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剛經》系列開示 49▪P2

  ..續本文上一頁,所以說:以身相見如來是錯,不可以以身相見如來也是錯;爲什麼呢?須菩提說:佛說身相即是非相,就是把如來的話傳給大衆,也就是說以此爲師,我們衆生要以此話爲師,身相就是非相,不離開身無住故,你要看到這個相了知他是無住體啊,有無住體才有身相呢,所以我們衆生對于身相的執著,非常認真。

  釋迦牟尼佛這麼多年的講法啊,破身相也破很多了,我們衆生,發大心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的話,不可以身相見如來;以身相見如來就有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就非菩薩;你想想看,發菩提心,沒有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有四相者,就不是菩薩;那就不是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但是這裏面都是發心的衆生啊,在這個地方我們有一個辨別,辨別什麼呢?一個是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的,但是這個地方還有沒有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的,也就是說想沒有自利利他的體。這樣的人一定是對于身體的執著,以身相見如來,衆生對于身相不會放棄的,不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那麼說他對于身體的執著,嘴巴上說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但是呢對身體還是非常堅固的執著,這是對于沒有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的人來講的,如來有種種方便故。

  釋迦牟尼佛剛剛出家的時候,在這叁十年中,常常說身體是四大組成,我見,五蘊,我從哪裏來呢?我是從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當中來的,身體,就是人相。人相從哪裏來呢?人相由四大非有。衆生相,衆緣合和;壽者相,計量而成;計量的體,就是現在過去未來的計量的體是空的。衆緣合和就是大家在一塊,衆緣合和叫衆生相;衆生相是衆緣體,哪麼說人相是什麼?四大,就是地火風水;我相就是五蘊是空的,所以呢四相皆空,但是衆生不知道啊,他不了解這四相俱空啊,所以呢執著于四相俱有。四相俱有就會有煩惱,四相不看破,在有四相裏面,菩提心沒有辦法發出來;所以佛陀在後面才講:應衆生心啊,後面他都會詳細的說。

  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非的意思:無住不執著的意思;著相就障礙,不著相就通達;你只要沒有執著,你的身相,你的福德你的智慧就會改變。比如說你開個公司,這個公司的情況與你心的是相應的,你的心沒有一個無住的體,你的生意就不會搞大。你在色上面講,色廣大;聲音廣大,香廣大,味廣大,觸廣大,法廣大;這一切廣大都跟無住相應,有一份住的執著,你的身相就會小一部分;你只要有一份住,你就有一份煩惱。所以佛經裏面講,我們有粗相的煩惱,微細的煩惱,和無明的煩惱。你斷一份粗惑的煩惱,我見貪嗔癡斷,欲望斷,你就可以斷粗惑煩惱,進入色界;如果你能夠斷微細的煩惱,就是知見,你可以進入無色界;如果你把無明斷掉,你可以見法身。

  從這裏我們微細的觀察,所謂的身相,我們眼睛見色無住故,你就得色莊嚴,有人長得好看有人長得不好看,都給我們心有關系,因爲我們心有一份住,就有一份煩惱,有一份煩惱,你福德就會少一部分,所以從報身上面來講,從法身上面來講,我們無住就是法身,法身不離開我們這個心呢?所以我們的心就是法身,只要你有一個無住的心,你的法身就相應一部分,你有一份相應,你的報身就圓滿一部分,你的圓滿一部分,那你的化身就會顯現一部分;所以你化身就圓滿一部分;就是你的智慧顯現一部分。所以人在世界上,你有一份圓滿,和你無住心有一定關系;有人有1000萬,萬萬,億萬或者他名聲遠楊;都是跟他無住心是相應的。你看佛陀的智身,我們這個無住還有相啊,有相的這個無住就是說你很清靜,用善心護持有相,你就獲得有相的圓滿。在阿羅漢講,你不狂見,善心慢慢的達到圓滿,你色界天就會圓滿;你從色界天進入到無色界天就會圓滿;這裏圓滿的體,都是跟無住心相應的。同時應該感受到,這個是有個因果的關系,你要知道外面的相跟我們無住有有關系,無住的是心,身相是相,這個相和我們的心有關系,證明是一體不二的,所以你看到所有的相,都是你的心,你的相是平等的,你的心就是平等的,你的相是圓滿的,那你的心就是圓滿的;如果你相是佛,那你外面就是無住體,你的相是有住,外面就是有住的體,所以你是什麼心就現什麼相;不管是現在過去還是未來,你當場看到的相就是你無住心裏面顯現出來的,本來無住,因爲你有住故就變現出這麼多的差別;有人煩惱,有人快樂,有人清淨,有人得福德圓滿,有人得智慧圓滿,有人得種種禅定圓滿;都是跟你無住心相應而來;所以我們現前的無住心和外面的法是同一的;不二的。外面的色就是我們無住的眼,我們的眼睛是無住的,無住體就是佛心,眼睛的根就是佛;就是法,外面看到的色與我們眼睛的根是一個體,不是二個東西;所以我們那個根叫無住體什麼呢?無住叫性,性體,外面叫相,相跟性是不二的,所以呢性相一如,如果你要是識性,你就識相;如果你要是不識性,你就執相,衆生執相忘記了性,相把我們的本性給遮蓋了,相不離性,性不離相,性相不二,也就是我們的性在哪裏呢?正在相裏面。木頭在哪裏呢?在凳子裏面;木頭叫做性,凳子叫做相,性相不二,全部的相就是我們的性,所有外面的法界就是我們的心,它是不二的。什麼叫無住呢?我們的心本來和外面就是不二的,你心裏面産生一份我執,就産生一份有住,你的心就不圓滿,所以你執著于外面的相的時候,你就把您這個圓滿的心給遮蓋了,但是你在分別的時候他會産生反應,就是說你遮蓋了不能代表它沒有用。你現在見是用根見的,沒有根你根本見不到的。比如講這個光會見到那個光嗎?這個手能夠見到另外一只手嗎?他是見不到的,是燈和光的關系,不是此光與彼光的關系。中間是有障礙的,只要離開了我們的本性,就是說離開了這個燈,就沒有光明,但是我們看不見燈,不能代表光離開了這個燈;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善事,跟我們自性他是通的。所以呢,你做善事做惡事都和我們那個無住之心是相應的,它是一體的。什麼叫善事,什麼叫惡事,無非是一份執著而已;無住就是不執著,你是不執著的體,外面就沒有善惡了。有一份執著就有一分得失,你了解了那個體後心自然無住。因爲外面所有的體都是我的心,色聲香味觸法都從我們心中的光裏面出來的,“萬法是心光,諸緣惟性曉,本無迷悟人,只要今日了。”外面所有的色聲香味觸法無非是我們眼耳鼻舌身意的根而已。不是一個獨立的根存在,也不是一個獨立的法存在;根和這個相是不二的,你了此:外面所有的色聲香味觸法的變化都是來自于我們的心,你就定了,你就定下來了,所以我常常告訴別人,你打坐的時候,看外面一道光,一道圓光,你就想這是我心中的光,就可以了;只要是心中光就無住,外面所有的變化都是與我們心有關系啊,所以外面在動其實是我的心在動啊;外面的色光在動與我的心動有什麼差別呢?所以看到外面人在走路,是我的心在走路;那個人好看,是我的心在好看,那個人莊嚴,是我心裏面有個莊嚴的體;並不是外面真的有個人存在,是沒有人的,如果你這樣看東西的時候,你還有什麼好和壞呢?既然是我心動,如果我心無住,則自然沒有善惡存在了;所以呢,不住了,外面怎麼著隨它自己去,我自己就不住了;外面的東西都是我的心的話,以不住而住,住而不住。它是一體的,你不住的話,你無住就是現在的當下的體裏面,明者即解脫,你明了這個體的時候,你當下就解脫了。衆生習氣很重,執相爲本,你一定要知道,你現在得到的都是有住之體。要想無住的話,見如來法報化叁身;見如來智身;知道這些無非是你心裏的一個化身。所以如來無所謂度衆生,你都是我心中的映現,哪有衆生可度啊,所以釋迦牟尼佛吃飯穿衣睡覺無非是無生之體,沒有衆生啊,都是我心中的光。其實佛陀在走路的時候,非常的安甯,非常的自在;爲什麼呢?無執啊,都是我心中的光;那有什麼執著呢?所以他走路吃飯穿衣睡覺無非是無住之身呢?沒有住的身體叫無身心。沒有衆生的也沒有佛的,佛就是他的自性;沒有一個獨立的釋迦牟尼佛,這個法界跟他是一體不二的,所以叁十二相就是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法,爲什麼他有叁十二相相呢,因爲他無住。

  大家這樣子試試看,你走路的時候,觀照一下,所有的衆生都是你心中的光,那你吃飯穿衣睡覺這一切體都是無住之體了,因爲你吃飯穿衣睡覺還是你色聲香味觸法的光啊,萬法是心光,一切無非你的心光而已。你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就應該這樣子做;因無住之心而生其心;你現在所悟的這個道理是無相的無住的體,你看到無住的體,不執著了,不以身相見如來了,你就見到什麼了,你就見到無所來無所去的體;就是你的心,而你這個無住體跟釋迦牟尼佛的無住體,他都是無相的,你的心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心,叁千年前釋迦牟尼佛的心就是你現在的無住之體啊;釋迦牟尼佛過去行住坐臥吃飯穿衣睡覺就是你現在行住坐臥吃飯穿衣睡覺;所以你現在的行住坐臥吃飯穿衣睡覺的衆生心和當時的釋迦牟尼佛的如是心是一不是二;證明佛跟衆生是相同的,那麼說你現在的無住心與釋迦牟尼佛的無住心是一不是二,唯不一樣的是釋迦牟尼佛有叁十二相,你沒有叁十二相;那沒有關系的,因爲以此無住之心而住,你後生轉過來你就是叁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爲什麼呢?你轉過來就是;因爲你無住了,你當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你就是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你得和不得已經無關緊要;因爲這叁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是度衆生的方便而已啊;如來的化身涅應身是應衆生心而顯;衆生因緣成熟了,你自然會現叁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的。機緣不成熟,你也沒必要現叁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爲什麼呢?無住之心是無相的;你現在的衆生是所有的衆生相,你現在的相跟外面迷惑的衆生的相有什麼區別啊,如果你無住之心的時候,…

《《金剛經》系列開示 4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