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逆川禅法▪P2

  ..续本文上一页一来,比较一下,感觉到平时的妄想心太多了,杂乱无章的,要学习、要功名、要成就,结果你现在的当下一看:不是心、不是物,谁成谁败啊?谁好谁坏啊?这一切超然物外,然后呢,坐在这里老老实实,一点表现也没有。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简单的一种感受,如果你感受到了,那你在生活中就不停问:不是心、不是物、不是佛,到底是什么?其实,你只要把这三个不是“不”好了,把它们全部“不”掉,那个时候你就不要再追问是什么?如果你想问是什么,那么在这个时候,它坦然独露的就是你想找的本来面目!但这里面呢,有相似,有真正,还有了守功夫。见地和功夫在这个上面全部都是三个字,一直通到底。因此逆川禅师在参这个的时候,有天去厕所看到瓢瓜被风吹的在那里摇,他一下子猛然有醒!大地平沉,他觉得全身毛孔都在放无量的,放光现瑞啊!什么是放光知道吧?我们看《楞严经》里面有常说:佛性从六根门头常放大光明。诸位千万不要误会啊!一看禅宗的公案说放光明就以为是这个电灯的光,以为是日光,以为是白光、红光、黑光、黄光......什么乱八糟的光!告诉大家,如果你在这些光上还去放光啊,头上安头,早就错了!所以他看到全身毛孔放光,实际上是对全身毛孔,对整个生命的理解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新的突破。假如诸位有一点点物,一点点心的在,那你这个心,这个物就是尘,有一个尘,你就有一个地方不放光。换句话说,假如你还有一点烦恼在,你的智慧就没有;假如你有一点智慧在,你的烦恼就没有。在不是心、不是物、不是佛这个当下,诸位有没有烦恼啊?烦恼是不是心啊?假如是烦恼,那就是心;假如没有烦恼很快乐,快乐也是心!你说我很轻安,很舒服。轻安舒服也是心!好,这一切都没有掉了之后,你这时再看看!每个人的面前都在放大光明!有没有?你们有没有看到?《法华经》讲六种震动,光照大千。六种震动是什么?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北涌南没,南涌北没,中间涌四边没,四边涌中间没,这叫六种震动。什么叫东涌西没?你们现在涌一涌看!看各位有没有这个智慧的妙用?很简单的,不是心、不是物、不是佛,你用心去放在这里,使这个心否定,使这个物否定,使一切概念都否定,这个当下,注意喔!(以手指东)这个是东边,你们看到这里没有?看到这里了,你的光照到这里,东边涌,西边就没看到了,是不是啊?当你注意力在东边的时候,东边清清楚楚,明明了了,西边你看不见,所以这叫东涌西没。那你再把眼睛转过来看西边,西边看见了,东方没有掉了,这就是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中间涌四边没,四边涌中间没......什么意思啊?六根处处必有一方!眼睛看到前面看不到后面,耳朵听到声音,听不到没有声音。根尘相对,在这个时候,假如心里能够坦然平正,一种平怀,泯然自觉,这种状态,心里没有心的概念,没有喜乐舍,昏沉掉举五十一个心所法全部都不起来,或者说起来得非常微细,因为初步的人可能做不到不起来,或者起来呢可以转换为妙用,这三种情形。那么当下你这么一转,不是心也不是物的时候,你以这种心来对待生活,你就觉得人生没有白活,佛法没有白学!现在坐在这马上就可以体会一下。诸位可以把注意力,东涌西没,这六种震动呢同时也说明在六根门头放光。所以天台讲旋陀罗尼,陀罗尼叫做总持,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旋陀罗尼是什么?旋涡一样,当你看到东边的时候,东方的佛性在这里显现妙用;你看到西边时在西边显现妙用,这个旋涡一样,旋到西边去了。这个中间它有一个过程,但是没有痕迹,没有任何痕迹。 这样子在六根门头互动互用,从来没有一丝一毫的法尘,或者一丝一毫的六尘需要拒绝的!所以不会修行的人呢,才要先拒绝六尘,保持六根,使根尘不相干涉。 一开始参禅,参到得力处的时候工夫要成片的时候,吃不知道吃饭的味道,走不知走的味道,根和尘两个隔离开来,根始终不乱落到尘上。但当根尘全部脱落破本参的时候,根尘在一起就是非常微妙的妙用。所以六种震动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眼睛看到就是眼睛在看到佛性,耳朵听到就是耳朵在听到佛性妙用,六根就是六种佛性。讲六种佛性可能很多人就疑惑了:佛性只有一种,怎么会有六种啊?在眼曰看,在耳曰听,手捉为作,在脚为奔。脚能动,有能作,身体能感触,这一切无非不是在 “不是心不是物”上再来生起的一切妙用!那么在这个妙用上呢,有一个特点,大家必须要知道!如果你不去用,只是用第六意识去想象一下: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什么都不是,不执着,然后你说现在你去用了,那这个时候实际上你就是执着不思得那个心,让自己心里好象空空的,这还是心,还是一个觉得自己很清净的心!所以用功在这里啊,就比较困难。那么如果一开始你把这个心、物、佛这三者,一个是精神世界,一个是物质世界,一个是概念世界。概念世界知道吧,就是法尘。概念世界包含了心和物。所以我们经常说:精神作用。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脑袋想出来的概念,比如诸位在这里想一下飞云江的大桥,脑袋里面就出现了。你的脑袋多大呢?飞云江就装在你脑袋里面,这只是一个概念,它没有实物。我们也不会说想到飞云江大桥的这个就是我的心,所以它是一个概念的世界。那不是心,不是精神的世界,心把它否定掉;物质的世界否定掉;概念的世界也把它否定掉,就是佛经里面讲的“离言绝相”“心行处灭”不可思议。这个概念的世界再没有掉的时候,逆川禅师第一次看到葫芦瓜在摇动,他悟到这个道理了!诸位看到电风扇在摇动,有没有悟到这个道理啊?为什么看到葫芦瓜动,他会悟到这个道理,因为早期的佛法,刚才说到阿含经里面,他让我们始终观照的是什么呢?就是六根、六尘、六识这十八界。观察的很清楚的时候啊,他会发现这一点:就是我们这颗心是本来不生灭的。那么大家执著的,妄想颠倒的这个心它是不是有生灭的呢?妄想心生生灭灭,但是“抽签全仗里头人”,里头人他发现了,外面的这个妄想只是象猴子一样往外奔跑而已,主人好象没有生灭。参禅的人初步功夫必须要参到这一点。假如你抓不到这个主人,生死轮回的主人你要是抓不到的话,你参禅肯定上不了路。参到了这里以后,心,他发现了,我们平常所说的这个心啊,根本不可靠。一切都在变动,物质世界也同样。物质世界,一般知识份子看佛经可以理解到第一个层面,就是:喔,世间万物都是缘起的。这个粉笔是由胶水、粉啊铸到一起的,所以称为粉笔在这里。我们大家看到都说它是粉笔,好象有生有灭,铸起来是生,坏掉了是灭,我们大家都这么认为。实际上,佛法的第二个阶段就告诉我们。这个粉笔从来就没有生灭,没有生过,也没有灭过,它的存在就是不生不灭。是何道理?诸位在看到这个粉笔的时候,这个粉笔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你有没有看到属于粉笔自己的?什么叫属于粉笔自己的呢?这些粉,这些胶水合在一起,形成这个样子。假如这个粉笔真的有存在过,那么应该有一个可以属于粉笔可以自己主宰的,属于它的范围。比如说它有一点小空间属于它自己的。我们大家不是执着有我吗?这是我的家,这是我的家人,这是我的什么............我们占有一个空间,我们可以自由,所以“我”是主宰、自在这两种意思。主宰就是我要怎么想就怎么想,自在就是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是真的我。但是你发现这个粉笔根本就没有一丝一毫属于粉笔的。自从粉笔形成这个样子之后,也没有属于粉笔自己的。因为你现在只看到它的粉、它的胶水,你就发现了:粉笔从来就没有过!明白这个道理吗?透过这个现象看到它的本质的时候,没有属于这个粉笔的。那么以此推开来呢,粉笔没有属于粉笔的,那粉笔的那些粉有没有单独属于那些粉的啊?也没有!因为那些粉还是由其它的更微细的原料组成的。以此扩展开来,我们看到自己,看到整个山河大地啊,都是这样随缘聚散。随缘聚散的时候,形成好象有这么一个世界,有大家这么多人坐在这里,《楞严经》告诉我们:世界本空,空生大觉......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耦益大师看到这句话开悟的。世界本空啊,这个粉笔,刚才分析来根本就没有粉笔,所以它就是空的!我们拿着粉笔说它空,而不是说它的这个缘散掉了之后才说它空。不是说人死了之后,说人的生死是空的,而是你现在在这里,你的身体就是地水火风等其它原料组成,其中没有一丝一毫是属于你自己的。所以单独说:这个是属于我的,没有!都是属于别的东西。那么在这样一个当下,为什么他看到瓢瓜在动,这个不得了啊!你要是看不到啊,人生就没有希望了。所以佛经讲,世界一切都是无常变幻不安之相。无常不是一个悲观的看法,无常是一个积极的看法。我们一听到无常,哎哟,这个无常老病死马上要来了,我们赶紧要用功修行。乍一听好象很悲观,其实无常是很积极的看法,是一种非常客观的对现实的评价。因为什么呢?因为世间的这一切法,它根本就没有一个可以主宰,不管是粉也好,笔也好,甚至把这个笔组成一个盒子也好,把这个粉做成一个西马拉雅山也好,在时间上都没有一点点的停留过,就象飞云江的水一样。时间上没一点点的停留,空间上没有一点点属于它自己。所以诸位,以这种观念看这个世界,世界本空,当下就空。所以说: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当处出生”,当处看到这个粉笔在这里了;“随处灭尽”,这个粉笔根本就没存在过,它没有属于自己存在的,它是由别的缘起和合而存在,所以这种存在我们说它是假有。那么在这样一个世界,这样一个真相当中,我们正因为看到世界的这一切是无常啊,世俗颠倒的凡夫,很多就因为要追求永恒,而带来了无边的贪嗔痴慢,带来无边的痛苦。希望自己青春永葆,长生…

《逆川禅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