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體,這是決意神變。
第二是變化神變,變化神變的意思就是他隱去自己的形而完全變成另外一種形。好像魔王就有這樣的能力,他可以立刻變成佛陀的樣子,又可以變成其他人的樣子,變成青年的樣子,變成鬼的樣子都可以。當他變這些樣子的時候,就是用自己的身體變的,這稱爲變化神通,也就是我們說的神通變化就是指這種。
第叁種是意所成神變,意所成神變就是他自己仍然坐在那裏,但可以變化出另外一個由他的心意造成的有色法的身體。就象佛陀在叁十叁天講《阿毗達摩》的時候,當時佛陀仍然是到了人間那邊去托缽,但是他用意所成的身坐在叁十叁天的白石座裏面跟諸天說話。他的身體就到了人間,這是屬于意所成神變。
第四種是智遍滿神變,這裏的智遍滿神變就是當一個人在證得阿拉漢道果之前,或之後,或者在那一刹那,他的神通就具有了。就好像有些聖者,他們不用刻意去修煉神通,當他一證果之後,自然神通就具有,他不用刻意去修煉。
第五是定遍滿神變,定遍滿神變就是指一個人入定之後,很多外在的東西都不能夠傷害他。好像有一次沙利補答(舍利弗尊者)在月圓日入定打坐,結果就有兩個夜叉,一個夜叉看到了沙利補答(舍利弗尊者)剛剃完頭,他的頭在夜光底下閃閃發亮,就想去打他,另外一個夜叉說不要去打他,這個人有大神通,大威力。但是第一個夜叉不聽,就去打他,據說這個夜叉一巴掌就可以把須彌山打碎,但是打在沙利補答(舍利弗尊者)頭上,沙利補答(舍利弗尊者)沒有感覺,因爲當時他在入定。結果當這個惡行的夜叉在打完沙利補答(舍利弗尊者)之後,大地裂開,就掉入了地獄。等舍利弗(尊者)出定以後,感覺到有點頭痛,這就是屬于定遍滿神變,他在入定。而我們在講到薩摩瓦蒂Sāmāvatī,當時Udena優填王想要用毒箭去射她,當時她入了慈心定,結果Udena優填王的毒箭不能夠發出去,這也是屬于定遍滿神變。
第六種是聖神變,聖神變就是聖者有能力讓不淨的變成淨的,讓臭穢的,很醜陋的變成幹淨的,可以使幹淨的變成醜陋的。
第七是業報生神變,業報生(神變)就是指由他與生俱來的果報而來。好像鳥會在天上飛,魚會在水裏遊,他與生俱來就有這樣的能力的,他不用專門去學的。天人他自然就擁有天眼,會變化,他能夠飛行于空中,這些是與生俱來的,他一出世就擁有這樣的能力,這稱爲果報生的神變。有一些低等的有情,好像龍也擁有這種神變,有些鬼類,有些夜叉也有這樣的神變。這屬于它的果報而來,雖然它的果報很差,但是由于它所結生的那一類有情,擁有這樣的能力,所以它與生俱來就有。就好像鳥一樣,雖然鳥的果報很差,但是它還是能夠飛行于空中。
第八是具福神變,具福神變就是有些人福報來了,他自然會得到一些很不可思議、很神奇的東西,這稱爲具福神變。
第九屬于咒術所成神變,咒術所成神變是指有一些咒師,他念了咒之後就可以變出很多東西出來,可以呼風喚雨,可以飛沙走石,甚至可以點石成金。這些就是屬于他通過念一些咒,然後他所成的神通、神變。
第十種是彼彼處正加行緣成神變,這就包括我們一般很普遍所擁有的,好像一般人只要他認真地學習,就可以通過這些技巧創造財富,這些就是由于他之前所做的那些努力,後來享受他所得的果報,但如果嚴格來說,這第十種範圍真是太廣了。
總而言之,如果一個人想要成就神通,基本上有以下的幾種:第一就是與生俱來的,這個就叫做果報得,是報得的。就好像一切的天人、某一類的鬼和很多的畜牲,還有劫初時候的人,他也能夠飛行于空中,這些是屬于與生俱來的果報所得的。還有另外一種是證得的,這裏證得的意思就是所有的佛陀、所有的獨覺佛,以及許多的弟子,佛陀的弟子,當他在證得聖道、聖果的時候,他不用刻意去修行,神通自然顯現。好像馬哈摩嘎喇那(Mahàmoggallàna,摩诃目犍連)尊者,他是神變第一,神通第一,但是之前呢我們從經典裏面看到,他在那邊苦修了七天,並沒有記載有神通,但是當他證得了阿拉漢道之後,他就成了佛陀的弟子當中神通最厲害的、最強的。還有另外一種是修得的,修得的就是普通來講,他剛出生的時候並沒有神通,但他通過一定加行,通過一定的努力,一定的方法去修行,修行之後他開發神通,這是屬于修得的。還有另外一種神通是借助于其它外力的,就好像有些人通過念咒,通過請一些神,請一些護法,或者說養小鬼之類,然後他能夠有一些神通,這一類人屬于第四類。一般,如果按照一個人想要知道一些(神通的)東西,想要了解一些(神通的)東西,基本上有這四種方法可得到。
在這裏,我就想再簡單談談如何通過修行而證得神通的方法。如果一個人想要修到神通,想要證得神通,他必須得要先練習十種遍,十種遍其中的八種遍是很重要的。八種遍分別是指地遍、水遍、火遍、風遍、青遍、紅遍、黃遍、白遍,這八種遍對于開發神通是很重要的。而且,一個禅修者要證得神通,必須得要在這八種遍當中,所有的遍都必須精通于從初禅一直到非想非非想處,也就是每一個遍他都應當要很善巧于進入初禅、第二禅、第叁禅、第四禅,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以及非想非非想處。當他精通了十遍跟八種定之後呢,他就應當用十四種禦心法來證得神通,因爲禦心法是證得神通的基礎或者它稱爲神通的遍作定。在《清淨道論》裏面就有一句話講到,若以此等十四行相不能調伏其心,則于預修的初學瑜伽行者,實無成就神變之理。他的意思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想要成就神通,他必須用這十四種禦心法去調伏他的心,假如他沒有經過十四種行相來調伏他的心,想要成就神變那是不可能的事情。這十四種禦心法是怎麼樣修得呢?十四種禦心法,十四種調伏心的方法,它分別是順遍、逆遍、順逆遍、順禅、逆禅、順逆禅、跳禅、跳遍、跳禅遍、超支、超所緣、超支超所緣、支的確定(和所緣的確定)。
什麼是順遍呢?順遍這裏的遍是指八種遍,就是地遍、水遍、火遍、風遍(青遍、黃遍、紅遍、白遍)這八種遍。如果一個禅修者要修行順遍,他應當先進入地遍的初禅,進入(地遍的)初禅之後,再進入水遍的初禅、火遍的初禅、風遍的初禅、青遍的初禅、黃遍的初禅、紅遍的初禅、白遍的初禅。之後他再進入地遍的第二禅、水遍的第二禅、火遍的第二禅、風遍的第二禅、青遍的第二禅、黃遍的第二禅、紅遍的第二禅、白遍的第二禅。依次一直到進入非想非非想處定。用這種方法來修習順遍。
至于逆遍呢,他是先進入白遍的初禅,然後再進入紅遍的初禅、再進入黃遍的初禅、再進入青遍的初禅、然後再進入風遍的初禅、再進入火遍的初禅、再進入水遍的初禅、再進入地遍的初禅。那對于第二禅、第叁禅、第四禅、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也是這樣(依次進入地遍、水遍、火遍、風遍、青遍、黃遍、紅遍、白遍的禅定)。
之後,他再修習順逆遍。順逆遍就是他先進入地遍的初禅、水遍的初禅、火遍的初禅、(風遍的初禅)、青遍、黃遍、紅遍、白遍(的初禅),然後再由白遍、紅遍、黃遍、青遍、風遍、火遍、水遍、地遍都是進入初禅。然後再依次進入第二禅(第叁禅、第四禅、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這麼修習。
然後他可以再修習順禅,順禅就是他進入地遍之後,從地遍初禅一直到第二禅、第叁禅、第四禅,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這是屬于順禅。然後再進入水遍,也是這麼從初禅到非想非非想處,然後再由火遍從初禅一直到火遍非想非非想處,然後再由風遍從初禅一直到非想非非想處。這個是屬于順禅。
逆禅呢,他先進入地遍的非想非非想處,之後再到無所有處,然後再到識無邊處,再到空無邊處,然後再到第四禅、第叁禅、第二禅、初禅。對水遍、火遍、風遍、青遍、黃遍、紅遍、白遍也是這樣(一次修習)。這是屬于逆禅。
然後他再修順逆禅,修完順逆禅之後,再修跳禅,跳禅就是他先進入地遍的初禅,然後再跳到第叁禅,然後再跳到空無邊處,然後再跳到無所有處。之後,他又進入地遍的第二禅,然後再跳到第四禅,然後再跳到識無邊處,然後再跳到非想非非想處,他這樣跳禅。對于對水遍、火遍、風遍、青遍、黃遍、紅遍、白遍也是這樣(依次而修習)。
跳禅之後,他再練習跳遍。跳遍就是由地遍的初禅跳到火遍的初禅,然後再跳到青遍的初禅、然後再跳到紅遍的初禅,然後再由水遍的初禅、再跳到風遍的初禅、再跳到黃遍的初禅、再跳到白遍的初禅,這麼樣跳。
第九種是最難的,第九種是跳禅跳遍,跳禅跳遍有很複雜的修習方法,又一共分爲八種。就是由地遍的初禅跳到火遍的第叁禅,然後再跳到紅遍的空無邊處,然後再跳到水遍的無所有處。就是這樣連遍跟禅都一起跳。
當他可以過了這關之後,應當再用超支,超支就比較容易。超支就是進入了地遍的初禅之後,確定有五個禅支,然後再進入第二禅,那個時候去掉了尋和伺,只有叁個禅支,然後再進入第叁禅,第叁禅有兩個禅支,第四禅兩個禅支,空無邊處兩個禅支、識無邊處兩個禅支、無所有處兩個禅支、非想非非想處也是兩個禅支。水遍、火遍、風遍(青遍、黃遍、紅遍、白遍)也是這樣修。
之後,他再用第十一種超所緣,超所緣就是他進入地遍的初禅,然後再進入水遍的初禅、再進入火遍的初禅、再進入風遍的初禅,再進入青遍的初禅,再進入黃遍的初禅,再進入紅遍的初禅,再進入白遍的初禅。對于第二禅、第叁禅,也就是每一個都是超所緣,就是所緣變化,初禅禅那的變化。
第十二個就是超支和超所緣,這個也是比較複雜,就是地遍的初禅,然後到水遍的第二禅,到火遍的第叁禅…
《《大心材譬喻經》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