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水裏面的月亮,我們的妄想就象水裏面的月亮一樣;但是十方諸佛也是水裏面的月亮,只是他覺悟了;他這個水裏面的月亮是自在的,就像鏡子一樣,在心中沒有痕迹。爲什麼呢?他在法報裏面建立的這個化身;
但是衆生不一樣,衆生他不了解法身跟報身,執著于化身,就執著于我們現在這個體,在裏面生起有住之心,然後化上套化,化上套化,一直在那裏化化化化化,所以一旦你悟了,就解脫了;所以悟的時候立即就解脫,我們成佛其實是個很簡單的問題,很快速的就可以成佛,但是如果我們不悟的話,你就在這裏面一直出不來。我們老是以有住之心,那你怎麼修也修不出來,一旦你通達于般若,當下你就出來了;你出來後立即見到報身,或者見到法身,見到法身你就見到報身;見到報身你就見到法身,不可思議。
那麼說見到法身見到報身是不是水裏面就沒有月亮了呢?月亮照樣在,因爲水裏的月亮那個時候就叫利益衆生相了,利益衆生的體,就是說常于世間,做忍辱仙人,在此世界做化身;隨衆生心顯,不隨我心、我執而顯,若衆生什麼心,我就是什麼相。但是我無住,所以你看到我的時候,我是無住體,你是有住體;我現在這個地方,是水裏面的一個月亮而已,住在寺廟水裏面的月亮而已,但是你心中有住感覺月亮也在住;若沒有衆生,水裏面的月亮也就不存在了,我也就沒有了。所以我又安住在哪裏呢?沒有我,水裏的月亮不是真的,只要沒有我,法身報身具足。
我在此世界沒有挂礙了,所以我住此世界,還有我要死啊我要生啊,還要涅槃啊求成佛啊,都不存在了。一旦悟到般若,你成佛的體也不存在了;爲什麼呢?你悟到般若的時候,你那個化身佛已經成就了。法身就是你的體,報身已經莊嚴了也就是你的體;化身了不可得,那什麼成佛呢?你以爲真的有個東西到天上成佛嗎?那個都是有住之相,本來是佛,沒有佛可成,對于衆生來講,每個衆生都是水裏面的月亮,那有衆生可度呢?度什麼衆生呢?所以我們一天到晚度衆生,所以我們看到大千世界無非是無住之相、無住之體,所以沒有衆生可度。
所以你在此世界拿著外錫杖拿著外缽走路,實在是沒有衆生可度。所以你在外面行走的時候,非常的自在;你自在地這樣說。所以說般若,無非是把我們的心說出來就可以了。在此世界實在是無事啊,沒有事情,我們非要找一點事情做,心中才安;不找事情做的話,我們心中就不安;一天到晚在裏面吵。做忍辱仙人會于叁心。我們同時也想到我們自己,我們在此世界住,實在就是忍辱修行啊。什麼叫忍辱修行呢?會于般若你就是忍辱者,是清淨體、無住體,無念體,無住無念就可以了。無住就是法界相,即清淨則生實相。什麼叫清淨呢?般若體即法身;太陽在空中,報身當體即是;化身我一念覺。我念念不住,念念無住,我不管怎麼樣的修行,我心中無住,我只知道我現在無住體,才是爲珍貴啊!覺就是無住,無住就是覺,忍辱仙人就是無相,無相就是忍辱仙人。我們一旦有了事情,有了忍辱之心,要忍的時候,你一定要馬上悟到這個體,我爲什麼還有忍還要忍呢?證明你還有住,般若觀照一看:哇,原來我還不知道般若之體,不知道法身獨照,不知道報身實相,不知道無住之覺,無住了,就沒有了。法報化在你心中一刹那時間覺悟過來,一刹那時間就會顯現出來。
後面講:“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這裏面“離一切相就是無住,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就是說:上與般若相應,就是上求佛道,下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常住世間;要學會常住世間。不但你現在常住世間,盡未來際你都要常住世間;爲什麼呢?法報化一念具足;只要有衆生就有你在。所以在此世界無住,已經成佛了,住而無住。水裏面的月亮嘛,水裏沒有月亮不就偏空了嗎?沒有月亮那肯定是有問題的。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常住世間,釋迦牟尼佛走了,其實釋迦牟尼佛沒有走;觀音菩薩看得到,實在的觀音菩薩就在當下。
我們現在有住之心就是化佛,有住的體就是化佛常安住衆生。釋迦牟尼佛在哪裏?我們吃喝拉雜都是菩薩所安住的體,山河大地、虛空;我們看不到相就不承認了;非要看到相才肯承認釋迦牟尼佛在世;沒有一尊佛不住在此世界的。有月亮有水,就一定有水裏面的月亮;水裏面的月亮一定在我們當下,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所有的相,都是水裏面的月亮;我們只是看不清楚而已。因爲看不清就不知道佛在哪裏?若靜下來了,那你就是佛了,你就知道圓滿的月亮,這個圓滿的月亮就是清淨的時候,那個就是化佛。
所以你能夠知道化佛在哪裏,因爲佛陀化身跟衆生心是相應的,我們衆生有生滅化佛有生滅,生滅生滅是一體的;釋迦牟尼佛的生滅和我們的生滅是一體的;菩薩的莊嚴跟報身的莊嚴是一體的;佛跟佛是一體的;毗盧遮那佛跟十方諸佛是一體的;報身、菩薩,所有的菩薩是一體的;化佛和所有衆生的生滅是一體的。所以我們的生滅就是釋迦牟尼佛的生滅,釋迦牟尼佛的生生滅滅就是我們的生滅,你在哪個地方找釋迦牟尼佛呢?生滅體就是釋迦牟尼佛。生滅的體就是佛住,生滅而無生無滅,爲什麼呢?法身無生無滅;我們的生滅體,在法身那裏叫做無生無滅;在我們這個地方衆生有生滅心,看似有生滅心,等你成佛的一刹那,報身法身現前的時候,那有我生我滅,都是水裏面的月亮而已。所以悟的人,化佛,他自己本身是沒有生滅的,你悟了後,也是沒有生滅的;你沒有生滅了,方便于衆生,講有生滅;其實你自己已經沒有生滅了。如果你認爲自己還有生滅,那證明你還是衆生,有衆生可度;你有生滅,求無生無滅,還有佛可成。你現在在有生滅裏悟到不生不滅的體,才是佛啊!要現量上承認你自己是無生無滅,就是有生滅的相,就是無生無滅的體,要悟到這個,當體就是化佛。所以即使報身不能現前,你要知道這個體,悟到了凡夫也照樣可以成佛的。
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不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我們就有自私的心出來,說我不住此世界了,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你怎麼可能呢?法報化是一體的,不可能沒有這個化身。釋迦牟尼佛般若出來一定有化身的;那麼說我們必須要在當下去覺,離開當下不要再去找覺,所以要覺現在就覺,現在覺的體才跟實相相應。你到西方極樂世界也好,你也有法報化,如果你要說我舍去化身,要到西方極樂世界,那一定會到化生裏面去,爲什麼呢?在化生體裏面,那叫邊地疑城;離開此世界,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認爲我不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不到此世界來,這個心生起的時候,本身就是胎生,落到胎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還是邊地疑城。還不如在此世界一念覺,此世界一念覺你當下承當的這個體,那個到西方極樂世界,那就成就法報化了,法報化他跟般若一定是相應的。
你的壽命是阿彌陀佛的無量壽,你的光明是阿彌陀佛的無量光,那我呢?沒有我了,都是阿彌陀佛了,要生滅,也是阿彌陀佛生滅,跟我有什麼關系?阿彌陀佛是不生不滅的,那我也是不生不滅。這個世界到底是生是滅呢?你想一想,所有衆生的壽命是阿彌陀佛的無量壽,所有衆生的空間是阿彌陀佛的無量光,那我呢?沒有我了,是不是。既然沒有我了,那就我的生滅也不存在了;生滅不過是外面相上的生滅而已,那我就不存在了。一切衆生是佛的一個心啊,你看到的生和滅,就是阿彌陀佛的生和滅,難道阿彌陀佛還有生滅嗎?連你都沒有生滅了,佛陀還有生滅嗎?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生滅是個抽象的東西是妄。你還不能離開這個體,一定要在這個體裏面覺悟,所以叫當下,一定要在當下。所以要徹底的把你過去不真實的心給舍掉,會于般若,在此世界當下體裏面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就是說此相無住,離一切我相人相衆生相四相,沒有我相,五蘊皆空;沒有人相,四大皆空;沒有衆生相,分別即空,叁輪體空。叁輪體空的時候就是諸佛。
是離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法相、非法相。法相是我們心中長短高低叫法相,法相是你心中生出來的。非法相,這個是真的是假的。什麼叫法相非法相呢?法相是叫你不住,非法相叫你不離此相,什麼叫非法相,不離此體。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法尚應舍就是一切法不住,何況非法就是不可以執著于還有另外一個法可得,就是個當下體。就是說不可以住于法相,但是也不可以住于非法相。所以講來講去,還是當下體裏面去覺,釋迦牟尼佛教法裏面,講來講去就是要我們當下承當的這個體。
菩薩微細四相未斷
離一切相就是要無住;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就是要無上正等正覺心,就是自利利他圓滿心。有菩提心,無上菩提心,無上正等菩提心,叁種菩提心。菩提心就是阿羅漢,就是無住;無上菩提心就是菩薩,自利利他。我們現在我們要自利利他,然後利他有衆生可度,我要給衆生講般若經,這叫利他。這個相是什麼相呢?這叫菩薩相。菩薩相還是有:我要成佛,有衆生可度啊;有自我所證之智,有衆生所成之佛啊;然後有所度之衆生,有無記之相續啊;就是現在過去未來,我要度衆生啊,明天後天啊,我要怎麼修行,這個叫壽者相;衆生沒有成佛啊,我現在已經沒有事了,我要度衆生成佛啊;那就有衆生之度,有真如可得,有佛可成;我現在已經悟到了,認爲自己有悟到的智,能成就真如,有個真如可得,要令衆生成佛,有盡未來際的相續的執著,那麼說就變成壽者相。所以菩薩還有這個四相未斷。
何謂自利利他圓滿?
佛跟菩薩一般人分不開。什麼叫佛?就是自利利他圓滿。什麼叫自利?什麼叫利他?什麼叫自利利他圓滿?大家誰能說得出來?我估計大家還不知道;什麼叫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的心?也就是般若體。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就是說這一念是…
《《金剛經》系列開示 74》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