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成佛之道--殊勝證悟道前行法▪P11

  ..續本文上一頁他道的衆生。以地獄道來說,便充斥著無盡的痛苦。只要想像自己的父母落入地獄,被放在數千刀劍上任其刺穿,被極熱的大火焚燒,你便很想趕快采取行動來解除他們的痛苦和折磨。此即悲心的基本覺受。輪回中,到處都有受苦的衆生。地獄道的衆生遭受寒熱之苦;餓鬼道的衆生遭受饑渴之苦;畜生道的衆生遭受被奴役與被殺戮之苦;人道的衆生遭受生老病死之苦;阿修羅道的衆生遭受忌妒與沖突之苦;天道的衆生遭受命終之時即將喪失所有歡愉而落入下叁道之苦。當我們想到這一切,便會覺得:“如果我能讓衆生脫離苦海,那該有多美好!”

  “喜無量”乃是當我們看到具有才華洋溢而博學多聞的衆生具有快樂、名望、影響力時,所應生起的喜悅。對于這些衆生所享的福報,我們不僅不覺得不安與忌妒,還誠摯地隨喜贊歎並思維:“願他們一直都能快樂,甚至享有更多快樂!”我們也要祈願,希望他們能善用財富與權勢來幫助他人,護持佛法與僧衆,供養、建寺、弘法及其他具有意義的作爲。隨喜並祈願:“願他們不喪失現有的快樂與權勢。願他們的快樂增長,願他們善用所擁有的一切來幫助他人,弘揚佛法。”

  祈願自己的心能夠充滿無量舍、無量慈、無量悲、無量喜,如同菩薩所具足的那般無量。如果我們這麼做,真正的菩提心必將生起。

  這四種特質被稱爲無量或不可計量,乃是因爲它們的對象——一切有情衆生——是無量的,它們的利益——一切衆生的福祉——是無量的,它們的果實——證悟的功德——也是無量的。四無量心猶如虛空般地不可計量,也是成佛的真正根基所在。

  于此,如同任何其他修持一般,我們應該以“叁善法”來修:希望我們即將所做的修持能夠利益所有衆生(初善);于修持時全然專注,時刻保持一切法界自性爲空的領會(中善);修法結束時,回向一切修法的功德給所有衆生(後善)。這是令諸佛菩薩歡喜的最好方式,也是生起觀修覺受與證量,同時不受嗔恨、貪愛與傲慢所生起的障礙吞噬的最好方法。

  

  

  

  金剛薩埵

  

  在前行修法的一開始,我們思維了人身的難得與殊勝。爲了激勵我們努力修持,我們進一步思維無常。接著爲了增進觀照力,我們思維行爲與業果之間的運作法則。最後,我們看到輪回的一般狀況是如何地不離痛苦,並由于領悟到解脫的不變利益,而知道自己需要尋找並依止一位上師。于是我們進入前行修法的主要部分。首先爲了跨入佛法的門檻,我們皈依佛法僧叁寶。其後,我們生起菩提心,此乃菩薩乘的根基,亦即爲了利益衆生而求證悟的心願。現在,我們進入金剛乘,要做的便是金剛薩埵(藏音爲“多傑森巴”)本尊的觀修與持誦,目的在于清除證悟道上的障礙。這些障礙包括所有過去世以來累積的障蔽與負面業行。

  金剛薩埵爲金剛乘一切壇城52的至高主尊。觀修金剛薩埵,如同觀修所有如來。金剛薩埵的百字明咒,乃是一切咒語的精髓53。

  

  52 “壇城”、“曼達”或“曼達拉”(mandala)有許多層次與方面的意義,一般代表宇宙、圓圈、界面;在藏傳佛教的修持中,則可代表無上的供養(通常稱爲“獻曼達”)、觀修本尊的所在之處、本尊的淨土或駐錫之地(通常稱爲“壇城”)等。以後者來說,便有多種象征意義:顔色、線條、形狀等,各有不同所指。有興趣的讀者可閱讀邱揚創巴仁波切(Chogyam Trungpa Rinpoche)的著作《Orderly Chaos:The Mandala Principle》(美國香巴拉出版社發行,目前尚無中文版)。

  53有關這個咒語的內容,詳見<“殊勝證悟道”前行簡軌:附錄>。

  

  過去一切負面行爲導致的障蔽,乃是我們無法在證悟道上前進的主要障礙。負面行爲有許多種。有些在本質上很明顯是不善的,例如殺生、偷盜、妄語等54。其他則如違犯佛陀或上師所教導、幫助我們修行增長的誓願與戒律。

  修持金剛薩埵本尊法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清淨這些障蔽。有一句話說:“罪業唯一的善德便是它可以被清淨。”事實上,沒有什麼是無法被清淨的,即使是最明顯的極惡之行亦然。

  

  54 殺、盜、淫、妄、酒,爲我們一般所稱的“五惡”或五不善業;“十不善業”則包括身:殺生、偷盜、邪淫,語:妄語、兩舌、惡口、绮語,意:貪欲、嗔怨、邪見。

  

  

  

  四力

  

  爲了全然清淨負面業行,我們必須運用“四力”:依止力、悔恨力、對治力和決斷力。

  清淨的過程需要一個依止的對象,讓我們表達悔恨,發露忏悔,並修複過去負面行爲所造成的影響。在此,我們依止的是金剛薩埵。觀想金剛薩埵在我們的頂上,極爲安詳,面帶微笑,白光閃耀,猶如十萬個太陽照于雪山那般奪目。他的坐姿是金剛跏趺座55,于千瓣白蓮與月輪之上。右手持金色金剛杵于胸前,左手握銀色金剛鈴置腿上。金剛薩埵身穿十叁種報身佛的嚴飾——五絲衣與八寶飾。與本尊雙運的佛母金剛托巴56,右手持彎刀,左手握顱器57,其內盛滿長壽不死的甘露。我們觀想的本尊並非血肉之軀,而是猶如虛空中的彩虹,栩栩如生又空無可觸。另一方面,本尊又異于彩虹,並非只是可用感官覺知,因爲他遍是諸佛的智慧與慈悲。將本尊視爲你的慈悲根本上師,以金剛薩埵的身形顯現。

  

  55 “金剛跏趺”爲雙腳盤腿而坐,“半跏趺”則爲單盤。

  56 金剛托巴,是金剛薩埵的佛母名稱,梵音爲瓦加托巴(Vajratopa),藏音爲多傑森瑪(rDo-rje snyems-ma)。

  57 “顱器”即爲“嘎巴拉”(Kapala),一般是以成就者的顱骨做成的容器。

  

  接著是一種深切強烈的悔恨力,忏悔自己過去的行爲。如果你渾然不知地吞下一種劇毒,發現自己將要死去之時,必然感到非常著急。類似地,你到現在都還不清楚,從這麼多的過去世以來,自己所做的負面行爲究竟有多龐大的破壞力。如今你終于領悟到,這些負面行爲正是造成輪回投胎及所有痛苦的根源,于是你強烈地悔恨過去的作爲怎麼如此不謹慎。若沒有這種悔恨感,你只會繼續累積負面行爲,延續痛苦。但現在你已經知道,你必須清淨自身,因此你轉向金剛薩埵本尊祈求清淨的法門。

  爲什麼把金剛薩埵當做清淨的修持本尊

  這是因爲金剛薩埵發願要爲一切衆生而來證悟成佛的時候,他發了以下誓願:“當我成佛之後,只要衆生稱頌我的名號、眼見我的身形、憶念我或持誦有我名號在內的咒語,願衆生皆能清淨他們的障蔽、無明和負面的業行。”

  然而具有悔恨還是不夠。我們必須實修清淨自身的法門。這便須經由解藥的力量。全心向著金剛薩埵,對他生起信心,因爲他是包含一切壇城的至高主尊,也是諸佛的合一,具有清淨業染的大力。如前所說,觀想金剛薩埵在我們頂上,心中有一月輪,其上有一個白色的“吽”字,周圍圍繞百字明。于是念誦:

  

  阿!

  頂冠蓮花月輪上,

  金剛薩埵雙身座。

  其心咒字降甘露,

  清淨病、魔、惡業、染。

  

  接著持誦百字明,次數盡可能多。

  念誦的同時,對金剛薩埵生起強烈信心,並思維:“由于我在此生與過去世的行爲,使我如今在輪回中受苦。請您現在賜予加持,以使我清淨自身,否則我還會無止盡地輪回。”

  我們雙手合十,雙眼充滿了虔誠的熱淚,獻上這個強烈的祈願,迎請金剛薩埵的智慧心來清淨我們的業染。由于我們祈願的力量,金剛薩埵心中的“吽”字開始流出光明的甘露。這個甘露包含了本尊所有的智慧、慈悲與大力。甘露首先充滿本尊與佛母的全身,接著從他們雙運之處、足趾及全身毛孔流出,流入我們頭上頂輪之上、本尊所坐的千瓣蓮花,再從花莖流下,並從我們頭頂的梵穴58開端進入自身。甘露繼續經由梵穴流下,充滿了我們的身體,洗淨所有的障蔽與染汙。這些業染從我們全身的毛孔與梵穴流出。我們的疾病皆以膿汁與血液的樣子流出,負面的力量皆以昆蟲、蠍子、蛇的樣貌流出,心智的障蔽則以黑色如煙的液體流出。甘露流洗淨所有障染的力量是如此強大,猶如洪流把山谷中的樹木與岩石都沖走了。這些障染從身體流出的同時,我們之下的大地開啓了,直至七重地下世界。在那裏,紅色公牛身的死神閻羅張大了嘴,流出的汙液進入他的嘴巴。當他吞下的時候,汙液化爲甘露。此時,我們所有的業債、過去的業行全然被清淨,轉化爲智慧。類似地,不僅我們的色身被清淨了,甚至凡庸的五蘊與五大59——我們的血、肉、骨頭與皮膚——也不再是粗濁的物體物質,全都變得透明如光。我們從裏到外全然清淨而光明。接著,觀想紅色公牛與我們所有的怨親債主都十分地心滿意足。我們之下的大地關閉,而我們已經完全清淨,身體清淨透明猶如水晶。

  

  58 梵穴,頭頂上的一個小開口,一般在嬰兒時期尚未關閉,是修行氣脈的重要部位。

  59五蘊:色、受、想、行、識;五大:地、水、火、風、空。 

  

  本尊身上的甘露不斷持續流下,逐漸充滿自己的身體。當甘露充滿頭部時,我們領受了金剛薩埵的身加持,一切經由色身所造的惡業,例如殺生、偷盜、邪淫等,盡被清除;我們得到了初灌的寶瓶灌頂,並爲未來成就諸佛示現身的化身種下了種子。當甘露到達喉部,我們領受了金剛薩埵的語加持,一切經由口語所造的惡業,例如妄語、绮語、兩舌、惡口等,盡被清除;我們得到了次灌的秘密灌頂,並爲未來成就圓滿樂受身的報身種下了種子。接著甘露流到心間,我們領受了金剛薩埵的意加持,一切經由心意所造的負面念頭,例如嗔怨、忌妒、邪見等,盡被清除;我們得到了叁灌的智慧灌頂,並爲未來成就究竟身的法身種下了種子。最後,當甘露到達臍輪、…

《成佛之道--殊勝證悟道前行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