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就沒有,而你的身體也在這一片空裏顯現出來,空也不可得,但實實在在就是當下存在。
十幾年前上師講心經,我就坐在那裏,不聽而聽,不聞而聞,就聽著那聲音,他的聲音傳過來,而我沒有分別聲音,它在聽的時候沒有了,身體沒有了,妄想分別都沒有了,也不知道他在講什麼,正在這個時候,就在沒有的當下,靈知了了,就這麼坐著,當他講完的時候,大家都要散會了,而我從這個空裏出來了的時候,心裏面什麼東西都沒有,但是能說話,過去的記憶,過去所學的知識沒有了,它不會再出現,但是別人問什麼我們會答什麼,答什麼不用想起來回答,直接會回答。
很多見地,很多認識在心裏面會沈澱下來,就形成了知見,在沒有契入真心之前,這個知見會左右我們的行動,到了哪一天突然明白了自己的真心,這知見就沒有了,化做智慧。不是說某個法師講的或哪裏文章看到的,或某個時候出現了某一種觀念,不是,它是當下的。別人問什麼答什麼,是當下的。但是不是說不用那些知識,可以拿過來用,是你的工具,你不是依賴這些來說話的,自己裏面能生智慧。因爲你獲得了真空,心身空淨以後就是這個境界,而且這個空會越來越透徹,越來越明朗,越來越無礙。在一切時候,都是這樣。這裏面就是道的根本,這裏面不加思惟,透過修(禅密法門)每個人都要達到這個地方,但是不要尋求。
顯現萬物的當體,沒有分別,直接流露,萬物不再障礙你的心,心也不落在萬物當中,色的當下就是空。知道這個茶杯,全體佛性。佛性是一法不立的,一絲不挂的,一塵不染的,它是全體的空境,然後當下就顯現茶杯。茶杯是有體性的,這個體性是真空的體性,這樣的見才是徹底的。
96.瓜熟蒂落
打坐身體沒有了才是空,不徹底,身體存在也是空才徹底。你在說話做事也是空,也是有,也不是空,也不是有,即空即有,即有即空,這個時候見才徹底。
知道自己空了?
連知道也去掉,連空也去掉,非空非知,即空即知。
是虛空粉碎嗎?
你還有知在,還有空在,絕對不是。
空也不可得,空沒有了,知也沒有了,那叫全體。就是大地平沈的時候,這裏面什麼也找不到,什麼都沒有。這裏面不徹底,會誤認境界,誤認境界就死在這個地方,不活不開智慧。一方面你安住在這個空,一方面又用一種理論來推理,就會兩頭挂著。一方面是一種功夫,一方面是一種理論,如果離開這兩頭,功夫也沒有了,執著也沒有了,理論也沒有了,都是自心的智慧,那才是真實的。
真實的時候,不用理論來證實,直接用心來證實,用當體的心來證實。在這個空當中,在這個知覺當中,守了幾十年,不開悟,那怎麼辦呢?在空裏面不住空,在知裏不住知,回光返照,找到知的源頭,找到空的源頭,誰知道空?誰在知
一直等下去,到了能照和所照都沒有的時候,你就明白了。
什麼時候才能到能照和所照沒有呢?
沒有時間,沒有時候,知者自知,自然會到,這是瓜熟蒂落自然的事情。個中人要你不著在空上,不著在知上,總有一天會到的,也不破壞空,也不破壞知,破壞了又是執著,依然在空當中,你不住在上面,不落在上面,回光返照。
有時很高興?
高興也是執著。參究,找理論沒有用,就在空當中參究,不知不覺就到了。
行不知行,坐不知坐,吃飯不知滋味,人和人之間忘記了,名字忘記了,什麼都忘記了,就是這句話頭在用,綿綿密密,好,突然有一天碰到,悟入的機緣就到了。
沒有分別,是不是無四相?
看你沒有分別的時候,是不是執著于沒有分別,你落在沒有分別上也是分別,沒有外分別有沒有內分別。
97.一愣,什麼也不知道了,是不是空呢?
這個也是根塵脫落了,但是不是很明朗,脫落有兩種,一個就是一種空,什麼也沒有,後來慢慢知道,有覺知開始出現,這不是真脫落,乃是頑空無記狀態。第二種雖知道存在,但卻無念。稍近一點。都不是。唯有到了身心世界全化空了,連空也空,而靈照不昧,方才初到法身。
後來怎麼樣?
後來就回來了。
回來怎麼樣?世界有沒有變化?
我就想我剛才怎麼的了呢。
還想這個呢,這就是分別,對當時的境界起分別,如果在這個時候,世界變了,不是原來實實在在的世界,這世界是虛無缥渺的世界,世界是空的,這世界好象和我沒有關系,我的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一無所有,什麼都不是,什麼都沒有,但是能了知,能知道東西,看到事物,但是這個地球,我的身體在地球上,都是空的,都不是真實的,這個時候,你見到了,見到了佛性,如果你這個時候,世界還是一樣的世界,還是實實在在的,那還是沒有見道。只是明了一點,沒有透脫。
繼續下去就明白了嗎?
嗯。繼續下去,明明了了了,明明了了根塵脫透的時候,我們本性的光明智慧現前,然後再回過來,世界變了,身體好象不是我的,世界不是我的,沒有存在。
當時我沒想有沒有身體。
不,以後就是你再覺過來的時候,還是沒有身體,看到人在路上走是影子,不是真實的。
見性的時候。根和塵的粘著脫開了,脫開了你看世界不是那麼沈重,那麼實有了,世界是虛的,這個時候是真見佛性,世界是虛的顯現,只是一個影子,不是沈重的實有。
根和塵不粘著在一起時,根和塵還在嗎?
根和塵宛然,宛然顯現。
98.密宗說的拙火是怎麼回事?
爲什麼要修拙火,因爲我們的佛性顯現在我們的身體上,身體是我們佛性的主要工具,通過拙火定,把我們的氣脈打通,把我們的叁昧真火引了出來,把五個輪打通以後,我們的身心會獲得一種解放,融于宇宙的能量當中。
99.用空觀是否有用?
見性,空的觀念是沒有的,但是在空當中,空觀能破執著,空境界,都可以空的,空念頭...。
100.那你就做遊戲。
有的人(指夫妻對方)對她的慈悲,還是認爲不如世間的愛?
那你就做遊戲,讓她覺得對他很好。
那不是越陷越深?
當他陷到你的內心的時候,完全相信你的時候,完全被你感化的時候,她自我也消失了,她的執著也沒有,她會完全聽你的話,開始因你的慈悲而感動,最後因你的智慧而化解,所以先以欲鈎牽後令入佛智。如果力量未到,或機緣不對。最好放下不理。
101.化淫欲心的楞嚴咒心。
楞嚴咒心可化淫欲心,結印念一遍吹一口氣,吹叁口,把淫欲心化掉。也可把自已精氣化掉,化入中脈。女的到你這裏起不來欲念。或在別的地方起來了,到你這裏就化掉了。種子翻騰時,要引起你的行動時,出聲念就化掉了。
不要跟著種子跑,不要著在這種不舒服的感覺裏面,一心念咒,不要理它,到後來突然之間就沒有了,煙消雲散。從手印當中吹過去,念一遍吹一口,默念都可以,吹在頭上。因爲淫欲心是頭上的,頭上不起就不會動。念念覺照,放下一切,隨緣做人。
102.虛空粉碎大地平沈
不一定要哭的,虛空粉碎大地平沈是一種類型,另外有的是通過中脈;有的是指點一覺就明白,如同本得;也有通過空樂雙修,有的通過叁昧定。
但我還有身體在啊。
如果沒有身體落在空上,有身體就落在有上,不管是有是無,見性了了,不落有見,不落無見,沒有身體還不容易麼。
103.大善知識對機說法,譬如神會譬如法達,我們能否有這一天。
機緣到了開悟的機會就來了,因緣時節。開悟是自己的事情,開悟不屬于師父,師父只是隨著你的機緣來指點你,所以悟不在師父這邊,不要指望師父給你開悟,但是你和師父接觸當中,要看自己,聽師父的話,看自己的心,才有開悟的機會。
不要老是琢磨師父的話,不要老是看著師父,師父是空的。
104.那我們應該走哪條路?
走你的心的路,你心在哪裏,就走在哪裏。你心在哪裏不要住在哪裏,你的心不是心,你的心不是境,當你的心不是心的時候,那你這條路就找到了。如果你心裏面有妻子有孩子有很多東西放不下,那你心的那條路被它阻斷了,你的心路就不通了。如果你心裏面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放下了,活潑潑的用在你的目前,你的心路就通達了。
105.放下這些雜事不是不負責任嗎?
正是負責任,因爲你住在境界上,牽挂著種種人種種事物,那麼你的心就不廣大,沒有智慧,就不慈悲了。你做事情的時候處處有障礙,會生煩惱,使別人也不安。如果你把他們的執著放開了,把你自己執著也放開了,那麼你所做的事情正是恰到好處,無心而爲,不會拖泥帶水,不會種種挂礙,別人在你旁邊也非常安詳,非常舒服,他們在你旁邊也沒有煩惱,沒有執著,那不是更好嗎?
人不是爲別人負責,其實都是爲自己負責,但是菩薩慈悲呢,在爲自己負責任的同時,把衆生融在自己的自心當中,他的責任廣大,但是沒有負擔。菩薩的責任是沒有負擔的,凡夫的責任是有負擔的。一個有負擔的責任最終會導致痛苦和煩惱,不但使自己痛苦煩惱,而且也使別人痛苦煩惱。如果能悟到沒有負擔的責任,那麼一切就能自然顯現,自在而行了。最關鍵的是你內心能夠安甯,能夠歡喜,能夠空靈,這是最大的負責任,當你能夠安心了,別人在你這裏才獲得了安心。
你最多的錢財,最多的感情,到最後也是空的,也是執著。你給親人留下了百萬的財富,你的感情非常深,但親人總是要死的,總是要分離的,總是要失去的,結果還是很悲慘的。
如果你的心好象雲一樣,好象空中的鳥一樣,不落痕迹,那麼你既不害自己也不害別人。
在單位不盡心不盡力怎麼行?
沒有叫你不盡心,只是你的盡心不是執著的盡心,是你心靈完全的發揮,沒有自我,沒有執著,去發揮它,活潑潑的,去應用它,應用在你的生活當中,和工作當中。努力的去做,做了等于沒做,不是你在做,就是在做。因爲你所做的事情完全是你的心,而你的心完全是空的,首先你不要想到我要上班,上班要做什麼,老是想著這個東…
《空谷的回音 空谷的回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