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講個故事好不好?講個故事。我們講個阿羅漢的故事,不是講佛的故事。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人家,應該是有錢的人家。他家裏的雜事不是自己做,就是有工人來給他做這些雜事。有工人來做雜事,這個工人,是一個年紀很大了,是一個老女人爲他服務,可能在那裏做事也很久了。這一天,她拿一個器,文上就說一個器,我們現在說,或者是個桶,或者是什麼,到河邊去取水。取水的時候,在那裏哭,痛哭,非常地悲痛。這個時候,佛的大弟子迦旃延尊者,摩诃迦旃延大阿羅漢來了。這個大阿羅漢就對這個女人說:老母啊,你哭什麼啊?那麼她就說:我爲我們家的主人做事,我犯了一點錯誤,就打我啊,使令我老也不得休息,很苦啊,很苦。我想要死,又不能死,要生存做事吧,時時地受苦惱,我怎麼能不哭呢?要哭,要發泄自己內心的痛苦。這個迦旃延尊者問她:爲什麼你一定要給他做工呢?說:我貧窮啊,我不給人做工,我怎麼生活呢?原因就是貧窮的關系。迦旃延尊者說:你可以把你的貧窮出售,賣掉它嘛!賣掉就不窮了嘛。不窮,問題就解決了嘛!那麼,這個老女人說:貧窮還可以賣嗎?誰買呢,還有人買嗎?迦旃延尊者說:是可以出售的,可以賣。你要相信我的話,可以賣,可以賣。一直這麼說。說是啊,你告訴我,我怎麼出售?若可以賣,要怎麼樣賣呢?說是有個方法可以賣。這樣子喔,你先到河裏面去沐浴一下,然後告訴你出售的方法。那麼,這個老女人就去在河裏面沐浴。沐浴完了,這時候,迦旃延尊者說:你送給我一杯清水,就這樣做。說:我用什麼去取清水呢?我沒有器啊!說這現在我拿著的這個是我們家主人的。那不要緊,我這個缽給你,你在河裏面取個清水送給我。這很容易做的嘛,她就這樣子做了,送給這個摩诃迦旃延尊者。
迦旃延尊者接受了這個清水以後,就對這個老女人說:你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然後不殺生、不偷盜,就是受了八關齋戒,這樣子。受了八關齋戒,你在你家裏邊,你在那裏住?說:我自己沒有住處啊,我給他磨磨,磨東西的時候,我做完了工作,就是在那裏住。做什麼事情做完了,就在那裏住;若沒有做什麼事情,就在糞堆的旁邊住,就是這種境界。但是迦旃延尊者說:你今天不要這樣!你今天,你心情啊,你念你主人的好處,他不可能完全對你很惡的,一定還有一點好處。你只念這個好處,其他對你引起苦痛的,你不要想這個事,你只念這個好處,心裏不要忿怒,這是一個。等到今天晚間的時候,你等你的主人都休息了,你默默地,不要出聲音,把門開開了,在門的後邊,用這個清淨的草鋪在那裏,就在那草上休息。休息的時候,你不要睡,你不要打妄想,你念佛,那就是念佛的功德,不是執持名號這樣念佛,念佛有無量無邊的功德,你念這個。這樣子,就好了,就這樣子,你這個貧窮就出售了。喔!這很容易,可以做,她心裏面感覺到很歡喜。她也就按照摩诃迦旃延尊者的開示,就這樣做了。
等到第二天早晨,主人一起來一看,這個老女人在門後邊死了。死了呢,這家的主人非常地忿怒,就是派人用這個繩子綁在她兩個腳這裏,拉到樹林子裏邊去,就丟在那裏了,丟在那裏就回來了。但是這個老女人死了,到那兒去了?到忉利天上去了,生天上去了。那麼生到天上去,生到忉利天,天上的人和我們人間的人不一樣,我們人間的人胎生,要經過多少個月;天上的人是化生,無而忽有,就忽然間,這個身體就出現了。出現了,就是像人間的四歲、五歲的小孩子那麼大,很快地就是個大人了。當然這個時候生到天上去,他那個地方,有五百天人做他的伴侶。五百天人做他的伴侶,他是五百天人的王,這個老女人。他那個地方,不是太明白,應該他是男人了。欲界天,應該也是有男女的,他可能是變成男人了。他生到天上去,這個天福是自然的,不須要和我們人間要經過時間,這個福報才來,他不是,他自然就是在那兒享福了。
這個時候,我們的大阿羅漢尊者舍利弗也在天上。舍利弗尊者在那裏,立刻就知道這個天人是怎麼來的。但是,有的天上的人有利根的,自己知道,我爲什麼會來到這個地方,會知道;但是這位天人不知道,他前生怎麼回事兒,他自己不知道。不知道,那麼舍利弗尊者就問他:你從什麼地方來的?說:我不知道。不知道,這時候,舍利弗尊者把這個道眼借給他用,還有這回事!給他用,他一看,喔!我原來前生是在人間,非常苦惱,是因爲摩诃迦旃延尊者讓我賣貧,就來到這裏。所以他就立刻地領這五百天人,就來到人間。來到人間,這個天人他一得到消息,他就知道他原來的屍體在那裏。五百天人加上他,就是五百零一個天人,放大光明,用天花來供養這個屍體,做這個事。做這個事呢,那家那個主人就看見了,這個地方怎麼這麼光明啊?什麼事情啊?他就到那兒去看去。到那兒看呢,就和這個天人說了,說這個老女人非常地臭穢,非常地令人憎惡,你們爲什麼給她天花,供養她做什麼?就問這件事。這個天人就是如是如是地,和這個原來的主人說了一遍。當時主人怎麼反應?這一段文上沒有說。
然後,供養這個屍體,用天花供養以後,就到迦旃延尊者那兒去了。到那兒去的時候,當然非常地感謝摩诃迦旃延尊者,迦旃延尊者就爲他說法,說這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人間是苦、天上也是苦啊!這一說呢,天上的人比我們人間的人的根性要利,因爲他的身體不同,我們人間的身體不那麼好。他們就得須陀洹果。看這個事情真是!也可能她受了八關齋戒也是有關系,也可能以前栽培過善根。得了須陀洹果以後,這件事就是結束了,就又飛回到天上去。這個故事就是講完了。
這是什麼呢?摩诃迦旃延尊者他說的,也是智慧境界,但是是小乘佛法,小乘的智慧;現在《摩诃般若波羅蜜經》是大乘的智慧。小乘的智慧,就是修無常觀,主要是無常觀和無我觀,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得聖道;大乘佛法,這摩诃般若波羅蜜這個般若的智慧,是屬于自性空觀。自性空觀比無常觀、比無我觀厲害,這個作用更大,得聖道更容易。無常觀,也就是無我觀,這樣思惟,只是在色受想行識裏面,沒有常樂我淨,沒有我,還是有色受想行識的;但是若修自性空觀,我不可得,色受想行識也是不可得,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很容易得無生法忍的。
現在這裏,這前面這兩段文:第一段,以舍利滿閻浮提,和般若波羅蜜經卷來對比;第二段,以舍利滿大千世界,你供養舍利,和學習般若波羅蜜的功德來對比。這是贊歎《摩诃般若波羅蜜經》的功德很偉大,很廣大的。
這下面是第叁科,「舉滿十方恒河沙世界舍利格量般若經卷」。分兩科,第一科就是來對比他們的功德;第二科是釋疑,還有疑問,要解釋。這個格量又分兩科,第一科是格量般若,就是贊歎般若。又分兩科,第一科是自己用功修行的功德來做比量。又分四科,第一科是說本末,先標出來。
複次,世尊!置叁千大千世界滿中舍利,如恒河沙等諸世界滿其中舍利作一分,有人書般若波羅蜜經卷作一分,二分之中,我取般若波羅蜜。
「複次,世尊,置叁千大千世界滿中舍利,如恒河沙等諸世界」,現在這個比前面說的是更多了。把叁千大千世界滿中舍利這個事,先放那裏,我們再重新說,說什麼呢?「如恒河沙」那麼多的叁千大千「世界」,滿中都是舍利,這是一分。「有人書般若波羅蜜經卷作一分」,只是一部《摩诃般若波羅蜜經》,和那麼多的舍利相對比。「二分之中我取般若波羅蜜」,釋提桓因還是,他的這個思想沒有改變。
何以故?是般若波羅蜜中生諸佛舍利,是般若波羅蜜修熏故,舍利得供養。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供養舍利,恭敬、尊重、贊歎,其功德報不可得邊,受人中、天上福樂。所謂剎利大姓、婆羅門大姓、居士大家、四天王天處,乃至他化自在天中受福樂;亦以是福德因緣故,當得盡苦。
「何以故?」什麼原因呢?「是般若波羅蜜中生諸佛舍利」,諸佛的舍利,還是由般若波羅蜜的熏修,我們的身體才能成爲舍利的。「是般若波羅蜜修熏故,舍利得供養」,這和前面的道理還是一樣。
「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供養舍利,恭敬、尊重、贊歎,其功德報不可得邊」,你供養恭敬舍利得到的果報、功德,如意的果報,沒有邊際,沒有邊際的。這功德果報,你譬如說是,我有五萬年的果報,這麼長的在天上享福。但是這五萬年,到時候結束,就完了,就是有邊際。現在說的這個供養、恭敬、尊重、贊歎佛的舍利所得到的功德果報,是沒有邊際的。怎麼沒有邊際呢?
「受人中、天上福樂」:你若能夠對于佛陀的舍利,能夠恭敬、能夠尊重、能夠贊歎,你將來得到的功德,受人中的福樂,在人中你得到福樂;還能夠得到天上的福樂,到天上去。
人中的福樂是什麼呢?「所謂剎利大姓、婆羅門大姓、居士大家」:這個「剎利大姓」,我們這麼解釋好了,就是做國王、或者是做大臣,就是這一類的人就是剎利大姓。「婆羅門大姓」,我們這樣說,就是讀書人。讀書人是有學問的人,他們也有大福德的境界。「居士大家」,居士大家其實也就是居士大姓。居士是什麼呢?就是有財富很多的人,就是這種人。那麼,受人中的福樂,就是這些人。
「四天王天處,乃至他化自在天中受福樂」,若受天上的福樂,最低的一層天,就是「四天王天」這個地方,在這裏受福樂。「乃至他化自在天中受福樂」,四天王天以上,就是忉利天,就是釋提桓因住的地方,然後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這個福報、功德是愈來愈高,就是在這裏受福樂。
「亦以是福德因緣故,當得盡苦」,這上啊,沒有說到色界天上去,沒有這麼說…
《摩诃般若波羅蜜經講記 舍利品 14》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