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剛經》系列開示 58▪P3

  ..續本文上一頁心裏面,我無住就跟我師父心相應了,我的相在法界裏面,師父的相就在法界裏面,我師父相就在當下,我師父的心還在當下,而無住之心無住之相是我師父,我哪一天不跟我師父住在一塊兒呢?無住的心重要呢?還是有住的心重要呢?大家想一想,我們看著月亮,你到北京去看月亮還是到天津去看月亮?還是當下看月亮呢?你以爲北京是一個月亮,我們九江又是另外一個月亮嗎?你弄錯了,北京也是這個月亮,南京也是這個月亮,你到美國、朝鮮去還是這個月亮,原來是一不是二,如果你到處去找,那不是找妄的東西嗎?你有住之心,就算你證到大力魔王,但是你找的那個體還是錯的。所以有妄識就有障礙,有障礙你就是證到神通也沒有用,爲什麼呢?習氣能令你安住,阿羅漢就是一種習氣;所以安住在那個地方他不能出來。若我們還抓住那個習氣不放,不就麻煩了。我們抓住習氣不放,是不是我不到師父那邊去,就不孝順呢?我自知自明,我自己知道,何必要讓你知道呢?所以現在人呢,到師父面前痛哭流涕,叩頭啊,以爲你這個叫孝順,你這是做給別人看的,生怕別人說你不孝。那麼說你的師父就在當下,你的心是無住之心,跟師父相應了,無住之相跟佛相相應了,你的師父佛陀無非當下無住心。

  如何隨手抓得住活佛?你來此世界只是示現而已嗎?

  什麼是活佛?活佛跟佛是相應的,佛是遍法界的,我一手就抓住,活佛的手在哪裏?你跑到西藏去尋找活佛,還不如當下去尋找活佛,你說我對活佛不恭敬嗎?難道我這樣的無住心是對活佛不恭敬嗎?我內心有無上的恭敬。如果我不恭敬我對般若不恭敬嗎?對般若不恭敬,我還是學佛者嗎?所以呢我們一個學佛的人,對般若感興趣的人,對當下的無相法要無比的尊重,因爲法界是我本身心,般若在一切處,這個時候活佛在哪裏?遍法界故,當體即是。他說活佛是阿彌陀佛的總持,我看阿彌陀佛是盡虛空遍法界無所障礙,那你的師父一定是盡虛空遍法界的,阿彌陀佛的光明遍照一切的時候,那你的活佛不就在旁邊嗎?那你對你當下的活佛你都不尊重,你都不尊敬,你非要跑那麼遠去找,難道你活佛還有情嗎?還在乎你去見他嗎?如果在乎你去見他,有情的話,還叫活佛嗎,所以我們就不知道,真正的活佛跟智慧相應,不在乎這個的,他一定跟你是心心相應啊。你的心相應了,那你跟佛就是一體了。般若打開非常的重要。所以不管是那一宗,禅宗也好,密宗也好,淨土宗也好,都是跟般若相應的。我們漢傳佛教跟般若相應的那一刹那,真是一切經典皆已解開,真正的全部打開來了。離開當下,都是在頭上安頭,就在你當下的本體實相真如顯現,如果你聽懂了,你不是一佛二佛出世,你真正的在無量劫在佛面前已經種了很大的善根,佛經裏面有授記的。無量,就是不可思議境界裏面你種了很大的善根。就是過去世你已經證果了,你證到無相之果了,證了無生之果了,只是在此世界來示現一下而已,聞到般若皆當信解,聞到就會信解。立即放下我執,然後盡虛空邊法界變成你自己這個佛性,得無生法忍,燃燈佛與你授記,皆當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成什麼佛,就會跟你授記的。所以你這一生中,一轉身就會跟你授記的,念南摩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跟你授記的。

  如何現量獲得燃燈佛的授記?

  所謂的授記。燃燈佛過去怎麼修行呢?燃燈佛過去世是一個貧女,在佛面前對佛生起無上的信心,但是呢她太貧窮了,就剪去自己的頭發賣錢買油燈去供養佛,發了大願願一切衆生得大光大智慧,天魔作怪用大神通把所有的燈給滅了,結果呢那個貧女燈就是滅不掉,用很大的神力都滅不掉,後來有個弟子就來問佛是怎麼回事。佛說這個燈不可思議啊,這個燈就是一個貧女發了廣大殊勝的願,願一切衆生能開大光明寶藏,所以這個燈不是一般的人所能滅掉的。當時就給她授記,她將來要做燃燈佛,要點亮衆生心中的光明。這個光明就是無住之心,成佛之心。如果你現在會懂了,你這個燈就亮了,也就是燃燈佛跟你授記了。

  所以我們于法實無所得,我們要對當下,對我們現在要生信心,不要老是沈迷在自己個人的見解裏,要如法修行,以此爲實,以此般若爲實際修行。我們不以此界生滅妄見爲實,我們以什麼爲實呢?在世間迷失的人來講,以是非爲實,以分別爲實,有住爲實,以貪嗔癡爲實。現在我們要以佛陀講因果爲實,以持戒無住爲實,以無住福德法界爲實,以無住爲實,如果常常以我見爲實,以我住爲實,以我爲根本,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以這個相爲實,以這種實來修行,我們完全是違背佛經了,你這樣的修行下去還有什麼效果嗎?所以現在人修行爲什麼剛剛學佛的時候有勁,學了一段時間以後就沒有勁呢?因爲他不知道般若的重要性。不斷的跟般若相應,聽師父的話才對。但你跟我們一塊學佛學了這麼多年,跟般若一點都不相應,還希望我跟你玩。倒過來說師父現在貢高我慢了,師父跟以前不一樣了,好像名聲大了。他說我名聲大了,我在東林寺就出名了,我十年來在這個地方的名聲算什麼,我在東林寺國外很多人都跟我在一塊呢,廣東那邊很多的名人,到處都有客人來見我,比我現在坐在這裏天天跟一般的居士打打交道,比現在名聲不知道要大多少,我都不覺得驕傲,在這個地方我有什麼驕傲呢?過去我就講,我到沙河來,只是來養德而已啊!我把自己藏在這個地方,養自己的道德啊,跟幾個人在一塊念念佛啊,打打坐啊,修修行啊,講講佛法啊,我沒有想把自己弄得張牙舞爪的在外面怎麼搞,就在這個地方,能講法我就講一講,沒有緣的我不會出去攀緣的,連九江我都不去。有在這一塊我就足也;一般因緣不順的情況下,我都不會去的。所以沙河是我養德的地方,並不是我抛頭露面的地方。

  所以我們要會到燃燈佛他爲什麼做燃燈佛,是因爲一燈之供養啊,竟然有這麼大的果報。證明這個心大!則慧大,量大!則福大!釋迦牟尼佛無住心大,所以他就量大,他獲得的果報就不可思議。當我們心大的時候量就大了,遍法界跟所有的衆生都是相應的,只要你無住,無住就是佛心啊,佛心跟一切衆生心相應,每個衆生都有佛性啊。你只要無住,跟所有的衆生的無住本心相應,就跟所有的衆生相應,就跟遍法界相應。此相此體,凡夫以化身而應之,菩薩以報身而應之,諸佛以究竟無住心應之。你得到無住心的話,你遍法界一切處都是相應的。所以後面會講到報身的莊嚴,現在講的是化身,釋迦牟尼佛跟我們凡夫這個化身,像釋迦牟尼佛、像阿羅漢都屬于是化身。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的衆生啊,精進可以見到報身,但是化身體是見不到報身的。雖然是阿羅漢,證到阿羅漢也見不到報身。一切衆生發無上菩提心精進可以見到報身,爲什麼呢?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是菩薩,在無住心裏面安住著,在一切處安住著,不斷地去通達于般若。如果阿羅漢要是發了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他也是不可思議的。但是他沒有發啊。這裏的阿羅漢是還沒有發心的阿羅漢,但是講般若經時這裏的弟子們,是發了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的阿羅漢。這裏面講的兩個意思,第一個我們發了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以後,應該如是行;第二個,沒有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的,趕快這樣的發心,趕快這樣的行,所以我們要把心靜下來。如果你把般若搞懂了,你就有大丈夫之力,你心中會真正的像大丈夫,無牽無挂無執的狀態,並且你知道佛在哪裏了。

  佛在哪裏?常福在哪裏?如何在一切處安心?

  佛在哪裏?現在知道嗎?常福在哪裏?你不需要在這個地方來找我,你找我就是魔,你找我就離佛很遠,你在哪個地方找?有的說,師父這樣說我聽可以,在這邊是聽師父的,一轉身又是聽魔王的。我叫你跟般若相應,永遠跟般若相應,並不是我說的你就聽我的。有的人,這個師父教我這個法,跑到那個師父那裏學那個法。我叫你通達于般若之後,聞到的時候在你心中是永恒,你永遠住下去。師父在哪裏?一手抓著就是,無住之體,此心此相,此法界是師父之相,此無住之心是師父之心,我的師父不就在這裏嗎?你這樣跟我心就絕對的相應。你不要看這無情事,卻有情,好像是無情,這裏面才是真正的大覺有情。如果你到我這個地方來找,卻不通達于智慧,不了解師父在一切處,有情卻無情。你這個有情裏面才是真正的無情,我們要在無情裏面建立有情,不要在有情裏面建無情。你有情,跑過來找師父,結果你失去了無情體。要在無情的法界裏面找到我是有情的心啊!你要想把師父安住在你心裏,你要在一切處要牢牢的安住啊,那是真正的在念師父啊。師父既然是你心中的總持,你要生佛想啊,因爲師父是佛的總持啊。想到師父就想到般若,般若跟佛相應啊,你跟佛相應了,你處處不離開佛不離開師父又不離開般若,多好啊,這種修行多麼的珍貴啊!是不是?所以要知道,在一切處安住此心,這個叫做直心,直心是道場。在一切處有這種直心的安立,你任何地方都不會偏,不會走火入魔。

  我們不需要去崇拜某一個人,你要崇拜,究竟般若之崇拜,就以般若心來崇拜,跟法性相應故。離開般若我就不信,就是說,你跟我講法可以,離開了般若我就不聽,但是呢我跟般若還是相應的。我不聽你的偏見邪見魔見,但是呢我在般若裏面不舍,爲什麼呢?此相是佛相,此心是佛心,沒有舍沒有取,還是無比的尊重,這個裏面是一種雙重,不能夠偏。就是說,對于不正見的東西,妄的東西,我們可以放棄,因爲一妄一切妄,所以呢,妄現前的時候,你把它放棄絕不會有過失。講魔法的人我不聽他,他會于會打我罵我害我懲罰我啊?你不要這樣想,跟般若相應的人,是一個慈悲之體,他不但害不了你,你反而把他給降伏了,你在他面前做大丈夫,然後開導他,令他降伏,因爲你是一個慈悲之體。伸手不打笑臉人,你心是慈悲的,人永遠傷害…

《《金剛經》系列開示 58》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