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成佛之道--殊勝證悟道前行法▪P17

  ..續本文上一頁,上師的加持相當奇妙。就在法王圓寂之前,由于我在看到他的照片、聽到他的事迹之後生起了強烈的親近心,居然兩次夢見法王;夢中的法王一如本人,高大壯碩,聲色柔和,上身赤裸,下圍裙袍;但其實我只看過他的臉部照片而已,竟然能夢得栩栩如生。當我在向他人證實法王的模樣之後,也感到相當驚訝。

  于是,我當下便向冉江仁波切表示,如果他需要翻譯人手的話,我願意盡己所能;仁波切也欣然回應:未來有需要,會再聯絡我。然而,後來我自己深陷業力的洪流之中,無暇顧及其他,直到六年之後,長女周歲,才猛然想起這本書的存在。由于想到著作版權的問題,我曾嘗試與原版的出版商聯絡,卻一直沒有回音。一年又過了,或許是因緣具足了吧,冉江仁波切在臺灣的中心負責人彭措堪布(Khenpo Phuntsog Tobjor)于去年找到了我,並安排我與仁波切二度會面。同時,英譯的原版也在一九九六年正式出版了修訂版,于是這本書在臺灣的翻譯與出版終于有了著落。當然,若在翻譯方面有任何的缺失與錯誤,那是由于譯者的愚鈍無知、煩惱障蔽,還望諸君見諒;畢竟,“法”的翻譯實爲不易!

  于此,要特別感謝雪謙冉江仁波切的指示,馬修·李卡德的解答,彭措堪布和賴聲川老師的籌劃,以及我的導師宗薩欽哲仁波切、欽哲依喜仁波切的教導與鼓勵,堪布蘇南·劄西(Khenpo Sonam Tashi)的錄音,美國“欽哲基金會”Cangioli Che、Steve Cline、Jakob Leschly、Anika Tokarchuk、馬君美、項慧齡、劉婉俐等人在佛學詞彙方面的協助,Daniel、Romeo與許多“……悉達多本願佛學會”會員在我害喜最嚴重時所給予的支持,以及家人、先生與長女在這次懷孕期間對我的貼心、體諒與照顧。

  最後,祈願佛法的清流能在這因恐怖攻擊事件頻傳、而使無常似乎更爲逼近的時代裏,持續帶給衆生心靈的滋潤與精神力量的增長;在此,謹以寂天菩薩《入菩薩行論》中的偈頌來做爲翻譯本書的回向:一切具德上師康健長壽,所有衆生速即離苦得樂!

  

  雙手合掌吾祈請,十方叁世諸如來,爲諸暗迷苦衆生,照耀佛法之光炬。

  雙手合掌吾祈請,欲示涅槃諸世尊,無量劫中恒時住,莫令世間于黑暗。

  願以往來所積聚,我之一切善福德,能令衆生諸苦痛,全然清除盡無余。

  願爲醫者與療藥,願爲病者來護理,直至世間諸病者,悉皆治愈無病痛。

  願飲食物如雨降,清除世間饑渴苦,若于饑荒之時期,願吾變爲飲食物。

  願吾成爲無盡寶,滿足窮苦艱困者,願我成其所需物,緊鄰窮困者身邊。

  

  

楊書婷(Serena Yang)

  

二〇〇二年十月于宜蘭待産中

  

留言于“E.T.翻譯社”

  

http://tw.myblog.yahoo.com/serenalotus-blog/

  

  詞彙解釋

  

  Arhat (dgra bcom pa) 羅漢、阿羅漢:字面意思是“毀滅敵人者”(譯注:中文稱“殺賊”、“殺煩惱賊”)。這裏的敵人是指五蘊或煩惱,經由修持最根本的法門,亦即聲聞乘或小乘而消滅。阿羅漢所成就的是離于輪回諸苦,不過由于他們尚未究竟了悟空性,因此還不能除去執著于法界具有實體的微細障蔽,故而成爲他們達到佛陀全知境界的障礙(譯注:已證“人無我”,未證“法無我”)。他們還需要修持大乘,以圓滿成佛的無上目的。

  

  Bardo (ba do) 中陰、中陰身:字義爲“介于兩者之間”,也就是中間的過渡狀態。中陰身的種類有許多,但最常提及的是介于死亡與投胎之間的過渡狀態。

  

  Bodhichitta (byang chub sems) 菩提心:成佛想,證悟心。這是大乘法門的關鍵修持。在相對的層次來說,指的是爲利益一切衆生而來成佛的心願,以及完成這個目標所需要的修持。以絕對的層次來說,指的是對自我與法界(現象)究竟自性的直觀洞察力。

  

  Bodhisattva (byang chub sems dpa”) 菩薩、菩提薩埵:行于成佛道、修持慈悲心與六度行,誓言要爲利益一切衆生而來成佛的修行者。藏文的字面原意是“具有證悟心的勇者”。(譯注:有關六度行,請見Sutrayana)

  

  Buddha (sangs rgyas) 佛、佛陀:除去二障並圓滿二智者。“二障”指的是煩惱障(此乃痛苦之因)與無明障(此令我們無法全知);“二智”指的是了知法界的兩種自性:究竟與相對。

  

  Buddhadharma 佛法:佛陀的法教(見Dharma)。

  

  Buddhafield (zhing khams) 淨土、佛土、佛域、佛國:某佛陀或某菩薩經由證悟的願力,加上有情衆生的福報力量,兩者相應所顯現的面向或世界,稱之爲淨土或佛土。投生此處的衆生,可在證悟道上迅速增益而不落入下叁道。不過,我們也要了解,當任何地方被觀爲俱生智慧的清淨顯現之時,實際上便是淨土。

  

  Circumambulation 繞行:一種極具福德力量之虔誠修持,行者以專注力與覺察力順時鍾方向繞行某個被視爲神聖的對象,寺廟、舍利塔、聖山,甚或具德上師及其居所。

  

  Dakini (mkha”gro ma) 空行、空行母:與智慧相關的女性主尊。具有許多層次的意義。一般所稱的空行具有特定程度的精神力量,智慧空行則是全然的了悟者。

  

  Dharma (chos) 法、佛法:釋迦牟尼佛與其他證悟者所傳授而示現證悟道的法教主體。具有兩個層面:“所傳之法”(1ung gi ehos)指的是實際傳授的法教,以及“所悟之法”(rtogs pa”i chos)或說是智慧境等,指的是經由修持這些法教所達到的功德境界。

  

  Dharmakaya (chos sku) 法身:究竟身、真實身,乃空性之體。

  

  Dzogchen (rdzogs chen)(梵音爲mahasamdhi,atiyoga) 大圓滿、阿底瑜伽:甯瑪派所分“九乘”中的最高見地法門。

  

  Kagyupa 白教、噶居巴、噶舉派:藏傳佛教四大派別之一,由馬爾巴大譯師(1012-1095)所創。

  

  Kalpa (bskal pa) :印度傳統宇宙觀所指的一段極長的時間。一大劫包含一個宇宙系的成、住、壞、空四期,共有八十中劫(譯注:各二十個)。一中劫有兩小劫,其一爲壽命增長之時期,其二爲壽命漸減之時期。(譯注:我們雖然常說人類現在的平均壽命比以前還久,但其實我們是處于“賢劫”裏的“減”小劫,亦即壽命漸減期。而過去之住劫稱爲莊嚴劫,未來之住劫稱爲星宿劫,現在之住劫稱爲賢劫;賢劫裏共有千佛出世,稱爲賢劫千佛。)

  

  Karma 業、業力:梵文的原意爲“作爲”,所指的是因果法則。依據佛陀的法教,一切的作爲,無論是思想、言語或行動,都猶如種子,終將于此生或未來生成熟爲種種經驗。正向或善德的作爲將帶來快樂,惡意或負面的作爲則會造成行爲者以後的痛苦。

  

  Kaya (sku) :字義爲“身”:指佛陀的自性。見Dharmakaya,Nirmanakaya,Sambhogakaya。

  

  Lower Realms 下叁道、叁惡趣:見Samsara,Six Realms。

  

  Mahamudra (phyag rgya chen po) 大手印:噶居派的最高見地法門。

  

  Mahayana 大乘:見Shravakayana。

  

  Mani 六字大明咒:觀世音菩薩的心咒,共有六字,唵嘛呢貝美吽 (OM MANI PADME HUNG)。

  

  Mantra (sngags) 咒、咒語、真言:以字語或種子字組成的段句,與特定的觀修本尊有關,而持誦本尊的心咒乃是密乘觀修的主要修持。

  

  Ngondro (sngon”gro) 加行、前行:字義爲“預備”、“基礎”、“先前”,能令修行增長的基礎修持。

  

  Nirmanakaya (sprul sku) 化身:顯現身,乃慈悲與方便之體,以此身形,佛陀便可讓未證悟者得以見到,並可教導、幫助他們。

  

  Nirvana (myang ngan las”das pa) 涅槃:藏文對這個梵文的翻譯爲“超越痛苦”,指的是根據小乘或大乘修行所證得的不同層次之證悟。

  

  Nyingma (rnying ma) 紅教、甯瑪巴:藏傳佛教四大派別中最古老的一派,于八世紀由蓮師所創。(譯注:蓮師、蓮花生大士、蓮花生大師,指的都是于七世紀將佛教由印度傳至西藏的偉大上師。)

  

  Pratyekabuddha (rang sangs rgyas) 辟支佛、緣覺佛:沒有上師協助而自行修持…

《成佛之道--殊勝證悟道前行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