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切。遊諸佛國。修菩薩行。供養十方諸佛如來。開化恒沙無量衆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叁願供養諸佛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承佛神力。供養諸佛。一食之頃。不能遍至無量。無數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四願供具隨意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在諸佛前。現其德本。諸所求欲供養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五願演說妙智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不能演說一切智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六願那羅延身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不得金剛那羅延身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七願一切嚴淨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一切萬物。嚴淨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其諸衆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辯其名數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八願道樹高顯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見其道場樹無量光色。高四百萬裏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九願誦經得慧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若受讀經法。諷誦持說。而不得辯才智慧者。不取正覺。
第叁十願慧辯無限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智慧辯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覺。
[疏]第五段中。初叁願。攝他國衆生。次一願。攝自國衆生。次一還攝他國衆生。後八還攝自國衆生。
第叁十一願照見十方
設我得佛。國土清淨。皆悉照見十方一切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猶如明鏡。睹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叁十二願寶香妙嚴
設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虛空。宮殿樓觀。池流華樹。國土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嚴飾奇妙。超諸天人。其香普薰十方世界。菩薩聞者。皆修佛行。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疏]第六段中。明攝淨土。文顯可知。
第叁十叁願蒙光柔軟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衆生之類。蒙我光明觸其身者。身心柔軟。超過天人。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叁十四願聞名得忍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衆生之類。聞我名字。不得菩薩無生法忍諸深總持者。不取正覺。
第叁十五願脫離女身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其有女人。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發菩提心。厭惡女身。壽終之後。複爲女像者。不取正覺。
第叁十六願常修梵行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菩薩衆。聞我名字。壽終之後。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叁十七願天人致敬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天人民。聞我名字。五體投地。稽首作禮。歡喜信樂。修菩薩行。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叁十八願衣服隨念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欲得衣服。隨念即至。如佛所贊應法妙服。自然在身。若有裁縫搗染浣濯者。不取正覺。
第叁十九願樂如漏盡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所受快樂。不如漏盡比丘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願樹中現刹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意欲見十方無量嚴淨佛土。應時如願。于寶樹中。皆悉照見。猶如明鏡。睹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一願諸根無缺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衆。聞我名字。至于得佛。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二願清淨解脫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衆。聞我名字。皆悉逮得清淨解脫叁昧。住是叁昧。一發意頃。供養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叁願聞名得福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衆。聞我名字。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四願修行具德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衆。聞我名字。歡喜踴躍。修菩薩行。具足德本。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五願普等叁昧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衆。聞我名宇。皆悉逮得普等叁昧。住是叁昧。至于成佛。常見無量不可思議一切諸佛。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六願隨類聞法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其志願所欲聞法。自然得聞。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七願聞名不退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衆。聞我名宇。不即得至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八願得叁法忍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衆。聞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忍。第二第叁法忍。于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疏]第七段中。初五攝取他國衆生。叁攝取自國衆生。次五還攝他國衆生。次一還攝自國衆生。後二複攝他國衆生。
此第叁竟。
佛告阿難。爾時。法藏比丘說此願已。以偈頌曰。
自下第四約前所願立誓自要。于中合有十一偈文。前之十偈。立誓自要。後一請證。就前十中。初叁自要。後七順求。
我建超世願 必至無上道 斯願不滿足 誓不成等覺
我于無量劫 不爲大施主 普濟諸貧苦 誓不成等覺
我至成佛道 名聲超十方 究竟有不聞 誓不成等覺
[疏]前自要中。初偈約佛自德自要。前所發中。求法身願。求淨土願。名超世願。興心名建。得果決定。故雲必至無上道矣。此言順舉。斯願不滿誓不成者。是自要也。後二約就化德自要。于中初偈舉佛法施化益自要。後偈舉佛名聞普周化德自要。靡猶無也。我成佛時名聞十方。有人究竟于我名字無所聞者。不取正覺。
我建超世願 必至無上道 斯願不滿足 誓不成等覺
我于無量劫 不爲大施主 普濟諸貧苦 誓不成等覺
我至成佛道 名聲超十方 究竟有不聞 誓不成等覺
離欲深正念 淨慧修梵行 志求無上尊 爲諸天人師
神力演大光 普照無際土 消除叁垢冥 明濟衆厄難
開彼智慧眼 滅此昏盲闇 閉塞諸惡道 通達善趣門
功祚成滿足 威曜朗十方 日月戢重晖 天光隱不現
爲衆開法藏 廣施功德寶 常于大衆中 說法師子吼
供養一切佛 具足衆德本 願慧悉成滿 得爲叁界雄
如佛無量智 通達靡不照 願我功德力 等此最勝尊
[疏]就順求中。初偈是略。離欲深正念淨慧修梵行。舉己善因。下用求果。求無上道。求佛自德。爲天人師。求利他德。余六偈廣。于中初有五偈半文。廣舉佛德。末後半偈。發願求同。前舉德中。初有兩偈。舉佛化德。次有一偈。舉佛自德。次有一偈。複舉化德。後一偈半。重舉自德。就初兩偈化德中。神力演光照無際土。身業化也。消除已下。口業化也。消除叁垢。濟度厄難。小乘法教。化斷叁毒。名除叁垢。開彼慧眼滅昏盲闇。大乘法化。閉塞惡道通善趣門。人天法化。功祚一偈。舉佛自德。功祚成滿。是佛德滿洪。功果福祚。皆悉成滿。威曜朗等。是佛德用。且舉光用。余略不論。威曜十方。光之廣也。日月戢輝天光不現。光之勝也佛光映弊。日月攝光。不能外照。名戢重輝。爲衆一偈。重舉化德。文顯可知。後一偈半。重明自德。初偈明佛因成得果。供一切佛具衆德本。福因成也。願慧悉滿。智因成也。爲叁界雄。明因得果。下有半偈。彰用自在。佛無礙智。達無不照。上來一段。廣舉佛德。願我功慧等此勝等。發願求同。功是福因。慧是智因。願我以此福智之力。等佛如來最勝之尊。上來十偈。立誓自要。
斯願若克果 大千應感動 虛空諸天神 當雨珍妙華
[疏]斯願一偈。請證要瑞。若定克果。大千應動。空雨妙華。
佛謂阿難。法藏比丘說此頌已。應時普地六種震動。天雨妙華。以散其上。自然音樂。空中贊言。決定必成無上正覺。
[疏]第五如要相現。法藏說已。應時地動。應前所要。雨華散上。應後所要。自然已下。出聲記歎。
于是法藏比丘具足修滿如是大願。誠谛不虛。超出世間。深樂寂滅。
[疏]第六總以結歎。初先結之。超出下歎。
上來明願。
下次明行。于中有二。一明修具。二隨生下。明報殊勝。前中複二。一修淨土行。二從不生欲覺已下。修法身行。
阿難。法藏比丘于其佛所。諸天、魔、梵龍神八部大衆之中。發斯弘誓。建此願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所修佛國。開廓廣大。超勝獨妙。建立常然。無衰無變。于不可思議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
[疏]修土行中。時彼比丘于其佛所大衆之中發此弘誓建此願已。牒前起後。牒前願心。起于後行。龍神夜叉乾闼婆等。是其八部。發此弘誓。牒前所發四十八願而起于後。建斯願已。牒前我建超世願等而起于後。下明起行。一向專志莊嚴妙土。總明起行。所修佛下。別明起行。別中先舉淨土之果。于不可下。對之修因。前舉果中。所修佛國恢廓廣大。明土廣也。超勝獨妙。明土勝也。建立常然無衰無變。明土常也。修因可知。
法身行中。初別。後總。別中有四。一離煩惱。二勇猛下。明修善法。叁遠離下。明離惡業。四棄國下。重明修善。
不生欲覺、嗔覺…
《佛說無量壽經義疏卷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