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色,也叫做定自在所生色。你若有那樣的禅定,你就有這樣的自在力,隨你心怎麼樣想,他就怎麼樣變現,那叫做定自在所生色,也就叫做定果色。定果色這個色法是臨時性的,業果色是由開始生存到最後死亡,這一個期裏面,時時存在的,定果色是臨時性的,他變現了以後就沒有了,當然隨這個禅師的心意,他的意思認爲沒有這個作用了,不需要了,他就沒有了。現在說四無色定,無色是無什麼色呢?他沒有業果色,無色界天上的人沒有業果色,他有定果色。這是無色定的名字這樣說。也叫做四空定,四空定是因爲四無色界天的這個人,沒有色法,沒有物質,沒有形體,就和虛空相似的,所以叫做四空定。四無色定是有四種,第一是空處定,第二是識處定,第叁是不用處定,第四是非想非非想定,這四種定。
第一個是空處定,也叫做空無邊處定。因爲虛空是無量無邊的,所以叫無邊處定。處是什麼意思呢?「處」是生長的意思。因爲這四種定,在印度的其他宗教,認爲這四種定就是涅槃,就是最後的安穩處,永久也不會再失壞的。我們的本師釋牟尼佛不同意這種說法,認爲這四種定,他還是有生死輪回的,沒有究竟解脫,沒有究竟的安穩的,所以叫做處,有這個意思。這個空處定分叁部分來解釋,第一是釋名,第二是修空的方法,修空無邊處定的方法,第叁是證相。
空無邊處定解釋它的名字,怎麼解釋呢?是得到色界第四禅的人,他要再進一步去得空無邊處定,這樣子情形,他需要把這個色,這個修行人是色界。這種有兩種情形,一種是這個人是欲界裏邊的人,是人間的人,人間的人得到第四禅了,他要再進一步去得空無邊處定,他需要破除去這個色法,破除去色法,他要去思惟這個虛空的境界,思惟這個虛空,這樣漸漸、漸漸的修行才能得空無邊處定的,所以叫做空無邊處定,以虛空爲所緣。譬如說這個最初想要得色界初禅的時候,我們原來最初開始要靜坐的時候,假設是修數息觀,那麼以息爲所緣,用氣息,一呼一吸的這個息作所緣境。我們這個方法若沒有錯誤,漸漸、漸漸,我們能得初禅,現在得到了色界第四禅以後,他想要得空無邊處定的時候,他用什麼作所緣的境界呢?以虛空爲所緣。剛才我說想要得色界四禅,以息爲所緣,這是其中的方法之一,不是說完全都是這樣子,也有的以地水火風作所緣境,也可以得四禅,倒不是說是唯一的以息爲所緣的。得到色界第四禅以後,想要得空無邊處定,要以虛空爲所緣。
以虛空爲所緣這句話怎麼講呢?就是得色界四禅這個人,他在第四禅的禅定裏邊,緣念這個虛空,思惟這個虛空,這樣子能得空無邊處定的,不是說是在禅定以外,他是在禅定裏邊。因爲以虛空爲所緣而得空無邊處定,所以叫做空無邊處定,名稱就是這麼個意思。
丁二、明修空的方法(分二科) 戊一、明所修之境(分二科) 己一、障境
第二段是修空的方法。修行空無邊處定的方法,這裏分成兩個方法,第一段明所修之境,所修行的境界。這個境界有兩種,一種是障礙的境界。你想要得空無邊處定,他障礙你,這種境界它有障礙的作用。第二種是相成境,它能成就你的空無邊處定的境界,分兩種。這個障境,什麼是障礙的境界呢?就是色法,這個地水火風。我們欲界的人,這個身體的果報就是個色法,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去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多數都是色法,眼一見都是色法;耳所聽聞的聲音,聲音也是色法,因爲這個色法的振動才發出聲音的。香,鼻所聞的香,舌所嘗的味,身體所覺的冷熱的觸,這都是色法,都是地水火風的。我們心裏面想的有不是色法的,但是其中有一部分也是色法。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觸的多數都是色法,這一切色法就是障境,障礙我們得空無邊處定的。我們的心常緣念色法,常思惟這一切的地水火風,就不能得空無邊處定的,所以它叫障境,能障礙你。
己二、相成境
相成之境,相成之境是什麼呢?就是虛空,虛空是爲這個修行人,這個禅師他的智慧去思惟這個虛空,因爲這個虛空而能入空無邊處定,所以這個就叫做相成之境,它是能成就你空無邊處定的。有這兩種境。
戊二、明能修之心(分二科) 己一、呵贊
第二段是明能修之心。能修行的這個心怎麼樣用法呢?也是分兩段,第一是呵贊,第二是觀行。這個呵贊怎麼講呢?就是呵斥它,呵斥它不對,叫呵斥;贊是贊揚,贊歎它的功德。這個修行人費了很長的時間,很多的精神,很多的辛苦,得到了初禅、二禅、叁禅、四禅,得到第四禅很好、很好的。現在他要得空無邊處定,他就要呵斥這個障境,呵斥這個色法的不對,要呵斥它,這是一個方法。這個色法有什麼不對呢,要呵斥它呢?我們人間的人,這個色法,當然主要的就是生命的這個色法,這個身體,我們有這個色法,這裏面有什麼問題呢?我們有這個身體,有饑渴的毛病,要有飲食的問題。有饑渴,還有病,有疾病,有這個身體就有病,這個病實在都是色法,都是有形相的。有大小便利,要到廁所去,這些都不是快樂的事情,也是苦惱事,有疾病,這是一個很大的苦惱,饑渴也是苦惱事。
另外在外邊來說,還有大寒大熱。我們有這個色法的存在,大寒,我們身體也是受不了,太熱了也受不了,寒熱。刀杖,人若說拿刀來,你心裏就不舒服,若拿杖來也是不舒服,有刀杖的困難。有枷鎖、刑罰,要到牢獄裏面去。因爲有色法才有這些苦惱事的。我們這個身體是業果色,是前生的業力得到這個身體,得到這個色法,我們這個明了性的這個心,就在這個色法上存在,存在在這個眼耳鼻舌身意裏邊,他爲這個色法所系縳不得自在,說個譬喻這個身體就好像是心的牢獄,把他困住你不能解脫。我們拿杖,或者拿什麼東西來傷害這個身體,心就苦惱,這個色法上面有什麼變化,心就苦惱,所以這個身體在這一方面來講是不可愛樂的,所以這就叫做呵斥,呵斥這個色法不好,這個身體有這麼多的過患。
贊是贊歎什麼呢?贊歎虛空,虛空沒有這回事情,虛空沒有饑渴、疾病,大小便利的事情,也沒有寒熱、刀杖的這些問題。虛空這裏面很寂靜,離諸過患,虛空是好的。這個色法有這麼多的問題,這就叫做呵贊,就是得到色界第四禅以後,想要進一步得空無邊處定,你要這樣子呵,要這樣子贊,使令這個心厭煩這個色法,歡喜這個虛空,要有這種心理,這是呵贊。
己二、觀行
第二就是觀行。呵贊了以後要怎麼修行呢?怎麼樣修行才能成就空無邊處定呢?觀就是內心裏面思惟,行就是不斷的向前進,你要不斷的去修行,那麼就成功了。怎麼樣修行法呢?他要有個方便,就是在色界第四禅裏邊,入到色界第四禅以後,然後思惟這個身體周身的毛孔,周身都有毛孔,思惟這個毛孔擴大,猶如羅縠。思惟這個身體猶如羅縠,羅,實在就是網,也有綿織品織出來的,就是有微細的孔的那樣的紗布。思惟這個身體毛孔擴大,漸漸的擴大,像蜘蛛網似的。色法漸漸的微小,漸漸的微細,虛空漸漸的擴大,漸漸的擴大,漸漸、漸漸的這個身體就沒有了,這個身體的地水火風就不見了,完全看見是虛空了。
我們沒有禅定的人,我們去思惟什麼事情,有的時候就有困難,不容易,但是有禅定的人,他的心力特別強大,他就漸漸這樣想,這件事就現出來了,這個身體漸漸就不見了,就看見就是虛空,能現出這個境界的。這個身體是內色,這個內色,觀察、思惟它是空的,然後再思惟外邊的房子、山河大地也都是漸漸、漸漸的沒有了,都是空了;內色也空了,外色也空了,就是這樣子去觀行,在禅定裏面去修行,這就叫做觀行。這個觀行裏面,我們知道,前面呵贊就是厭煩色法而歡喜虛空,有這樣的心理,然後他又能夠這樣去觀察色法,漸漸、漸漸沒有了,空現出來了,因爲這樣觀察這個空,而有欣厭心理的關系,這樣觀察以後會出現什麼境界呢?最先出現的境界就是色界第四禅失掉了,沒有了。是在禅定裏面這樣子呵贊,這樣子去觀行,最初出現的境界就是四禅沒有了,第四禅退掉了,退掉了以後,這個人就成了白人,就是沒有功夫,心裏面就是平常的境界,這個時候這個修行人繼續的修行,繼續這樣子觀,觀察這個身體是空的,繼續這樣觀。雖然說色界第四禅失掉了,就是不現出來了,但是他繼續再修行,還會出來的,出來什麼?就是定力還會出現,定力出現這個時候,最初色界第四禅失掉了以後,心裏面就是散亂了,等到繼續修行,這個定力又出來了,心裏面又能定。
丁叁、明證相
我們以前那個中間禅,就是這裏還是有中間禅的,色界第四禅到空無邊處定之間有中間禅的,就是心裏面又能夠寂靜下來,寂靜下來以後還沒成功,還要繼續的修行,勤加精進。你功夫到了,喔,空無邊處定出現了,這就是在這個定裏邊,不見一切色法,所有的色法都不見了,唯見虛空無量無邊的。最初我們這個沒有禅定的人,心爲色法所障礙所系縳,等到這個時候,他心離了色法的系縳,離開了色法的障礙,寂然不動,安樂自在,就出現這個境界,就像什麼似的呢!就像鳥在籠子裏邊,籠子壞了,這個鳥就是在虛空裏可以飛騰自在,說得空無邊處定亦複如是,也是這樣子。得初禅的時候,初禅、二禅、叁禅,他們都是有很猛烈的快樂、輕安樂的,到第四禅的時候,這個樂沒有了,心裏面就是不苦不樂,叫做舍受。第四禅的時候,他的心裏面是不苦不樂,不苦不樂就叫做舍受,舍掉了苦,也舍掉了樂,是不苦不樂的感覺。空無邊處定也是不苦不樂的,也不苦也不樂,是舍受的境界,但是這個時候禅定定的功夫是高過了色界四禅的,更深妙。這就是空無處定的證相,就是這樣子。
丙二、識處定(分叁科) 丁一、釋名
第二是識處定,識無邊處定。識無邊處…
《四禅八定(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