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香風谷禅語 上編▪P5

  ..續本文上一頁此不二的體性,即是諸佛安身立命之處,于今已得證入,自然法喜充滿,心中無疑,獲得真信、勝解、妙行與本然之道。分別我執、法執已空,妄想煩惱自然不生。覺性明朗,不因諸法而變。知持咒念佛,皆本性之作用,淨土乃本性的功德。直心直用,清淨、平等、自然、唯一、乃至平常無爲,能超世法佛法而不住,又能時時體現本性妙用,逐漸于保任中慢慢開顯向上妙德,圓融活潑,隨機照用,全體中與一切諸佛、衆生不二,圓顯方便,慈悲接引,而不落有爲執著,天真元成,妙用無礙!

  照體獨立

  在沒有明師印證的情況下,如何能證知當下是覺性現量?行人在一念不生,一念不滅之當體中,靈光獨耀,空明不二,猶如摩尼珠五色去之後,先照自體,即識本性的透明無色,純淨無相,更無另一個知者,此即回光照于性體。如于一念不生時,不能顯照自體,也許即錯過,以後又依舊在五色中尋找了。既照體獨立後,肯定此體是佛性,以後顯五色即德相與妙用,則根塵相對中不再起對立的分別心,而是隨機照了無礙。

  長養聖胎

  悟入本來,

  識得自家寶藏

  承得佛祖心脈

  如嬰兒巳墮地

  應長養而成大

  見地巳融于實際

  行履全現于靈明

  隨緣照了目前

  朗朗照體如如

  自然含養長大

  切勿節外生枝

  妄起是非、破立、得失

  否則病即入心

  一任天真

  一亦不見

  坦坦無爲

  運用自在

  禅淨不二

  禅淨分宗接引,祖師慈悲方便。

  若悟禅淨不二,彌陀句句自性。

  覺性光明遍照,空明一體是土。

  妙顯功德莊嚴,安養菩提花果。

  稱性常念佛號,真心圓照無邊。

  如如淨土自顯,彌陀原來是我。

  四八願行攝受,無量衆生歸源。

  四土果證非虛,九品蓮花往生。

  驅耕夫之牛 奪饑人之食

  當你有什麼時

  拿掉一切所有

  無論珍貴的見地與境界

  當你一切皆無的時候

  化去無的存在

  無論空無是那麼清爽

  乃至非有非無的雙泯

  或即有即無的雙照

  種種不可言說的妙智妙境

  都不要留一絲痕迹

  當你還有一點自境的存在

  當你還有自己的話要說

  當你仍然看到別人的不是

  那你的牛還未純白

  有悟的時候不悟

  無言說出了真言

  活潑應用無滯

  妙機隨緣流布

  禅便在無禅無不禅的心裏

  圓寂于無真無不真的世界中

  

  贖回自家的田地

  仍須耕耘新的花果

  找到失散的白牛

  穩穩地騎回自己的家園

  知道寶山就在前面

  還應透過路途的迷惑

  打開本有的自性伏藏

  還應善于救濟無知的貧窮

  心地的水晶顯出妙色

  各令見者自見自心之色

  古鏡巳淨可鑒萬象

  當體虛明更無塵埃

  天月照臨千江之水

  影現隨緣緣中無月

  似戲子隨劇情而演化

  真性如如而不變本面

  見地與行履

  見地透徹

  覺性赤露

  巳悟不二

  不得作一

  從體起用

  再參再究

  淨塵亦了

  證無可證

  悟後如何具足道力?

  覺性赤露,直接相見;

  二邊境空,一亦頓亡。

  無描述意,不落見地;

  不住無事,不得功用。

  本然清淨,不落痕迹;

  寂體恒照,照體全空。

  無根塵中,出入無礙;

  于空寂性,再提本參。

  了無念時,明咒圓持;

  不分粗細,不依覺受。

  源出無相,妙照無方;

  道力圓發,應機方妙。

  照徹一切,轉變乾坤;

  至德無德,渾然天成。

  什麼是悟

  明白我不是我

  而又具有我的作用

  明白心沒有心

  而又能顯了心的靈妙

  明白不分別的知

  直拓生命鴻智

  明白即生滅的空

  緣起人生事業

  悟是超越後的回歸

  悟是徹見後的洞悉

  悟是清淨後的心眼

  悟是圓融後的朗照

  悟入的人沒有背景

  悟出的人不住一邊

  悟徹的人無法可法

  悟圓的人圓觀一切

  什麼是悟

  是春蘭初開

  是夏風徐徐

  是秋風寂寂

  是冬雪皓皓

  是空谷流淌的一片湛波

  當神會于自然

  當理契于真谛

  當直覺于生命

  當體現于心源

  悟便在不經意間降臨

  就像故人的重逢

  猶如童年的歌謠

  親切無言

  自然如斯

  只是忘了目前之外

  還有什麼存在

  禅人的禮貌

  初發心的禅人

  應虛心地求法

  以安頓自己的身心

  明了自己目前的行止

  巳有禅修體驗的禅人

  隨方參學明師

  以了心頭惑障

  如蒙指點明白

  應當感恩而去

  證悟本來的禅人

  劍峰上與各方大德相逢

  風馳電閃

  露堂堂直顯宗風

  一碰即了

  更無拖泥帶水

  若是爲人師者

  但據本位法座

  行于本份事業

  稱性發揮于當下

  慈悲了脫于來人

  更無亂法統而到處是非

  而發心護法者

  處處護念大衆

  共同莊嚴道場

  即此練心養道

  乃大心無位奉塵刹

  利樂一切不居功者

  如不明自己

  不知他心

  積知識而資談柄

  行網絡而立名聲

  則巳與禅無關

  枉入寶山空手回了

  名相的背後

  任何名相都指向實際

  不知名相背後的實際

  所以在名相上紛诤不已

  任何道理都爲解決問題

  問題不能夠解決

  卻在各種道理上生起執著

  愚癡之人們啊!

  真是不知佛祖的用意

  妄自建立種種名相來標新立異

  妄自用自己認同的名相

  來破同一實際的名相

  佛性有叁因

  卻說佛性不是本體

  真如有在纏出纏

  卻說真如也有生滅

  實相是叁身

  卻不明報化

  如果悟了實際

  名相即獲得統一

  如果證了本性

  一切皆是佛法

  古老的文字會露出嶄新容顔

  現代的語言必有生機

  那些诤名相的人是無知

  那些背文字的人是書癡

  那些執理論的人是不智

  那些落知見的人是自囚

  空山葉落

  曾雲根中性

  未料雲是空

  踏翻金剛頂

  仍是凡夫身

  開口道不著

  舉擬便乖真

  竹竿隨路轉

  天然本無異

  死蛇與活龍

  心境打開有死與活的不同,死開是指體入一種神秘境界時,産生幻覺與認知,從此放在心中,以爲有悟,呈詩偈、引經論,全落在名相義理上,分別人我,高心自舉,此即死開,心中死水一潭,全無生氣,所謂抓住死蛇者也。

  活開,即大死之後大活,無一法當情,無一見存己,心中自然湧出智慧,常與佛祖相應,卻無一絲一毫的有所得心,自然平直無念,性地光明。活潑地顯現妙用,智慧如流,隨機應變,安然無爲,此即乘活龍而去也。

  禅人的話

  禅人說話的時候

  不作實有說

  不作虛诳語

  句句顯真

  又言中無言

  故聽話的人

  不可作有話會

  又不可作無話解

  看自己的心靈

  是否巳經開朗?

  禅人所說的話---

  是水中折射出的光

  你應用心去觸摸;

  是殺活自在的寶劍

  你應把性命奉上;

  是至極大道的指南

  你應直接地向上;

  是除塵去垢的掃埽

  你應淨裸地回去

  禅話無話

  明白了不須再明白

  門面是禅話的隨機

  新新是禅話的生命

  斷語是禅話的智慧

  幽默是禅話的藝術

  超然是禅話的風格

  善破是禅話的妙用

  禅話如風

  看你要體悟

  還是想捕捉

  禅話似響

  你是去聆聽

  還是去尋找

  鳥巳飛去

  空潭還有影嗎?

  

  

  誰說?

  無知的人說:

  以名相來破壞實際

  以道理來破壞真智

  以文字來破壞見地

  以沈重來破壞空靈

  以情感來破壞慈悲

  以執法來破壞妙用

  以對立來破壞圓融

  以诤論來破壞對話

  以妄動來破壞寂照

  空谷說:

  我這裏一法也無

  你如何破?

  你只能控製著相人

  卻無法製伏無心道人

  你只能抓住著意的人

  卻無法了知妙明的真心

  你只會文字經論來破

  卻不了悟萬法歸宗的妙旨

  用一切名相、神通、境界

  卻無法迷惑一個如如的人

  遁去吧

  找你的同類

  --分別心煩盛的人去了,

  這裏沒有立足之地

  禅的直指

  你看我的文字

  在你的心眼裏

  直接地出現

  你沒有想彼此的區別

  只是一味地流動

  行間的語意

  卻找不到一點法的意味

  也看不到佛的蹤迹

  我說天的時候

  你不在天裏面

  我說地的時候

  你也沒有去分別

  你無心地跟隨

  忘記再加一點思想的願望

  甚至不知自己是誰

  你隨著我到來

  看一切文字

  心不在看裏面

  但你知道每一個的流動

  顯現在你的目前

  目前是什麼

  你無暇去回顧

  你只是知

  你只管看

  我不曾給你說什麼

  你也不曾追尋外在

  文字不再是文字

  照見的那一刻

  沒有能照的分別

  那麼親切的了然

  那麼直接的覺知

  在一刹那間

  一切從這裏消失

  你看文字的看

  只看到自己的覺性

  空明無物

  卻了然地全體顯現

  當文字一次一次地流過

  心仍然寂寂地回應

  朗朗的明知

  卻無知的分別

  一任流水般的自然

  顯現在自知的無知中

  沒有更多地說明

  禅在你自心中印證

  本面的淨裸無人可知

  只有你親切于自心

  本然地安住

  更無妄念與煩惱

  也不再修持什麼

  一味地不二

  直顯在當下的一片

  我沒有說過什麼

  你在全然地看裏面

  流動靈妙的寂寂

  萬法都在這裏

  這裏卻無一切

  禅是什麼

  已不須任何答案

  因爲你在看的一刹那

  已回到了自性的家!

  

  禅悟非指

  泥人說法的時候

  木馬正在嘶風

  臨江的行人

  打濕了一身的布衣

  卻爲一點遠去的孤帆著急

  找不到家在何處

  只有山谷的草屋

  可以避避風雪

  不小心飛來一只鳥

  驚破空谷的寂靜

  天在笑的雲空中看

  生命是如此的繁重

  那不停息的轉念

  轉出了舊時的愁哀

  也許已忘記

  童真的笑臉

  佛的心在哪裏

  禅的悟在何處

  石頭也知本然

  木頭豈不能成器

  只有那個看的人

  被死死地分成兩半

  現代禅者的使命

  禅是唯一超越宗教性、超越繁複哲理系統、超越任何條件製約的心靈的本體,它是人性中最真實的本來,證悟本性的人需要叁方面的突破:

  一、 是突破任何思想概念、任何理論框架、任何邏輯思維、任何方法對治,任何境界執取,任何果證追求。

  二、 是突破內心的局限,打破二元的相對,打破認知的固守,打破心體的塵垢,打破分別的妄知,打破覺受的落處,打破有悟的實存。

  叁、 是突破作用的對立,突破六根的自我性與六塵的折射性,突破用處的粘作滯與不活潑,突破俗谛與真谛于作用處的相待性,打破不能圓照大用的拘泥性。

  證悟禅性的人,本來天真獨朗,自覺自知,明了現前,猶如點亮了明燈,也似找到了…

《香風谷禅語 上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