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品《圓覺經》之二十四
(第十二章 賢善首菩薩所問章)
于是,賢善首菩薩在大衆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叁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在圓覺菩薩替咱大家請法之後,十二圓覺菩薩當中的最後一位,賢善首菩薩,要替咱大家,向佛陀請問關于本經的功德名字,以及護法和流傳的情況,等等。
于是,賢善首菩薩,在大衆當中,從座位上站起來,五體投地,頂禮佛陀的雙足;起身之後,順時針圍繞著佛陀,繞佛叁圈,又回到了剛才禮佛的地方,雙膝跪地,雙手交叉合掌,恭敬地向佛說道:
大悲世尊!廣爲我等及末世衆生,開悟如是不思議事。
“大慈大悲的世尊啊!您爲我們大家,以及末法時代的衆生,開導了如此不可思議的修行境界,真是太稀有了。”
哎,所謂的“如是不思議事”,就是指本經的全部法義與修行境界。所謂的“開悟”呢?是指如來善巧開導,而咱大家,應當隨順開悟才對呀。
下面,在贊歎了如來以後,賢善首菩薩,替咱大家正式請法:
世尊!此大乘教,名字何等?雲何奉持?衆生修習得何功德?雲何使我護持經人?流布此教至于何地?
“世尊啊!您所講說的這部大乘教法,叫什麼名字呢?我們大家,應當如何信受奉行呢?衆生修習這部經典,能夠得到什麼功德呢?您要求我們大家,如何保護修持本經的人呢?這部教典,應當流傳到什麼地方呢?”
哎,賢善首菩薩,替咱向佛提了五個問題:
第一、這部大乘了義經典,叫啥名字?
第二、咱大家應當如何奉行這部經典?
第叁、咱和一切衆生,修習本經,將來可以得到啥功德?
第四、佛陀要求菩薩和護法神們,怎樣保護受持本經的人?
第五、這部經典及其教法,將會流傳到啥地方呢?
關于世尊的解答呀,咱一會兒詳細看後文。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叁請,終而複始。
這樣向如來請法之後,賢善首菩薩,再次五體投地,禮拜佛陀。而且呀,像這樣的請法儀軌,竟然重複了叁次,從始至終,有條不紊。
爾時,世尊告賢善首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爲諸菩薩及末世衆生,問于如來如是經教功德名字。汝今谛聽,當爲汝說。
這時呀,經過了賢善首菩薩的虔誠請法之後,法緣已經具備,世尊准備說法。所以呀,世尊告訴賢善首菩薩說:
“太好了,太好了!善男子,你們能夠替諸位菩薩,以及末法時代的衆生,向如來請問,這部佛經教法的名字與功德,等等。”
“現在請你們仔細聆聽,如來將要爲大家解說。”
時,賢善首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衆,默然而聽。
這時啊,在得到了世尊的贊歎,以及即將說法的允諾之後,賢善首菩薩心中充滿了歡喜,和大衆們一起,默然無聲,靜靜地聆聽。
下面,世尊首先解答賢善首菩薩的第一個問題:“此大乘教,名字何等?”世尊如此說道:
善男子!是經百千萬億恒河沙諸佛所說,叁世如來之所守護,十方菩薩之所皈依,十二部經清淨眼目。
“各位善男子!這部經典啊,是百千萬億恒河沙數,那樣多的諸佛所共同宣說的妙法;它是過去、現在和未來,一切如來所共同守護的秘密寶藏;也是十方世界的一切菩薩們所共同的歸依處;乃至于,它也是叁藏十二部經典,之最可寶貴的清淨智慧眼。”
——哎,這就是前文所說的“如是經教功德名字”當中的功德。世尊啊,在解答本經的名字之前,首先宣說本經的功德。因爲呀,如此殊勝之功德,佛陀之外,無人能夠予以宣說。
第一個功德,這部《圓覺經》,並不僅僅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所講說的,而是呢?乃是無量諸佛所共同宣說。這其中,含有兩層秘密義:其一,無量諸佛出世,都要宣說這部《圓覺經》,因爲,它太重要了;其二,就在釋迦牟尼佛講說本經的時候,也同時得到了無量諸佛的加持,可以說,是無量諸佛借著釋迦佛之金口,所共同宣說。
第二個功德,這部《圓覺經》,是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一切如來,所共同守護的秘密寶藏。爲啥呢?嘿嘿,因爲呀,如本經後文所說:“是經唯顯如來境界,唯佛如來能盡宣說”呀!哎,所謂的“守護”,對于諸佛來說,其實,沒啥好守護的,只是呢,就算經文在此,衆生也無法明了,所以說,本經叫做“秘密王叁昧”,哎,乃是最秘密的妙法呀!唯有佛陀,以及佛陀,才能夠透徹地宣說本經啊。
第叁個功德,這部《圓覺經》,以及圓覺妙法,是十方世界的一切菩薩們所共同的歸依處。哎,所謂的“皈依”,就其基本含義來說,也就是“歸依”。一切衆生,都需要有個依靠,有個歸依處,否則的話,往往就會六神無主;其中,也包括十方世界的一切菩薩在內。哎,有人問了,那麼,佛陀還需要歸依嗎?如果需要的話,他們歸依誰呢?
——嘿嘿,請問,您想聽真話呢,還是想聽假話呢?
——哦,要是想聽真話的話,嘿嘿,佛陀,就是一切法之父,也是一切功德之母,您說,還需要歸依嗎!
——要是想聽假話的話,嘿嘿,佛陀也需要歸依。歸依誰呢?歸依一切佛陀。那麼,一切佛陀,又歸依誰呢?歸依您啊!因爲,您就是未來佛呀!在您將來圓滿出世的時候,您就是一切的歸依處。
——啊?您歸依誰?嗨,您既然連自己該歸依誰都不知道,那就是迷惑不覺呀,當然,就需要皈依覺悟的佛陀啦。
第四個功德,這部《圓覺經》哪,堪稱叁藏十二部教典之最可寶貴的清淨智慧眼。哎,所謂的叁藏十二部,是指經、律、論叁座寶藏,裏面包含著很多部教典;其中每一部教典的內容呢,最多由十二個部分組成,這十二個部分是:
長行重頌並孤起,因緣譬喻及授記;
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廣論義無問說。
1、長行,就是指經文裏面的大段敘述文字,即正文;2、重頌,就是指用偈頌,把長行當中的內容複述一遍,哎,本經前十一章的末尾就是;3、孤起,就是在正文裏面,忽然加了一段其它內容,與正文似乎不太關聯,因爲很重要,所以要獨立予以補充;4、因緣,就是對于正文內容進行的補充,說明其內在的因緣關系;5、譬喻,對于那些難以理解的法義,佛陀往往用譬喻來進行說明,比如空花、陽焰,等等;6、授記,是指佛陀對于未來的事情,比如弟子何時成佛,等等,提前進行預言;7、本生,是指佛陀今生以及過去世的事迹;8、本事,是指菩薩或者聲聞弟子們,今生和過去世的事迹;9、未曾有,就是那些未曾聽聞過的,稀有內容;10、方廣,就是遍布十方,廣大無邊的教法,特指大乘教法;11、論義,就是指佛陀和弟子們相互論說法義,有問有答;12、無問說,就是指未經弟子發問,佛陀直接予以宣說的內容,比較少見,例如《佛說阿彌陀經》,等等。
所以呀,所謂的叁藏十二部,並不是說佛經只有十二部書,而是說,其中,每一部經典,最多包含十二個部分的內容啊。
佛經到底有多少呢?嘿嘿,您去翻翻《大藏經》吧,那是相當浩瀚呀。哎,在如此浩瀚的佛典當中,最精華的智慧,在哪裏呢?嘿嘿,就是咱這部《圓覺經》,它呀,堪稱是一切佛法的清淨智慧之眼,最可寶貴呀。
以上是本經的四種殊勝功德,下面呢,世尊正式解答本經的名字:
是經名大方廣圓覺陀羅尼,亦名修多羅了義,亦名秘密王叁昧,亦名如來決定境界,亦名如來藏自性差別。汝當奉持。
“這部經典,名字叫做大方廣圓覺陀羅尼,也叫做修多羅了義,還叫做秘密王叁昧,還叫做如來決定境界,還叫做如來藏自性差別。”
“以上述功德和名字,你們大家應當信受奉行。”
哎,在本經的五個名字當中,所謂的“大方廣圓覺陀羅尼”,是說呀,本經所開示的圓覺妙法,乃是一切大乘佛法的最根本法門,是大總持門;所謂的“修多羅了義”,是說啊,本經乃是大乘了義經典,所诠釋的,乃是大乘了義教法;所謂的“秘密王叁昧”,是說啊,本經乃是一切秘密叁昧法門之王;所謂的“如來決定境界”,是說啊,本經所顯發的,乃是真實不虛的如來境界;所謂的“如來藏自性差別”,是說啊,本經還開示了廣大圓滿的如來藏,在一切衆生自性當中的差別顯現。
在解答了“此大乘教,名字何等?”之後,緊接著,世尊就順便解答了“雲何奉持?”那就是說呀,咱大家應當依據上述兩段經文,所顯發的本經之功德和名字,好好思維其中的含義,自然就能夠信受奉行啦。
——爲啥呢?嘿嘿,因爲呀,只要充分認識到了本經功德與名字的內容,就明白了,此乃最殊勝的妙法,也是一切如來的最上心法,只要依據本經修行,最終必然圓滿佛果。
所以呀,世尊繼續解答“衆生修習得何功德?”以及“流布此教至于何地?”如此開示道:
善男子!是經唯顯如來境界,唯佛如來能盡宣說。若諸菩薩及末世衆生,依此修行,漸次增進,至于佛地。
“各位善男子!這部經典啊,所顯發的都是如來不可思議的境界,因此,只有如來,才能夠圓滿徹底地予以宣說。”
“如果諸位菩薩,以及末法時代的衆生們,能夠依止于此圓覺妙法而修行,就會逐漸增進功德,最終到達無上正等正覺之佛地。”
哎,本段經文所解說的,是賢善首菩薩第叁個問題“衆生修習得何功德?”當中的最根本功德,也是最終功德,那就是修習此圓覺法門,必將能夠到達佛地,也就是到達如來的境界呀。
同時呢,世尊也給咱解答了賢善首菩薩的第五個問題:“流布此教至于何地?”當中的“流布”問題。哎,所謂的流布,就是指對于經典進行傳播與宣揚,乃至于思維和實修,等等,包括十個方面:
一、供養經典;二、書寫經典;叁、贈送經典;四、聽經;五、受學經典;六、讀經;七、誦經;八、講說或注釋經典;九、思維經義;十、依經實修。
其中呢,以講說經典爲例,世尊對此開示道:“是經唯顯如來境界,唯佛如來能盡宣說。”就是說呀,由于本經所顯發的都是如來不可思議的境界,因此,只有如…
《趣品《圓覺經》之二十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