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常下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
《金刚经》系列开示 75 “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嗔恨心自然而出,“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为什么后面又加上这一句呢?我们的心量上五百世已经很广了,五百世它是一个菩提心的显现,不但我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生嗔恨,而且我于过去五百世作忍辱仙人,忍辱即是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忍辱即是果德。因为他以般若之心常住于世,干什么呢,你想一想,他的化身在世间是常住的,只要我们众生不涅槃,他不涅槃;所以化佛是与我同时成佛的;我们一天不成佛,化佛就永远与我们在一起;如来常住故,说涅槃是方便于众生而立,事实上佛没有涅槃可得,不住涅槃,不住生死。法身常住,报身就常住,化身就常住。菩萨要成佛故,报身示现涅槃,令菩萨成佛;众生要成佛故,是故化身要示现成佛相,令众生成佛。是而这边去了,那边又来了;如来去了,众生成佛已,事实上对未成佛的众生,他又来了;永远是倒驾慈航的。 所以我们大殿前面是释迦牟尼佛,后面是观世音菩萨;前面好像走了,其实后面是大悲心依然在我们面前护持着,尽未来际在摄受着我们;为什么呢?菩萨护念众生,无有间断,只是我们看不见而已,菩萨常护念于众生,永不间断,因为报身是利他故;我们看不到菩萨在护念我们,但是报身在无始无终的护念着我们。怎么护念我们呢?大家想一想,我们现在看到这个体,实际上就是一个报身;因为有我住,心中有我执故,你现在住在意里面,看不到报身;如果你意念一断,报身就现前。为什么在打禅七的时候,叫打七打七呢?七断就是法喜。 七宝的真意,七宝与修行证量的关系,证量上如何七宝现前? 你看极乐世界有七宝如来,为什么叫七宝呢?如果你无住之体,七宝即现,也就是说你识断了七宝就出来了。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为什么七宝庄严?这个七宝就是我们心中的七宝,你眼耳鼻舌身意有住,色声香味触法就有住,因有住故七宝不能现前;而你无住之心显现出来,你的七宝就现前。所以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无住之体、无住之相;我们现在有住之心,看不到七宝之相,你有住之心就有有住之相。好像这个相与我们有关系,但是如果有一天,你意念断了,你的妄体断了,用心来会到的时候,你就七宝现前了。发现了:哇,原来这个世界就是七宝啊,西方极乐世界就在当下。 比如你现在看这个茶杯子,你永远看不到这个茶杯子是什么?是金子造的你知道吗?大家都不相信,你认为是玻璃,那是你心想的;但是我看到的就是金子,因为我了体故,你现在怎么想也想不通;你认为就是玻璃吗?因为你没有悟道,你没有通达于般若,你就不知道这茶杯子的体是金子的。但你有一天,你这个识断了,当下跟他一体的时候,这个杯子是你心的时候,你就知道,哇,这个茶杯子就是我的心,我的心就是这东西,这茶杯子不就现西方极乐世界了吗,现报身庄严了吗?所以在此世界我们不能叫他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这是我们有意识住的体,只要有一天你意识一断,七宝就现前;西方极乐世界就在当下。你没有悟到之前,知道这个世界是妄。大家看一看,我们看到这个茶杯子,你现在想,不管我们意识有住无住,这个茶杯子印到我们心里边是真的,也就是说既然相印在我们心里面,我们只要除去这个妄念就可以了;认这个相,相信这个相是如来之化身,跟我是一体的,就是如来化身。因化身见相,菩萨见报,你现在不是菩萨,没有证到八地菩萨,你见不到他的报身;但是你可以看到他的化身; 什么样才能见到如来的化身呢?只要你无住,相信此当下的体,当下这个有生有灭的体,就是我们的身就是我们的心,这就是如来化身;所以这个叫做大悲摄护,这个叫做“善护念、善咐嘱”,咐嘱这个般若心。我们是化身心是众生,我们众生必定以化身而救度,不可能因报身而救度,我们没办法受一到佛陀的报身接引,只有靠化佛的光明接引。你了解这个相,你信了,尘尘刹刹你恭敬了,对这个色声香味触法,对外面这个色相、耳朵听到的声音、鼻子闻到的味道,对于一切生起是我们的心,哇,色声香味触法原都是我的心,直接把你的妄心去掉。 为什么一直讲这个世界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呢?光明无量寿命无量,一切众生在化身里面安住着,你要想着,念阿弥陀佛就是念法界,你念阿弥陀佛就是阿弥陀佛大悲心,你念阿弥陀佛就是法界相,你念阿弥陀佛就是如来的化身相;这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念下去,就是如来化身现前,所以我们在此世界一定是化身接引,不可能是报身接引;但是在化身里面,他有个莲花的示现,你坐在莲花上面,一到西方极乐世界,花一开,报身就现前;西方极乐世界就展开来了,一到那个地方就是菩萨,菩萨上能见无量诸佛,下能见无量众生,下能度无量众生,化现无量诸佛,上能见到毗卢遮那佛,中间究竟无所得。 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是一样的身,为什么一样的身呢?西方极乐世界上供诸佛,下化众生,报身相是没有所谓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无极之心,虚无之相。法界相是度众生的,无极相会于诸佛的,也就是说心是佛的心,身是大悲之身;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悲智二身;悲是利益众生,智是会于毗卢遮那佛的。我问你,有没有所谓男相、女相、出家相、在家相?没有这个体,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每个众生都是一样的,没有一个众生不是一样的。 你不要在西方极乐世界还找什么肉相,这个相是没有的,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就是你的报身相。七宝是个比喻的说法,它也是无相的,极乐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极乐世界是虚无之身,是无住的是大空寂,你有住是众生,极乐世界在哪里?大空寂是毗卢遮那佛,下度化众生,中间有得吗?极乐世界到底在哪里?极乐世界也是个空寂体,实在是无住空寂的,我们老是要到西方极乐世界享受去,这个是享受型的,极乐世界那是诱惑你啊,(是个方便说)他最重要的目的是要我们通达于般若,实在是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体,没有所谓你想象的体。但是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你法身现前,报身就会现前。报身是利他的,法身是自利的。毗卢遮那佛就在常寂光土,报身在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就是利他的,利他自然而然在十方世界大悲之体,种种智根本智、后得智在那个地方都具足的,只要到西方极乐世界自然俱足了。如果你不到西方极乐世界没办法俱足。 这里讲“过去世做五百世忍辱仙人”也就是说他以般若安住,既然讲的是忍辱仙人,事实上他并不在此住,因为无生法忍了,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了,只要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五百世之间无四相的话,无四相就是三身俱足。对我们来讲,五百世做忍辱仙人,菩萨戒讲(释迦牟尼佛)来此世界八千返,在此世界常行菩萨道,示现诸佛,示现菩萨,你说在此世界有没有释迦牟尼佛示现?肯定是有的。释迦牟尼佛成佛其实不知道有多长时间了;迦牟尼佛在此世界他还是在修忍辱,他还有很多的忍辱波罗蜜,讲五百世,事实上是在行菩萨道,如果通达于般若,他没有什么忍辱可得,没有忍辱可得就是无住,无住他在法身处,身体在这个地方,其实他心是上下通达的。 所以住是住在那个地方,对他来说无住是清净的,对他来说你割我的心,砍我的身体啊,他住大三昧定里面,一切诸佛现前三昧。你在杀我的时候,就如用刀杀光一样,光好比是佛,上会于毗卢遮那佛,下跟众生相应;你用刀砍光什么也砍不到;光不会灭的。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做五百世忍辱仙人,对我们众生讲才有五百世化身的显现,事实上他报身跟法身都已经具足了。因为我们不通达于报身,不通达于法身,所以我们对他的究竟体不可思议体,他没有说,后面他会说,后面讲释迦牟尼佛本人,五百世做忍辱仙人,就是常住世间,行菩萨道。 自从他得忍辱仙人开始,他安住在此世界,他就是告诉我们以般若之心安住此世界。毗卢遮那佛他是什么体呢?他是不灭的体就是真如体,真如他是无取无舍的体,无取无舍就是不碍,没有障碍。没有法身无住,那来报身之相呢?如果没有报身之相,那这个法身就是阿罗汉了;住在那个清净体里面,住在涅槃体里面,住在相似即佛里面。比如六祖大师说,淫心即佛心,断淫即法身;他说啊淫心即佛心,就是清净般若,清净体就是自性涅槃。世界一切相皆是清净之相,一切法令我清净故,我只要无住我心清净,不知道法清净,知道我心清净,这是阿罗汉,阿罗汉的境界,他不依法而布施不依法而住,依无住之法而修,所以得阿罗汉。而所有诸佛成就的,成就了毗卢遮那佛的本身,那都是以菩萨相来建立的,那么说毗卢遮那佛一定有报身相,那众生究竟成佛的那个佛一定也具备了报身相,任何一个众生成佛了,所以毗卢遮那佛他一定有报身相的显现,因为法身相里面就有报身相。比如我住到这个法里面,才能够见报身相;如果不住法里面,他就没有报身相。如果你不住六度波罗蜜,不在相上面修无住之心,离开相修无住之心一定是阿罗汉;在这个相上面修无住之心就是菩萨,你成佛了这个相变成报身的庄严。 报身为事,法身为理,是理事圆融的;既然理事圆融,这个法身与报身就是一体的;但是报身里面又有化身;法跟报在一体,他一定有化身。有化身的出现,那就象释迦牟尼佛,天上有月亮他是报身;有水在叫法身;法身为理,报身为相,此理此相互互相应,就有化身;所以众生皆是化身。我们每个众生现在出来了,就是化身里面出来的;因为我们有住,所以变成凡夫;事实上我们都是从法报里面出来的,没有一个众生不是从法报里面出来的。无住里面识到了法身,识到了报身,那你就是化身。既然众生就是… 《《金刚经》系列开示 74》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