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摩诃般若波羅蜜經講記 種善根品 7▪P2

  ..續本文上一頁少少地有點睡眠,其他的時間不斷地這麼修習,修習一年、修習二年、修習叁年、修習四年、修習十年、修習二十年、叁十年、一百年,常常這樣修習,所以也是增益善根,這個力量非常的大,那麼這當然就是得無生法忍以後,他就是成就了這樣的方便力故,增益善根。

  

  「增益善根故,行屍羅波羅蜜」,他的善根不斷地增長,有大力量,用這個力量來持戒,修行這個屍羅波羅密,所以他當然持戒時不墮淫怒癡中,亦不墮諸煩惱纏縛。

  

  「淨佛國土,成就衆生」,前面觀一切法空,那一段文是空,這個「淨佛國土,成就衆生」是有,就是由大慈悲心來成就這件事。「持戒,不受世間果報」,這和前面那個布施行檀那波羅蜜,他的目的不是愛著世間的果報,不是這個意思,什麼意思呢?是「但欲救度一切衆生故」,持戒也能淨佛國土,成就衆生,能救護、度化一切衆生的,爲了這個原因,「行屍羅波羅蜜」,他能修行這個屍羅波羅蜜。

  

  我再說一個菩薩這種這個道力的境界,在經上說到一位菩薩做國王,做國王的時候,這是久遠以前,就是釋迦佛以前,釋迦佛沒有成佛以前的時候,行菩薩道的時候做國王。做國王的時候,這個時候國王的名字叫做一切施,就是所有的財富都能夠布施給衆生,叫做一切施,一切施王。

  

  那麼這個時候這個國家裏面有一個貧窮的人,是個婆羅門的種姓的人,他這個時候,家裏面貧窮的情形,就是他的父親死掉了,只有他母親、還有他姐姐和弟弟,加上他自己就是四個人生活;生活困難,就是每天吃飯都有問題,他的母親對她的兒子說,說是你父親若在的時候,可能去到國王那裏去,就是向一切施王,向他乞求,就能得到一些財富,解決生活的問題。今天你父親不在了,你也可以嘛!你也可以到國王那去求嘛!她的兒子說:我現在年紀輕,我應該讀書,等我的知識有多少知識了,我再去求。這樣子,你要去讀書,我們生活怎麼辦呢?說不要緊,我向我認識的人去借,借點錢來。于是乎他就到一個認識的人家去借錢,借來一個金錢,一個金錢就夠他們家裏面一年的生活了,那麼他就出去讀書。

  

  到了一年的時候就回來了,回來了,他母親說:那麼你現在讀書好了,讀了一年,你可以到一切施王那裏去向他求去吧?說是:不能!我今天,我讀一年書還不夠,我再讀一年!我們現在生活有問題!不要,我再去借錢。那麼他又到以前借的朋友家又去借,那個朋友說:你同我借了一個金錢, 你沒有還我,現在還要借錢,我們不能口頭說不算,要寫個字據,要寫個合同的,就是把你母親、你姐姐、你弟弟,加上你本人都寫在這個契裏邊。如果你不還我錢,你們這幾個人都給我做奴婢、做奴隸。說:好!就是同意了,就寫了這個合同了。寫合同完了,就把這個合同,當然一人一份,他自己這一份交給他母親,他又去讀書。

  

  讀了一年就回來了,對他母親說,他母親說:現在可以了?現在可以將就,我可以到一切施王那兒去向他求。那好!他就走了,走在路上遇見這個債主了,債主說:你說是借,這個時間到了,錢沒有還,是不可以啊!那好,我們照寫的合約書照辦,把你們幾個人都給我做奴隸。那麼這個小孩子說:我給你奴隸是可以的,我原來是這麼寫的嘛;但是我給你做了奴隸,我也沒有辦法還你錢,不如你不要叫我做奴隸,我現在到一切施王那裏去向他去借貸,向他求點財富,如果同意了,我可以還你錢!這個債主想了一想,也有道理,那好!就放他走。

  

  這個時候,我們就說這個一切施王,一切施王這個時候,和他爲鄰的國家的國王就是調動軍隊來侵略他的國家,這個大軍就是開過來了。很快的,那麼這個中央政府,國王就知道了,他就對他的臣就發表了:說是這件事,他們的軍隊過來,來侵略我們,我想了一想,想了再想,我想這件事,我們不要抵抗,我們不抵抗。這個國王如果來了,你們照樣就是爲他服務、聽他的命令治理這個國家就好了,我們不要打仗。我們不需要准備,就這樣好了!那麼這臣下一聽,那好,不准備就不准備。

  

  過了多久,敵國的軍隊就接近都城了,他的臣又來報告這件事,王說:我們照以前的決定,我這裏這個王的印也交給你,這個敵國的王來,你就交給他,我現在就走,他就換成老百姓的衣服,他一個人就走了。

  

  走了五百裏路那麼遠的時候,看見前面來了一個年輕人,心裏想:這個年輕人可能和我有所求,心裏面想:等到走到一塊時候,就站下來了,這個退位的國王,這個一切施王就對那個年輕人說:你到那裏去?你有什麼事情呢?年輕人說:我要去拜見一切施王,我家裏面,我的母親、姐姐、弟弟都爲人家做奴婢,欠人家債還不起,爲人做奴婢了,我希望一切施王能夠同情我,給我多少財富,我還債,是這個意思。那麼這個王說:我就是一切施王!你是一切施王,怎麼你單獨一個人,你都沒有部下隨著你呢?說:我已經退位了,我的國家被敵國王都占領了,我今天就是變成一個普通人了。他一說,這個婆羅門子就倒下了,就悶絕了,就是心裏面痛。

  

  那麼這個時候,這個一切施王就把他拉起來說:你不要難過,還有辦法能得到錢!什麼辦法呢?現在這個,這個敵國的國王想要我的頭,誰若能拿到我的頭給他,他會給你有重賞。所以你不妨把我的頭割斷了,你把頭給他,你就得到錢了。這個婆羅門子說:不可以啊!我對這個一切施王很恭敬,我怎麼可以做這種事!我不能這樣子!那麼這個一切施王說:那這樣,你把我的耳朵割下來,把我的鼻子割下來,這樣子給他,也能得到多少錢!這個婆羅門子說:這樣也不能做,不能這樣做!你若這樣不做呢,這樣子,還有個辦法,我們一同到都城去,附近的時候,再把我綁起來,然後去見國王,你見到這個國王,也會得到重賞的。那麼婆羅門子說:若這樣子也可以!那麼兩個人就一同走了。

  

  到了都城的附近的時候,很多的市民都看見這個國王,都認識這個國王,一看見國王都跪下來,大家都哭起來。那麼這個時候,這個婆羅門子也就按照原來的約定,就把國王綁起來,就是到了皇宮那裏去了。當然有守門人,就是報告了這個國王,國王說:好!趕快把他抓住,送來。

  

  這兩個人到了敵國這個國王這裏來的時候,有敵國國王的部下,也有原來一切施王的這些部下,一看見這個國王來,大家都跪下來,大家都哭。那麼敵國王就問:你們哭什麼呢?說是:最初的時候,我們也有軍隊嘛,但是我們的國王主張不抵抗,就是把這個國家讓給你,現在他爲了同情這婆羅門子家裏面的貧窮,他願意這樣做,希望在你那裏得到了財富,來滿足這婆羅門子的願望,他這樣的慈悲,使令我們心裏面受到感動,所以要哭。那麼這敵國王就問這個婆羅門子:究竟怎麼回事?婆羅門子也如此如此的報告,敵國國王也向他跪下來,也在哭,然後這個王說:我原來在我的國家的時候,聽到很多人贊歎你的功德,今天我見面感覺到功德比以前聽說的還殊勝!這樣好了,這個國家我還給你,你繼續做國王,我撤退!

  

  經上說到這一切施王,梵語叫薩和達王。我們在思惟這件事,這個國王能這樣做法,他爲什麼能這樣放得下呢?我想他就是因爲觀一切法自相空,無生、無定相、無所轉。他因爲這樣的修行,有這樣的修行,所以他能提得起、也能放得下,所以他能夠容忍這麼多人所不能忍的事情;也能感動了敵人,又還給他自己的這個國土,繼續地請他做王。其中我忘了一句話,這個婆羅門子會相面,他看見這一切施王還能得到王位,能恢複過來,還有這麼一段。

  

  所以釋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時候,行菩薩道的時候有這樣的境界。當然我們再明白一點說,菩薩行菩薩道做國王的時候,不抵抗,爲了我一個人做王發動軍隊和敵國作戰,要死了多少人,不應該這樣子,就是我個人退讓好了,不要去殺害生命,使令和平地轉變。

  

  我想這件事,雖然說是這只是這麼說這件事,實在也就是佛教的思想,佛教思想不主張戰。我們中國的一個哲學家墨子,非戰,就是不主張作戰。我想佛教也是這樣子,不主張作戰。但是自己的王位能肯這樣放下,那麼容易嗎?我們不是做王的,小小有點成就,你若吃點虧,你肯嗎?你肯讓嗎?你肯容忍這件事嗎?何況是做王位,有那麼多的財富,他也能完全放下,那麼容易放下啊?也是因爲有這個方便力的關系。有這樣的方便力,所以他都能放得下,我們做不到的事情,他能做得到。

  

  所以現在這上面說,這一段文說是要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你若是供養佛多、種善根多,你還是不容易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因爲什麼?沒有方便力。若有方便力,這件事就容易做成功。所以我們今天的佛教徒的情形呢,當然我們說你叫我斷煩惱,這個事不容易,叫我放下,也不容易。實在來說呢,就是若有這個方便力,這件事也不難。你就是觀一切法自相空,無生、無定相、無所轉、入諸法實相,所謂一切法無作無起相,你常常作如是觀的時候,就能放得下;放得下,並沒有吃虧,就像剛才這個一切施王,又能恢複王位,又能恢複王位的。

  

  我們這個世界上,這個人爲什麼他能做國王呢?就是他修學這個善法功德多了,他就是能做王;但是這種善法都是用有所得的心,我、我所的心修學善法的;菩薩能夠無我、無我所,用一切法空的智慧,用大悲心做諸功德,不是凡夫有執著的心做的功德所能比。所以凡夫要侵略菩薩的國土,想要戰勝菩薩,是不可能的事情。菩薩那種大威德、大褔德境界,只是暫時的退讓而已,就是用大悲心不作戰,不傷害人命的意思,凡夫的那一點功德不可以去侵略菩薩的,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菩薩退讓,而實在來說,這是菩薩的一種方便力,而實在菩薩是並沒有吃虧的!並沒有吃虧這件事。

  

  所以我們佛教徒應…

《摩诃般若波羅蜜經講記 種善根品 7》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