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逆川禅法▪P2

  ..續本文上一頁一來,比較一下,感覺到平時的妄想心太多了,雜亂無章的,要學習、要功名、要成就,結果你現在的當下一看:不是心、不是物,誰成誰敗啊?誰好誰壞啊?這一切超然物外,然後呢,坐在這裏老老實實,一點表現也沒有。就這麼一個簡單的動作,簡單的一種感受,如果你感受到了,那你在生活中就不停問:不是心、不是物、不是佛,到底是什麼?其實,你只要把這叁個不是“不”好了,把它們全部“不”掉,那個時候你就不要再追問是什麼?如果你想問是什麼,那麼在這個時候,它坦然獨露的就是你想找的本來面目!但這裏面呢,有相似,有真正,還有了守功夫。見地和功夫在這個上面全部都是叁個字,一直通到底。因此逆川禅師在參這個的時候,有天去廁所看到瓢瓜被風吹的在那裏搖,他一下子猛然有醒!大地平沈,他覺得全身毛孔都在放無量的,放光現瑞啊!什麼是放光知道吧?我們看《楞嚴經》裏面有常說:佛性從六根門頭常放大光明。諸位千萬不要誤會啊!一看禅宗的公案說放光明就以爲是這個電燈的光,以爲是日光,以爲是白光、紅光、黑光、黃光......什麼亂八糟的光!告訴大家,如果你在這些光上還去放光啊,頭上安頭,早就錯了!所以他看到全身毛孔放光,實際上是對全身毛孔,對整個生命的理解到了一個新的層次,新的突破。假如諸位有一點點物,一點點心的在,那你這個心,這個物就是塵,有一個塵,你就有一個地方不放光。換句話說,假如你還有一點煩惱在,你的智慧就沒有;假如你有一點智慧在,你的煩惱就沒有。在不是心、不是物、不是佛這個當下,諸位有沒有煩惱啊?煩惱是不是心啊?假如是煩惱,那就是心;假如沒有煩惱很快樂,快樂也是心!你說我很輕安,很舒服。輕安舒服也是心!好,這一切都沒有掉了之後,你這時再看看!每個人的面前都在放大光明!有沒有?你們有沒有看到?《法華經》講六種震動,光照大千。六種震動是什麼?東湧西沒,西湧東沒,北湧南沒,南湧北沒,中間湧四邊沒,四邊湧中間沒,這叫六種震動。什麼叫東湧西沒?你們現在湧一湧看!看各位有沒有這個智慧的妙用?很簡單的,不是心、不是物、不是佛,你用心去放在這裏,使這個心否定,使這個物否定,使一切概念都否定,這個當下,注意喔!(以手指東)這個是東邊,你們看到這裏沒有?看到這裏了,你的光照到這裏,東邊湧,西邊就沒看到了,是不是啊?當你注意力在東邊的時候,東邊清清楚楚,明明了了,西邊你看不見,所以這叫東湧西沒。那你再把眼睛轉過來看西邊,西邊看見了,東方沒有掉了,這就是西湧東沒。南湧北沒,北湧南沒,中間湧四邊沒,四邊湧中間沒......什麼意思啊?六根處處必有一方!眼睛看到前面看不到後面,耳朵聽到聲音,聽不到沒有聲音。根塵相對,在這個時候,假如心裏能夠坦然平正,一種平懷,泯然自覺,這種狀態,心裏沒有心的概念,沒有喜樂舍,昏沈掉舉五十一個心所法全部都不起來,或者說起來得非常微細,因爲初步的人可能做不到不起來,或者起來呢可以轉換爲妙用,這叁種情形。那麼當下你這麼一轉,不是心也不是物的時候,你以這種心來對待生活,你就覺得人生沒有白活,佛法沒有白學!現在坐在這馬上就可以體會一下。諸位可以把注意力,東湧西沒,這六種震動呢同時也說明在六根門頭放光。所以天臺講旋陀羅尼,陀羅尼叫做總持,總一切法,持無量義。旋陀羅尼是什麼?旋渦一樣,當你看到東邊的時候,東方的佛性在這裏顯現妙用;你看到西邊時在西邊顯現妙用,這個旋渦一樣,旋到西邊去了。這個中間它有一個過程,但是沒有痕迹,沒有任何痕迹。 這樣子在六根門頭互動互用,從來沒有一絲一毫的法塵,或者一絲一毫的六塵需要拒絕的!所以不會修行的人呢,才要先拒絕六塵,保持六根,使根塵不相幹涉。 一開始參禅,參到得力處的時候工夫要成片的時候,吃不知道吃飯的味道,走不知走的味道,根和塵兩個隔離開來,根始終不亂落到塵上。但當根塵全部脫落破本參的時候,根塵在一起就是非常微妙的妙用。所以六種震動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眼睛看到就是眼睛在看到佛性,耳朵聽到就是耳朵在聽到佛性妙用,六根就是六種佛性。講六種佛性可能很多人就疑惑了:佛性只有一種,怎麼會有六種啊?在眼曰看,在耳曰聽,手捉爲作,在腳爲奔。腳能動,有能作,身體能感觸,這一切無非不是在 “不是心不是物”上再來生起的一切妙用!那麼在這個妙用上呢,有一個特點,大家必須要知道!如果你不去用,只是用第六意識去想象一下: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什麼都不是,不執著,然後你說現在你去用了,那這個時候實際上你就是執著不思得那個心,讓自己心裏好象空空的,這還是心,還是一個覺得自己很清淨的心!所以用功在這裏啊,就比較困難。那麼如果一開始你把這個心、物、佛這叁者,一個是精神世界,一個是物質世界,一個是概念世界。概念世界知道吧,就是法塵。概念世界包含了心和物。所以我們經常說:精神作用。但是很多時候,我們腦袋想出來的概念,比如諸位在這裏想一下飛雲江的大橋,腦袋裏面就出現了。你的腦袋多大呢?飛雲江就裝在你腦袋裏面,這只是一個概念,它沒有實物。我們也不會說想到飛雲江大橋的這個就是我的心,所以它是一個概念的世界。那不是心,不是精神的世界,心把它否定掉;物質的世界否定掉;概念的世界也把它否定掉,就是佛經裏面講的“離言絕相”“心行處滅”不可思議。這個概念的世界再沒有掉的時候,逆川禅師第一次看到葫蘆瓜在搖動,他悟到這個道理了!諸位看到電風扇在搖動,有沒有悟到這個道理啊?爲什麼看到葫蘆瓜動,他會悟到這個道理,因爲早期的佛法,剛才說到阿含經裏面,他讓我們始終觀照的是什麼呢?就是六根、六塵、六識這十八界。觀察的很清楚的時候啊,他會發現這一點:就是我們這顆心是本來不生滅的。那麼大家執著的,妄想顛倒的這個心它是不是有生滅的呢?妄想心生生滅滅,但是“抽簽全仗裏頭人”,裏頭人他發現了,外面的這個妄想只是象猴子一樣往外奔跑而已,主人好象沒有生滅。參禅的人初步功夫必須要參到這一點。假如你抓不到這個主人,生死輪回的主人你要是抓不到的話,你參禅肯定上不了路。參到了這裏以後,心,他發現了,我們平常所說的這個心啊,根本不可靠。一切都在變動,物質世界也同樣。物質世界,一般知識份子看佛經可以理解到第一個層面,就是:喔,世間萬物都是緣起的。這個粉筆是由膠水、粉啊鑄到一起的,所以稱爲粉筆在這裏。我們大家看到都說它是粉筆,好象有生有滅,鑄起來是生,壞掉了是滅,我們大家都這麼認爲。實際上,佛法的第二個階段就告訴我們。這個粉筆從來就沒有生滅,沒有生過,也沒有滅過,它的存在就是不生不滅。是何道理?諸位在看到這個粉筆的時候,這個粉筆在這裏我們看到了,你有沒有看到屬于粉筆自己的?什麼叫屬于粉筆自己的呢?這些粉,這些膠水合在一起,形成這個樣子。假如這個粉筆真的有存在過,那麼應該有一個可以屬于粉筆可以自己主宰的,屬于它的範圍。比如說它有一點小空間屬于它自己的。我們大家不是執著有我嗎?這是我的家,這是我的家人,這是我的什麼............我們占有一個空間,我們可以自由,所以“我”是主宰、自在這兩種意思。主宰就是我要怎麼想就怎麼想,自在就是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這是真的我。但是你發現這個粉筆根本就沒有一絲一毫屬于粉筆的。自從粉筆形成這個樣子之後,也沒有屬于粉筆自己的。因爲你現在只看到它的粉、它的膠水,你就發現了:粉筆從來就沒有過!明白這個道理嗎?透過這個現象看到它的本質的時候,沒有屬于這個粉筆的。那麼以此推開來呢,粉筆沒有屬于粉筆的,那粉筆的那些粉有沒有單獨屬于那些粉的啊?也沒有!因爲那些粉還是由其它的更微細的原料組成的。以此擴展開來,我們看到自己,看到整個山河大地啊,都是這樣隨緣聚散。隨緣聚散的時候,形成好象有這麼一個世界,有大家這麼多人坐在這裏,《楞嚴經》告訴我們:世界本空,空生大覺......當處出生,隨處滅盡。耦益大師看到這句話開悟的。世界本空啊,這個粉筆,剛才分析來根本就沒有粉筆,所以它就是空的!我們拿著粉筆說它空,而不是說它的這個緣散掉了之後才說它空。不是說人死了之後,說人的生死是空的,而是你現在在這裏,你的身體就是地水火風等其它原料組成,其中沒有一絲一毫是屬于你自己的。所以單獨說:這個是屬于我的,沒有!都是屬于別的東西。那麼在這樣一個當下,爲什麼他看到瓢瓜在動,這個不得了啊!你要是看不到啊,人生就沒有希望了。所以佛經講,世界一切都是無常變幻不安之相。無常不是一個悲觀的看法,無常是一個積極的看法。我們一聽到無常,哎喲,這個無常老病死馬上要來了,我們趕緊要用功修行。乍一聽好象很悲觀,其實無常是很積極的看法,是一種非常客觀的對現實的評價。因爲什麼呢?因爲世間的這一切法,它根本就沒有一個可以主宰,不管是粉也好,筆也好,甚至把這個筆組成一個盒子也好,把這個粉做成一個西馬拉雅山也好,在時間上都沒有一點點的停留過,就象飛雲江的水一樣。時間上沒一點點的停留,空間上沒有一點點屬于它自己。所以諸位,以這種觀念看這個世界,世界本空,當下就空。所以說: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當處出生”,當處看到這個粉筆在這裏了;“隨處滅盡”,這個粉筆根本就沒存在過,它沒有屬于自己存在的,它是由別的緣起和合而存在,所以這種存在我們說它是假有。那麼在這樣一個世界,這樣一個真相當中,我們正因爲看到世界的這一切是無常啊,世俗顛倒的凡夫,很多就因爲要追求永恒,而帶來了無邊的貪嗔癡慢,帶來無邊的痛苦。希望自己青春永葆,長生…

《逆川禅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