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讲个故事好不好?讲个故事。我们讲个阿罗汉的故事,不是讲佛的故事。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人家,应该是有钱的人家。他家里的杂事不是自己做,就是有工人来给他做这些杂事。有工人来做杂事,这个工人,是一个年纪很大了,是一个老女人为他服务,可能在那里做事也很久了。这一天,她拿一个器,文上就说一个器,我们现在说,或者是个桶,或者是什么,到河边去取水。取水的时候,在那里哭,痛哭,非常地悲痛。这个时候,佛的大弟子迦旃延尊者,摩诃迦旃延大阿罗汉来了。这个大阿罗汉就对这个女人说:老母啊,你哭什么啊?那么她就说:我为我们家的主人做事,我犯了一点错误,就打我啊,使令我老也不得休息,很苦啊,很苦。我想要死,又不能死,要生存做事吧,时时地受苦恼,我怎么能不哭呢?要哭,要发泄自己内心的痛苦。这个迦旃延尊者问她:为什么你一定要给他做工呢?说:我贫穷啊,我不给人做工,我怎么生活呢?原因就是贫穷的关系。迦旃延尊者说:你可以把你的贫穷出售,卖掉它嘛!卖掉就不穷了嘛。不穷,问题就解决了嘛!那么,这个老女人说:贫穷还可以卖吗?谁买呢,还有人买吗?迦旃延尊者说:是可以出售的,可以卖。你要相信我的话,可以卖,可以卖。一直这么说。说是啊,你告诉我,我怎么出售?若可以卖,要怎么样卖呢?说是有个方法可以卖。这样子喔,你先到河里面去沐浴一下,然后告诉你出售的方法。那么,这个老女人就去在河里面沐浴。沐浴完了,这时候,迦旃延尊者说:你送给我一杯清水,就这样做。说:我用什么去取清水呢?我没有器啊!说这现在我拿着的这个是我们家主人的。那不要紧,我这个钵给你,你在河里面取个清水送给我。这很容易做的嘛,她就这样子做了,送给这个摩诃迦旃延尊者。
迦旃延尊者接受了这个清水以后,就对这个老女人说:你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然后不杀生、不偷盗,就是受了八关斋戒,这样子。受了八关斋戒,你在你家里边,你在那里住?说:我自己没有住处啊,我给他磨磨,磨东西的时候,我做完了工作,就是在那里住。做什么事情做完了,就在那里住;若没有做什么事情,就在粪堆的旁边住,就是这种境界。但是迦旃延尊者说:你今天不要这样!你今天,你心情啊,你念你主人的好处,他不可能完全对你很恶的,一定还有一点好处。你只念这个好处,其他对你引起苦痛的,你不要想这个事,你只念这个好处,心里不要忿怒,这是一个。等到今天晚间的时候,你等你的主人都休息了,你默默地,不要出声音,把门开开了,在门的后边,用这个清净的草铺在那里,就在那草上休息。休息的时候,你不要睡,你不要打妄想,你念佛,那就是念佛的功德,不是执持名号这样念佛,念佛有无量无边的功德,你念这个。这样子,就好了,就这样子,你这个贫穷就出售了。喔!这很容易,可以做,她心里面感觉到很欢喜。她也就按照摩诃迦旃延尊者的开示,就这样做了。
等到第二天早晨,主人一起来一看,这个老女人在门后边死了。死了呢,这家的主人非常地忿怒,就是派人用这个绳子绑在她两个脚这里,拉到树林子里边去,就丢在那里了,丢在那里就回来了。但是这个老女人死了,到那儿去了?到忉利天上去了,生天上去了。那么生到天上去,生到忉利天,天上的人和我们人间的人不一样,我们人间的人胎生,要经过多少个月;天上的人是化生,无而忽有,就忽然间,这个身体就出现了。出现了,就是像人间的四岁、五岁的小孩子那么大,很快地就是个大人了。当然这个时候生到天上去,他那个地方,有五百天人做他的伴侣。五百天人做他的伴侣,他是五百天人的王,这个老女人。他那个地方,不是太明白,应该他是男人了。欲界天,应该也是有男女的,他可能是变成男人了。他生到天上去,这个天福是自然的,不须要和我们人间要经过时间,这个福报才来,他不是,他自然就是在那儿享福了。
这个时候,我们的大阿罗汉尊者舍利弗也在天上。舍利弗尊者在那里,立刻就知道这个天人是怎么来的。但是,有的天上的人有利根的,自己知道,我为什么会来到这个地方,会知道;但是这位天人不知道,他前生怎么回事儿,他自己不知道。不知道,那么舍利弗尊者就问他:你从什么地方来的?说:我不知道。不知道,这时候,舍利弗尊者把这个道眼借给他用,还有这回事!给他用,他一看,喔!我原来前生是在人间,非常苦恼,是因为摩诃迦旃延尊者让我卖贫,就来到这里。所以他就立刻地领这五百天人,就来到人间。来到人间,这个天人他一得到消息,他就知道他原来的尸体在那里。五百天人加上他,就是五百零一个天人,放大光明,用天花来供养这个尸体,做这个事。做这个事呢,那家那个主人就看见了,这个地方怎么这么光明啊?什么事情啊?他就到那儿去看去。到那儿看呢,就和这个天人说了,说这个老女人非常地臭秽,非常地令人憎恶,你们为什么给她天花,供养她做什么?就问这件事。这个天人就是如是如是地,和这个原来的主人说了一遍。当时主人怎么反应?这一段文上没有说。
然后,供养这个尸体,用天花供养以后,就到迦旃延尊者那儿去了。到那儿去的时候,当然非常地感谢摩诃迦旃延尊者,迦旃延尊者就为他说法,说这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人间是苦、天上也是苦啊!这一说呢,天上的人比我们人间的人的根性要利,因为他的身体不同,我们人间的身体不那么好。他们就得须陀洹果。看这个事情真是!也可能她受了八关斋戒也是有关系,也可能以前栽培过善根。得了须陀洹果以后,这件事就是结束了,就又飞回到天上去。这个故事就是讲完了。
这是什么呢?摩诃迦旃延尊者他说的,也是智慧境界,但是是小乘佛法,小乘的智慧;现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的智慧。小乘的智慧,就是修无常观,主要是无常观和无我观,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得圣道;大乘佛法,这摩诃般若波罗蜜这个般若的智慧,是属于自性空观。自性空观比无常观、比无我观厉害,这个作用更大,得圣道更容易。无常观,也就是无我观,这样思惟,只是在色受想行识里面,没有常乐我净,没有我,还是有色受想行识的;但是若修自性空观,我不可得,色受想行识也是不可得,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很容易得无生法忍的。
现在这里,这前面这两段文:第一段,以舍利满阎浮提,和般若波罗蜜经卷来对比;第二段,以舍利满大千世界,你供养舍利,和学习般若波罗蜜的功德来对比。这是赞叹《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功德很伟大,很广大的。
这下面是第三科,「举满十方恒河沙世界舍利格量般若经卷」。分两科,第一科就是来对比他们的功德;第二科是释疑,还有疑问,要解释。这个格量又分两科,第一科是格量般若,就是赞叹般若。又分两科,第一科是自己用功修行的功德来做比量。又分四科,第一科是说本末,先标出来。
复次,世尊!置三千大千世界满中舍利,如恒河沙等诸世界满其中舍利作一分,有人书般若波罗蜜经卷作一分,二分之中,我取般若波罗蜜。
「复次,世尊,置三千大千世界满中舍利,如恒河沙等诸世界」,现在这个比前面说的是更多了。把三千大千世界满中舍利这个事,先放那里,我们再重新说,说什么呢?「如恒河沙」那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满中都是舍利,这是一分。「有人书般若波罗蜜经卷作一分」,只是一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和那么多的舍利相对比。「二分之中我取般若波罗蜜」,释提桓因还是,他的这个思想没有改变。
何以故?是般若波罗蜜中生诸佛舍利,是般若波罗蜜修熏故,舍利得供养。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供养舍利,恭敬、尊重、赞叹,其功德报不可得边,受人中、天上福乐。所谓剎利大姓、婆罗门大姓、居士大家、四天王天处,乃至他化自在天中受福乐;亦以是福德因缘故,当得尽苦。
「何以故?」什么原因呢?「是般若波罗蜜中生诸佛舍利」,诸佛的舍利,还是由般若波罗蜜的熏修,我们的身体才能成为舍利的。「是般若波罗蜜修熏故,舍利得供养」,这和前面的道理还是一样。
「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供养舍利,恭敬、尊重、赞叹,其功德报不可得边」,你供养恭敬舍利得到的果报、功德,如意的果报,没有边际,没有边际的。这功德果报,你譬如说是,我有五万年的果报,这么长的在天上享福。但是这五万年,到时候结束,就完了,就是有边际。现在说的这个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佛的舍利所得到的功德果报,是没有边际的。怎么没有边际呢?
「受人中、天上福乐」:你若能够对于佛陀的舍利,能够恭敬、能够尊重、能够赞叹,你将来得到的功德,受人中的福乐,在人中你得到福乐;还能够得到天上的福乐,到天上去。
人中的福乐是什么呢?「所谓剎利大姓、婆罗门大姓、居士大家」:这个「剎利大姓」,我们这么解释好了,就是做国王、或者是做大臣,就是这一类的人就是剎利大姓。「婆罗门大姓」,我们这样说,就是读书人。读书人是有学问的人,他们也有大福德的境界。「居士大家」,居士大家其实也就是居士大姓。居士是什么呢?就是有财富很多的人,就是这种人。那么,受人中的福乐,就是这些人。
「四天王天处,乃至他化自在天中受福乐」,若受天上的福乐,最低的一层天,就是「四天王天」这个地方,在这里受福乐。「乃至他化自在天中受福乐」,四天王天以上,就是忉利天,就是释提桓因住的地方,然后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这个福报、功德是愈来愈高,就是在这里受福乐。
「亦以是福德因缘故,当得尽苦」,这上啊,没有说到色界天上去,没有这么说…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14》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