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剛經》系列開示 19▪P3

  ..續本文上一頁;因爲他殺煩惱故,菩薩也會有犯殺無明最後一品無明戒,殺惡不殺善故,會生于善道。有五戒的犯才有叁界的立,叁界都是識啊;犯五戒,叁界一定現前;皈依佛五戒不犯,基本涅磐,最起碼是阿羅漢。你說我現在不犯五戒,其實你在犯,你守的是人道的五戒。人道微淺的五戒,你信了,也是不可思議。最重要的是我們還有殺心啊,殺心未斷啊;雖然我們持殺戒,但是還是沒有證到殺戒。你如果在地獄道,能持五戒,立即解脫;因爲地獄道是意生道;在地獄裏有能想的機會,動一動念,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酒,立即解脫轉爲人生,但是他好難聞到;餓鬼道方便聞到,但他非常難于解脫;人道雖然能夠聞到,也能持,但心中還是有很多的疑惑;這些疑惑成爲持戒的內在障礙;何故,貪嗔癡故,令我們五戒不能圓滿。象大乘根基的人,要是聽到我這樣講,他就現下證得阿羅漢;我們爲什麼不能證呢?貪嗔癡非常頑固非常重故;修諸善法,具諸德本,一切法是無我無人無衆生無壽者,一切法皆是佛法;法的本體是實相真如無所住體,所以說微淺的善法具諸無上的功德,我們就是因妄識起不信種子;其實不知道在我們的空性中,空即是有,有即是空,空有不二,你就是具有一點點,也是給空性搭上鈎了,一通全通,在你一刹那與空性相應的時候,實相現前心法妄執融消,“其國不違逆,自然之所牽”,你只要信阿彌陀佛,就此一念,你就往生極樂世界。你一旦遇到清淨的法水,那怕沾上一丁點兒,你也就清淨了。象明釩一樣,哪怕是大海的水,放進明釩它也會變清的;“升道無窮極,易往而無人”無極裏是沒有衆生的,佛陀說圓滿五戒,就能解脫;十法界一切善法從五戒生,我們就是不信啊,就是疑惑啊,就是不能堅持不能做細啊;就是不能穩定的生起絕對的信,總是今天信一信,明天又不信;一邊信,一邊心裏面還一直滴滴沽沽。我們一直並不知道殺盜淫妄酒的本體就是清淨的法身;地獄餓鬼畜生天道,全在此一念;到極樂世界也全在此一念,你真能對當下之一念,相信到這個程度,才是真信。可歎有幾個人真信呢?我們執著于相,不執著于體,只看到表面的相,看不到背後的體;相信我持五戒的體,就是佛陀的法水,就是阿彌陀佛的慈悲;我有分別無我的佛心,我有執著無我的佛心,我就是完全相信阿彌陀佛,只憑此一念信,我就能往生。佛有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大願證明,無量壽經這點與金剛經不同,金剛經強調無四相,修無念體,會有一點難度。所以說淨土法門是易行道;

  爲什麼說七寶如來表山河大地之法?爲什麼說此世界就是“邊地疑城”?應該如何真正開顯我們的心?

  多寶如來、寶勝如來、妙色身如來、廣博身如來、離怖畏如來、甘露王如來、阿彌陀如來等七寶如來,其實就是山河大地,是無盡的寶藏。極樂世界邊地疑城其實就是用黃金給你做了一個手拷,十二大劫花不開,不能見佛,不能聞法,談何快樂呢?如何極樂呢?你想想看他哪個不快樂與我現在的不快樂有什麼區別呢?我們現在難道不在黃金裏面嗎?黃金只是個比喻的說法,如來貴爲人天師表,富有大千妙德。功德巍巍。認識不到你現有本具功德,你就是痛苦。現在不是黃金把我們拷起來了嗎,我們爲什麼不識自心?現在哪一個不是拷在那兒?所以我們現在就是邊地疑城。黃金鋪地,我們不認識,因爲你心沒有開啊;你連信都沒有,連聞都沒有,你徹底的迷失;現在好不容易聞法,思考,還沒有證量呢;如果你有了證量,這個世界就開了,花開見佛;就會發現心佛衆生不離當下,雲消霧散,本地風光一片,世界都是菩薩在攝取著衆生,而菩薩都是諸佛攝取的;十方諸佛又是阿彌陀佛攝取的。阿彌陀佛攝取十方諸佛,十方諸佛攝取十方菩薩,十方菩薩攝取十方衆生,他是個連貫的鏈條;到最後還是我們的心量,我們的心而已。從頭講到尾,說到底還是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到底在哪裏?我們的心在十方菩薩那裏,十方菩薩的心在十方諸佛哪裏,十方諸佛的心在阿彌陀佛哪裏;原來阿彌陀佛正是我們的心,我們的心是阿彌陀佛啊;難道我們能夠離開這個體嗎?原來我們就在阿彌陀佛的心裏面啊;如來妙境被妄境所遮,到最後還是要開顯我們的心;所以我們一定要感受到佛菩薩成就的傳承,如果你坐在這裏不斷的思維傳承,開顯山河大地及虛空法界,色聲香味觸法具足無量功德,色莊嚴,聲莊嚴,香味觸法無不莊嚴;這一切色聲香味觸法的種種莊嚴,成就了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一體莊嚴,但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又起了妄念,起了分別妄想;見惡者,生起善惡分別念,重重無盡的業網,爲什麼當初不升起哪一念覺呢?祖師不是講嗎,你眼睛在看女人第一眼的時候,哪是真如妙性,不可思議啊,那是正覺性啊;但第二眼看去的時候,那就麻煩了,哪是賊眼在看,第一眼是正眼,第一念生起的時候是對的;但第二眼是賊眼,第二念叁念四念重重無盡生起的時候就是錯誤的;第一念的時候,只是看,了了分明的去看,清清淨淨的去看,沒有任何的分別心;但是第二眼第二念:她好,她不好;她美她不美,所有的分別心全來了;外面本無分別,是你的心裏在起作用;大千世界本體是清淨的,到底誰在美誰在醜?誰在好?誰在不好呢?是你的分別妄識分別心攪出好多事而已啊;過去禅師講:如果說外面善也好惡也好,醜也好美也好,好也好壞也好,全是你的分別心;你心裏面是“牛屎”,你就是牛屎堆;你心裏面是“佛”,你就是佛的世界;你心中如如不動,是平等無差別的,那就是佛;如果你心中分別善惡生起,你就是凡夫。所以完全是哪一念而已啊,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法成就了種種的衆生,種種的衆生生起種種的分別相,種種妄想執著顛倒;大家糾纏不休,套來套去,就象一簍大閘蟹一樣,你牽著我我抓著你,誰也不肯松手,亂七八糟,生死輪轉而已。這種無始以來的生死輪轉貪戀執著的習氣,是很難改變的。正象龍樹菩薩說我們無始劫以來所造的惡業,就象叁千大千世界托在手上一樣的沈重。這個惡業非常的廣大啊;但是你如果聞到般若智慧就不可思議了,佛陀大神力如锟鵬展翅九萬裏啊;一旦你聞到金剛實相了知般若智慧,沒有什麼能夠擋得住你。一刹那時間,萬緣皆空。所以佛陀用種種大悲神力來護持我們的善根,至使我們的種種業不能現前;雖然我們造了種種的惡業,但是我們從來沒有離開過如來自性的大功德海,我們一直受用著佛陀的大功德力大誓願力而不知覺。你想想看,原來佛陀的大光明藏,大神通力就在你的眼前在你的耳邊,雖然你造種種善惡業,種種習氣毛病,你看佛陀哪一天離開過你呢?哪一天不在你身邊攝受護持你呢?又有哪一天不象一個慈父般的在成就著你呢?

  所以我們一定要感受佛恩,信受佛恩,順受佛恩,要有這種般若智慧。金剛般若之智慧,金剛者,能破萬物;般若智慧一燈滅萬年愚,無始劫以來的無明,都將爲這種金剛般若所照破。我們本來具足的這種般若,這種佛性,被妄想分別給他弄壞了。才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但是金剛不可思議,能破一切煩惱。哪怕是叁千大千世界的煩惱,一樣破個幹淨。釋迦牟尼佛攝取了我們,十方菩薩攝取了我們,令我們在此娑婆世界安住;在講此金剛經前,釋迦牟尼佛叁十年中講了很多小乘的教法,令衆生作種種安住;當衆生心中懷疑沒有破,妄執習氣名言,但是確無法真正解脫。這次靈山一會,講金剛般若波羅蜜,開顯衆生本來的無所住體的佛性,開顯金剛心體;成就衆生發無上的大菩提心。

  如何真正感受佛的恩?感受人身的珍貴金貴?及失去人身的可怕可怖?什麼是真實的菩提心?

  大家認真思維一下,佛法難值難遇難聞,善知識難求;就象大海中的盲龜,一千年出來一次,正好踫上一只木船的船板上的木孔,這是多麼難能可貴啊。我們一旦墮落了,惡業成熟了,我們這點小小的善根要在大地獄中呆多少時間才有出期啊?我們的貪嗔癡,如果你聞不到般若,又不願意往生到極樂世界,一旦你失去人身,墮落了,將是何等恐怖何等漫長的事情啊;我們人身是怎麼來的,其實就是一念出來的。你不要看此七尺之軀,也是一念成就的。此念頭,小之又小,極微極細;這個叁千大千世界重重無盡的世界,一旦你迷失了,如何能夠找得到你呢?你也不知道到哪個地方安身去了。就象釋迦牟尼佛觀一只螞蟻,其九十億劫都沒有離開過螞蟻身;你一旦失去了人身,要再找回來,真是難之又難啊,我也找不到你了。只有佛去找,阿羅漢都找不到你。所以我們一定要感受到人身的珍貴,佛恩的珍貴。在這個叁千大千世界,人身是非常難得的。特別是你能得到人身,來到這個中方世界,還能聞到佛法,是何等的幸運難得,簡直是珍貴得不能再珍貴了,你該如何真正好好珍惜呢?

  真正聞到佛法的人,一定會發出離心,對生死一定會生出極大的恐懼之心,急切懇求之心;只有恐怖,才有急迫的求救之心啊;才能真正抓得住出離心,你的菩提心才會真實。你菩提心真實了,就容易與法相應,與佛相應,如法修行。有人聞法之後,特別能夠忍辱,什麼委屈啊,冤枉啊,煩惱啊,都無所謂了。我是追求解脫的,一切的一切皆與解脫無關,何足挂齒呢?!如果你煩惱了,一定要反思自己,我是要求出離的,不是爲了與煩惱在一塊的,這個世界本來就是煩惱的世界,繁亂的世界,何必計較在乎呢?所以根本不管你煩惱的事情,我想都不想。你有煩惱,我用大悲心護念你一下,幫助你一下,能幫助就幫助了,不能幫助隨便你了,給我有多少關系呢?如果你安住在煩惱上去了,那你得人身來此世界幹什麼?不是太虧了,虧大了嗎?你不是求出離嗎?你不是對叁惡道生出恐怖之心嗎?你跟煩惱沾在一塊幹什麼呢?所以立即對這個煩惱,從內心中生出出離之心;煩惱現前時,你一定要認識到,這是世間相,不管哪個地方都有世間相啊;不要以爲寺裏就…

《《金剛經》系列開示 1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