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有相無相,沒有相啊,所以他背過去,丟掉就丟了,但是小沙彌一直放在心裏面十五天來問師父,“師父你那天爲什麼背女人呢?”“哎,我當天就把她丟掉了,你怎麼還放在心裏呢?”這個叫相,知道吧。相的本體是無相的,你現在看到的是個妄念,在你丟掉的時候,他就丟掉了;你不丟掉他永遠跟著你,你執著越重將來變成果報,你放松他,只要放松也就沒事了;你要執著了牽挂了就變成有相了。
你可以把幾百年的事情放在身上,我回憶我在十年前二十年前殺了一個人,那完蛋了;那十年前的事情還想到現在幹什麼呢?那你不是把那個相拿過來了嗎,把十年前的業拿過來幹什麼?有什麼用呢?本來是沒有的;真正通達般若的時候,絕對不會把以前的事情搬過來。如果你通達無相,你不在牽挂,你知道這個相你執著了就是妄念;這個妄念立即舍,所以如果你知道這個道理,一切惡業不再牽了,若到無心時,是名真忏悔,如果你真正做到無心了,你算是真正的忏悔了,如果你做不到無心,就可以把過去的業全部恢複,過去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可以現在恢複。所以人爲什麼要世俗的東西少記一點,少回憶一點。七天以前及七天以後的事情都不要去想,不要老想著過去的事情。要想著諸法空想;要想到如來實相,盡現在過去未來都是一相的,你一定不要老把很久的事情老是翻過來,所以把你以前的業也拉過來了,這叫造罪,你拉過來了,又轉(造)一個業,又拉過來,又轉一個業;從現在開始,一斷永斷,那你一切罪不生;你就是造的惡業也不會生起。(明了罪乃自造,實非外生;假饒造罪過山獄,無心無業一筆消,此系造罪秘方也是滅罪絕方)
但是我們不同啊,我今天不失我明天還是啊,我明天不失後天失啊,我十年前不拾,十年後來拾啊;不明了的人一直把這個事牽挂于心,其實心裏沒有斷掉的,但是這個習氣是個影子而已,雖然我知道哪個東西,我心中非常明了只是個影子而已;是個習氣而已,我一定要斷掉,所以這樣的人還能造惡嗎?他也不牽挂了,他也不再相續了,他安住在這個實相裏邊了,他就不會相續了。六祖大師一斷永斷,那你就是六祖再來;所以大家一定要一斷永斷,如果你不能這樣做,肯定會天天牽挂,很久以前的事,他拼命的一大堆的告訴別人,這樣的告訴不好的,過去的東西一定要把它忘掉。所以過去人修行修無念之心啊,就是不動念頭啊,如果你是真修行者,你就不動念,不要把過去現在未來(統統裝在心上),不動什麼念,動諸法實相念,諸法實相就沒有我念,無念故就是實相念,了知諸法之實相。現在看到你,我了知諸法實相,諸法實相的體有相而無相,在這個體裏面當下住,真正的修行人一直住在這個體上面,沒有現在過去未來心。這個時候你就不能開口講話了,你不需要開口了,還開什麼口呢?開口即錯,你開口講過去的事情,過去難道不是實相嗎?寂滅的,永遠是寂滅的,所以在幹什麼呢?就是吃飯穿衣睡覺,要我做什麼就做什麼就這樣子的,就這樣做就這樣做,糊裏糊塗的,做了就沒有了,做了就沒有了;諸法實相嘛!
你就這樣做,因爲你了知實相,安住實相不動,持戒、忍辱、精進、禅定,你知道我持戒,持戒無相,持戒就是實相;我布施,布施就是實相;我忍辱,忍辱就是實相;實相平等,無有高下。既然沒有高下,所以持戒我無持戒,無持戒就是有戒,當下舍當下就沒有了;我不殺生,我只要不殺生,有個不殺生的名字就可以了,我現在不再殺生了,它本來無相,不殺生叫余習;其實你一不殺永遠不殺,大家現在看到我不殺生嗎?它本來是無相的嗎?無相怎麼看得到呢?等我在殺的時候你就能看得到了,但我已經無相了,沒有殺的體了,所以我持戒的體是無相的,盡未來當下就是無相的,你只要不殺生就是無相的,無相就是實相。那麼不殺生就是實相,不偷盜就是實相,不邪淫就是實相,不妄語就是實相,不飲酒就是實相,比丘戒就是實相,菩薩戒就是實相,一切戒皆是實相,當下一念一念一念念念念的,都跟實相相應。實相就是無念,念而無念。我不殺生叫有念,念而無念,實相相應故。念而無念,我念的體就是無念的相,我念的相就是無念的體,當下一念覺,永不再迷了。我有念的體就是無念的相,無念的相就是無念的體;他是同一的是不二的;叫無相;這個時候呢,永不在牽挂;像你這樣走路的話,做什麼事情都在實相當中,念念覺都在實相之中;那你在這個世界上非常的自在。
一執著就變成沈重的枷鎖;這個枷鎖鎖著你不能脫離。一執著一分別,一旦你執著了,貪嗔癡邊見邪見全部會出來,爲什麼呢?妄念一生起,無明就生起,無明一生起,煩惱就生起;貪嗔癡就生起來了;就因爲這個無明執著,一旦執著,逃也逃不掉。無明在哪裏?就在執著的這個地方出來;就有無明的煩惱;爲什麼有煩惱呢?是因爲你執著了,你有執著就有妄念,就有貪嗔癡慢疑,就變成六道輪回生死了;煩惱跟實相不能相應故。只要你違背實相,就像水一樣,水跟火在一塊是互相違背的,你的念頭跟實相不相應,他就會産生煩惱;如果你的念頭像水跟水融在一塊的時候,絕對不會有煩惱的,所以如果你跟實相相應,肯定不會有煩惱的。你有煩惱,肯定是跟實相不相應。以在我們所做的一切事情,要跟實相相應。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說修啊,說難很難,說易又易。說難:你這一念實相沒有悟到沒有明了,跟這個宗門不能相應,不能一念觀照相應;說易修吧:如來祖師意,如同草頭珠,太陽一出來,啪的一下,掉地下了。我們的心如露珠一樣,一旦明了了,啪的一聲,當下就開悟了。我們的修行說快,就像草頭的露珠一樣;說難像“叁籮芝麻樹上攤”一樣。修行不難亦不易,困了就睡覺,饑了就吃飯,會吃飯會睡覺。什麼叫會吃飯會睡覺,不是會大吃,不是會大睡。不起分別與實相相應故,叫會吃飯;不起貪著心中明了明達,叫會睡覺。就是睡覺的時候,內心很透明的;不作夢,不糊塗,不亂想;睡在那個地方非常甯靜,叫會睡覺。你睡在那兒打妄想,糊裏糊塗的呼呼大睡什麼都不知道了,作夢夢得一塌糊塗,那你還叫會睡覺嗎?你吃飯這個菜好吃,那個菜好吃,已經全部迷失了實相,還叫會吃飯嗎?吃飯睡覺無非是道,搬柴運水都是佛法,如果你會用在哪個地方都是佛法;一切法皆是佛法,如果不會用的話,什麼法都不是佛法。我們把這個用,用在日常生活中,跟這個願要相應,要利用。用可以破除種種煩惱,不用的話就變成煩惱的體,用了就變成利用,變成力度。
這上面講了,破除見思煩惱,佛教裏面一句話:金剛經就八個字啊,“破我、滅罪,成就如來”;破我是爲了滅罪,離相是爲了修善。我們爲什麼離開相呢?離一切相,修一切善,修善于離相叫善。不是說我離相而不修善,善從離相中生,不離相不能生善。破我執是滅你的罪,就是我執的罪(我執罪是原罪,源罪,一切罪之源),如果你不能破我見,你的罪就滅不了;你無量的罪,你不要以爲天天在佛面前忏悔就能滅罪,那是滅不掉的;因爲你本身在妄上套妄;怎麼滅罪呢?水裏面滅罪怎麼去滅呢?以妄套妄,那是妄體,知道嗎?虛妄的體他本來就是沒有的東西,你想滅他也滅不掉,只有見到真如實相,才有根本究竟滅罪之果,破我見才能滅罪,所以大家滅罪要緊緊記住,金剛經才是真正的滅罪啊;阿彌陀佛那個地方也是一樣的,念阿彌陀佛能除五逆誹謗正法之罪;這叫滅罪。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離相,我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你不要管到不到西方極樂世界,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往生的事情由佛來辦,念不念佛是你,往不往生是佛;這個叫做離相修真善。如果你要說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天天在喊,還在懷疑,我能不能去啊,那善就不能生;第二個不信阿彌陀佛接著你,你拼命往那跑,拼命犟你也是對阿彌陀佛沒有信心,你就抓住當下的一念,南摩阿彌陀佛的體。如果全部的就是阿彌陀佛,你也念著阿彌陀佛,他也念著阿彌陀佛,沒有我執就沒有法執,沒有法執就沒有人執,沒有人執就沒有衆生執,沒有衆生執就沒有壽者執,都是相通的,只要沒有我就沒有法,沒有我的時候跟法同體,哪來的人我是非呢?沒有我誰在給你是非呢?沒有我,自然沒有人,沒人了,哪有分別呢?沒有分別,那有壽者,哪有相續六道輪回生死呢?破我執,念阿彌陀佛,每個衆生心都是一個阿彌陀佛,我心是阿彌陀佛,就是一切衆生心是阿彌陀佛,一切衆生是阿彌陀佛,衆生的分別心就沒有了;一切法平等了;一切法平等了,都是阿彌陀佛光明聚了。壽也是阿彌陀佛的壽跟我們有什麼關系呢?哪有我們的壽呢?沒有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這樣的生起來,你的罪就滅了,念阿彌陀佛,就是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不管是無量壽經還是金剛經,都講破相,都講離相,破我。我們學淨土法門念阿彌陀佛,有沒有個我在念佛?你還不知道,你以爲我在念佛,那個我是妄念,以妄念佛注重妄的體,都是六道輪回的事,就像你不願意往生一樣,就是注重妄體不重佛體,就是不願意往生。在金剛經裏講,注重妄體就是不住在真如實相上邊,就不住在如來自性上面,就不住在諸法實相上面。那不就是六道輪回生死嗎?你念阿彌陀佛以我的妄爲根本,不以法爲根本,那不還是住在妄體上面嗎?有什麼區別呢?所以念阿彌陀佛沒有一個我在念,不斷的阿彌陀佛的實相在你面前現前,到處都要念阿彌陀佛,到處要念如來實相,吃飯穿衣睡覺都是實相,吃飯穿衣睡覺都是阿彌陀佛是一樣的,可以看出無量壽經與金剛經非常吻合。
判教:判是判別,分別的意思。有大小始終,漸頓,別圓……天臺宗叫“藏通別圓”很多很多的判教方法。判教的體是個非常複雜的一個體,大跟小,始跟終,漸跟頓,藏跟通都是小乘教法。別是菩薩法,圓教是佛乘。小始漸別都屬于是衆生因的體,大終頓圓都是…
《《金剛經》系列開示 16》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