個小時叁個小時的修行,用點功夫你可以在24小時內都能相續。釋迦牟尼佛爲什麼要涅槃?目的就是要我們生珍貴想,我們的修行要在一個小時之內,我們要求證,得到我們下了座出來以後的相應體,你在這個裏面修行跟那個不相應,證明你還要繼續用功。用什麼功呢?就是般若體,在你用功的那一刹那應該是與般若相應的一刹那,念佛最重要的體並不是在念佛,在那個地方用功誰不知道你很清淨啊,要知道的是你下坐以後的體,要你得到那個體,知道吧?你在這個地方用功很清淨,一下坐以後就沒有功夫了,那麼說等于你功夫沒有用到;如果你在上坐的時候沒有功夫,那下坐的時候就更沒有功夫了。很簡單,你上坐的時候都在打妄想,那麼下坐的時候不更妄想紛飛嗎?所以人打坐以後出來是滿清淨的,那只不過是身體的一個安撫而已,最重要的是跟般若相應的那一刹那;所以你坐在那個地方不斷的把實相跟我們相應,把你的煩惱體變成清淨體。閉著眼睛看你心中的山,打開眼睛看空中的山,山是塵你心中的山,你觀想一下這個山,難道不是塵嗎?你觀想的這個山它也是塵,你外面看到的山也是塵,而此塵跟彼塵是不二的,所以你出來後,和你觀到的實相的山還是一樣的就對了。所以我常常講你到廟…
《《金剛經》系列開示 75》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