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念處經》開示(九)

  《大念處經》開示(九)

  寶峰禅寺禅修營

  2007年7月2日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3X)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正等覺者! (叁遍)

  

  各位法師、各位同學、各位禅修營員們:

  晚上好!

  今天晚上,我們將一起來繼續學習《大念處經》。我們在上一次講座當中,一起學習了叁十二身分以及四界分別,在經典裏面就稱爲厭惡作意以及界作意。當我們講到叁十二身分的時候,我們也同樣的簡單地講述了它的修行方法,叁十二身分又稱爲有生命的不淨修習。我們在上一次講座當中就根據經文學習了這種修行方法的兩大類修法:

  第一類修法是作爲止業處的修行方法,也就是通過修習叁十二身分來證得初禅;同時我們也簡單地講到了修習叁十二身分除了證得初禅之外,還可以依叁十二身分其中的某些身分當中的顔色來修習色遍,修習青遍、黃遍、紅遍、白遍.......或者依照叁十二身分來修習四界分別的詳盡法。

  同時,我們也在上一節講到了依叁十二身分來修觀的方法,也就是觀照叁十二身分裏面頭發的四十四種色法、體毛的四十四種色法、指甲的四十四種色法等等,用這樣的方法來修觀;之後,我們也依經文講到了修叁十二身分內觀、外觀、內外觀的修行方法;然後又依照叁十二身分來斷盡煩惱、證得阿拉漢、證悟涅槃。

  接著,我們也講到了修行四界分別的方法,四界分別的方法也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是作爲修止的方法,也就是依四界分別而證得近行定,這個是修止的方法;

  同時,我們也可以把修習四界分別作爲打開修觀的大門,通過四界分別來進入修觀。也就是說先觀照身體裏面的地、水、火、風,一直到見到色聚,然後再分析色聚。當我們見到了究竟色法以後,就可以再進入修觀(vipassanà)。因此四界分別也是分爲修止的方法和修觀的方法。

  那今天我們將繼續來討論另外一種修行方法,這種修行方法和上一次所講到的修行方法也是息息相關的,這種方法也是屬于修不淨的方法。今天晚上,我們要討論修不淨是屬于無生命的不淨修習,它也分爲兩種方法,也就是分爲修止的方法和修觀的方法,今天晚上都想簡要地來講一講。我們看經文,身隨觀的九墓地部分:

  「再者,諸比庫,如同比庫見到被丟棄在墓地裏的屍體,死後經一日,經兩日或叁日,已經腫脹、青瘀、膿爛。他比較于此身:『此身也有如是之法,如是之性,無法避免如此。』

  如此,或于內身隨觀身而住,或于外身隨觀身而住,或于內外身隨觀身而住。或于身隨觀生起之法而住,或于身隨觀壞滅之法而住,或于身隨觀生起、壞滅之法而住。他現起『有身』之念,只是爲了智與憶念的程度。他無所依而住,亦不執取世間的一切。」

  佛陀在這裏就教導了九種墓地觀的第一種修行方法,這一段經文已經包括了兩種修行方法,就是作爲止業處的修行方法跟觀業處的修行方法。接著佛陀又用同樣的方法又再說:

  「再者,諸比庫,如同比庫見到被丟棄在墓地裏的屍體,正被烏鴉、兀鷹、鹫、蒼鹭、狗、老虎、豹、豺狼或各種蟲所噉食。他比較于此身:『此身也有如是之法,如是之性,無法避免如此。』

  如此,或于內身隨觀身而住,或于外身隨觀身而住,或于內外身隨觀身而住。或于身隨觀生起之法而住,或于身隨觀壞滅之法而住,或于身隨觀生起、壞滅之法而住。他現起『有身』之念,只是爲了智與憶念的程度。他無所依而住,亦不執取世間的一切。」

  這是第二種墓地觀。

  第叁種是:

  「再者,諸比庫,如同比庫見到被丟棄在墓地裏的屍體,骨鎖尚有肉有血,由筋腱連結著……」

  這個是第叁種。

  第四種是:

  「骨鎖已無肉,爲血所汙,由筋腱連結著……」

  這是第四種。

  第五種是:

  「骨鎖已無血、肉,由筋腱連結著……」

  第六種是:

  「已無連結的骨頭散落各處:一處爲手骨,另一處爲腳骨,另一處爲踝骨,另一處爲胫骨,另一處爲股骨,另一處爲髋骨,另一處爲肋骨,另一處爲脊椎骨,另一處爲肩胛骨,另一處爲頸椎骨,另一處爲颚骨,另一處爲齒骨,另一處爲頭骨。」

  還有接著第七種是:

  「再者,諸比庫,如同比庫見到被丟棄在墓地裏的屍體,骨頭白如螺貝之色……」

  第八種是:

  「骨頭堆積經過叁四年……」

  第九種是:

  「骨頭腐朽成爲粉末。他比較于此身:『此身也有如是之法,如是之性,無法避免如此。』

  如此,或于內身隨觀身而住,或于外身隨觀身而住,或于內外身隨觀身而住。或于身隨觀生起之法而住,或于身隨觀壞滅之法而住,或于身隨觀生起、壞滅之法而住。他現起『有身』之念,只是爲了智與憶念的程度。他無所依而住,亦不執取世間的一切。

  諸比庫,比庫乃如此于身隨觀身而住。」

  佛陀在這裏就講到了九種在墓地裏面修行的方法。在墓地裏面修行的方法如果是作爲修止業處的禅修者,他可以按照這部經文裏面講到的方法去到墓地,去到墓地的時候,還必須注意非常多的事項。就如同在《清淨道論》裏面很詳細地講到:「如果一位比庫他要去到墳場,他必須要先跟當地的政府報告,而且要跟寺院裏面的長老或者負責的比庫打聲招呼,因爲住在墳場也許會有一定的危險,而且他也必須要認識他去墳場的時候的路,還要看墳場周圍有沒有危險。」

  他住在墳場是爲了什麼?是爲了修習不淨,是爲了取不淨的相。在《清淨道論》裏面修止的部分就提到了有十種不淨的相。這十種不淨的相都是屬于屍體由剛死不久一直腐爛到成爲一堆骨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在《清淨道論》裏面把它分爲十個階段,這十個階段分別是:膨脹相、青淤相、膿爛相、斷壞相、食殘相、散亂相、砍斫離散相、血塗相、蟲聚相、骸骨相。這是屍體由好端端的看到他還像一個人樣一直到膨脹、青淤、膿爛,到給野獸吃,到給有很多蟲咬,最後變成一堆白骨的一個過程。

  在經文裏面所提到的其實已經在《清淨道論》裏面提到的叁種相,在這裏經文裏面所提到的:「在墓地裏的屍體死後經一日,經兩日或叁日,已經膨脹、青淤、膿爛。」這叁個階段就相當于《清淨道論》裏面所說的十不淨裏面的前面叁種;之後在第二種裏面講到的被:「烏鴉、兀鷹、鹫、蒼鹭、狗、老虎、豹、豺狼或各種蟲所啖食。」這已經在《清淨道論》裏面屬于食殘相、蟲聚相這兩種相;最後講到了「有肉有血,由筋腱連結著……」跟「骨鎖已無肉,爲血所汙,由筋腱連結著……」這是屬于斷壞相、散亂相跟離散相;到了最後的那叁種「骨頭白如螺貝之色……骨頭堆積經過叁四年……骨頭腐朽成爲粉末。」這是屬于骸骨相。

  因此,在這裏面提到的九種墓地觀的部分是和《清淨道論》裏面所說的是有關聯的,然而大家的側重點不同。在《清淨道論》裏面說到的十種不淨是側重于修止,在這裏所提到的是側重于修觀,然而也有包括修止的成分。

  我們在這裏就先來討論一下取不淨相修止的方法。取屍體的不淨而修止也有兩種方法,這兩種方法依兩類來說:

  第一類我們將依據《清淨道論》裏面所說的,就是我們可以去取屍體的不淨相。我們知道古印度有幾種葬法:有水葬、火葬、林葬。水葬就是直接丟進河中,讓魚等生物吃;火葬就是把屍體放在堆積的木柴上面燒掉,現在的印度還是非常流行這一種葬法。如果一個印度人能夠在恒河邊特別是在瓦拉納西城的河邊,燒了然後把骨灰撒到恒河裏面,他們認爲這樣的話能夠升天;還有一種是林葬,取不淨相主要是以林葬爲主。因爲古印度有很多人他們死了之後就直接把屍體拖入林中。

  如果看過經典、看過律典的就知道,在王舍城附近有一個很有名的墳場叫寒林,寒林古代也翻譯成屍陀林,巴利是sãtavana,sãta就是清涼、冷的意思,vana是林,所以也叫寒林。佛陀也曾經住過寒林,給孤獨長者就是在寒林裏面證得初果的,大家也知道十二億耳尊者吧,他也是這在個林中、這一座林裏證得阿拉漢果。

  也就是說古代有林葬的風俗,他們就是把屍體直接放在樹林裏面,任由那些野獸、鳥雀去吃。作爲要取不淨相的比庫,他就可以來到有屍體的林中、陵墓裏面,然後去看屍體,看屍體的不淨。

  現在,我們要以這種方式來取不淨相已經相當困難了,因爲似乎中國內地現在沒有林葬的風俗,反而西藏有天葬的風俗。那現在要修這種方法相對來說比較困難,不過在南傳佛教國家,通常我們去看屍體,我們都叫做不淨、修習不淨。每當有一些比庫、有一些大長老,乃至到附近有一些佛弟子死了之後,如果他是在帕奧禅林外面的那些墳墓那邊葬或者在那邊火葬,在那邊燒的話,那麼寺院就會出通知,通知大家去修習不淨。怎麼修習不淨呢?

  一般上來說,在上座部佛教國家,他們都相信人一死了就立刻投生,所以在上座部佛教國家也沒有所謂的超度。我出家了幾年,我也沒有參加過任何超度的儀式,我也不知道上座部佛教是怎麼超度的。

  一般上來講,比如說昨天晚上剛死或者今天早上剛死,下午就可以燒了,很快的。在舉行火葬的那一天下午,一般都是在中午吃完飯以後,我們就可以走到下院那邊,然後在一個停屍亭裏面,屍體就擺在中央,那些家屬就在兩旁,然後我們這些出家人就圍在那邊,屍體是打開的,蓋著被打開的,如果是出家人的話,那麼就還是穿著袈裟。我們先講出家人吧,然後就放在那邊,然後那些大長老就先頌經;如果是在家人的話,那些大長老就會對在家的那些家屬們說說法。

  不過很奇怪的是,我目前也參加過幾次看屍體修不淨,但是還沒有發現過那些在家的家屬會哭的,很奇怪,也許他們對生死真的很樂觀吧。

  之後,我們出家人就會全部圍著屍體去看屍…

《《大念處經》開示(九)》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