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心材譬喻經》一

  

將錄音整理成文字的工作,

  由衆多賢友共同努力完成,但盡管這樣,

  也不能保證裏面完全沒有錯漏,未經尊者最後校對,

  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第二期寶峰禅寺止觀禅修營

  

《大心材譬喻經》一

  

  瑪欣德尊者2008.04.18講于江西佛學院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3X)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正自覺者! (叁遍)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大德:

  晚上好!

  從今天晚上開始,我們將在這一期的禅修營一起來學習一部經,這部經典的巴利語叫《大心材譬喻經》(Mahasaropama Sutta)。Maha的意思是大,但是在這裏,並不是大小的大,只是爲了方便區別。因爲在叁藏裏有兩部經,都叫心材譬喻經,因此古代那些經典的傳誦者們,就把其中一部經叫做大,一部經稱爲小。心材sara的意思就是在一棵樹的中心,很堅硬的部分,可以拿來做一些工具,甚至可能拿來做棟梁的樹心的部分,比較堅實、堅硬的部分,upama是譬喻,比喻。

  這部經是收錄在《中部》(Majjhima nikàya)的第二十九經。這部經是在佛陀成佛後第叁十七年,也就是佛陀晚年72歲的時候所開示的一部經,爲什麼我們可以那麼肯定的說這是佛陀在那個時候所開示的經呢?

  我們從這部經的序文裏就可以知道,經文一開始是這麼樣說的:「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在王舍城峰山,疊瓦達答剛離開不久」

  這裏講到的就是佛陀當時住在王舍城,王舍城是摩竭陀國的首都,王舍城周圍有五座山,其中有一座山叫鹫峰山,當時佛陀是住在這裏。疊瓦達答Devadatta是巴利語的發音,古代翻譯成提婆達多或者提婆達都,或者翻譯成條達。Deva的意思是天,天神,datta是賦予或者賜予,授予,所以古代翻譯成天授,或者說他的意思是天神送給的,上天所賜予的意思。疊瓦達答本人是出生在釋迦族,他是佛陀的堂弟,同時他也是佛陀出家前的妃子耶輸陀羅的弟弟,因此他也是佛陀的小舅子,他的姻弟。疊瓦達答在很早就已經出家了,是佛陀在成道之後第一次回國的時候,和阿難尊者一起出家的。疊瓦達答出家之後很精進很用功,他修行了很多年,同時在佛法與叁藏方面也學得非常好。後來呢,就隨著佛陀到各地弘法,在佛陀老年的時候,疊瓦達答開始變節。他的變節是由于那個時候他對名聞利養的貪求,也想要統治僧團而開始變心的。

  有一次,疊瓦達答就坐在那裏,那個時候他已經學到了神通,雖然他很精進地修行,在叁藏方面也學得非常好,但他沒有證得任何的聖道聖果,也就是說,他還是個凡夫。當他學到了神通之後,就升起了想要名聞利養的心。那時他就想,我應當如何才能夠得到名聞利養呢?如何才能得到人們的恭敬和名聲呢?他就想:哦,這個時候,摩竭陀國的阿阇世王(ajaatasattu),他現在還年輕,還年幼,但他的前途是很好的,因爲他將會繼承王位,最後將會統治這個國家,所以且讓我去那裏博得他的信心。

  于是疊瓦達答拿了衣跟缽之後,就變成一個青年人,然後用蛇纏住腰,從自己的住處隱沒,出現在阿阇世王(ajaatasattu)的面前。阿阇世王是古代的翻譯,它的巴利文叫ajaatasattu。ajaata翻譯成沒有出生的,sattu是敵人,怨敵,因此也可以翻譯成未生怨。當王子看到了這個腰纏著蛇的青年人,他感到非常害怕,顫抖。疊瓦達答看到未生怨王子很害怕,于是他就說:“王子難道你不認識我了嗎?”未生怨王子他說:“那你是誰呢?我真的很害怕。”于是疊瓦達答說:“我是疊瓦達答。”“哦,聖者。”未生怨王子說道:“疊瓦達答聖者,請你現出你的本形吧。”于是疊瓦達答就隱去了他變成的腰纏蛇的童子像,現出本形。這時未生怨王子由于見到了疊瓦達答的神通變化,于是對他生起了信心,然後每天都用五百輛車裝滿食物、供品去供養疊瓦達答。

  那個時候疊瓦達答因爲得到了供養,他的心就進一步産生了惡念,他想現在我有了名利了,有了供養了,且讓我統治僧團。當他生起這種心的時候,他的神通就消失了。當疊瓦達答生起了想要統治僧團的這種惡念之後,有一次在佛陀說法的時候,大衆都圍繞在佛陀的周圍,那個時候國王也在場,疊瓦達答就從座位起來,偏袒右肩,合掌向世尊說:“尊者,世尊已經年邁了,年事已高了。在這個時候,您應當休息。您應當安住于現法樂住,應當致力于現法樂住。請您把僧團的領導權交給我吧,我將要統領比庫僧團。”世尊說:“夠了,疊瓦達答,你不要樂于想要統領僧團。”疊瓦達答第一次想要統領僧團,佛陀第一次阻止他。然後疊瓦達答第叁次又提出他的要求,世尊這個時候就說:“即使是沙利補答Sàriputta、馬哈摩嘎喇那Mahàmoggallàna我都不會把僧團交給他。我怎麼會把比庫僧團交給象你這樣,如同像口水一樣(像痰一樣)要丟棄的人。”疊瓦達答聽到了世尊當衆,在國王的面前、在大衆面前說他像是應該丟棄的口水一樣的人,而且又當衆贊歎Sàriputta、Mahàmoggallàna,于是他就懷著嗔恨、怨恨、不滿,禮敬了世尊之後離開了。

  當他離開後,就到了未生怨王子那裏,跟未生怨王子說:“古代的人壽命很長,但現代的人壽命短,王子啊,你有可能仍然是以王子身就死去了。你應該殺害你的父王,自立爲王;而我將殺害世尊,然後自立爲佛陀。”因爲王子對疊瓦達答有信心。他想,聖者疊瓦達答有大神通,大威力,他應當很清楚我。于是王子就在中午的時候,帶了把匕首藏在腿上,偷偷潛到內宮想刺殺他的父王(頻婆娑羅王Bimbisàra)。後來被宮中的侍衛發現了,就逮捕了未生怨王子,這件事就暴露出來。結果頻婆娑羅王不但沒有處罰王子,還把王位讓給了王子。于是未生怨王子就登基了,做了摩揭陀國的國王。

  當未生怨王子做了國王之後,疊瓦達答就來到新國王的面前,說:“王子,現在你做了國王,你應當實現你的諾言”。也就是說,幫疊瓦達答去殺害世尊。當時未生怨王他就吩咐他的手下說:“疊瓦達答聖者怎麼說,你們就怎麼做。”當時疊瓦達答就跟一個殺手說:“你現在呢,就去那個地方,沙門苟答馬(也就是佛陀)就住在那裏,你去那裏,把佛陀殺了,然後再從另外一條路回來。”當這個人領了命令,然後拿著刀、箭、盾離開了以後,就前往世尊住的地方。這個人離開後,疊瓦達答又指使另外兩個人,他說:“你們去那條路,等這個人從那條路經過的時候,在那條路上把他殺掉。”那兩個人走了之後,疊瓦達答又派四個人,他說:“你們在那裏埋伏,當你們見到那兩個人過來的時候,你們把那兩個人殺掉。”這樣派出了四個之後,又派了另外八個人,再派另外十六個人去殺那八個人,就這樣把之前的那些人殺掉。當第一個殺手拿著刀、劍、盾牌,背著弓箭來到佛陀住的地方,他見到佛陀感到很害怕,渾身顫抖、全身變得很僵硬,不能夠動彈。佛陀見到他說:“過來吧,你不要害怕。”聽了佛陀這樣說之後,那個殺手“蔔嗵”一下跪下,禮敬佛陀的雙足,他說:“世尊啊!我現在做了一件很愚蠢的事情。我受人指使,想要取你的性命。但是我現在已經知道錯了,請世尊能夠原諒我,接受我的忏悔。”佛陀這個時候對他說:“確實如此,你已經做了很大的錯事,你想要取我的性命。但是因爲你已經知道錯了,你已經很誠心的忏悔。因爲你已如實的忏悔,所以你將在聖者之法、律中得到增長。”這個時候,佛陀就跟他說法,當他聽法之後,他就證得了法眼淨,也就是已經證得了入流、初果。于是他就禮敬世尊。世尊對他說:“你現在不要往那條路走,你應當從這條路回去。”因爲佛陀也知道那邊有埋伏。

  話說那兩個人一直在等著,見還沒來,便前往去看個究竟,結果他們也來到了佛陀所在的地方,然後佛陀又跟他們說法,說法之後他們兩位又證果了,然後他們又成爲了佛陀的弟子。于是佛陀又跟他們說,你們不要從那條路走,你們從這條路走。接著那四個人在等著,也是這樣。然後那八個人、十六個人也是如此。結果疊瓦達答派出的那幾撥人,沒有一個取了佛陀的性命,反而都成爲了佛陀的弟子。

  當第一個殺手回去到了疊瓦達答面前,對他說:“我不可能殺死佛陀。”疊瓦達答說:“夠了!不用你去殺,我要親自動手。”于是他就爬到了王舍城的鹫峰山(有時候也翻譯成靈鹫山)。當佛陀在一個峽谷下邊經行的時候,疊瓦達答爬到山頂找了一塊大石頭,他就算准佛陀正好經過下邊的時候,他就把石頭推下去,因爲這塊大石頭很大,他就想必定能夠把沙門苟答馬壓死。而當世尊經行的時候,他就把這塊大石頭往下邊一推,這塊大石頭就轟轟隆隆往下滾,結果大石頭被兩塊凸出來的岩石卡住了,但是石頭的碎片仍然滾下去,把佛陀的腳給刺破了,結果佛陀的腳就流血,血流不止。這時佛陀擡頭望著在山頂的疊瓦達答說:“你這個迷途的人,你已經心懷惡意、心懷殺意出佛身的血(惡心出佛身血)。”佛陀就忍痛,當時有個叫耆婆的大夫,把佛陀的腳包紮,治好了。正是因爲疊瓦達答想要殺害佛陀,這就是在佛教史上有名的出佛身血。也是只有疊瓦達答一個人幹了這樣的事情。

  既然兩次殺佛陀都不成功,于是疊瓦達答又想出了第叁個計劃。他在王舍城那裏收買了一個馴象師,馴象師有一頭非常凶猛的大象,這頭大象的…

《《大心材譬喻經》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