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到肚子裏面,肚子裏就有一個太陽,大光明藏。過去我們打坐的時候,念阿彌陀佛,觀想肚子裏有一個蓮花,蓮花一開一合、一開一合。念一聲“阿彌陀佛”就開花,不念就合起來。一開一合,馬上進入禅定之中。這也是一種觀照。觀太陽,不動的太陽,更好觀。口上念“南無阿彌陀佛”,你就想阿彌陀佛就是太陽,太陽就是阿彌陀佛。就這樣念,不斷的念,有了這個觀照以後,你馬上就感受到有力了,不可思議的力量就會顯現出來。你不會感到身體的存在,身體已經空掉了。我們過去打坐呼吸的時候就可以觀察到,一打坐,一口氣吸進去以後就沒有氣出來,爲什麼?肚子空掉了,只有吸氣沒有出氣。一般人認爲,只有吸氣沒有出氣不就死掉了嗎?但是我只有吸氣,就是不出來,因爲心空掉了,我已經把肉體忘了,感覺到自己同萬物融成一體。你不斷的觀,太陽就像個鼓,在你心中住一段時間,不斷的住著。可以同時住,不一定要單獨觀幾天,可以在念佛的時候觀。不管你睜著眼睛還是閉著眼睛。你先看一下太陽,然後想到心裏面去。坐著觀了一段時間以後,打開眼睛,太陽還在心裏面。心裏想跟眼見是兩回事,眼睛看是用意識,憶想是用心想。人其實有好幾個念頭,可以同時並行的。你在這個地方念佛,還可以同時想別的東西。釋迦牟尼佛一個念頭可以抓八萬四千個念頭,所有衆生的念頭他可以沒有障礙的放在心裏。我眼睛看到你,同時心裏還有一個太陽;我跟你講話,同時心裏在念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常常這樣做的,在這邊跟你講法,在那邊又跟別的衆生講法。同時有百千億個世界,一個釋迦牟尼佛跟百千億世界的人在講法,並且旁邊都有阿難尊者跟迦葉尊者。佛就可以達到這樣的境界,而我們有一個世界就受不了了,心裏面有一點想法就受不了了。我現在跟你打妄想,但是我已經出去玩,我很自在。所以我常常講,出家人說忙亦閑,說閑亦忙。忙什麼?忙著自己安住在本體上面。說閑,因爲自己在外面沒事,外面跟我沒有關系。天天講法無法可說,所以佛陀不動本地能現大千世界,在跟衆生講法可是他自己不動。這個沒有辦法的,你們要是成佛了,馬上也可以這樣。你嫉妒也沒有用。如來不動本地能到大千世界弘法利生,他自己沒有動。所以你見到的常福跟你講法,那常福是假的,其實我根本不在你心上,我在常寂光土,我心裏在觀著太陽。
如是觀,你就很自在,不被塵俗所亂,不被塵勞所控。如果這樣的觀想,在世間帶孫子、帶孩子、做生意,都沒有關系了,這些塵勞已經不能障礙你了,天天有太陽在心中。你帶孫子,做而無記,事情都做了,但是不記在心裏面。你記的是你的本體啊,所以做而無做,無做而做。這樣怎麼做,你都不會疲倦。
不管睜開眼睛還是閉著眼睛,都可以看得到,皆令明了,是爲日想,是爲初觀。這樣觀察久了,觀得非常純熟了,叫初觀。剛剛一開始觀,這時觀是叫想、心想,一定要用心想,不要用眼睛想。邊念阿彌陀佛邊想,等下我們念佛的時候你就這樣想,看看什麼樣。你馬上就感覺到,啊,好輕松啊,原來這樣的念佛多輕松啊!這叫淨業分,清淨業故。你不觀心中的太陽就會觀自己的業障,一邊念佛一邊觀察塵垢了,身體什麼地方痛啊,什麼地方不好啊,什麼地方煩惱啊,兒子孫子牽牽挂挂的,業障不斷的往外翻。因爲你沒事幹啊。念阿彌陀佛念到一定的時候就沒有事幹了。所以要找個事情幹一下,你就觀自己的太陽。觀太陽有什麼作用?能淨你的業分。我們是凡夫,造了很多的業,不清淨故。如果不這樣觀察,不清淨的業就會顯現出來。很多人說,我在念佛,爲什麼還打妄想呢?不淨業在你心中,當然會打妄想了。這個觀太陽就是淨業故,主要是講淨業的。對你們來說非常好,非常有利益。
第二觀:水觀------心生定
“次作水想。見水澄清,亦令明了,無分散意。”觀了一段時間以後次作水想。不要觀太陽了專門觀水,就是前面自己分散了,然後觀一潭水。自己沒有了,就是一潭水。其實水就是你,你就是水,是不二的。水是不可思議境界,在天爲琉璃,在人就是水,在地獄餓鬼就是地獄火坑。如果你觀水,即使大火在燒,你在裏面也沒有痛的感覺。修了以後你可以下地獄了,意念總持啊。善導大師說,先放一缽水在面前,然後不斷的觀察水,眼睛閉著觀察這缽水,水能映萬物。過去法照大師不是在一缽水裏看到文殊菩薩、善財童子在五臺山嗎?他就跑到那個地方去找。他就是把一缽水放在面前,然後不斷的觀察水,讓心堅住,讓自己住在水裏。過去我師父是教我觀地,他說你坐著觀察這塊地,令心堅住,不要散失,就是一直看著它,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心不動搖,一直看著地,不要閉著眼睛。我告訴你,閉上眼睛好麻煩。如果沒有東西觀,那你閉著眼睛可以,如果有東西觀,盡量睜開眼睛來觀。睜開眼睛不打妄想故。閉著眼睛念佛會打妄想的,胡思亂想,因爲閉著眼睛外面所有的境界都出來了,現在睜開眼睛我就看到你們而已,沒有二相。如果閉著眼睛,種種相都在變化。所以,首先令心堅住。看著大地念南無阿彌陀佛,看著地念。念了一段時間,這個地會變的。我師父講,這個地裏面就有無盡的世界,其實就是華嚴境界。地裏面慢慢分開,裏面有華嚴境界,然後到裏面去,無盡的世界會顯現出來。過去師父教我這樣觀過,華嚴境界就在這一粒塵裏面,我們不能看一粒塵,但是可以看一塊地吧?這塊地你不斷的想不斷的想,不用大腦想,用心想,想到一定的時候,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可以慢慢的映在你心裏面,所有的佛菩薩都可以映到你心裏面去,你心裏面跟佛菩薩打成一片了。
作水想,首先令我們的心生定故。水是平的,觀水可以清我們的心。前面觀太陽觀到一定的時候,可能會火氣上升。接著觀水,水在地下,我們的心就會下沈。觀日是在空中,觀水呢,水清且涼。比如一想到葡萄,口裏就會流水,因爲知道它是酸的。如果想到所恨的人,你就惱火,是不是?想什麼就是什麼,外面的東西會影響到我們的心。想水的時候,我們的心就很清涼。想火的時候,你心裏就會出火,真的會這樣。所以想水比較清淨。可以放一缽水在面前,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水,水就是阿彌陀佛。從實相上講,阿彌陀佛就是水。比例來講,大地能覺能知嗎?它沒有能覺也沒有知。沒有能,沒有所,沒有知,那佛也是無能無知的。這個地是欲界、色界、還是無色界呢?如果是欲界,它應該有欲念啊?大地沒有欲念。說它是色界,色界應該可以生出禅定、福德,因爲色界天是禅定功夫顯現出來的,它也沒有這個體。說它是無色界,它又無所著,它是無所著的體。所以大地不是欲界,不是色界,也不是無色界。那佛是不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呢?佛也不是欲界、色界和無色界。是故大地跟佛完全是相同的。只有我們心裏面有欲界、色界和無色界,都是我們的妄想。現在看到大地,是我們心的境界。外面世界本來圓滿,只是我們動心故,所以現琉璃、現大地,隨我心變。我是人的心就變成大地,我是天人的心就變成琉璃,如果是阿修羅的心就變成鬥爭工具,如果是地獄的心就變成大火在燒,如果是畜生心就變成愚癡無明。這個大地隨我心變,隨我們的妄想而變。是我們的能知能覺的心在變。這個能變的體是怎麼回事呢?這個具足萬變的體是什麼?它本體是究竟圓滿,所以這個水跟佛是無二的。前面講了,要想見西方極樂世界,要想見阿彌陀佛,先觀日、觀水。我們平時念阿彌陀佛還有雜亂的心,先堅固了,念阿彌陀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繼續清淨。到了一定的時候,見到這個水非常平整。
觀察水的時候,妄想很重的人,水總有波。睜開眼睛有什麼好處?水本身是平的,像鏡子一樣。但是風稍微一吹,它就動。平時盯著它不放,然後閉著眼睛再觀一下,又睜開眼睛觀,再閉上眼睛,心雜亂的時候再睜開眼睛觀一下。習慣了以後,到外面去看大海或者水塘的水,外面的水肯定是有波浪的,只要有風動就有波,我們是見得到的。其實是我們的心在動。有一次打坐,我看見我自己變成山,沒有我了,自己的覺性還在,這個能覺的性還在。我就找自己的身體,怎麼找不到呢?我就拼命拱,手拼命動,是我的意識在動。意識在動的時候,那個山也在動。我發現怎麼我一動,山就動。後來我一轉念,就看到大海,非常平整的大海,鏡子一般。一個念頭生起來,那個大海就翻起大浪,把我嚇了一跳。我想這個水怎麼這麼大的波啊!因爲我在禅定之中,我不知道啊。所以打坐禅定,沒有人照顧就會受驚嚇的。是你心在動你不知道啊。這個時候海水狂亂起來,我不知道怎麼回事,後來我就跑出來了。出定以後我就問別人,別人告訴我:那個狂水是你心動。
你觀察水的時候,水老是有波浪,是因爲你的散亂心還在。觀到一定的時候,水平了,就證明你心清淨了,可以消除無量無邊的罪,可以消業。經典上講,第叁觀的時候,能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能把水觀平整,你的功德就是無量無邊的。不講觀西方極樂世界,觀這個水就不可思議了。所以我們要想淨業,你可以觀一下水,讓我們的業清淨下來。觀水之後,你業清淨了,念佛就輕松;業不清淨,念佛就不輕松。
“既見水已,當起冰想。見冰映徹,作琉璃想。此想成已,見琉璃地,內外映徹。”你觀到水很清淨的時候,觀到水平了,就起冰想,就想這是冰,變成冰塊,堅固了就變不掉。你的心令其堅固。冰塊想成以後,映徹到下面去,整個世界就變成一個大冰塊,作琉璃想。整個世界都是琉璃,內外映徹。你自己就是冰,冰就是你,上面沒有人,就是你一個念頭。“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琉璃地底下有柱子撐著。這個琉璃你就想它有多厚,如果心量想不到,可以想兩尺厚、叁尺厚,或者想一丈厚也可以。那麼厚,底下是金…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講記 3-1》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