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邪因外道——蕭平實的“造神運動”▪P4

  ..續本文上一頁性。遲者七次人天往返,便出叁界,速者一生取辦。學人欲求開悟者,不可不讀。”《真實如來藏》則說:“此書是一切哲學家、宗教家、學佛者、及欲升華心智之人必讀之巨著。”等等廣告辭,顯示了自我意識的“前無古人”之超佛越祖心態。又在《宗通與說通》自序等處稱“大乘末法孤子”,強調了:“開悟明心,要如何才能相信不疑呢?只有一個辦法:試著依照我這些書上所講的方法與知見去用功。”(《大乘無我觀》第68頁)又說:“那麼這個道理我們在《平實書箋》裏面解說了很多,諸位回去的時候不要客氣,每一種書都把它拿一本回去。那些書籍裏所說的法,都是諸位在市面上沒見過的,你走遍了全球也見不到這種書的。”(《大乘無我觀》第112頁)“大乘佛法的實質,全球都沒有,只有正覺同修會有。”(《大乘無我觀》第89頁)“我們《真實如來藏》那本書非常精采,保證是你前所未讀。”(《大乘無我觀》第71頁)所以,他說:“我們就應該把《我與無我》這個正理廣爲宣揚,要護持正覺同修會,使同修會可以正常的、完整地繼續運作。”(《我與無我》第80頁)除了這些言論上的自我膨脹不可一世之外,更明顯的是他各種著作中破法謗僧的種種刻薄言詞,捕風捉影,攪亂是非,任意曲解,糟踐五乘正法和古今大德,凡此情狀,罄竹難書!這些在“第一因”外道的邪見基礎上,在“造神運動”的事實面前,顯然都是自我膨脹的真實寫照。

   第二、有利可圖,造神運動其實就是一種愚弄百姓的欺騙行爲,在自我膨脹的基礎上,每一種造神運動的另一原因就是有利可圖,盡管對于可圖之“利”的理解和追求各不相同,但他們絕不是象蕭平實所說的“既不受錢財供養,亦不求名聞,亦不曾寄望于衆生——不曾一念于衆生身上獲得任何世間利益。”相反的,他們就是爲了獲得世間的某種利益,才膽大妄爲地進行造神運動的。我們先來看看蕭平實所謂的“破邪顯正”,標榜自己爲“真善知識”、“叁乘正法”、“大乘勝義僧”,以這些爲掩護來進行“造神運動”的著眼點何在?

   首先,他受到了某種現象的啓發,如他說:“那些外道們公開的、大張旗鼓的爭佛教的正統,說他們才有佛法的證量,言外之意是:臺灣所有佛教道場及所有一切法師居士們都不是真正的佛教。”(《佛教之危機》第69頁)所以他更爲大膽地進行了模仿,明白著說:“大乘佛法的實質,全球都沒有,目前只有臺灣有。全臺灣也只有正覺同修會有。”(《大乘無我觀》第89頁)就“這樣公開的、混淆是非,把臺灣佛教界搞得烏煙瘴氣。”(《佛教之危機》第69頁)這兩段話的說話方式之一致性,足見其深邃的世故洞察力,其目的除了“爭佛教的正統”而“把佛教界搞得烏煙瘴氣”之外,更爲根本的又是何在呢?

   其次,他注意到了臺灣佛教的資源,他說:“法鼓山,由聖嚴法師以法鼓山文教基金會之名義,募集臺幣百二十億元創建之;今年又成立人文教育基金會,欲再吸收臺幣五十億元,專門從事世間法之人文教育事項。聖嚴法師所設之如是二大財團法人,已成爲臺灣最巨大之吸金機。”(《佛教之危機》第8頁,加粗字體爲蕭平實所注目者)又說:“複觀佛光山、法鼓山、中臺山、慈濟功德會四大山頭,廣聚佛教資源,猶如四臺超級大型之吸金機,吸取超過九成以上之臺灣佛教資源,顯然已經産生嚴重之排擠效應。”(《佛教之危機》第15頁)還蠱惑著說:“由于四大道場之吸取九成以上佛教資源,導致多數小法師不能弘傳正法。”(《佛教之危機》第頁)如此,他看清楚佛教資源之後,于是呼籲佛教信衆:不應供養這些佛教弘法機構和道場,因爲把錢財供養給這些道場,就等于作了破壞正法的幫凶,後果都是下地獄;而要供養給真正的道場,才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利益,才是護持佛法的善行。然而,“大乘佛法的實質,全球都沒有,目前只有臺灣有。全臺灣也只有正覺同修會有。”(《大乘無我觀》第89頁)所以,就很自然的得出並沒有指明的結論:只能把錢財供養給佛教正覺同修會!否則,都難免會“成就謗法及謗菩薩僧之大惡業”。

   這樣,他首先看到正統佛教地位的重要性,然後他也看到了臺灣佛教資源的豐富,所以才會戴著“真善知識”、“叁乘正法”的面具出現,先“爭正統”,後“勸供養”,只是掩護手段做得比較隱秘和熟練,甚至連弟子都幫他說“完全不爲私心己利,一切所作所爲都是爲衆生、學人。”如果在蕭平實的心裏自我感覺還真的以爲是“既不受錢財供養,亦不求名聞,亦不曾寄望于衆生——不曾一念于衆生身上獲得任何世間利益。”那麼,他就是完全陷入于“第一因”外道的邪見之中,所以才會對叁藏經典、五乘正法進行無情的毀破,利用豐富的佛法修證次第之名相義理,包裝自己那個第一因能生萬物的邪說。不過,從他那麼艱辛地進行造神運動的事實來觀察,不管怎麼說,“有利可圖”是他這一運動的原始動力,也是鐵證如山無可抵賴的。至于說這個“利”的實際內涵,是不是錢財、名聞等等,如他說:“目的僅是在忠實呈現當時之情景以及內涵,作爲未來佛教曆史上之見證。”(《大乘無我觀》第5頁)他的追隨者也說:“蕭老師書中所評論的法,在篇幅比率上,是出家的大法師爲多,而且都是當代最有名、最有勢力的大法師,都不評論名聲較小的法師。因爲小法師與在家居士的道場小,信衆少,影響力較小。”(《學佛之心態》第104頁)是否爲了“名留千古”呢?因此,這個結論則可以由時間來說明一切!

   第叁、人心沒落,這是一切造神運動的社會環境,現代社會的自我意識和自我中心情況非常嚴重,或者生活和工作的壓力太重,使現代人的精神感到緊張。同時現代社會的經濟發展,物質生活相對富裕之後,也使現代人的精神感到空虛。所以精神引導和心理學乃至宗教接引就顯得特別重要。而當人們對于古老的宗教感到不再新穎和刺激的時候,新興宗教的出現也就是很自然的了。人是萬物之靈,同時人也是最爲脆弱的生靈!因爲人的情感和靈性都相當的豐富,所以也就很容易自我誇大表現或者自我沈迷墮落!就在這個自我誇大和自我沈迷的人心沒落區域裏,“造神運動”者便伺機乘虛而入。因此社會人心的沒落,是造神運動的必要環境。蕭平實的造神運動也具備了這樣的社會環境!他首先看到了“用外道法來廣泛的毒害臺灣善良易騙的佛弟子們;收取臺灣善良的佛弟子們千萬元的钜金供養。”(《佛教之危機》第126頁)這樣的社會現況,是他著手造神運動的前提和動力!其次,在外道猖獗、新興宗教林立的情況下,各大山頭的法師們都在忙于自己的弘法事業,並未對他們作必要深入的破斥,如他說:“可是印順、昭慧及星雲…等四大法師們,卻都個個裝聾作啞、默不吭聲,藉詞不值得辨正,大家一起作濫好人,不肯負起破邪顯正、救護佛子、維護佛教的責任。”(《佛教之危機》第69頁)這樣又在佛教內部找到了他所認爲的“弱點”,于是就心中有數地創立起佛教正覺同修會,進行從頭到尾、自始至終、由內到外的造神運動,便有了可乘之機。如此,在臺灣佛教資源很豐富的情況下,佛弟子們既是“善良易騙”,佛教大法師們又是“默不吭聲”,也就給他“以第一因外道全面取代佛教”的野心,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佛經上說佛陀入滅兩千年後,佛教就進入了“末法時代”,這個“末法時代”的陰影,也會時常籠罩著許多佛弟子們的心。特別是一些急功近利和自我表現欲極強的現代人,多麼喜歡快餐文化的出現!廣告炒作和商業運行,能夠使一個無名小卒一夜之間成爲名人聖人,而蕭平實便是利用“全球獨一無二”、“佛所安排”等等權威的口號、而又極其誘惑人的虛狂妄語,來引誘蠱惑善良易騙或者急功近利的社會大衆。而人心沒落急于求成的功利主義,也正是需要有這樣的“佛所安排”來填補內心的空虛。于是能夠一拍即合,並且根本不願意認真地面對自己進行徹底客觀的審察,因爲一旦確認了蕭平實的思想根本就是第一因外道的邪見,根本不是真正的佛法,那就意味著自己並沒有真的開悟,又只能從自我幻覺的“開悟”喜悅中退出,身心還會陷入于另一種不可知的迷茫與沒落!因此這樣的造神運動是虛幻和可恥的行爲,其後果必定是可歎而又可悲的!

   社會環境的人心沒落,也是佛教需要依據佛法來進行引導開示的,佛法在現實世間的社會功用便要使煩惱痛苦的衆生能夠離苦得樂。但是,佛教的開示和引導都是紮紮實實的來引領衆生走上覺悟的光明大道,絕對不會利用“造神運動”這種低級的、卑鄙的手段來欺騙百姓!絕對不會說“這是佛所安排”的妄語來哄騙佛弟子,也絕對不會說“走遍全球也沒有”來示意自己的著作高超于一切佛經法寶之上的狂妄顛倒,更絕對不會說“全球也只有我這裏才有佛法”的蠱惑言詞!如果蕭平實和他的追隨者們還要聲聲口口說“我們的法都有叁藏經典爲依據”的話,那真是毫無羞恥的瞎說了!佛在何經說“蕭平實示現在家相是佛所安排”的?佛在何處說“蕭平實的書走遍全球也沒有”的?佛在何時說“蕭平實是全球獨一無二的大善知識”的?佛在何所說“阿賴耶識就是第一因”的?佛在哪裏說“第一因能生緣起萬物”的?

   綜觀蕭平實的種種言論,從根本到表相,都是在“第一因外道”和“造神運動”相互作用、互爲表裏之情況下誕生的。他要剽竊佛教的名相義理來破壞世間叁寶,他要取代佛教的弘法機構而爭奪佛教資源,他要挑戰佛教的古今大德而創建名留千古,他要惑亂佛教的廣大信衆而製造迷茫恐慌!通過上述蕭平實造神運動的五個特征和叁個原因之理性分析,大略可以了知蕭平實在剽竊佛法名相義理而大肆宣揚“第一因”外道見的基礎上,進行了隱秘而又放肆的造神運動;或者說蕭平實爲了進行造神運動,而以第…

《邪因外道——蕭平實的“造神運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