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菩薩學處·第六講 念佛見佛話無生(之二)▪P2

  ..續本文上一頁,將來就會升天堂,佛教的講法不是這樣的,佛教甚至認爲天堂比人間還不好,爲什麼?因爲天堂太享受,以致無法産生修道的念頭,在那幾千年幾萬年當中,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在這種環境當中,我們不會有修道的念頭、難以修道。因爲人類的生命短暫,所以會思考關于死後的問題,探討死後的世界,在短暫的人生當中,還有很多很多讓我們警惕的,如生老病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五蘊熾盛苦,它引起我們很多煩惱,但是煩惱也是啓發我們覺性的一個契機,所以我們要轉煩惱爲菩提。請問各位,有煩惱好?還是沒有煩惱好?還是有煩惱比較好,知道嗎?那阿狗阿貓沒煩惱,只會吃喝拉睡、繁衍種族,沒有思想,沒有人生觀或價值觀。所以人有煩惱是好事,因爲煩惱使我們意識到:煩惱的人生不理想,所以要去追求理想的、覺悟的人生。以上是講到我們一般人因爲沒有智慧,所以被宇宙萬象所迷惑了,被系縛在生死的牢獄當中,永遠不見佛、不見諸法的如實相。

  一、觀察于諸法自性無所有

  “觀察于諸法,自性無所有,如其生滅相,但是假名說。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

  我們常常講“見佛”“見佛”,這個地方就給我們一個答案。並不是見到木頭雕的、紙畫的佛像就是見佛,當然那也是見佛的一種,但真正的見佛是“觀察于諸法,自性無所有,如其生滅相,但是假名說。”如果你能這樣子了解到一切法無生無滅,那才真的時時刻刻諸佛常現前、全露法王身。

  現在我們來研究無生無滅這個問題。我們說空,我說這桌子是空的、這花朵是空的、這房子是空的,明明在你眼前,爲什麼說它是空的?因爲它是緣起的。花朵是經由泥土、水份、肥料、人工、陽光、空氣尋因緣才有這朵花的樣子出現,這朵花不是自己生的,花不自生,花不是自己生自己;同樣道理,一切法不自生,法是緣生,緣生必定是無自性——沒有永遠不變的自性、本體性,如果有自性本體的話,它就該永遠不變。所以我們講空、講有,事實上,空有也是一個相對待的名詞而已,並不是真正有一個空,也不是存在著一個實實在在的有。一切萬事萬物,我們有時用簡單的名詞叫“法”,有的時候又用“有”這個字來形容它,這個“有”之所以能存在,是因爲它的本性是空,它才能存在。換一句話來講,“一切因它不存在,它才能存在”。

  萬事萬物的本性就是空性的,所以它才能夠隨著因緣而排列組合,而有某個形態出現,所以說“有依空立”,形形色色的萬事萬物之所以存在——有,是因爲它的本性是空性;有依空立、空依有而顯,我們講空,是因爲有這些東西才顯出它的空性。我說這花是空的、這毛巾是空的、這桌子是空的,並不是說沒有花、沒有桌子、沒有毛巾,而是說明這個毛巾也是無常幻化的、是緣起的。你把這張桌子敲開來看,找不到桌子的本體,沒有永遠不變的主體,所以我們說桌子是空的、毛巾是空的、花木是空的,乃至一切一切我們可以看到的,都是空的。爲什麼呢?因爲緣起緣生,它是因緣和合而有的,在衆多因緣和合當中,産生的暫時現象而已,它的形態、它的作用是有,你不能否定,因爲桌子有桌子的作用,毛巾有毛巾的作用,作用不同、形態不同,可以千差萬別,但是它們卻有一個共通性,這共通性是什麼?是“空性”——空無自性。

  我再舉個例子來講。各位看我的手,你看到什麼?拳頭!我這樣五指一伸開,你怎麼形容?叫“掌”;可是我這樣握起來的時候,就叫做“拳頭”。拳頭或掌其實都是同一個東西,還是手嘛!你再想想看,什麼叫“手”?有骨頭、有經脈、血管、韌帶、皮膚、體毛組合起來就叫做手,這個手只是一個假名。剛才我這樣張開叫掌,這樣握起來叫拳頭,反正都是手,而拳、掌、手都只是一個假名——集合名詞罷了。我們把鋼筋水泥按建築原理堆砌起來,就叫“房子”,那些還沒蓋房子的鋼筋水泥則叫做“建材”,可是當你按照建築原理把它連接起來時我們叫它房子、宿舍、樓閣,依你的使用不同而有不同的名字,不管怎麼命名,一切都是集合名詞。這個桌子有四個腳、有桌面、有鐵釘、有膠把它粘在一起、用人工把它湊在一起,我們雖然把它叫做桌子,但是桌子是一個很空洞的組合名詞而已,知道嗎?

  二、觀法爲緣起但是假名說

  宇宙間的一切一切我們所了解的對象,都只是個空洞的名詞。問題出在什麼地方呢?我們衆生被這空洞的名詞所左右了,我們看什麼、說什麼,好像就有一個實實在在的什麼在那邊,我們稱爲“自性見”。所謂自性見,就是一種“實存感”,當你見到什麼、看到什麼,總感覺有一種永恒不變的什麼主體在那邊;若你有這種觀念的時候,我們說你有自性見,那也叫做無明。這個無明圍著你的身心打轉的時候,叫“我見我執”,這個自性見在一切法及萬事萬物上打轉的時候,叫“法執、法見”;你有我執我見或法執法見的時候,這種相對待就産生了一種執著——我,執著這花是我插的、我買的、我種的、我所有的,這叫做“我所”。有個我,就産生我所,進而對我與我所産生很堅牢、很堅固的執著,問題就這樣出現了,順我意的,我就高興貪戀,不順我的我就加以打擊排斥,這樣就産生了業力,這個業力就招感你的痛苦報應,生死輪回,就是這樣子來的。

  所以一切問題的解決就在你要有智慧,用智慧對自我身心、外在世界作正確的認識以後,你的問題就解決了。佛法所追求的就是智慧佛法。並不是叫我們移民到天堂去、移民到什麼世界去才能解決問題;換句話說,佛法解決身心的問題並不是用移民手段,不是靠旅行社幫我們辦個移民手續到哪裏去。佛法對生命問題的解決並不是希望你移民到他方世界去,如果你的我執還在,你的自性見還在,你的我執我見、法執法見都還在的時候,不論哪一個世界都是痛苦的。你在這娑婆世界,如果經常用智慧去觀察、觀照自己面對的身心世界,經常了解這一切都是緣起性空、但有假名、沒有真正的主體、沒有一個實實在在的本體,經常用這個觀念去熏習你的心性,久而久之,你面對這一切時,你就了解一切都是如幻如化,並且在如幻如化當中得到自在。我們小的時候,不是常玩這遊戲嗎,大人用兩個手掌套著,在燈光之下對著牆壁,牆壁上不是有影子嗎?然後大人又作出各種聲音:這是鳥!這是狗!這是貓!小孩子認爲這黑影很恐怖、很可怕,大人則了解它只是個影子,並沒有什麼可怕的,即使再作多麼恐怖的影子,也不會害怕。

  我記得曾跟各位講過這麼一個故事:在一個黑暗的房間裏面,有一個人大聲叫有蛇,因爲燈光不夠明亮,誤將繩子看成蛇,這時候,人心惶惶,念咒的人就唵嘛呢叭彌吽,希望它不要咬我,念佛的人趕緊念佛號,信上帝的人當然就求瑪利亞天主耶稣,但恐懼心並沒有消除;要消除恐懼心最簡單的辦法是打開電燈,原來它不是蛇而是一條繩子,大家的恐懼馬上就消失了,還高興把那繩子拿來跳繩,把那繩子當腰帶,還可以綁材火;其他還在黑暗中執著那繩子是蛇的人:說這個人好厲害喲,有神通,居然把蛇用來做腰帶、跳繩、綁材火,雖然這個人一再強調是繩子不是蛇,我只是發揮這繩子的功能而已,沒有神通,但是他越講沒有神通,衆人愈覺得他厲害。所以你要解決問題,必先認識宇宙人生的真實相。“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見到這個真實相的人就叫真正的見佛、見到一切法的不生不滅。

  叁、法性本空寂性空即是佛

  “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若知一切法,體性皆如是,斯人則不爲,煩惱所染著。”

  這句講得很清楚了,“法性”指一切法的真實性,可是當我用真實性叁個字的時候,你會以爲有一個實在的什麼,所以經文又解釋說“法性本空寂”,強調宇宙間萬事萬物的本體性是空寂的,是永遠找不到的。我們隨便抓一個東西,比如一朵花好了,把它剝啊剝的,剝成最小最小的微塵相,現在我們科學上知道有原子、電子、質子、核子、J粒子等很小很小的東西,什麼是它的本體?找不到!它是在因緣聚合當中、在緣起的排列組合當中所現出的現象。但是我們衆生一見到什麼,馬上就覺得好像這東西有一個實實在在的本體在那邊,問題就出現了。所以說“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能夠了解證悟這種空性的人就是佛。“若知一切法、體性皆如是,斯人則不爲,煩惱所染著。”我們如果能了解一切皆是如幻如化、緣起、無常、無我,就不會被煩惱所染著了。

  

  四、佛離一切相住于無所住

  “凡夫見諸法,但隨于相轉,不了法無相,以是不見佛。”

  這是點出我們衆生的習性,凡夫見到一切法(諸法指萬事萬物)的青紅赤白、大小方圓等一切法(我們眼睛看到、耳朵聽到、身體觸摸到的),就被這幻相所轉了;被這個人漂亮、這個人高、這個人矮、這個人胖、這個人瘦等相所迷惑了,“不了法無相,以是不見佛。”被這萬象迷得團團轉,這樣就是不見佛。時下許多年輕人很喜歡染發,把頭發染成一種好像燒焦的咖啡色,我告訴他們:這樣看起來你的氣運不好!他說:對啊!我的氣運不好。我說你把頭發染成焦色,氣運當然不好,一個人的頭發如果不染也呈現焦色的話,表示你的健康有問題,氣運當然不好。真的很奇怪,我們時下的年輕人老是著這個相,喜歡模仿外國人那種怪怪的顔色。染出一些我們中國人沒有的顔色,稀奇古怪的把它染成與衆不同的樣子,這就是被相所轉,他認爲這樣才好看。注意衣著怎樣才流行,也是被相所轉,比如穿什麼名牌的鞋子,穿什麼名牌的衣服才顯得有身價,這都是被相所轉。有個信徒,七十幾歲了還去割雙眼皮,還是我的皈依弟子哪,後來她不敢來見我,因爲我這師父會罵人。在東京看到那些龐克族的頭發都怪怪的,梳成尖尖的、會刺人的樣子,這也是著相。

  我在研究這個問題,爲什麼我們會標新立異?我…

《菩薩學處·第六講 念佛見佛話無生(之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