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你們在裏面最大的願望是什麼?”他們就比外面,意思是能夠飛出去最好。我說:“飛出去以後又怎樣?”他們說:“飛出去就自由了。”我說:“不見得!你在這裏身雖不自由,但可以學習讓你的心自由。在外面是身自由。但你的心卻常常不由己。”人在欲界,身不由己,見到財、色、名、食、睡,就起心動念想去求取,也是身心不自由,等于在坐牢!
當我們還沒有開智慧的時候,我們還是坐在諸“有”牢獄之中,所以你隨時隨地要警惕自己不可踏入牢獄之中,知道嗎?當別人罵你笨蛋時,你只要笑一笑就好了,你不要因爲這一句笨蛋就叁天不能吃不能喝不能睡,那可麻煩了,隨時隨地讓自己去坐煩惱的牢獄,太不值得了。菩薩見諸衆生,經常被叁有的監牢所系縛,所以生哀愍心。
五、哀愍諸衆生煩惱覆障
“見諸衆生,煩惱稠林,恒所覆障,生哀愍心。”
一切衆生有種種諸煩惱,包括貪、瞋、癡、慢、疑、二見、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放逸等。菩薩見衆生被種種的煩惱所覆障,不見諸法的如實相,所以生哀愍心。
六、哀愍諸衆生不善觀察
“見諸衆生不善觀察,生哀愍心。”
衆生沒有智慧,不善于觀察身心宇宙的如實相,所以被這宇宙的萬象所迷惑而團團轉,所以菩薩生哀愍心,誓願救拔。
七、哀愍諸衆生無善法欲
“見諸衆生無善法欲,生哀愍心。”
請問各位,“欲”好不好?欲望好不好?其實欲望的本質是中性,沒什麼好或不好,全看你追求的目標是什麼而定,你希望能夠成佛度衆生,希望利益衆生,希望有智慧,這叫“善法欲”,是好的;你希望賺很多錢,然後吃喝玩樂,整天無所事事、有人侍候你,希望有了錢講話會大聲一點,愛面子、虛容心,講究個人的享受,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這就是惡,就是不好的。
在佛法修學過程中,一般人常誤以爲信佛學佛就是斷去一切的欲望,若一點欲望都沒有了,就會成佛。這觀念不對哦!有些生物、有些植物人並沒有明顯的欲望表達,但他有沒有成佛?植物人沒有男女欲望,也沒有男女行爲,是不是?可是他八識田中的欲望種子並未枯死,可見並非一切欲望都沒有了就會成佛,如果是這樣,我們就可以動手術去除大腦、去除性腺,使沒有思想、沒有男女欲,不是這樣的。佛法說:一切善法、一切善功德,都是從“善願”而生的,你如果連這種善願都沒有的時候,就不能成佛。
請問各位,成佛度衆生是不是欲望?也是欲望,但是我們講好聽一點叫“善願”,又叫“善法欲”,知道嗎?如果你賺了錢,吃、喝、嫖、賭做壞事,那是欲望無窮,在欲海中沈淪。衆生拼命賺錢吃喝玩樂,爲了享受感官的刺激,那是無善法欲,很可憐,值得我們同情。所以菩薩見諸衆生無善法欲,生哀愍心。
八、哀愍諸衆生失諸佛法
“見諸衆生失諸佛法,生哀愍心。”
菩薩見衆生在叁界六道當中,頭出頭沒,沒有正法讓他覺悟,所以生哀愍心。尤其在這個時代,有些法門看起來是佛法,但不是真正的佛法,什麼分身、放光、神通、養小鬼,不管你把自己搞得多麼有名氣,多少人去求你,這些都不是佛法,佛法不是這樣。佛法是以人爲本、以人爲中心的。你說放光神奇嗎?買一個燈泡,將電插下去,就大放光明了嘛,可以二十四小時都放光,隨便抓一只螢火蟲都會放光;我們不否認生物界有放光的現象,但是放光對我們有意義嗎?沒有意義!佛法不是講蠱惑人心、千奇百怪的技巧,神通與神經只差一個字,跟神奇也只差一個字,神奇、神通、神經都只差一個字,衆生如果沒有善根智慧,遇到越神奇的東西就越欣賞,甚至因而造業受罪沈淪。最近美國就有某個教派,在加州一個農場集體自殺,好像有叁十幾個人,二十幾具是女屍,十幾具是男屍,都穿同樣的製服,他們認爲,這樣一起死亡就可以到天堂去。過去在瑞士也曾有集體自殺的例子,叫太陽神教。菩薩見衆生在這時代常常會迷于奇奇怪怪的信仰,不能相信正法,因此生哀愍心。
九、哀愍諸衆生隨生死流
“見諸衆生隨生死流,生哀愍心。”
衆生造了業當然要受報,造福報就來投胎做人,迷迷糊糊的工作賺錢、養家養孩子,很快的就這麼過了一生,然後無奈的去世了,又投胎轉世,這樣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隨著生死大流漂泊。我常講:有善根的人,就是不甘心這輩子糊裏糊塗來,又糊裏糊塗走,就是不希望自己千生萬世都這樣迷糊的來來去去,所以信佛學佛、勇猛精進。不努力修學的話,我們還是跟俗人一樣的“隨生死流”漂泊下去;我們就是不甘心這樣子,才會信佛學佛;菩薩就是因憐憫衆生隨生死流,而發心修學種種法門救度他們。
十、哀愍衆生失解脫方便
“見諸衆生失解脫方便,生哀愍心。”
在這世間,許多衆生也感受到那種生死的逼迫、煩惱的覆障,所以多多少少、慢慢都會去思索人生的意義,探討人生最終極的目標是什麼,這樣就産生了宗教;可是衆生沒有智慧,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解脫之道,所以東信信西求求的,不但不能解脫,而且還造成很多麻煩。有人走火入魔,有人見到光啦,以爲解脫了,事實上不是這樣。
肆、菩提心的特質
一、解脫究竟
佛法跟一般宗教最大不同的地方是:一般宗教講得救,講求在虔誠的信仰當中,會有一個萬能的主宰來拯救世人;而佛法不講得救,佛法講“解脫”,佛法認爲問題的核心在沒有智慧,所以産生對身心世界的執著,因爲對身心世界的執著,而産生一種束縛,所以要透過持戒、禅定、智慧的修學,掙脫了這一切的束縛。對自我身心造成束縛的一切因素,被我的智慧松解了,就叫“解脫”。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各位比較容易了解。假定現在停電,沒有手電筒、又沒蠟燭,我們大家在這個漆黑的房間裏面,突然有人說:唉呀!那是不是蛇?他一喊蛇,我們大家都産生了恐懼心,尤其他又說:喔!響尾蛇!這一講,你可能開始合掌念阿彌陀佛,有些人就念念大悲咒,信天主、基督的就念耶稣、阿門,信密宗的就念唵嘛呢叭彌吽,一邊念一邊祈求:最好別咬到我!咬到我就會死!越想越怕;假如有這麼一個人把身上帶的打火機點亮,一看,原來只是一條繩子,不是蛇,他就可以很大膽的拿起了這條繩子作運動,拿來跳繩,也可以拿去當腰帶綁在身上,還可以拿起繩子去綁材火。未見繩子真相的那些人說:喔!某某人好厲害,有神通吔,蛇可以拿來當跳繩,可以拿來當腰帶、綁材火。事實上他並沒有神通,他只是了解它的真相罷了,繩子就是繩子,還它一個繩子的功能,就利用它的功能作許多用途;在他來說這不是神通,但在看不清真相的迷惑者來講,他有神通。如果不設法點亮燈火,即使我們逃到外面去,還是心心念念害怕那條蛇,甚至作惡夢。
所以我常講,佛法對生命的問題,不是用“移民”政策來解決。並非移民到另一個世界就能解決一切問題,佛法要我們點燃生命的燈,當你點燃了生命的燈,在智慧光的照耀下,對自己的身心有了正確的認識,對宇宙萬象能如實的了解,那麼,你就是“得解脫”的人。佛法並不是叫你離開這個世界、離開這個環境、移民到另一個世界就快樂了,就一切問題都沒有了。打個比方,一個人如果懶惰不做事,生命沒目標,心裏沒安全感,在臺灣會痛苦,在美國也會痛苦,並不是移民到美國以後就快樂了;如果在臺灣,你好好做事、認真做人,開源節流,多讀書,多吸收知識、技能,好好做事業,你在臺灣還是過得很痛快的。這是觀念的問題,你應該善盡你的責任,假如你不想對自已負責,不想對別人付出,什麼事都不去做,只想移民,以爲脫離這環境就會快樂,一定會大失所望。你喜歡發脾氣,又懶,又髒,即使到了極樂世界,你會發現人人都忙于修行,沒人理你,人家都不歡迎你,更無聊、更難挨。所以改變自已的觀念,並且踏踏實實去做是最重要的。菩薩見到衆生不會把握種種解脫的方便,所以生哀愍心。
以上談到我們要用這十種觀念來面對衆生。所以,各位大德!你回家以後,你的寶寶在床上,哭呀鬧啊,尿床拉屎啊,你怎麼辦?要生什麼心?生哀愍心!見諸衆生孤獨無依生哀愍心!見衆生叁毒火燃生哀愍心!你先生、你太太對你拍桌子,你怎麼辦呢?他(她)拍桌子,你就拍椅子嗎?不行,他的叁毒火正在燃燒,更要用悲心去面對他。所以,我們面對衆生,要用這十個觀念去面對、去處理,這樣,我們的菩提心才能增長,修學才能成功。
“菩薩如是見衆生界無量苦惱,發大精進,作是念言:此等衆生我應救,我應脫,我應淨,我應度,應著善處,應令安住,應令歡喜,應令知見,應令調伏,應令涅槃。”
這一段提到菩薩見到衆生種種苦惱而發菩提心、發善願。菩薩見到衆生這麼痛苦、貧窮困乏、沒有智慧、沒有悲心,被貪瞋癡叁毒火所燃燒,被這欲界、色界、無色界牢獄關得死死的,被煩惱稠林所覆障,不善觀察諸法實相,又沒有善法欲,又失諸佛法,在生死流當中永遠沈淪下去,所以就發願:我要精進!我應該去救度這些衆生!應該使他們解脫煩惱!應該去淨化他們的身心,應該去度化他們,應令他們安住于善處、安住于菩提、安住于善道當中,還應該令衆生歡喜、令衆生有正知正見、令衆生調伏煩惱,最後令衆生住于涅槃。
請問各位,涅槃是不是死?我發現送給死人的挽聯都這麼寫——證大涅槃,這是恭維啊!出家人死了都寫證大涅槃,其實“涅槃”有的時候翻譯成“不生不滅”,有時翻譯爲“圓寂”,要到智慧悲心生出來了,功德圓滿、煩惱斷盡、迷惑斷除、執著斷滅、習氣盡除,才能稱爲涅槃。
二、叁學兼顧
“菩薩如是厭離一切有爲,如是愍念一切衆生,知一切智智有勝利益,欲依如來智慧救度衆生,作是思惟:“此諸衆生墮在煩惱大苦之中,以何方便而能拔濟,令住究竟涅槃之樂?”便作是念:“欲度衆生,令住涅槃,不離無障礙解脫智;無障礙解脫智,不離一切法如實覺;一切法如實覺…
《菩薩學處·第二講 菩提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