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摩诃般若波羅蜜經講記 尊導品 5▪P2

  ..續本文上一頁道了。「若梵」,那這是色界天上的人。「及阿修羅等」這些人,「皆亦愛敬」,都是對于般若波羅蜜這個修行的人,也都有愛敬的心。

  

  這是第一個是「愛敬果」。現在下面「行不斷絕果」。

  

  是人行檀波羅蜜,檀波羅蜜無有斷絕時;屍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毗梨耶波羅蜜、禅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亦無有斷絕時。修內空不斷,乃至修無法有法空不斷;修四念處不斷,乃至修十八不共法不斷;修諸叁昧門不斷,修諸陀羅尼門不斷;修諸菩薩神通不斷;成就衆生,淨佛國土不斷;乃至修一切種智不斷。

  

  「是人行檀波羅蜜,檀波羅蜜無有斷絕時」,學習般若波羅蜜這個人,他達到這麼個程度的時候,他會修行這個「檀波羅蜜」,他對于佛、菩薩、阿羅漢都有恭敬心,對于一切衆生也有恭敬心,都能夠行檀波羅蜜。「檀波羅蜜無有斷絕時」,不會中斷了,我再不做這個功德了,不會有這樣,他繼續不斷地做功德。「屍羅波羅蜜」,這個修行者,他也會修行「屍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毗梨耶波羅蜜、禅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也沒有中斷的時候,他無窮無盡地相續下去。

  

  「修內空不斷,乃至修無法有法空」,也不間斷。「修四念處不斷」,身受心法是四個所緣境,觀察都是畢竟空寂,無所得的,他這個法門的修行也是相續不斷的。「乃至修十八不共法」,我們講過了,這是佛有的這種功德,也是不斷。

  

  「修諸叁昧門不斷,修諸陀羅尼門不斷」,這個我們前面百法明門那個地方,我們解釋過了。這個「叁昧」是定;「陀羅尼」是慧,當然都發揮呢,也有咒陀羅尼、還有總持陀羅尼。現在這麼講,「叁昧」是定,定也是得聖道的門;「陀羅尼」是慧,慧也是得聖道的門,這個修慧的人一定也要修定,修定的人也會修慧,這兩個方法要兼而有之,不可以偏。那這個學習般若法門的人,他「修諸叁昧門不斷」,譬如這個人若是在……他現在得的叁昧只是未到地定,那麼色界四禅還沒成就;若得到色界四禅,那麼他還有無色界的四空定,還沒能成就;說是得到世間的叁昧,無漏的叁昧還沒成就。這叁昧隨著佛教徒繼續地修行,一直到佛才圓滿的,所以這位佛教徒「修諸叁昧門」,他「不」中「斷」,繼續不斷地在修行。「修諸陀羅尼門」也是「不斷」,也是不中斷。

  

  這也是,我們初開始學習佛法,能增長智慧,但是由外凡到內凡,由內凡到見道,由見道到修道,乃至到佛的境界,也是無窮無盡的,所以一直地相續不斷地這樣學習,所以「修諸陀羅尼門不斷」。

  

  「修諸菩薩神通不斷」,也是,修諸菩薩的神通也是無窮無盡的,到佛的境界才圓滿。而這個般若波羅蜜的修行人,他修這個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乃至漏盡通,也是相續不斷地這麼修。

  

  「成就衆生,淨佛國土不斷」,他利益衆生這件事,也沒有中止的時候,也是不斷。「淨佛國土」這件事也是「不斷」,就是佛成佛了,那個佛土是清淨莊嚴的,清淨莊嚴不是自然來的,是由修種種功德利益衆生,才成就這個清淨的佛世界,這也是長時間的修行成就的,所以淨佛國土也不斷。

  

  「乃至修一切種智不斷」,佛的一切種智到佛的時候才圓滿,也是不斷地修種種功德才成就的。這是學習般若法門,有菩提願的這個人,他做這個功德沒有窮盡的時候,這是第二科。下面第叁科「降伏惡人果」。

  

  是人亦能降伏難論毀謗。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羅蜜乃至正憶念,不離薩婆若心,書持經卷,華香供養,乃至旛蓋,亦得是今世、後世功德。

  

  「是人亦能降伏難論毀謗」,這個般若波羅蜜的這位修行人,他能降伏別人難論,難論他、毀謗他,他能調伏。能調伏,我們的想法應該是把那個人調伏了,其實在不止于此,也能調伏自己不在乎這件事。說是外人說你的壞話,怎麼怎麼毀謗你,但是這個人心裏不動,這就叫做「調伏」,這事還是非常重要的。

  

  我看見有一個出家人,有一個出家人常和一個女人來往,常和這女人來往,那麼大家就譏嫌他,說他怎麼怎麼地不對,說他不對。那麼說他不對,當然有的人是背著在後邊,不是當他的面說,但是常這樣做呢,就有人當他面說了,他聽見這話,這個出家人就說:是那樣的嗎?他就說這麼一句話,然後就什麼事也沒有。他不是說:我要找律師,他不這樣子。那麼也有人就當這個女人說,女人:「你們搞錯了,他和我沒什麼事。」就是這樣子。那麼這樣子,後來就感覺到最初毀謗他嘛,後來有人又感覺以前毀謗不對,現在又向他道歉,這個比丘說:是那樣的嗎?還是這一句話,什麼事也沒有。

  

  所以這上面說是「亦能降伏難論毀謗」,這就是降伏;不是要找律師來降伏,不是這個樣的。就是他心裏不動,不在乎這件事情。

  

  「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羅蜜乃至正憶念,不離薩婆若心,書持經卷,華香供養,乃至旛蓋,亦得是今世、後世功德」,就是這個人能得到這樣的功德,當然這是學習般若法門,自然是會這樣子,當然這件事,現在是這樣子,將來還是這樣子,所以是今世的功德、後世的功德。

  

  下面第四科,「得諸天供養禮拜」。

  

  複次,憍屍迦!善男子善女人書持經卷,在所住處,叁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四天王天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者,皆來到是處,見般若波羅蜜,受、讀誦、說,供養禮拜還去。叁十叁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梵衆天、梵輔天、梵會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淨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無蔭行天、福德天、廣果天,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者,皆來到是處,見般若波羅蜜,受、讀誦、說,供養禮拜還去。淨居諸天,所謂無诳天、無熱天、妙見天、喜見天、色究竟天,皆來到是處,見是般若波羅蜜,受、讀誦、說,供養禮拜還去。複次,憍屍迦!十方世界中諸四天王天乃至廣果天,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及淨居天,並余諸天、龍、鬼神、幹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亦來見般若波羅蜜,受、讀誦、說,供養禮拜還去。

  

  「複次,憍屍迦!善男子善女人書持經卷,在所住處,叁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四天王天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者,皆來到是處」,這個叁千大千世界,四天王是很多的,但是這四天王裏邊也有是佛教徒,也有不是的,那麼有什麼不同呢?就是他們聽佛說法發了無上菩提心了,這個人「皆來到是處」,都會到這個般若波羅蜜的這個修行人這裏來。「見般若波羅蜜,受、讀誦、說,供養禮拜還去」,到這來受持、讀誦,和演說般若波羅蜜;就是這個菩薩,學習般若法門這個人,他在受持、讀誦、宣揚般若波羅蜜,他來看見這個境界的時候,他要供養,供養這個法師,然後禮拜,回到天上去了。

  

  「叁十叁天」就是四王天之上的須彌頂天。這個「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這就是欲界一共六天,就是除了四天王天,這一共是五種天。還有「梵衆天」,那就是色界天上,「梵衆天、梵輔天、梵會天、大梵天」,這是初禅。「光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這是二禅。「淨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這是叁禅天上的人。「無蔭行天、福德天、廣果天」,這是四禅天上的人。這個「蔭行」,我解釋一下,就是沒有雲,也有的地方解釋無雲天;但是這個地方,鸠摩羅什法師翻個「蔭行」,就是沒有雲的這個天,還有「福德天、廣果天」。

  

  這些天;初禅、二禅、叁禅、四禅天,「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的,也有不發無上菩提心的,也有不信佛的,諸天也有不信佛的。「皆來到是處」,都是到般若波羅蜜的這個修行人這裏。「見般若波羅蜜」,這個「見般若波羅蜜」應該是指經卷說,那麼這個般若波羅蜜的修行人,來受持、讀誦、講說,「供養禮拜還去」,這個天,諸天也是供養禮拜就走了。

  

  這下面說「淨居諸天,所謂無诳天」,「淨居諸天」就是四禅天之上,有五個淨居天,淨居天,這是佛教徒得叁果的聖人,都在這地方住。這個淨居天一共有五層,有五個:「無诳天、無熱天、妙見天、喜見天、色究竟天」,這一共是五個天。這五個天人,「皆來到是處」,也到這個地方來,這個般若波羅蜜的這個修行人這裏來。「見是般若波羅蜜,受、讀誦、說」,也是「供養禮拜」,走了。

  

  「複次,憍屍迦!十方世界中諸四天王天乃至廣果天」,前面是說娑婆世界的天;現在說「十方世界中諸四天王天乃至廣果天,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及淨居天,並余其余的諸天、龍、鬼神、幹闼婆」;「幹闼婆」翻到中國話,翻個香陰,「陰」就是這個色受想行識的五陰,但是這個人,這是個神,他以香爲食,以香做飲食,所以他的身體有香,所以叫做香陰。「阿修羅、迦樓羅」,迦樓羅就是金翅鳥。

  

  「緊那羅」也是鬼神,但是頭這個地方有個角,單獨一個角,就是牛有角,就是他的頭上有個角,不是兩個角,就是一個角,他的身體也就是……。只有長個角呢,和我們人有一點不同,我們人頭上沒有角嘛!但是他頭上有個角,所以人說是……我們人若是看見這個人呢,這個人是人呢?不是人呢?就會疑惑,所以他叫做似人,相似的「似」,他和人相似。「摩睺羅伽」是大蟒神。

  

  「亦來見般若波羅蜜,受、讀誦、說,供養禮拜還去」,也是相信佛法的這些人。這是第四科。下面第五科,是「明受持般若則是法施果」。

  

  是善男子善女人應作是念:十方世界中諸四天王天乃至廣果天,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及淨居天,並余諸天、龍、鬼神、幹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來見般若波羅蜜,受、讀誦、說,供養禮拜,我則法施已。

  

  這個「是善男子善女人」就是學習般若法門的這個人,…

《摩诃般若波羅蜜經講記 尊導品 5》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