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通。漏尽通是圣人,这个前五种神通,如果没有漏尽通都还是凡夫境界。
「成就众生,净佛国土不断」,这成就众生不断,净佛国土不断;「成就众生」,就是以佛法的戒定慧来饶益众生,这叫做成就。就是成就了这个功德,他真实得大利益,而不会继续地在生死里流转,那叫做成就。如果你对他是用了很大的慈悲心,结果啊,他继续在生死里流转,你对他有利益吗?没有利益的,所以这叫做成就众生不断。「净佛国土不断」,这个成就了六波罗蜜的时候,你有般若波罗蜜,用般若波罗蜜做种种功德回向成佛的时候,我国土里没有三恶道,没有这些贫穷的这些事情,这叫做净佛国土,使令你成佛的这个世界都是清净庄严的,这件事也不中断。「乃至修一切种智不断」,就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佛的智慧,这件事也是永久的,也不会中断,这是第二种功德,不断绝果,行不断绝果。这第三种是降伏恶人果。
是人亦能降伏难论毁谤。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不离萨婆若心,书持经卷,华香供养,乃至旛盖,亦得是今世、后世功德。
「是人亦能降伏难论毁谤」,说是这个人,受持、读诵,乃至正忆念、书持经卷、华香供养,这个人他得了这么多的功德,他又得了一种功德:「能降伏难论毁谤」;你谁和他辩论,非理地同他辩论,他能降伏你,你毁谤他,他也能降伏,他有这个智慧能力。「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不离萨婆若心」,你有这样的功德,又能「书持经卷,华香供养,乃至旛盖,亦得是今世、后世功德」,也能得到这样的功德,降伏难论毁谤,能得到这个功德,不但是今世、后世还能得这个功德,所以这叫二世功德。
下面第四科「得诸天供养礼拜」。
复次,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书持经卷,在所住处,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四天王天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皆来到是处,见般若波罗蜜,受、读诵、说,供养礼拜还去。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梵辅天、梵会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净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无荫行天、福德天、广果天,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皆来到是处,见般若波罗蜜,受、读诵、说,供养礼拜还去。净居诸天,所谓无诳天、无热天、妙见天、喜见天、色究竟天,皆来到是处,见是般若波罗蜜,受、读诵、说,供养礼拜还去。复次,憍尸迦!十方世界中诸四天王天乃至广果天,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及净居天,并余诸天、龙、鬼神、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亦来见般若波罗蜜,受、读诵、说,供养礼拜还去。
「复次,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书持经卷,在所住处」,在你所居住的地方。这「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四天王天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这个「三千大千世界」怎么解释呢?就是我们在经论上,我们居住这个地方是南阎浮提,是四大部洲之一,这是南,在须弥山的南部,东方还有一个地方,西方、北方,还有四大部洲,另外还有须弥山,须弥山腰这个地方有四天王天,东、西、南、北四方有四天王天,这须弥山顶上有忉利天,就是三十三天,那么上面还有夜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那么向上去。再向上去呢,还有个色界初禅,初禅以上还有二禅,二禅上面有三禅,三禅上面有四禅。这个无色界的四空定的人,这个不是一定要在色界天以上,就是在人间修色界四禅成功了的人,他又继续地修无色界的四空定,就在色界第四禅里面修四空定成功了,这种人多数在什么地方呢?多数在深山里面,在人间的深山里面;他在那里修成功了以后,随着他的寿命或者是几百年、几千年死掉了。死掉了呢,他就在那里;他原来在那儿住,死掉了,就是这个无色界四空定的这个人在那儿住。
那么这个三千大千世界怎么讲呢?就是一千个四天下、一千个四王天、一千个忉利天,乃至一千个他化自在天,一千个初禅,一千个初禅上面有一个二禅天,这是一个小千世界。那么一千个小千世界呢,上面有一个三禅天,这是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上面有个四禅天,这是叫做三千世界,而这个三千呢,总合起来名为大千世界,三千就是小千、中千、大千;这个大千世界就是三千世界,大千世界上面有个四禅天。
这上面说「在所住处」,就是三千大千世界之内,所有的诸四天王天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皆来到是处」,三千大千世界里面有很多的四天王天了,但是这个四天王天是相信佛法的,建立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发愿要得无上菩提的这个天人、这个四天王天,「皆来到是处」,他们都来到受持、读诵、正忆念,香华供养《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这个人这里,都来到这里来。
来到这里来呢,「见般若波罗蜜,受、读诵、说」,就看见了我们人间的人,来受持、读诵、演说这个《般若波罗蜜经》。那么这天上的这么多的四天王天,他看见了我们人间的人,受持、读诵、演说《般若波罗蜜经》呢,他们就发心供养,也礼拜,然后走了,有这个事,这是说四天王天。
下面,四天王天以上还有三十三天,还有个夜摩天。「夜摩天」,翻到中国话翻个时分,时分就是做什么都有时间的,这个时候做这件事,那个时候做那件事,时分。「兜率陀天」呢,翻到中国话翻个知足天,他们这个贪着五欲有知足的时候,不像我们人没有知足的时候。「化乐天」,化乐天呢这也是欲界天,他是化现五欲的境界,心情得大自在很快乐,叫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呢,就是这个欲界是六天,这个前五天变化的种种五欲乐的境界,他于中得大自在,所以叫他化自在天。
「梵众天、梵辅天、梵会天、大梵天」,这是初禅,初禅天。初禅天通常说是三个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没有梵会天,这里多出来一个梵会天。这个「梵众天」,就是得了初禅的这个人,他成就了色界初禅,超过了未到地定,得到这个定以后呢,他若在人间死掉了,然后生到初禅天去,这个天是在天上不是在人间。成就了初禅,这时候寿命没尽,他还在人间生活,那只是有初禅的功夫,还不是天上的人。这个「梵辅天」呢,就在人间成就初禅,生到色界初禅的时候,他帮助大梵天做事,所以叫「梵辅天」。
「梵会天」,我没有看见对这个名字的解释,我现在我推想这个话的意思;这个色界天上的人,原来都是人间的人,人间的人多数是孤独的人,他不愿意和人在一起,他在那里深山里面一个地方,他就修禅定成功了,他和人不来往,他厌恶人很俗气,他不高兴这个境界,他就是都是在深山里面住,很孤独的。那么他到了天上去呢,这个梵众天、梵辅天,这个时候物与类聚,都是得色界初禅的人在一起集会,叫「梵会天」,在一起集会,这时候就不孤独了,所以叫做「梵会天」。
「大梵天」呢,就是他的威德大,威德大是什么呢?他成就了色界初禅,但是这个大梵天成就了中间禅,就是由初禅,他的功夫超过了初禅,但是还没到第二禅,在二禅、初禅之间叫中间禅。那么这个人呢,就是大梵天。
「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这是二禅天,二禅天呢他的光明要超过初禅。「少光天」,但是禅天比较起来他的光少,这个禅天光明是无量的。这个「光音天」是什么意思呢?他们说话的时候不像我们发出声音来说话,他们放光就是说话了,用光明表示你要说的那件事,用光,所以叫做「光音天」,这是光音天,这是二禅天。
这个下面是「净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呢,这是三禅天,三禅天他的功夫是超过了初禅和二禅,到了三禅的境界。到了三禅境界,就是对于初禅、对于二禅没有爱着心,我们欲界的人对于欲是爱着,爱着,这个色界天、无色界天的人呢,他们对于他们所成就的禅定有爱着心。现在是到了三禅天的人,他对于初禅、二禅不爱着,那就叫做「净」,净天,但是他们的功夫也有差别,有的是少净,有的是无量净,有的是遍净,就是他对于初禅、二禅不染着,也有这么多的差别,普遍的初禅、二禅,他都不爱着了,那么叫做遍净天。
「无荫行天」这以下是四禅。这个经论上说三禅天的人,他们禅定的快乐在三界里面是最殊胜的,那个禅定的快乐,其他的初禅、二禅、四禅天、无色界的四空天都不如三禅的快乐,有这个事情。到四禅天的人,他的定的功夫是超过初禅、二禅、三禅。这前面说到「无荫行天」,其他的经论上有的时候叫「无云天」,那个天上没有云了,那么「无荫行」就是没有云的覆荫了,无云天。「福德天」,就是这个四禅天的人,他这个天的福德很大。还有一个天叫「广果天」,他得到的禅定的果是非常殊胜的。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皆来到是处」,前面说是四天王天来到是处,这欲界的后面的这五层天、三十三天、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里边有的是相信佛法,也有的不相信佛法的,相信佛法的就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了,那么发无上菩提心的这些天呢,皆来到是处,都到你这个地方来,你受持、读诵、正忆念《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他们就会到你这儿来。
到你这儿来是怎么情形呢?「见般若波罗蜜」,你这里你是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嘛,所以到你这儿来,他就看见《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了,也看见你受持、看见你读诵,看见你演说,他也就发心供养礼拜,走了,这样子。那么这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情形。
这下边又说到这个「净居诸天」,这个净居天呢,前面那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人,也就是佛教徒了,但是这另外还有净居诸天。净居诸天他们所居住的地方高过四禅,高过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在四禅已上,这些净居诸天,他…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尊导品 7》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