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善男子善女人應作是念:十方世界中諸四天王天乃至廣果天,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及淨居天,並余諸天、龍、鬼神、幹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來見般若波羅蜜,受、讀誦、說,供養禮拜,我則法施已。
「是善男子善女人應作是念」,就是這個受持、讀誦、正憶念的這個善男子、善女人的心裏面應該這樣想:「十方世界中諸四天王天乃至廣果天,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他們是見佛聞法,對于佛法有信心的人。「及淨居天,並余諸天、龍、鬼神、幹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來見般若波羅蜜,受、讀誦、說,供養禮拜」,「我則法施已」,他們來這裏看見般若波羅蜜經卷,能夠受持、讀誦,也聽見了講說般若波羅蜜這個事情,他們也供養禮拜,這就是等于是你的法布施了,這是功德。
下面是第六科「明受持般若人得諸天守護」,分四科,第一科「正明諸天守護」。
憍屍迦!叁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咤天,及十方世界中諸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咤天,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者,護持是善男子善女人,諸惡不能得便,除其宿命重罪。憍屍迦!是善男子善女人亦得是今世功德;所謂諸天子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皆來到是處。
「憍屍迦!叁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咤天,及十方世界中諸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咤天,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的,他們有這樣高尚的意願的諸天,就是信佛的人,信佛的諸天。不信佛的,他們不睬我們這件事的哦!這是信佛的。「護持是善男子善女人」,這麼多的諸天都是信佛的呀,他護持這個善男子善女人,就是受持、讀誦、正憶念這個善男子、善女人。「諸惡不能得便」,這一切不如意的事情,沒有機會來觸惱你的,他們這麼多的諸天來保護你呀!「除其宿命重罪」,如果是這個人宿世,你現在雖然是受持、讀誦、正憶念《摩诃般若波羅蜜經》,但是你前一生你做過重大的罪過,那這些諸天來保護你就有困難了。
「憍屍迦!是善男子善女人亦得是今世功德」,這個人得到諸天的守護的功德,「所謂諸天子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者,都來到你這個地方來呀,這件事也是非常吉祥的,得到這個,這也就是功德。
前面第一科「明諸天守護」。下面第二科,釋天來的所以。
辰二、釋天來所以
何以故?憍屍迦!諸天子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欲救護一切衆生,不舍一切衆生,安樂一切衆生故。
「何以故?」什麼原因諸天會到你這兒來呢?「憍屍迦!諸天子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他們是有這樣的意願的,是「欲救護一切衆生」,他有慈悲心他救護衆生,我們人間的人福德沒那麼大容易有些困難,所以他們來救護我們。「不舍一切衆生」,他有慈悲心,不願意棄舍我們;他們天上的人福報太大了,他一定在天上享福嘛,爲什麼會到你這兒來呀?就是因爲有慈悲心啊,想想他也是佛教徒,我們也是佛教徒,就互相地愛護,來保護我們,所以會來的。「安樂一切衆生故」,希望一切衆生能得到安樂,所以他會到我們人間來。
這是一個釋天來的所以。下面第叁科,「釋肉眼人疑」。
爾時,釋提桓因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雲何當知諸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咤天來,及十方世界中諸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咤天來,見般若波羅蜜,受、讀誦、說,供養禮拜時?佛告釋提桓因:憍屍迦!若善男子善女人見大淨光明,必知有大德諸天來,見般若波羅蜜,受、讀誦、說,供養禮拜時。複次,憍屍迦!善男子善女人若聞異妙香,必知有大德諸天來,見般若波羅蜜,受、讀誦、說,供養禮拜時。複次,憍屍迦!善男子善女人行淨潔故,諸天來到其處,見般若波羅蜜,受、讀誦、說,供養歡喜禮拜。
「爾時,釋提桓因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雲何當知諸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咤天來」,我們怎麼知道,他們來了我們怎麼知道呢?這是一個疑問。「及十方世界中諸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咤天來,見般若波羅蜜,受、讀誦、說,供養禮拜時」,我們怎麼知道他們會到我們這兒來了呢?「佛告釋提桓因:憍屍迦!若善男子善女人見大淨光明」,如果你看見像廣大清淨的光明,你若看見這個呢,那就是諸天來了,必知有大福德的諸天來了。「見般若波羅蜜,受、讀誦、說,供養禮拜時」,就是你若看見光明、大淨光明,那就是他們諸天來了。
「複次,憍屍迦!善男子善女人若聞異妙香」,我們常讀《摩诃般若波羅蜜經》的確有這件事,你常讀誦《摩诃般若波羅蜜經》的時候,就感覺到有特別的香,若聞到這個「異妙」,特別的不同的微妙的香。那麼昨天,我們到一個地方說,他不用聞,用聽,聽香;聽香讀話,用這個聽這個字,聞也是聽嘛!當然這個聞,我們用鼻見聞、嗅,嗅這個香,用聞也是可以,總是用我們這個識接觸到香了。必知有大德諸天會來了,不然的話,那個香,爲什麼理由會有香?什麼理由會有光明呢?就是大德諸天來的關系。這個「見般若波羅蜜,受、讀誦、說,供養禮拜時」。
「複次,憍屍迦!善男子善女人行淨潔故,諸天來到其處」,你受持、讀誦、正憶念,供養禮拜般若波羅蜜,但是你還要做好一件事,就是「行淨潔故」。行有叁行:身行、語行、意行,身口意的行動要清淨,「諸天來到其處」,你若清淨的時候諸天他會來的,「見般若波羅蜜,受、讀誦、說,供養歡喜禮拜」的。你若這個地方汙穢,你身口意汙穢,諸天不來,諸天歡喜清淨,還有這件事哦!
是中有小鬼輩,即時出去,不能堪任是大德諸天威德故。
「是中有小鬼輩,即時出去」,我們的威德不大呀,這個小鬼和我們同住;但是諸天若來呢,這些小鬼輩即時就跑了啊,他們不能堪任是大德諸天的威德,他受不了啊!所以小鬼都跑了。
以是大德諸天來故,是善男子善女人生大心。以是故,般若波羅蜜所住處,四面不應有諸不淨;應當然燈燒香,散衆名華,衆香塗地,衆蓋幢旛,種種嚴飾。
「以是大德諸天來故,是善男子善女人生大心」,這些有罪過的鬼和我們同住,我們有的時候會有些不如意的事情,也不舒服;若諸天來,他就走了,這小鬼受不了,跑了。跑了呢,我們自己可能不知道這件事,但是身心會感覺舒服一點。
「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生大心」,這個大福德的諸天到我們這兒來的時候,我們還有什麼好處呢?是善男子善女人生大心,這心量廣大了,和以前不同,有這個事情。「以是故,般若波羅蜜所住處,四面不應有諸不淨」,就是打理這個環境讓它清淨。「應當然燈」,然這個燈,還要燒香,「散衆名華,衆香塗地,衆蓋幢旛,種種的嚴飾」,你這個地方要莊嚴起來。
這是第二科。下面第叁科。
複次,憍屍迦!善男子善女人說法時,終無疲極,自覺身輕心樂,隨法偃息,臥覺安隱,無諸惡夢。夢中見諸佛叁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比丘僧恭敬圍繞而爲說法;在諸佛邊聽受法教,所謂六波羅蜜、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分別六波羅蜜義,分別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亦分別其義。亦見菩提樹莊嚴殊妙;見諸菩薩趣菩提樹,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見諸佛成已,轉*輪;見百千萬菩薩共集法論議,應如是求薩婆若,應如是成就衆生,應如是淨佛國土。亦見十方無數百千萬億諸佛,亦聞其名號,某方某國某佛,若幹百千萬菩薩,若幹百千萬聲聞,恭敬圍繞說法。複見十方無數百千萬億諸佛般涅槃;複見無數百千萬億諸佛七寶塔,見供養諸塔,恭敬、尊重、贊歎,華香乃至旛蓋。憍屍迦!是善男子善女人見如是善夢,臥安覺安。諸天益其氣力,自覺身體輕便。不大貪著飲食、衣服、臥具、湯藥;于四供養,其心輕微。譬如比丘坐禅,從禅定起,心與定合,不貪著飲食,其心輕微。何以故?憍屍迦!諸天法應以諸味之精益其氣力故。十方諸佛及天、龍、鬼神、阿修羅、幹闼婆、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亦益其氣力。
「複次,憍屍迦!善男子善女人說法時,終無疲極,自覺身輕心樂」,這是下面第叁科「覺夢常安」。是不但有前面的功德,另外還有這樣的功德。佛又招呼這個憍屍迦,說「善男子善女人」,在宣揚、贊歎般若法門的時候,「終無疲極」,不會特別疲倦,有這個事情。「自覺身輕心輕」,感覺這個身體不重,心裏面也感覺到快樂。
「隨法偃息,臥覺安隱」:「隨法偃息」怎麼講呢?這個「法」這個字可以當功課講,就是你學習《摩诃般若波羅蜜經》這個人,受持、讀誦、正憶念,你就隨著那個功課表「偃息」,那個時候你休息的時候。「臥覺安隱」,你臥在那裏身心都感覺到舒服,這樣子哦。「無諸惡夢」,不會有惡夢,不會有惡夢的,還有這件事。「夢中見諸佛叁十二相」,看見佛叁十二相、八十種好的莊嚴。「比丘僧恭敬圍繞而爲說法」,這個看見佛的莊嚴,還看見很多的比丘僧恭敬圍繞佛,佛爲這些比丘僧說法。
「在諸佛邊聽受法教」,這些比丘僧在佛邊聽受佛的教法,聽受佛的教導,什麼法呢?佛爲這些諸比丘僧說六波羅蜜、說四念處、四正勤乃至十八不共法。「分別六波羅蜜義」,前面說六波羅蜜是六波羅蜜的文,這底下還要分別,還要講說六波羅蜜裏面的道理。「分別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的名,名句,也「分別其義」,解釋它的道理。「亦見菩提樹莊嚴殊妙」,這個受持、讀誦、正憶念、臥覺安隱的這個善男子善女人,不但是看見佛爲諸比丘說法,他還看見佛菩提樹,佛成道的那個菩提樹,特別莊嚴殊妙。也「見諸菩薩趣菩提樹」,見到行菩薩道的諸菩薩到菩提樹那地方來了,在菩提樹下靜坐,「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了。
「見諸佛成已」,見諸菩薩成佛了以後「轉*輪」,爲一切衆…
《摩诃般若波羅蜜經講記 尊導品 8》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