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通。漏盡通是聖人,這個前五種神通,如果沒有漏盡通都還是凡夫境界。
「成就衆生,淨佛國土不斷」,這成就衆生不斷,淨佛國土不斷;「成就衆生」,就是以佛法的戒定慧來饒益衆生,這叫做成就。就是成就了這個功德,他真實得大利益,而不會繼續地在生死裏流轉,那叫做成就。如果你對他是用了很大的慈悲心,結果啊,他繼續在生死裏流轉,你對他有利益嗎?沒有利益的,所以這叫做成就衆生不斷。「淨佛國土不斷」,這個成就了六波羅蜜的時候,你有般若波羅蜜,用般若波羅蜜做種種功德回向成佛的時候,我國土裏沒有叁惡道,沒有這些貧窮的這些事情,這叫做淨佛國土,使令你成佛的這個世界都是清淨莊嚴的,這件事也不中斷。「乃至修一切種智不斷」,就是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的佛的智慧,這件事也是永久的,也不會中斷,這是第二種功德,不斷絕果,行不斷絕果。這第叁種是降伏惡人果。
是人亦能降伏難論毀謗。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羅蜜乃至正憶念,不離薩婆若心,書持經卷,華香供養,乃至旛蓋,亦得是今世、後世功德。
「是人亦能降伏難論毀謗」,說是這個人,受持、讀誦,乃至正憶念、書持經卷、華香供養,這個人他得了這麼多的功德,他又得了一種功德:「能降伏難論毀謗」;你誰和他辯論,非理地同他辯論,他能降伏你,你毀謗他,他也能降伏,他有這個智慧能力。「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羅蜜乃至正憶念,不離薩婆若心」,你有這樣的功德,又能「書持經卷,華香供養,乃至旛蓋,亦得是今世、後世功德」,也能得到這樣的功德,降伏難論毀謗,能得到這個功德,不但是今世、後世還能得這個功德,所以這叫二世功德。
下面第四科「得諸天供養禮拜」。
複次,憍屍迦!善男子善女人書持經卷,在所住處,叁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四天王天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者,皆來到是處,見般若波羅蜜,受、讀誦、說,供養禮拜還去。叁十叁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梵衆天、梵輔天、梵會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淨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無蔭行天、福德天、廣果天,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者,皆來到是處,見般若波羅蜜,受、讀誦、說,供養禮拜還去。淨居諸天,所謂無诳天、無熱天、妙見天、喜見天、色究竟天,皆來到是處,見是般若波羅蜜,受、讀誦、說,供養禮拜還去。複次,憍屍迦!十方世界中諸四天王天乃至廣果天,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及淨居天,並余諸天、龍、鬼神、幹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亦來見般若波羅蜜,受、讀誦、說,供養禮拜還去。
「複次,憍屍迦!善男子善女人書持經卷,在所住處」,在你所居住的地方。這「叁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四天王天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者」:這個「叁千大千世界」怎麼解釋呢?就是我們在經論上,我們居住這個地方是南閻浮提,是四大部洲之一,這是南,在須彌山的南部,東方還有一個地方,西方、北方,還有四大部洲,另外還有須彌山,須彌山腰這個地方有四天王天,東、西、南、北四方有四天王天,這須彌山頂上有忉利天,就是叁十叁天,那麼上面還有夜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那麼向上去。再向上去呢,還有個色界初禅,初禅以上還有二禅,二禅上面有叁禅,叁禅上面有四禅。這個無色界的四空定的人,這個不是一定要在色界天以上,就是在人間修色界四禅成功了的人,他又繼續地修無色界的四空定,就在色界第四禅裏面修四空定成功了,這種人多數在什麼地方呢?多數在深山裏面,在人間的深山裏面;他在那裏修成功了以後,隨著他的壽命或者是幾百年、幾千年死掉了。死掉了呢,他就在那裏;他原來在那兒住,死掉了,就是這個無色界四空定的這個人在那兒住。
那麼這個叁千大千世界怎麼講呢?就是一千個四天下、一千個四王天、一千個忉利天,乃至一千個他化自在天,一千個初禅,一千個初禅上面有一個二禅天,這是一個小千世界。那麼一千個小千世界呢,上面有一個叁禅天,這是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上面有個四禅天,這是叫做叁千世界,而這個叁千呢,總合起來名爲大千世界,叁千就是小千、中千、大千;這個大千世界就是叁千世界,大千世界上面有個四禅天。
這上面說「在所住處」,就是叁千大千世界之內,所有的諸四天王天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的「皆來到是處」,叁千大千世界裏面有很多的四天王天了,但是這個四天王天是相信佛法的,建立了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就是發願要得無上菩提的這個天人、這個四天王天,「皆來到是處」,他們都來到受持、讀誦、正憶念,香華供養《摩诃般若波羅蜜經》的這個人這裏,都來到這裏來。
來到這裏來呢,「見般若波羅蜜,受、讀誦、說」,就看見了我們人間的人,來受持、讀誦、演說這個《般若波羅蜜經》。那麼這天上的這麼多的四天王天,他看見了我們人間的人,受持、讀誦、演說《般若波羅蜜經》呢,他們就發心供養,也禮拜,然後走了,有這個事,這是說四天王天。
下面,四天王天以上還有叁十叁天,還有個夜摩天。「夜摩天」,翻到中國話翻個時分,時分就是做什麼都有時間的,這個時候做這件事,那個時候做那件事,時分。「兜率陀天」呢,翻到中國話翻個知足天,他們這個貪著五欲有知足的時候,不像我們人沒有知足的時候。「化樂天」,化樂天呢這也是欲界天,他是化現五欲的境界,心情得大自在很快樂,叫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呢,就是這個欲界是六天,這個前五天變化的種種五欲樂的境界,他于中得大自在,所以叫他化自在天。
「梵衆天、梵輔天、梵會天、大梵天」,這是初禅,初禅天。初禅天通常說是叁個天,梵衆天、梵輔天、大梵天,沒有梵會天,這裏多出來一個梵會天。這個「梵衆天」,就是得了初禅的這個人,他成就了色界初禅,超過了未到地定,得到這個定以後呢,他若在人間死掉了,然後生到初禅天去,這個天是在天上不是在人間。成就了初禅,這時候壽命沒盡,他還在人間生活,那只是有初禅的功夫,還不是天上的人。這個「梵輔天」呢,就在人間成就初禅,生到色界初禅的時候,他幫助大梵天做事,所以叫「梵輔天」。
「梵會天」,我沒有看見對這個名字的解釋,我現在我推想這個話的意思;這個色界天上的人,原來都是人間的人,人間的人多數是孤獨的人,他不願意和人在一起,他在那裏深山裏面一個地方,他就修禅定成功了,他和人不來往,他厭惡人很俗氣,他不高興這個境界,他就是都是在深山裏面住,很孤獨的。那麼他到了天上去呢,這個梵衆天、梵輔天,這個時候物與類聚,都是得色界初禅的人在一起集會,叫「梵會天」,在一起集會,這時候就不孤獨了,所以叫做「梵會天」。
「大梵天」呢,就是他的威德大,威德大是什麼呢?他成就了色界初禅,但是這個大梵天成就了中間禅,就是由初禅,他的功夫超過了初禅,但是還沒到第二禅,在二禅、初禅之間叫中間禅。那麼這個人呢,就是大梵天。
「光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這是二禅天,二禅天呢他的光明要超過初禅。「少光天」,但是禅天比較起來他的光少,這個禅天光明是無量的。這個「光音天」是什麼意思呢?他們說話的時候不像我們發出聲音來說話,他們放光就是說話了,用光明表示你要說的那件事,用光,所以叫做「光音天」,這是光音天,這是二禅天。
這個下面是「淨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呢,這是叁禅天,叁禅天他的功夫是超過了初禅和二禅,到了叁禅的境界。到了叁禅境界,就是對于初禅、對于二禅沒有愛著心,我們欲界的人對于欲是愛著,愛著,這個色界天、無色界天的人呢,他們對于他們所成就的禅定有愛著心。現在是到了叁禅天的人,他對于初禅、二禅不愛著,那就叫做「淨」,淨天,但是他們的功夫也有差別,有的是少淨,有的是無量淨,有的是遍淨,就是他對于初禅、二禅不染著,也有這麼多的差別,普遍的初禅、二禅,他都不愛著了,那麼叫做遍淨天。
「無蔭行天」這以下是四禅。這個經論上說叁禅天的人,他們禅定的快樂在叁界裏面是最殊勝的,那個禅定的快樂,其他的初禅、二禅、四禅天、無色界的四空天都不如叁禅的快樂,有這個事情。到四禅天的人,他的定的功夫是超過初禅、二禅、叁禅。這前面說到「無蔭行天」,其他的經論上有的時候叫「無雲天」,那個天上沒有雲了,那麼「無蔭行」就是沒有雲的覆蔭了,無雲天。「福德天」,就是這個四禅天的人,他這個天的福德很大。還有一個天叫「廣果天」,他得到的禅定的果是非常殊勝的。
「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者,皆來到是處」,前面說是四天王天來到是處,這欲界的後面的這五層天、叁十叁天、初禅、二禅、叁禅、四禅,這裏邊有的是相信佛法,也有的不相信佛法的,相信佛法的就是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了,那麼發無上菩提心的這些天呢,皆來到是處,都到你這個地方來,你受持、讀誦、正憶念《摩诃般若波羅蜜經》,他們就會到你這兒來。
到你這兒來是怎麼情形呢?「見般若波羅蜜」,你這裏你是學習《摩诃般若波羅蜜經》嘛,所以到你這兒來,他就看見《摩诃般若波羅蜜經》了,也看見你受持、看見你讀誦,看見你演說,他也就發心供養禮拜,走了,這樣子。那麼這是初禅、二禅、叁禅、四禅的情形。
這下邊又說到這個「淨居諸天」,這個淨居天呢,前面那些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的人,也就是佛教徒了,但是這另外還有淨居諸天。淨居諸天他們所居住的地方高過四禅,高過初禅、二禅、叁禅、四禅,在四禅已上,這些淨居諸天,他…
《摩诃般若波羅蜜經講記 尊導品 7》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