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常痛苦,疑神疑鬼,一會兒看見這個了,一會兒看見那個了,一會兒又請什麼上師給你加持一下了,家裏鬧得沸沸揚揚,不得安甯,你說正常嗎?絕對不正常。自己要反省一下你自己,是因爲你強烈的我執在作怪,而且你的我執在侵略、在擴張別人的地盤;每個人都有我執,那你爲什麼要侵略我的地盤,你爲什麼讓我聽你的,我憑什麼聽你的?一個佛教徒說,一個人說要忘我、我執不可以,那我能得到什麼好處?我執在作怪呀!我執,五蘊呐,“我能得到什麼好處?”我說這種好處是很抽象的,你會得到一種快樂,活著的時候你精神快樂,死的時候你無所畏懼,你也會快樂。
如果有人真正比較有緣、比較相應的人來講,他會說“哎呀,這個已經夠了,我活著很痛苦,不過我能活得很快樂,當然我就知足了;如果我死了,無所畏懼,我也知足了。”但是他不知足,他說:“哎呀,我缺錢哪,我要當官呐,你看看我什麼時候有官運?”很多人把我作爲一個特殊的人物,好像和某些個林美、活菩薩有什麼溝通的這樣一個中間對象,然後就老問我說你看看我什麼時候能夠再升一點,你看看我什麼時候能發財,弄得我也很犯愁。你說不行吧,他說你沒本事,或者他說你不告訴他,你說行吧,這就有點胡鬧了,你自作自受,我哪知道呀?我真的不知道,但他一定要我說,我說:“嗨,你好好做人好了,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但是他還是不甘心,他自己有單獨來找我,他說我看有別人你不好說,好像我們單獨的時候你會告訴我。就是這樣一種心態,讓我說,單獨我也就是這樣幾句話呀。他說我們的交情可能還不夠,或者你需要錢吧。哎呀,弄得我真是很狼狽不堪的。我說佛教講自作自受,你怎麼樣播種就怎麼樣收獲,你還問我們,你應該問問你自己呀!你能不能升官,在你心裏早有一杆秤了,你還問我嗎?
如果真的很理智、很明智的人就應該知道我自己行不行,跟別人比一比,比什麼?比優點,而不是比缺點。我壞,你壞,人家壞,你比別人還壞,那你還琢磨什麼?這是一個非常滑稽的問題,我執呀。大多數人學佛都有著強烈的我執,這些東西緊緊地束縛你,你怎麼可能知道輪回的根本原因在哪裏呢?那些人直接找我,一進來,都帶有那種很激動、很緊張、甚至很急躁的情緒問我,我是什麼變的,法師你告訴我。當然這個我後來說過好幾次了,我不再講了,我後來就告訴說他是驢變的啦、什麼變的啦,懵他一頓,最後他自己就直翻白眼,因爲他也不希望是這種變的。但是這類人絕對有,不要笑的,也許不是你,但絕對是別人。爲什麼呢?他確實我執很重,我們遠的不用看,就看看法源寺的觀音菩薩、觀音殿,很多人都到觀音殿裏找佛菩薩、找觀音菩薩辦事,你看別的佛卻很冷清。
比較理智的人,就覺得我一個都不能拉,就從前面拜到後面,然後把錦旗挂到那裏,把最好的供果給了觀音菩薩;有的人直接就不管你別的佛菩薩了,我直接就找觀音菩薩辦事去了,我知道她很靈,她爲衆生著想。他不是在學佛,而是我執的擴張和延伸。所以這個我執是至關重要的導致我們輪回的根本原因。如果說我們還不能在這上去下功夫的話,不能理解到這一點,那我們就永遠地會輪回。因爲他想到的就是這種世間人的價值觀念,他說這個就是美的,那個就是醜的。就像我們在柏林寺,一個濟敏法師說,當你們面對男人、女人的時候,當然這是出家人修行的方法,二甘露門,其中就有一個數息觀、另一個不淨觀,這時我們看到那些美女就不是美的,那些大學生就急了,你們怎麼能這樣講呢?她就是美的呀,你怎麼能把美女堪稱醜陋的呢?
所以呢,不契機。因爲這些大學生正當青春年華呀,志得意滿,他們覺得人就是美的,怎麼可能不是美的?所以他們認爲法師是胡說八道,法師也很尴尬,因爲你給她解釋,解釋不通。價值觀念沒有辦法相同,而且是一種對峙呀,對峙你的貪心、你的欲望,事實上根本沒有美,也沒有醜,佛教必須要搞清這一點。所以說“不增不減”,沒有增加什麼,也沒有減少什麼;“不生不滅”,它既不是生的,也不是滅的,它是本來就如此的;“不垢不淨”,不是清淨的也不是垢染的,所有那些對它的所謂語言概念的形容,都是強加給它的,都不是事物的本來面目。事物的本來面目是什麼都不是,什麼都不是,也就是沒事,都是我們找事,我們習慣了沒事找事,不甘寂寞,沒事就打麻將,沒事就看電視。
有一天一個人來了問我,很奇怪的,我覺得法師活得很累,非常累,他去打麻將,她輸了好幾千,輸了十幾萬,她跑來問我,說怎麼能贏呢?我很奇怪,我也沒有辦法,我也不會打呀。我說你要是不玩,你就會贏,她說不玩我受不了絕對受不了,她都七十多歲一老太太了,老人家,她兒子陪她來的。所以沒辦法,真的沒辦法,一個人你要賭,你必輸;你要不輸,你永遠不輸,不輸就是贏啊。而且她又是年齡很大的人,大家琢磨她又有錢,不算計她算計誰呢?而且她自己玩得有瘾,小的不玩,我說你玩小一點的,一毛兩毛,她說那有什麼意思,要玩就玩大的,所以一輸就輸叁四千,一把牌就輸叁四千,最後老輸老輸十幾萬進去了。你說我能管了這事嗎?我管不了呀,真管不了。
我執,如果你不能去透視我執是什麼的話,你必然是輪回的,在佛教裏面說對峙有一個最好的辦法,就是《維摩經》所說的一句話:“深入緣起,斷諸邪見。”因爲你的五蘊是一個緣聚的過程,如果說一個人非常有脾氣,喜歡吵架,喜歡跟人家計較,那還是說他活著的時候喜歡跟人家計較,有一天他玩完了,腿一蹬,然後你踢他兩腳,說你再起來跟我計較,你看他還有脾氣嗎?他一點脾氣也沒有了,我們到火葬場去,看男女老少,男的、女的、醜的、俊的都有,看哪個有脾氣。就是因爲你有這口氣,你的五蘊聚了,也就是緣聚的時候,你才有脾氣,有我執在延續,你才會覺得這個事是值得計較的,覺得你很委屈呀,所以你才願意跟別人計較,如果你真的明白了現在就是緣散,發生就是已經過去了,你還會再執著嗎?你還會糾纏你的過去嗎?糾纏別人的錯誤嗎?事實上你自己是根本的弱點,你就是“我”,相對于你而言,就是我;相對我而言,就是你。
我們每個人不知道“深入緣起,斷諸邪見”。所以我們一直活在一種錯誤之中,所以我們才來做人,當然相對之下,有的人活得比較幸福一點,相比之下,如果不比,那每個人都活得很痛苦,一比呀,所以有的人很幸福,很知足。我們提倡比較之後的知足,而更提倡你“深入緣起,斷諸邪見”之後的智慧解脫,不然的話是沒有辦法。因爲不能通達“深入緣起,斷諸邪見”,我們就在這個六道裏面轉來轉去,轉去轉來,來來往往,往往來來,有滋有味,覺得挺有意思的。 人生是什麼?有人說人生是吃喝玩樂,有人說人生是體現自我價值,有許許多多的說法,但是我告訴諸位的是:人生什麼都不是。真的什麼都不是,你賦予它什麼,它就有什麼。
你要想下地獄,那你就去幹壞事;你要想升天堂,你就做好事;你要想解脫,那你必須要有智慧。人生什麼都不是,就看你怎麼去播種,然後你就怎麼去收獲。爲什麼有的人覺得人生也沒有什麼意思,他就隨大流,別人尋找刺激去跳舞,他就去跳舞,別人去打麻將,他也就去打麻將,因爲別人都這樣活,他覺得不同別人一樣的方式,就覺得自己是另類。但是我告訴大家的是,所有的佛教徒,他們應該有一種新的價值觀念,就是我不打麻將,我也是幸福的;我不看電視,我也一樣感覺到幸福;我沒有家庭,我一樣感覺到更自在,我沒有挂礙。這種價值觀念不同,這樣的理想、道德,所謂理想就是人生歸宿的追求不同,所以我覺得各有因緣,各得其所。沒有必要去指責對方,哎呦,我覺得你活的真沒勁。
許多人就跟我說,吃素簡直太可憐了。我說,如果真的按照你的標准來講,的確是太可憐了,那如果按照我的標准來講,那你也很可憐,殺生害命,那個東西不見得非常好吃,那是生命啊,弱肉強食,吃來吃去,最後就動脈硬化了,腦血管病,這都出來了,更何況現在那些動物,什麼豬、牛、羊都是添加劑弄成的,你倒吃什麼我也不知道,我覺得吃點素很清醒,很自在,很清安,不欠誰的,心裏頭坦坦然然的。 五蘊是我們輪回的根本,我們今天就要去透視五蘊。在《維摩經》中有這樣的話說:“是身爲災”,這個身體才是我們的災難,所以老子都說:“吾有大患,我有吾身。”我若無身,何所畏懼?無所畏懼。人有這個身體,才去掙錢,才去打扮它,才去找一個最大最漂亮的房子,欲望的延伸,沒有辦法,並不是說大家不可以住在一個最好的房子裏,如果說你感到欲望無法滿足的時候,那即使住在最大最漂亮的房子裏,你還是痛苦的,因爲還有住得比你更好的。更何況,人間的福你享盡了,那麼你會發現天人比你還幸福,難道你能得到嗎?
升天必有升天的福,升天必有升天的業,沒有的話,你用攫取,或者你不擇手段,你會爲這些所作所爲付出沈重的代價。因爲每個人都知道自作自受是怎麼回事,我相信很多人活的就更理性,更理智,更道德,就更願意幫助他人,他就不會覺得損人是利己的一件事,損人絕對不利己,最終他會明白這樣一條道理,因爲不明白,他暫時得到了好處,他會覺得我占便宜了,事實上將來你會加倍償還,因爲你的輪回靠什麼,就是靠你的所作所爲才輪回的,並沒有佛這樣一個主宰,也沒有上帝這樣一個主宰,就是你的五蘊在作怪。不論你相信不相信,但事實上是這樣的,佛法講緣起法,因爲你的緣起將來遇到條件,這個種子遇到條件,必然它要發芽結果。
“是身爲災,百一病惱”,一切的苦惱都是由身體産生出來的,沒有這個身體,你不會傷風也不會感冒,也不會得癌症,那還有什麼恐懼的呢?因爲有這個身體,你擔驚受怕,恐怖異常。“是生如枯…
《輪回與解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