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tsa tsa)是一個塑造的小型佛塔,佛陀證悟心象征,可以由陶土或其他物質塑造而成。一些擦擦填充了舍利;其他的擦擦,也是就是此處所描述的擦擦,是由陶土、骨髓、人或動物遺骸的混合物製成,同時伴隨著祈願這些已逝的人或動物免于墮入輪回下叁道、並了悟佛性的祈願文。
有一次,嘉瑟•東美前往薩迦,從法王蘇南•嘉岑15那裏領受教法。在返回戊初的途中,他遭受盜匪襲擊。一旦他抵達戊初之後,他對藥師佛、度母和其他本尊念誦了許多祈請文,把功德回向給那些盜匪。爲了利益盜匪,他也供養僧團,從事其他善行。他說,在那群盜匪之中,有一個盜匪特別凶狠,當他想到那個盜匪的臉,他感到無限悲憫。
15.喇嘛•當帕•蘇南•嘉岑,參見第⑧注。
關于嘉瑟•東美仁慈的例子多得不勝枚舉。舉例來說,當他在色伊(Seryig)教學的時候,一個名叫布瓦(Bulwa)的人製造了許多誤解,讓他深感困擾。有一天,在他返回戊初之後,他的侍者說,布瓦已經到了。
嘉瑟•東美的第一個反應是自言自語地說:“我甯願他沒來!”但他立刻想到:“我每天都承諾要以德報怨,我爲什麼要爲了布瓦的來到而不開心?即使他下半輩子都要留在我的身邊,我也應該讓他隨心所欲。”
一旦嘉瑟•東美圓滿了閉關,布瓦立刻來到他的面前,忏悔他胡鬧的行爲,立誓從今而後要依法行止。然而,布瓦不斷提出不合情理的要求,成爲每一個人的負擔。人們告訴嘉瑟•東美,布瓦離開是比較好的。
但嘉瑟•東美說:“他會改善的,而且他的所做所爲對我有幫助。”嘉瑟•東美讓布瓦做他想要做的事情,從不同方面利益他。嘉瑟•東美教導布瓦所能夠理解的事情,給予他所需的一切。
嘉瑟•東美總是爲所有與他結緣的人帶來快樂,即使是那些傷害他的人。有時候,他會爲衆多訪客中斷閉關數日,教導修心和菩提心的修行法門。在這些時候,常常會出現彩虹、花雨和其他吉兆,讓人們心中充滿了喜悅和虔敬。
六十七歲那年,嘉瑟•東美決定去參谒位于拉薩、最殊勝珍貴的釋迦牟尼佛像16。他造訪拉薩、帕摩竹(Phagmo Dru)17、桑耶(Samye)、貢湯(Gungthang),以及許多其他地方,同時在這些地方傳授悲心的教法。據說,自從阿底峽尊者18入藏以來,沒有人像嘉瑟•東美這般利益衆生。僅僅看見嘉瑟•東美的面容,就足以讓人們生起無比的信心,以及無法抑製的、想從輪回中解脫的強烈欲望。
16.西藏最著名、最受人尊敬的佛像,受到世尊佛陀本人的加持。當年文成公主前來西藏,與西藏國王松贊幹布結親時,把這尊佛像從中國帶入西藏。
17.錫度強秋•嘉岑(Situ Changchup Gyaltsen,1302-1371)邀請嘉瑟•東美前往帕摩竹。錫度強秋•嘉岑是繼薩迦統治西藏之後,七位統治西藏的帕竹王(Phagdru)的第一位。
18.阿底峽(982-1054)出身孟加拉皇室,首先在印度親炙偉大的金剛乘上師,例如梅紀巴(Maitripa)、羅侯羅笈多(Rahulagupta)、毘魯巴(Virupa)、法護(Guru Dharmaraksita)—— 這位觀修慈悲的偉大上師曾把自己的肉布施出去。以及梅紀瑜伽(Maitriyogin,噶當派修心教法的大師,其他兩位是法護和法稱)——他能夠實際承擔他人的痛苦。然後他渡海至蘇門答臘,跟隨法稱,即色林巴十二年。在他返回印度的途中,他成爲著名佛學院超戒寺(Vikramashila)的住持。他應耶喜•烏(Yeshe O)和強秋•烏(Changchup O)之邀入藏,並在西元1040年抵達西藏。他居住在西藏,直到七十叁歲于拉薩南方的涅唐卓瑪拉康(Nyethang Drolma Lhakhang)圓寂。他是噶當派的祖師,擁有無數弟子;在這些弟子之中,主要的弟子是印度的地藏(Kshitigarbha)、皮托巴(Pitopa)、法作慧(Dharmakaramati)、友密(Mitraguhya)和智慧(Jnanamati),以及西藏的庫敦•宗竹•永壤(Khuton Tsondru Yudrung)、俄•卻庫•多傑(Ngo Choku Dorje)、種敦巴(Drom Tonpa)以及岡波巴和所謂的“四瑜伽士”(four yogis)。
嘉瑟•東美返回戊初十個月之後,他得知布敦仁波切19生病了,于是急忙前往夏盧寺(Shalu monastery)。一旦他念誦了長壽祈請文,舉行了長壽法會之後,布敦仁波切的健康就改善了。每一個人都說,嘉瑟•東美把布敦仁波切的病痛承擔在自己身上。
19.布敦仁波切(Buton Rinpoche,1290-1364):一個知識廣博的學者,撰寫了叁十函的論釋,並重新整理兩百一十叁函的《丹珠爾》(Tangyur)——由印度大成就者和班智達針對世尊佛陀的話語所作之論著。
返回戊初之後,嘉瑟•東美進行嚴格的閉關。從這個時候一直到他圓寂之前的九個月期間,他每叁個月會出關傳授修心和菩提心的教法;數千人從西藏各地蜂擁而來會見嘉瑟•東美。在聽聞了教法之後,大多數的人放棄了對今生俗務的挂慮,全心全力修持佛法,了悟空性和慈悲。
嘉瑟•東美的悲心如此強烈,因此他不但能夠幫助和轉化人道的衆生,也能夠幫助和轉化畜牲道的衆生。例如野狼、羊和鹿等彼此爲敵的衆生,忘記了它們的殘忍和恐懼;在嘉瑟•東美面前,它們會和平地一起玩耍,帶著敬意聆聽教法。
有一次,一位觀修諸脈和風息20的隱士遇到修行的障礙。他的心失去控製,于是開始裸奔。他碰上一頭狂野的母羊;母羊繞著他團團轉,要用羊角戳他的臀部。那位隱士看到這個情況,恢複了自製,並了解到自己是怎麼回事。聽了這件事情之後,嘉瑟•東美逗趣地說,這頭母羊是一個專家,專門驅除大修行者的障礙。嘉瑟•東美生病時,這頭母羊顯示出許多痛苦憂傷的徵兆。在嘉瑟•東美圓寂叁天之後,母羊跳到嘉瑟•東美隱居所的下方死亡。在嘉瑟•東美的身邊,如同置身觀世音的淨土普陀山(Potala Mountain)。
20.以 脈(spiritual channels,梵文nadi)、風息(energies,梵文prana,或稱“氣”和“明點”(essence,梵文bindu)爲重點的瑜伽修行。
諸如堪布望羅等其他偉大的上師曾經說:“他是一個以人身示現的活佛!”並朝著嘉瑟•東美隱居閉關的處所做大禮拜。
嘉瑟•東美是如此甯靜、自製和仁慈,因此在他身邊的人自然而然地都不再執著于世間俗務。接著是他生命最後幾個月的光景:
在幫助了所有他要利益的人之後,
爲了驅除他們認爲事物永恒的信念,
以及爲了在其他淨土的衆生,
雖然他已超越所有改變,
他仍然示顯出死亡的征兆。
他首先示顯病兆來鼓勵弟子要精進修行──藉由讓他們感受到悲傷,來教導他們疾病如何能夠被當做修道的資糧。他說,他已經藥石罔效,但爲了讓每一個人平靜下來,他仍然服用一些藥物,讓人們爲他持誦祈願文和舉行法會。當堪千•強慈和法王尼頌(Nishön)籌備一個法會來請求嘉瑟•東美住世的時候,他的健康改善了,因此他讓每一個人透過他們所感受到的大樂來積聚功德──爲他的住世而生起的喜樂。但在此不久之後,他再度顯現病兆。
某人問嘉瑟•東美,是否有任何方法可以延長他的壽命。他說:““如果我的病痛能夠利益衆生,那麼願我受到疾病的加持!如果我的死亡能夠利益衆生,那麼願我受到死亡的加持!如果我的康健能夠利益衆生,那麼願我受到康複的加持!”這是我獻給叁寶的祈願文。我全然相信,不論發生什麼事,都是叁寶的加持,因此我是快樂的。我應該接受發生在修道上的任何事物,而不去嘗試做任何改變。”
嘉瑟•東美的親近弟子懇求他想一想,他們是否能夠提供藥物或任何有助于改善他健康的事物。
然而嘉瑟•東美說:“我的壽命已盡,我已病入膏肓。即使有醫術高明的醫師帶著如甘露的藥物來治療,也不可能發揮太大作用。”然後他又說:
如果這個虛幻的身體、這個我執著爲“我
的”的身體病了──那麼就讓它病吧!
這個疾病使我耗盡過去累積的惡業,
得以從事修行,
幫助我清淨兩種障蔽21。
如果我是健康的,我感到快樂,
因爲當我的身心安泰時,
我可以增長我的修行,
並且透過使我的身、語、意向善,
來賦予人身真實的意義。
如果我是貧窮…
《你可以更慈悲(菩薩37種修行之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