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願;2.正行的部分,即對空性的了悟伴隨專注;3.結行,爲利益一切衆生迅速解脫而回向。
從以上這些討論的重點,我們了解到“正念”及“留心的內觀”就是內在上師及真正的根本上師,而不是像我這樣,一個穿著袍子在法座上睡覺的人!如果我們恒時保持正念及留心,我們將毫無困難地累積正面行爲和揚棄負面行爲。
結語
上師相應法是八萬四千種法門的精華,沒有比這個更深更廣的。你們所有幸運的弟子,應在心中珍惜這個法教,就算到了八十歲,也應像巴楚仁波切,每天早上一定透過上師相應法生起信心。蔣揚欽哲旺波對八大傳承透徹了解而娴熟,他不只對此八乘42具足完全的知識,同時也修了所有的法,然而他最主要的修行則是龍欽甯體的上師相應法。他總是不斷地向蓮師祈請,他認爲這個上師相應法雖然容易修且易于體驗,也是最深奧及最高殊勝的修行,他不停地將此傳給他的弟子。
在大圓滿中有許多非常高的修行,像是“立斷”及“頓超”43,但在我們這個階段要修行這些法就像小嬰兒吃硬食物一樣,他將無法消化這些食物,而這些食物只會傷害這些嬰兒。倘若我們現在想要修這些高深的法教,只會浪費這些法教。另一方面,經由真正精進修行上師相應法所帶來的加持,大圓滿的了悟會由我們生命的深處自然現起,就像旭日般,而立斷及頓超的修行意義將在我們內心現起,我們不應該想,因爲這個上師相應法很短,所以是一個次要的修行,就像上師給我們的是幾小口食物而已。並非如此,這是所有修行中最重要的修行,誠如吉美林巴在此法本中所說“本上師相應法開啓此重要伏藏之虛空寶藏”,它是由吉美林巴的廣大遼闊證量中生起。如果我們對他有信心,也應該對此上師相應法有信心;不具備如此的信心,任何其他甚深之法教,像“無上智慧”44將無助益。如果一心專注修行上師相應法,同時不將它視爲次要的法教,那麼最高的了悟將自然現起。
這個上師相應法被認爲是“外在的修行”,但這決沒有輕視的意思。比如說,語言及意念依賴人身這個“外在皮囊”,否則很難在修行道上有任何進步;同樣地,上師相應法涵蓋了整個修行道路。現在許多人似乎認爲他們應該找尋更高深的修行,其實應該想到最偉大的老師在他們的生命中都以“上師相應法”作爲自己主要的修行。
如果我們修行生起次第,前面已提過我們必須清晰地觀想,必須記得所有的象征,而且我們必須深信自己是本尊。此外,我們必須專注于各種不同的咒語持頌,如“進步咒”、“成就咒”以及“大成就咒”。在我們有成果前,必須經年累月堅韌不拔地,累積成千上萬的咒語,除此以外還有四種事業45。如果不能真實而圓滿地修這一切,就無法經由生起次第而得到一般及無上之成就。
同樣地,我們必須長期修行圓滿次第,如果修得不正確還有危險;但是在上師相應法中,如果我們具有信心,上師的慈悲及智慧將很容易引領我們到達究竟證悟。
此上師相應法是有蓮師親自授予的,正如龍欽甯體的預言所說,“中央寒林宮殿中,蓮花顱鬘上師將授予此開示,以象征方法賜予加持”。
“中央寒林宮殿”就是“心如是”的光明,而“蓮花顱鬘”的意思是“頭顱花環的蓮花力量”。蓮花是蓮師的名字,而他所戴著的頭顱花環代表一切妄念止息,以及全然覺醒的勝利。法本中這段話,也代表著吉美林巴的內在證量已和蓮師相等。
前而已經提到,在有關龍欽甯體的預言中清楚地指出,所有與這法教結緣的衆生,特別是修行這個上師相應法及其正行儀軌持明總集者,都將到達銅色山淨土。我們應有堅定的信心,並且專心一意地修行。如果我們能像這樣地修行一年,卻還沒有任何特殊的體驗,我們不應氣餒,也不應對此修行産生懷疑,誠如密勒日巴尊者所說,“不要期待即刻的了悟,而應終身的修行”。
如果我們以全然的決心思維“直到埋葬此身,我會一直的修行”,那麼修行道上的證量及體驗都將自然生起;否則,沒有耐性的短暫修行,是不可能有這些體驗的。“佛法只屬于那些對法堅韌不拔的人”,任何有決心修行的人,法就在那兒,隨時等待著被運用。
內文注釋
1.輪回:生死無盡的流轉,包含充滿了痛苦的此生。
2.伏藏者或尋寶者:蓮花生大士的化現或蓮師某些弟子的化身,在西藏及其他地區,蓮師授予他們灌頂及開示;每一次他會授權其中一位弟子爲該法的持有者,並且預言這位弟子的來世,同時也會指出在何種情況下他們會再度尋獲這些法教。蓮師將法教以空行母的文字,隱藏于岩石、湖泊裏,而且囑咐一位護法來守護這個法教。其後,當此法教利益衆生的時機成熟時,在淨見中或某些征兆中,伏藏者將被告知如何可以尋獲這些法教。“心意伏藏”並不是出土的有形法教,它是經由蓮師加持後,在伏藏者心中自然現起的法教。
第一位伏藏者是桑傑喇嘛(1000
—1080
),而五位如王者般的伏藏者就是年果甯瑪歐塞(1124—1192)、裘旺上師(1212—1270)、多傑林巴(1346—l405)、貝瑪林巴(1450—
),以及貝瑪歐塞督阿林巴(蔣揚欽哲旺波,1820—1892)。
3.持明吉美林巴(1729—1798)是大班智達毘瑪拉密紮、吉松德真國王、教塞拉傑以及阿裏班禅貝瑪王傑(見注9)的化身,同時也是持明曲傑林巴,又被稱爲達波羅吉林巴(1682—1725)。伏藏大師裘旺上師(1212—1270)、桑傑林巴(1340—1390)、曲林及其他偉大的伏藏者曾預言他將化身于此世界。
孩童時代的吉美林巴曾在淨相中見到許多過去的偉大上師,六歲時進入聖山寺廟,法名爲貝瑪欽哲歐塞。十叁歲時遇見他的根本上師,持明鐵曲多傑賜予他最精要的成熟開示。吉美林巴的晚年曾有無數次在淨相中見到自己上師的經驗,他從許多的上師處接受教傳及岩藏的法教;由于內在證量的緣故,他不需要太努力就能理解並通達佛法全部的教義。二十八歲時在“唯一明點”的關房裏閉關叁年,關房就在離聖山寺廟不遠處,修的是卓度林巴的“解脫明點文武百尊”,這也是他主要的修行,而他獲得了許多成就的征兆。當他在修馬頭明王的禅定時,馬頭明王頭上的馬嘶叫,接著蓮師顯現並賜予他法名爲“貝瑪王千”,然後在淨相中他尋到“龍欽甯體伏藏法”。在桑耶寺上方青普的“花洞”中又閉關了叁年,此後,依據才那措然卓(1608—?)的預言及淨相,他去到離松贊幹布國王在瓊耶陵寢不遠處才仁烔的地方,建立了貝瑪俄賽鐵卻曲林閉關房;無數的弟子由西藏及鄰近國家到此處修行。他的主要弟子包括了吉美春雷俄賽,吉美教威紐固,吉美龔卓、吉美果恰等等,將他的法教弘揚到中國、不丹及印度。
一直到今天,龍欽甯體能成爲最廣泛的修行之一,這都是因著吉美林巴的慈悲及祈請。他的伏藏教法及其他的著作被結集爲九卷,其中包括了將佛法修行精要濃縮而成的“功德藏”。在七十九歲圓滿了利益衆生及法教的願望後,他離開這個世界去到蓮花光淨土,離開時展現許多不可思議的征兆。他的立即化身是蔣揚欽哲旺波(1820—1892),這是他身的化現;巴楚烏金吉美曲吉旺波(1808—1887)是他語的化身;督欽哲耶喜多傑(1800—?)是他心意的化現。蔣揚欽哲旺波及督欽哲兩人相合的化現共有五位主要的化身,其中蔣揚欽哲曲吉羅卓(1893—1959)及頂果欽哲仁波切(1910—1991)展現出無盡及全面的弘法利生事業。
4.烏金:第二佛,蓮花生大士,依據釋迦牟尼佛的預言,由阿彌陀佛的心中化現,奇迹似地以八歲孩童身形出現在一朵蓮花上。蓮師教導九乘全部的法教,包含各種密續;佛陀只有在非常稀有的時機才會傳下這些密續的教法,而且只傳下一般凡夫所能理解的程度。
5.耶喜措嘉:卡幹地方的公主,聖度母的化身,後來成爲蓮師最重要的弟子及明妃;她將蓮師大部分的教法寫下,同時將此教法隱藏起來成爲伏藏法。
6.鐵裘林聖山:是由伏藏者全波雪瓦歐塞(1517—
)所創建的寺廟,位于中藏桑耶寺西南邊的雅龍山谷中。
7.文武百尊:代表世俗一般內外現象及覺受的純淨面相,比方五蘊(色、受、想、行、識)是五方佛中的佛父,而五大元素(地、水、火、風、空)是五方佛中的佛母。
8. 文殊友:大圓滿或阿底瑜珈的傳承,是源自于原始佛普賢王如來,接著傳到金剛薩埵,然後到第一位人道的上師極喜金剛,再傳至文殊友。文殊友遵照文殊菩薩在淨相中指示,見到自己的上師極喜金剛,然後跟隨並事奉他七十五年。當極喜金剛融入虹光身時,文殊友在絕望中非常痛苦,極喜金剛的手在虛空中顯現,同時將一個盒子落入文殊友的手中,在這個盒子中藏著最精要的開示“叁句擊要”。文殊友是吉祥獅子的老師,而他就是蓮花生大士及毘瑪拉密紮的老師。
9. 阿裏班禅貝瑪王傑(1487—1542):是吉松德真國王五個伏藏者化身之一,同時也是“叁律儀決定論”的作者;這是一本介紹聲聞、菩薩及密咒等叁種戒律的典籍,同時也說明這些戒律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
10. 多傑卓羅忿怒蓮師:在不同的場合,蓮師化現爲八種不同的面相,也就是衆所周知的蓮師八變;其中的忿怒蓮師,通常是騎在一直母老虎身上,這是爲了調伏負面能量,或是爲了在巴羅達桑及其他地方埋下伏藏法時的化現。
11.多傑列巴大護法:在甯瑪巴的傳統中,與一發母,及雅火拉並列爲叁大主要護…
《如意寶--上師相應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