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那個不是!”阿難尊者非常恐怖地站起來,跪在那邊合著掌,流著淚說:“世尊,我見到您,跟您出家,乃至跟著您去十方諸佛的國土,供養恭敬諸佛,都是用這顆心,乃至我以後退失善根了之後,毀謗佛法做一切壞事,也是靠這顆心,你說這個也不是我的心,我其實沒有心哪,我是不是跟土木瓦石沒什麼兩樣啊”!
這個是很值得去研究的問題。做一個佛弟子你不知道真心,你天天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是生死輪回的根本,包括念佛時候,我們祖師說,“口念彌陀心散亂,念破喉嚨也枉然”。那我們用什麼心在念佛,“是心作佛”,什麼心是佛,什麼心作佛,難道虛妄是佛?根本不是嗎!虛妄心是造成這個娑婆世界的根本,是一切痛苦的根本,你不能認錯了!你找出真心,真心才是極樂世界的源泉,它才是佛。所以佛在《楞嚴經》裏開兩扇門,一個是無始以來生死輪回的根本,一個是無始以來菩提涅槃的根本,不能認錯門的!認錯就糟糕了,無量生死輪回的苦海沈淪在裏面,這個問題不能不知。佛教裏叫“懵懂佛性,寒喧真如”,不能懵懵懂懂的,你不搞清楚,皈依佛不體解大道,你怎麼皈依佛啊!所以在《楞嚴經》裏,佛非常清楚地告訴我們。
阿難尊者這時候也很怕,“啊?弄了老半天這個不是我的心啊!”佛說,“攀緣,心爾爲自性者,即是輪回的根本”,那我們衆生個個不是在用攀緣心嗎!所以我們現在是人,是凡夫,受諸苦惱啦!追不到的是苦,追得到的也是苦。總的來說我們生活的世界都是苦!爲什麼會有這個果報?就是因爲《楞嚴經》裏說,“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沒有找到一個真正的因,所以又感現了這個虛幻的果報在裏面,就是這樣。 這時候阿難尊者痛哭流涕,跪在那裏合掌求佛,“怎麼辦,我的真心在哪裏,我豈不是沒有心啊”!佛陀這時候安慰他,“阿難啊,不用急”,佛出兜羅棉手摸他的頭來安慰,這時候才跟他說,虛空都有名相,草木都有形體的,你放心,更何況你那個偉大的佛性呢!怎麼會沒有名相、沒有形體啊!但是這要佛垂手接引我們衆生才能知道,就像淨土裏說,我們衆生份上有沒有淨土?有的!但是爲什麼我們自己看不見呢?佛告訴我們說,我們的淨土,雖然是我們自己的,卻離我們有十萬億佛土,而且我們要回淨土的家,還不認識;你要想回去,還要阿彌陀佛把手垂下來接引。佛不來接引,是你的家,你還不認識,所以冤枉不冤枉?可惜不可惜?所以佛也是示現,阿難尊者就代表我們一切衆生,佛陀垂手接引,來告訴我們。
“很簡單”,佛就把手舉起來,合起來是拳,展開是手掌,合起來是拳,展開是手掌……然後問阿難尊者“看到沒有”?我現在問你們,看到了沒有?這是什麼?阿難尊者就說:“我看到了”,我看到如來舉出金色臂開合,握掌爲拳,開手爲掌,出光明拳耀我心目。因爲佛的這個手是發光明的,耀了我的眼睛,讓我的眼睛都亮了,我看得很清楚啊。佛就問他了:你看我手在開、在合,是不是?我的手在開在合,你的眼睛有沒有開,有沒有合啊?沒有吧。這時候佛以他的神通廣大,手上放一道光,,這一道光就飄飄悠悠地就飛過來,飛到阿難尊者的左邊。阿難尊者就往左邊看;佛又放一道光又飛過來,飄飄悠悠落在阿難尊者的右邊,阿難尊者又往右邊看。佛又問阿難:你看這光在你左,在你右,是你頭轉過來向左、轉過來向右呢,還是你那個見在左轉在右轉,是頭在轉還是見在轉?是頭在轉吧。轉過來、轉過去看,是不是?
其實這就顯示我們衆生的這個見,在看這個拳掌開合的時候,我們的見沒有開合吧?在看這個光放到左、放到右的時候,我們這個見沒有左右吧?這就是我們衆生,凡聖的分界線開始從這裏來了。凡夫是隨著“開、合”而開合的,是隨這個生滅法而去了,用這個攀緣心。這個攀緣心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凡夫、凡夫”就“凡”在這裏,就是因爲這樣一念之差而做凡夫,從而流落到生死苦海,但是你那尊貴的不開不合的見,你有的,你一刹那也沒有丟失過,乃至在地獄的份上,它也沒有少哇。但是衆生不知道回光返照,那個不開不合的見才是佛性,不開不合、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佛就是靠這個來做的,菩提路要靠這個走的!
你是要走凡夫的路,還是要走成佛的路,就從這裏開始。六祖大師他說:修行在掉頭轉臂中修,掉頭轉臂你不迷失你的見,你是個修行人。念佛在什麼當中念?所以佛法不離開世間覺,在一切的行住坐臥當中。你能夠念念彌陀,念念回光返照,念念那個不生不滅,你就是真的念佛人,極樂世界就在其中,包括八功德水、七寶蓮池,都在其中。你能這樣去做,自然六根都攝,自然現前當來,必定成佛,諸位善知識,是不是這個道理?如果這個道理你沒有明白的話,那你修個什麼行?所以必須要清楚,什麼是修行,你修的是凡夫行,還是菩提路的菩提行,如是因,如是果。所以《妙法蓮華經》叫做成佛的法華,雲何而修,雲何而住,以何法得何法。你不生不滅的法,才能得不生不滅的果。你天天以生滅的法,轉來轉去到時候還說佛不靈,佛哪裏有不靈啊。
我們經典裏說,在每個人身上六根門頭佛性常放光明。你常常迷失,這有什麼用啊,迷失了無窮無際,還是迷失;你能夠回光返照、念念自明,即是念念佛陀。叫“一念清淨一念佛,念念清淨念念佛”,你的佛性有沒有被汙染過?沒有啊!只不過你認錯門了,皈依錯了。所以皈依佛要體解大道,發無上心。無上的心是不是到我這裏來發?不是的,個個都有無上心的。所以“一葉一如來,一花一世界”,正是這樣的佛教理念,佛教不是說上帝創造了誰,是你自己創造了你自己,要做凡夫的是你,要做聖人的還是你自己,佛教沒有什麼拿著槍來逼著你學佛的,你自己輪回也是你自己,你要做佛也是你自己,道理告訴你,何去何從你自己挑。所以佛教裏沒有暴力,佛教最民主、最自由,把你自己的最不好的告訴給你。
可以這麼說,現在的人最適合于學佛。現在這個社會,只有佛教能救這個世界。這個不是我在這裏講,早在一九八七年,全世界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還有各個科學領域裏的這些權威,在巴黎召開的“人類如何面對二十一世紀”這次會議裏面,就得出結論——大乘佛法是二十一世紀世界的發展方向,能夠救這個世界。在我們人身上來說,中醫講“陰陽平衡”,陰陽不平衡,人就生病了。這們這個社會是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嚴重失衡,所以這個社會就生病了,這個世界呈現病態,千瘡百孔。怎麼辦?趕快要把精神世界的砝碼要加重。那什麼樣一個學問、什麼樣一種文化,才能和二十一世紀的龐大的物質世界能夠平衡呢?愛因斯坦早就給我們選擇出來了,他說“佛教能夠隨著科學的發展而發展,科學的發展是能逐步的證明佛教是正確的”,他不僅是當今的科學之父,也是給我們指明了很好的方向,他作爲一個科學家,以一個非常客觀的事實。他的被別人龐大的腦細胞利用率,不僅表現在抽象的高科技的科學理論上,也在選擇我們整個人類文明前途的時候,有高瞻遠矚的這個夢,這種智慧。
再說過來,佛教是不是他們來講,才有光榮啊?佛教自己也證明了自己。曆史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佛教是在這個金剛實相中得到檢驗的,幾千年來在人類文明上沒有一點點敗筆,在任何一個時代,即是最先進的。佛教到現在,我們佛教徒身上,你所拿出來任何一個,在社會上都是最先進的,最科學的。所以,我們這一條路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不要懷疑。
不僅不要耗失在這將信將疑、患得患失當中,我們要打開智慧,要生不退轉的信心,要研究進去,一門深入地研究進去。所以在我們的眼根上,佛性不是在?分分秒秒都在。在不在我們的耳朵上呢?所以這個時候佛陀又請羅喉羅去敲鍾。講堂裏有一口大鍾,“砰…..”敲叁下,第一下響了又沒有了,第二下響了又沒有了,第叁下響了又沒有了。佛這個時候問阿難,也問我們:“你是聽到這個鍾聲生滅呢,還是你那個能聽的東西在生滅呢”?
那個鍾聲自己生、自己滅對不對?那什麼是不生不滅的呢?是不是我們耳朵能聽的這個本能是不生不滅的,對不對?這個就是凡聖又顯現出來了。我們世間爲什麼六道輪回生死無窮、生生滅,是因爲我們皈依錯了嘛。我們平時都皈依了什麼呢?我們聽音樂的時候,都是聽了一首又一首,然後我們聽就沈湎在這裏,喝著咖啡,聽著音樂。你聽的時候,是在這個音樂裏覺悟了,覺悟出你那個能聽的東西是不生不滅的,那你是聽音樂的高手。但往往不是,你聽音樂都迷失在音樂裏,那到底是你在聽音樂,還是你被音樂聽去了?是你迷失在音樂裏了!
所以你這個迷失,隨著外境的生滅,你的生命就呈現了生滅的果報,這個凡夫就從這裏來的,生死痛苦就從這裏來的。包括我們每一位在座的,你現在知道了,你的佛性在哪裏了,但是你錯在哪裏,知道嗎?爲什麼是凡夫知道了吧!
佛爲什麼講這個(佛性)不是上帝給你的,這是不是自己給自己的禮物啊。所以大家知道,我們今天坐在這裏,我們這麼幸運聽到了佛法,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常樂永久的法叫佛法,是不是我們人人都有?人人都有聽佛法的資格啊。因爲你每一個人本來就是佛,但是爲什麼我們搞錯了、搞顛倒了,做了凡夫了,明明有佛不做,要做凡夫。不單我們在座是這樣,普天下芸芸衆生不都是這樣嗎,不單人是這樣,狗是不是這樣,豬不是是這樣,雞是不是這樣,蒼蠅是不是這樣,蚊子是不是這樣,細菌是不是這樣?迷失的根本是一樣的,用攀緣心爲心,是不是?不管你顯現六道裏任何的生命狀態,乃至胎卵濕化,是不是都是因爲這個而迷失、因爲迷失而顛倒輪回、受苦無窮?因爲迷,六…
《菩提路》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