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成佛之道--殊勝證悟道前行法▪P13

  ..續本文上一頁植物。

  

  我們通常會用到兩個曼達盤。其中之一放在佛桌上來象征皈依境,也就是修持供養的對象。另一個拿在手上,象征所要供養的宇宙。

  使用稻米或任何谷類之前,應該非常仔細地清洗,除去所有的石塊、木屑與塵土。接著以藏紅花水潤濕,放在幹淨的地方風幹。如此准備的谷類便能用來供養。

  我們用左手拿起曼達盤。右手將一滴藏紅花水放在盤上。以右手大拇指與無名指(第四指)抓起一小搓谷子,並用右手手腕下方的肌肉順時鍾方向擦拭曼達盤,同時念誦百字明而祈願:“願我與一切有情衆生的所有障染悉皆清除。”你也可以持誦“圓滿戒律咒”71,以便在修持供養前清淨自身。

  

  71“圓滿戒律咒”念誦如下:唵、阿牟嘎悉拉、桑巴熱、桑巴熱、巴熱、巴熱、瑪哈序達、薩朶、貝瑪、比布希疊、布雜、達惹、達惹、薩曼塔、阿瓦婁克德、吽、呸、梭哈。(OM AMOGASHILA SAMBHARA SAMBHARA BHARA BHARA MAHASHUDHA SATO PEMA BIBHUKSHITE BHUDZA DHARA DHARA SAMANTHA AVALOKITE HUNG PHET SOHA)

  

  在每一座修持的開始,首先念誦“叁十七支供文”(附錄四),並供養叁十七墩72稻米。如此叁次或七次之後,專心修持叁身曼達的供養,念誦以下偈頌,並且每次供養七墩谷子73。

  

   唵阿吽!

  叁身佛土與富樂,

  外、內、密之供養雲,

   獻予叁寶叁根本。

   受已祈賜二成就。

   唵阿吽 咕如 喋瓦 達克尼 薩帕利瓦惹

  熱納 曼達拉 布雜 美嘎 阿 吽。

  

  72 墩,在曼達盤上所放置代表供養的一把物品,可爲米等谷類、或是各種珠寶。

  73 化身曼達共有七墩供養,分別代表須彌山、四大部洲、日、月。

  

   唵、阿、吽這叁個種子字分別代表諸佛的身、語、意(智慧心),也象征叁身:化身對應諸佛之身、報身對應諸佛之語、法身對應諸佛之意。

   法身乃是諸佛的究竟自性。由此自性當中化現報身的五種智慧。化身則是諸佛無所不在的慈悲,根據衆生的需求與願望而以各種不同方式顯現。

  “外”的供養包括清水、花、香、燈、塗、食、樂74,以及所有令五官愉悅的物品。“內”的供養則是白甘露、紅甘露與食子的叁種供養(分別對應于轉化的叁毒——嗔、貪、癡),以及各種組成加持所依物、可修複與固守叁昧耶誓戒的聖物。“密”的供養爲十六種獻供天女的供養物:與空性了悟雙運的五官愉悅物品。

  

  74 這些即是一般所稱的“八供”,清水包括了洗臉水與洗腳水兩種供養,此爲古印度的傳統之一;“香”指的是燒香類,“塗”指的是香水類,“樂”指的是音樂類的供養物。

  

   我們供養的對象是叁寶與叁根本,而他們也歡喜地接受了供養。其後,爲了回應我們,他們喜悅而慈悲地賜予加持,因爲他們知道,由于他們接受了我們的供養,使我們得以積聚福德與智慧,最終可以讓我們脫離輪回。

   這個供養願文的結尾咒語以唵阿吽(梵音OM AH HUNG)爲起始。這叁個種子字分別代表諸佛的身、語、意,也象征叁寶與叁身。咕如(梵音GURU,藏音“喇嘛”)指的是修持傳承的諸位上師,乃一切加持的根本。喋瓦(梵音DEWA,藏音“拉”或“依當”)指的是本尊,乃所有成就的根本。達克尼(梵音DAKINI,藏音“康卓”)指的是女性的證悟主尊或特質,乃一切事業的根本。薩帕利瓦惹(梵音SAPARIWARA)意思是“由他們的眷屬陪同”。熱納(梵音RATNA)是“珠寶”。曼達拉(梵音MANDALA)是宇宙這個曼達。布雜(梵音PUJA)意思是“供養”。美嘎(梵音MEGHA)則是“雲朵”。阿(梵音AH)能讓供養物增長無量。吽(梵音HUNG)則是祈請叁寶與叁根本接受我們的供養並賜予加持。

  

  

  化身曼達

  

  首先,我們供養化現之身的化身曼達。這是一種象征性的宇宙供養,須彌山居于中央。東方的勝身洲由純水晶所製;我們所在的南方爲贍部洲,由藍寶石所做;西方的牛賀洲是紅寶石所成;北方的俱盧洲爲黃金所造。須彌山四面的質地,便是四大部洲所對應的四種寶物。四大部洲之上的天空,也因這些部洲的不同組成而有相應的顔色。因此東勝身洲上方的天空爲白色,我們這個南贍部洲上方的天空爲藍色,西牛賀洲上方的天空爲紅色,北俱盧洲上方的天空爲黃色。在每一部洲的兩側各有一個小洲。東勝身洲的兩旁爲身及勝身,我們這個南贍部洲的兩旁爲拂及妙拂,西牛賀洲的兩旁爲谄及勝道行,北俱盧洲的兩旁爲俱盧及俱盧月,共爲四大與八小的十二部洲。東南西北四大部洲的地上皆有衆寶山、如意樹、滿欲牛、自然稻。

  接著是“七皇寶”75與寶藏瓶。衆寶山的面前是一個具有千股的珍貴輪寶,由閻浮河(the river jambu)的純金所製,如陽光般閃耀。如意樹的面前確一個珍貴、如人一般大小的八面藍寶石,照亮周遭一百裏格76之內的天空;它的光芒能解除並保護衆生不受熱寒之苦,驅除惡意行爲之因,圓滿所有願望。滿欲牛的面前爲一位珍貴的妃寶,如太陽般炫麗,離于五種缺患,並富有八種奪魂攝心的女性特質;僅僅瞥見她一面,便令空性與大樂的了悟得以如晨曦般初生。自然稻的面前有一位珍貴的臣寶,尊貴而高大,智慧而善巧。

  

  75 轉輪聖王所擁有的“七皇寶”分別爲:輪寶、珠寶、妃寶、臣寶、象寶、馬寶、將軍寶。

  76 “裏格”爲長度單位,一裏格等于叁英裏。

  

   在東南西北其間的四個次方位(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則有一象寶,身爲灰色,有千頭凡俗的大象那般壯碩,頭上戴有象征大力的紅寶石;另有一馬寶如孔雀喉部一般地翠藍,能于一天之內繞完世界叁次;還有一將軍寶,骁勇善戰,等同于宇宙的守護,他是如此地威嚴輝煌,讓人幾乎不敢擡眼正視;最後是寶藏瓶,能賜予所有的願望。

  在八個方位則有八位獻供天女:嬉女、鬘女、歌女、舞女、華女、香女、燈女、塗女77。

  

  77 在內圈的這八位天女分別在八個方位,嬉女(東方)、鬘女(南方)、歌女(西方)、舞女(北方)、華女(東南)、香女(西南)、燈女(西北)、塗女(東北)。例如,嬉女位于東方而面朝西方、鬘女位于南方而面朝北方;“嬉女”意指身形曼妙的天女。

  

   在東方天空中、嬉女之前方,有一火造水晶的太陽閃耀著;在西方天空中、歌女之前方,則有一個水造水晶的月亮。于南方天空中、舞女之對面,漂浮著具有金色手把的白色寶傘;于北方天空中、鬘女之對面,則有一多彩的尊勝幢。

   而布滿虛空中的,則是令人眼花撩亂的天、人、龍族78之一切財富,猶如大風雪中的雪花般無量無盡。

  須彌山內是欲界的六道,山頂上則有色界的十七層天,其上是無色界的四層天79。在天衆的世界中,有清淨的甘露湖、如意樹、黃金山與珠寶山,還有美妙的花園與森林。七重的金黃山圍繞著須彌山,其間由七重海所分隔,整個地基周圍則是熾焰的鐵山。

  

  78 居住于叁個層界(藏音sa gsum)的衆生包括:住于大地之上的天衆、住于大地之表的人類,以及住于大地之下的蛇族(身如巨蟒、具有魔力)。或龍族。其後所提到的寶物,有可能是龍王宮裏的夜明珠。

  79 在佛學辭典的說明中,欲界的天道衆生仍有性別之分,也有物質欲望,共有六層天:四天王天(東持國天、南增長天、西廣目天、北多聞天)、忉利天(帝釋所管轄之叁十叁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色界共有十八層天,于此沒有性別之分與物質欲望:初禅天有叁(梵衆天、大梵天、梵輔天);二禅天有叁(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叁禅天有叁(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四禅天有九(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或大自在天、色究竟天或奧明天)。無色界無性別之分,無男女之相,也無物質形式,共有四層天: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

  

  最後我們應該觀想,在這個宇宙的每一個原子之中,還有另一個完整的宇宙,並具足無量無盡、豐盛無比的供養。如此廣大無垠的供養包含了整個宇宙所能找到的一切圓滿、美妙、珍貴之物——無論是在大地之下、大地之表、大地之上——例如龍族的如意寶,在深廣的大海中也能照亮整個龍族世界。當我們在做這個所有宇宙供養的時候,就當自己是整個宇宙的擁有者,是一位能夠轉輪的宇宙聖王。

  我們修持曼達供養,因而能夠毫不執著地布施。目前,我們非常執著于自己所擁有的事物。無法忍受布施自己的財産,甚至有時候不敢使用它們,深怕會被用盡或被用壞。因此爲了除去對物質的執著與貪愛,我們向諸佛菩薩供養我們所具有的一切:財物、良好的特質、學習的所得,以及過去積聚的一切功德。我們不光以這輩子所擁有的少許物品來做供養:我們做的供養是無量無盡的,是整個宇宙——同時,不只是我們所在的宇宙,而是十億個同樣的宇宙。我們將所有的供養物獻予皈依聖衆,乃是爲了利益一切衆生,特別是我們視爲敵怨、令我們有所障礙與艱困的衆生。我們祈願,經由這個修持的功德,這些衆生都能被帶上解脫之道,究竟成佛。除非我們以這樣的心態來修持,否則我們所修的便不是真正的大乘法門。

  

  

  報身曼達

  

  其次,在化身曼達之上,我們觀想並供養圓滿樂受身的報身曼達,此乃五方佛部淨土…

《成佛之道--殊勝證悟道前行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