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菩薩學處·第四講 菩薩學處▪P3

  ..續本文上一頁沒有智慧。所以我們學佛的人要學聰明一點、學智慧一點,對于吃什麼會使身體健康、吃什麼會造成疾病都要弄清楚。像我這樣吃素二十幾年,我不感冒——拒絕感冒,我看別人感冒就覺得奇怪,爲什麼一天到晚吃補還感冒,我對這現象覺得很感冒,真的,我覺得很奇怪,爲什麼你們一天到晚感冒?一位信徒打電話來“師父!我感冒了,不能來聽演講……。”奇怪,怎麼老是感冒?因爲我二十幾年來都不曾感冒,爲什麼?簡單!吃健康食品!說到健康食品,你不必去買一套幾千元、幾萬元的,糙米飯加青菜蔬果、芽菜就可以,太簡單了。經上說衆生愚癡、迷惑顛倒、無有信心,當然這地方“信心”是指叁寶,但是還可以擴充一點。世間其他宗教,是在勸善,即使不究竟也有他相對的勸善止惡價值;所以我們世間的人,對佛法僧叁寶、對宗教沒有信心的話,很容易隨逐惡友,起諸惡慧,也就是邪知邪見;有些人喜歡追求神通,迷信什麼分身,宋七力不是自稱能分身嗎?刑事警察局把他抓去以後,叫他分身看看,結果他分不了身,但是衆生就相信這些東西。有一位信徒跟我講,他打坐的時候,會有一個嬰兒跑出來,他打坐時原靈(神)會出竅,這不是什麼好事,你如果修行修到會有嬰兒出來的話,就不是佛法,而叫“惡慧”。

  在貪愛無明、煩惱充滿的這麼不好的地方,卻是我修菩薩行之處,是我要成佛之前修菩薩道的最佳處所。剛才我們念過這麼長的經文,衆生顛倒惡慧啦,隨逐惡友啦,無有信心,起諸惡慧貪愛,無明種種煩惱皆悉充滿啦,整個世間讓我們感受到的都是亂糟糟的,讓我們看不順眼的,但是在佛經來說,這卻是我要修菩薩道、成佛道最好的地方啊!古代的文字都很簡略,我這樣加上幾個字,你就容易了解。

  “設有知恩,聰明慧解,及善知識充滿世間,我不于中修菩薩行,何以故?我于衆中無所適莫,無所冀望,乃至求一縷一毫,及以一字贊美之言。”

  現在我們用白話文來解釋。“設”——假如,如果世間的衆生都能感恩、知恩、報恩、有智慧,到處都是善知識,人人都比我聰明、比我棒、比我好的話,則“我不于中修菩薩行”,因爲在這麼理想的地方我沒辦法修行,何以故?“我于衆生無所適莫。”請問各位:假若人人比我們聰明、比我們有錢、長相比我們莊嚴、身世比我們好,如此樣樣都比我們好,請問你還要幫他什麼忙?你還能幫他什麼忙?幫不上忙嘛!這個人生病,家庭有些變故、夫妻、感情、事業種種受到挫折的時候,我們有很多輔導機構,社會上就需要很多義工,世間若沒有這些婚姻、家庭、事業沖突矛盾的時候,有沒有需要設生命線?有沒有需要各種的義工?不需要——無所適莫!所以爲什麼你要多讀佛經,道理在這裏。

  說到這個地方,我要請各位注意一個問題:我們常常聽經,聽許多法師演講,有些師父、居士到處的強調這世間是很可悲、可哀的,一刻都不能停留、一刻都不能徘徊,這種法門叫“方便法”,依原始佛教來探討並不是這樣的,由這經文就可證明,所以有些法是人說而不是佛說。我們很有福報,到處去聽法,但是你要有分辨能力,知道這是師父說、法師說、人說的,不是佛說的;或者佛曾有這種說法,但他是方便說,而不是究竟說。你有這種分辨能力之後,到處聽經時,這師父這麼講,那師父那麼講,你就能判斷是不是有沖突矛盾的地方,我現在根據的是華嚴經所說,是佛說,不是我說,這樣各位能了解嗎?今後你聽經時,要知道,這是不是佛說的。比如我在巴西那個叫SUSANA的地方,有一位老居士信佛很虔誠,他聽了一卷錄音帶,說人只要好好念一句阿彌陀佛,七天不吃不喝不睡的精進,阿彌陀佛就會接引你到極樂世界去;結果夫妻倆真的下定決心,不吃不喝不睡,念了七天佛,有沒有往生?沒有!但他病倒了,我去SUSANA看他,他跪下頂禮時就爬不起來,哭得很傷心,我說:老居士!你還是要吃,身安而道隆,你用這個方法會讓身心受到傷害,這樣子你沒辦法修行。所以有很多說法是一個方便法,而不是究竟法,有些只是人說而不是佛說。(按,依阿彌陀經所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叁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衆。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故重點不在不吃、不喝、不睡的形式。又修學應掌握次第,在善知識指導下,循序漸進。不該有急求果報的心態。)

  這地方已講得很清楚:世界衆生,這麼糟糕,沒有信心、恩將仇報、隨逐惡友、起諸惡慧、貪愛無明,種種煩惱,皆悉充滿,正是我修菩薩道的最佳處所;如果大家都能夠知恩報恩、又聰明又有智慧、又有福報,我就沒辦法在當中修了,我沒辦法布施、沒辦法做善事,那我怎麼成佛道?永遠不能成佛啰!因爲成佛一定要度衆生,你要度衆生才能成佛,沒有衆生可以讓你度了,你怎麼成佛?沒有功德讓你做了,沒善事可以做了,怎麼成佛?爲什麼要有善事,因世間有這麼多讓我看起來很可憐、很可悲、很龌龊的事,需要我們有正確信仰的人去改善它。

  叁、修道心態

  所以今後我們對現實人生的一切一切,要用這種觀念來想:啊!感謝這個社會這樣的環境來成就我的道業!所以你回家的時候,半夜你那寶寶哇哇叫的時候,你會産生感恩的心:喔!這個是來成就我佛道的未來的佛子呀!乖呀!我沖牛奶來供養你!供養你這個未來佛啊!能這樣的話,所有發生在我身上的一切都是美事,都是成就我道業的善因善緣,生命不再有矛盾沖突現象了。這時候,你的氣運慢慢就會好轉,你的命運慢慢就會好起來,你就不會覺得活在世界上很痛苦、很悲哀。所以我常提醒各位:我們信佛學佛的人,當你不能改變這世界時,就先改變你自己;一定要先改變自己,你自己不改變的話,很難改變其它事物。所以整個世界要永續經營下去的話,能維系人類生存、讓世間能永續經營下去的微妙關鍵就是“道心”;透過衆生求道之心——向道、學道的心,也就是我們信佛學佛的菩提心念,是維系著人類生存的一種不可思議的微妙力量。各位可以看看整個世界,跟非洲比起來,我們還算很不錯。我曾在外面流浪奔波了幾年,我發現我們還算滿不錯的。你看外邊,不是幹旱,就是洪水、大地震;非洲的話,遊擊隊一天到晚在打戰,聯合國的車子載救濟品去的時候,往往被槍彈炸掉,怕裏面藏有武器,那個饑荒的地方,許多人在挨餓當中,聯合國送去的東西,他們卻吃不到,那不是等于在餓鬼道了嗎?你看和平的地方總是四季如春,什麼水果都有,春天有春天的水果,秋天有秋天的水果,一年四季都有水果、琳琅滿目的農産品,也沒有幹旱到連一滴水都沒得喝,爲什麼?因爲很多善人善事在服務這個社會,許多人都有善心善念,所以社會有福報。

  一、生歡喜心凡事感恩

  我在阿根廷遇到一個女中醫生,她因平時跟人家結了很多善緣,她只是常常念觀世音菩薩而已,也沒有看什麼經書,家裏的人教她念觀音菩薩,她就會念觀音菩薩,後來,文化大革命時被抓去勞改,抓去第一天在審判時,突然跌倒了,一跌倒腳跟受傷,就被送進醫院裏,也沒有被送去勞改。她很奇怪,爲什麼念觀世音菩薩竟然會跌倒,莫名其妙,就不想念觀音菩薩了;後來她就夢到觀音菩薩提著一個菜籃子,裏面的綠豆芽全部都爛掉了,只剩一根新鮮的綠豆芽,觀音菩薩就把那一顆綠豆芽拿起來,對她晃一晃,意思就是說,他們都爛掉了,你還是這麼一根新鮮的綠豆芽;她醒過來一直想,想了很久還是想不通,後來終于想通了,你想想看,她一躺進醫院就躺了好幾個月,有好多人來照顧她,人家被送去勞改,她在醫院裏卻吃得胖胖的,等鬥爭的這段時間過了以後,她出院了,腳也好了。有福報的人到什麼地方都是有福報,沒有福報的人,在臺灣也好、在美國也好,就是沒有福報,就是要受苦受難。在這生當中,做事業不成功,東摸西不成的“賺溜溜,呷溜溜”——臺語,意思是賺多少就花多少,賺進來的還不夠花出去的多。大部份來講,若你所造作的善念善心、善行不夠,還有前世的福德不夠,這生當中的婚姻事業種種都不如意。

  但是我們信佛學佛的人,不管過去,過去已過去了,最重要的是把握現在、此時此刻、今天、當下,從現在開始起歡喜心,從現在開始見到人就生歡喜心,見到事情來了也生歡喜心,拿起書本也生歡喜心,這盤菜煮得太鹹了或沒味道,也要歡喜心,什麼都以歡喜心面對,那你的命運、你的身體健康,種種都會慢慢改善。你不要說:啊!我一天到晚拜佛,一天到晚誦經,誦多少咒,念多少佛,身體還是生病,事業還是不如意,佛菩薩沒有保護我。其實你爲什麼不檢討你自己?你一天到晚埋怨東埋怨西的、怨天尤人,不知去感恩圖報,只會埋怨人家,只會想別人的壞處,當然你的氣運就不好,什麼事都不順利。所以信佛學佛的人,一定要從自己的改變做起。中國儒家也是這種思想:自天子以至庶人,皆是以修身爲本,身修而後才能談到齊家治國平天下。所以古代的聖賢、英雄所見大致相同。每一個人一定要有這種心性上的修養,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二、但爲衆生修菩薩道

  所以你看這地方講得很清楚“我于衆生無所適莫”,衆生都比我有福報,比我聰明,比我有智慧,我能爲衆生服務什麼呢?所以對衆生無所適莫,無所冀望,乃至不求一縷一毫及一字贊美之言。我去服務衆生、利益衆生,並不是貪名貪利,不是爲了能上報紙、上電視、將知名度提高,我根本沒有這個希望,否則的話會很痛苦。每當你做一件事情就希望人人都知道,一旦沒人知道、沒有上報,你又難過了。報紙說有個人拿了叁萬元給鄉公所,向公所的人說:“你幫我報出去,看能不能當好人好事。”“你叁萬元就要當好人好事,世間哪有那麼便宜的事?”後…

《菩薩學處·第四講 菩薩學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