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寶峰禅寺止觀禅修營
《應作慈愛經》之四
2008年4月13日 瑪欣德尊者講述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3X)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正自覺者! (叁遍)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各位禅修的大德們:
晚上好。
今天晚上,我們將繼續一起來學習《應作慈愛經》。在我們講這部經的第一天晚上,我們一起學習了佛陀的教法是爲了斷除煩惱。要斷除煩惱,我們必須要修習戒、定、慧。我們在第二次學習的那天晚上,學習了《應作慈愛經》中關于戒的部分,佛陀在這部經裏,用經教法的方式,闡述了一個禅修者應當具足的15種美德,15種內心的素質。如果一個人具足了這15種素質,他才擁有禅修的基本條件,不僅僅修行慈心很容易成就,修其他任何的禅修業處都很容易成就。所以這15種素質,也稱爲前分行道,也就是我們修行的基礎。然後我們在前天晚上,又再討論了定的部分。這部經是以教導修習慈愛爲主,佛陀對衆生采用七種分類方法,並教導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對他們散播慈愛,比如應當用祝福一切衆生快樂的方式,同時用祝願不要有人欺騙,不要被人欺騙,不要有輕視,不要希望對方痛苦,不要人和人之間互相製造痛苦,應當猶如母親去關愛自己的獨子一樣對一切的衆生散播慈愛,同時慈愛應當散播到十方,散播到一切的世界,沒有障礙,沒有怨恨,沒有敵對。不僅如此,我們還應當要在行、住、坐、臥任何的姿勢以及除了睡眠以外的一切時,都應當這樣培育慈愛。如果一個人可以這樣不斷地散播慈心,培育慈愛,那就是他們在這裏所說的梵住,也就是說在這個時候他可以通過修習慈心而得到慈心的解脫。
提到慈心的解脫,佛陀在《增支部》的第11集裏曾提到,如果一個人修習慈愛、培育慈愛達到慈心解脫,也就是可以證得慈心禅那的這個階段,他將會獲得11種功德、11種利益。佛陀說如果一個人修習、培育,經常重複的去做、多做、鞏固它、穩固地建立它,精勤于修行慈心解脫,將可以獲得11種利益,是哪11種呢?
第一,Sukhaü supati也就是他睡得安樂。他可以安眠、可以很快樂地睡,很容易地睡,他不會象有些人那樣輾轉反側,睡不著覺。如果擁有慈心的人,當他想要睡眠的時候很容易睡著。
第二,sukhaü pañibujjhati就是他很快樂地醒來,他不象一些人那樣,翻來覆去睡完覺不肯醒來,當他醒來的時候,會感到很清醒,很愉快。
第叁,na pàpakaü supinaü passati不見惡夢,如果一個充滿慈愛的人,他不會做惡夢。經常做惡夢的人,是由于內心比較煩躁,比較煩亂,當然如果說經常做惡夢的人可能跟前世的生命狀態也有關系,同時還跟今生心的狀態也有直接的關系,如果一個人在白天的時候,經常升起貪嗔癡,不控製自己的心,晚上就容易産生惡夢。如果一個人經常培育慈愛,一個擁有慈心的人,他的心是柔和的,快樂的,在晚上的時候他也會夜夢吉祥。
第四個功德是manussànaü piyo hoti,人們都很喜歡他。一個擁有慈心的人,人們都同樣的會善待他,由于他對于別人經常充滿慈愛,善待于別人,別人回報于他的自然也是能夠善待于他。
第五個功德是amanussànaü piyo hoti,非人也喜愛他。我們在講慈心經緣起的時候,就講到了那些非人們剛開始的時候,經常去捉弄那些比庫,他們變現出很恐怖的樣子,發出很恐怖的聲音,而且放出很強烈的、很難聞的臭氣,去幹擾那些修行的人,後來佛陀教導他們修習慈愛、培育慈心之後,那些非人的心完全變了,不僅不去幹擾他,而且護持他。
第六個功德是devatà rakkhanti,諸天守護,諸天保護。因爲只有修了善行,積累了善業,依照善業而投生的人,他才能夠投生到天界。所有的天人都是由善業而結生的,如果一個人經常累積善業,多做善事,培植各種的福德,將能夠依照這些福德,如果這些善業在他臨終的時候成熟,他將能夠投生到天界,因此絕大部分的天人是喜歡善德的、喜歡那些愛做善事、喜歡那些善人,他們自然會去擁護那些經常有慈愛的人,經常樂善好施的人。
第七個功德是nàssa aggi và visaü và satthaü và kamati.火、毒藥跟武器不能夠傷害他。講到這裏呢,我想講一個佛陀在世時的故事。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位很善良、很美麗的女子,她的名字叫(薩摩瓦蒂Sāmāvatī),她是(Kosambī)(峤賞彌)國的國王優德納(Udena)優填王的王妃。薩摩瓦蒂是一位很善良、很溫柔的女子,她自己沒有聽聞佛法,但是她有一個叫庫祖達拉(Khujjuttarā)的仆人,經常到佛陀住的地方去聽聞佛法,然後把聽來的佛法告訴她,她通過這樣經常聽聞佛法後來也證得了初果,證得了聖果。但是呢,布地那拉王有另外一個王妃,叫做瑪幹蒂雅(Māgandiyā),她是個如花似玉,但是心如蛇蠍惡毒的女人,在早年還沒有嫁出去的時候,她的父親曾經相中了佛陀。她的父親因爲女兒很漂亮,認爲很多人都配不上自己的女兒,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佛陀非常英俊、非常莊嚴,就認定除了這樣的人外,沒有其他人可以配得上自己的女兒。于是他就帶著如花似玉的女兒向佛陀求親,遭到佛陀拒絕。當時瑪幹蒂雅就懷恨在心,她說:“好,象我這樣一個人你都拒絕我,總有一天我不放過你。”後來她嫁給了優德納王。之後呢,她發現另外一個王妃薩摩瓦蒂,是佛陀的弟子,就耿耿于懷。同時,由于她們兩個都是王妃,所以在瑪幹蒂雅眼裏也是水火不相容。但是由于薩摩瓦蒂是一個非常善良的女子,所以沒有經常跟瑪幹蒂雅作對,但瑪幹蒂雅想盡各種辦法想要除掉薩摩瓦蒂。有一次,她把一條毒蛇藏在薩摩瓦蒂彈的琴的洞裏面,蛇塞進去後,在表面蓋一些鮮花,之後她就跑到優德納王那裏去告密說,薩摩瓦蒂對你心懷惡意,她想要用毒蛇咬死你,優德納王聽了後,就真的走到後宮,走到薩摩瓦蒂那裏,看到那條毒蛇從琴洞裏爬出來。當時優德納王非常生氣,因爲之前,瑪幹蒂雅已經做了很多的小動作了,在優德納王那邊經常吹枕邊風,所以這次優德納王以爲薩摩瓦蒂真的要害死他。他就怒氣沖沖拿了弓箭,把箭浸了毒藥,到薩摩瓦蒂的寢宮,叫薩摩瓦蒂和所有她的侍女全部排成一條直線,然後張弓搭箭,想要一箭把這些人都射死,當時呢,薩摩瓦蒂和她的侍女們說:“你們任何一個人都不應當生氣,你們任何一個人都應當對這可憐的大王散播慈愛,因爲他現在已經被憤怒給控製了。”當時所有人都對優德納王散播慈愛,雖然那時優德納王的箭已經拉滿了弓,但是呢,他的身體就好像被什麼定住了一樣,僵在那裏,由于這些宮女們和王後的慈心産生很強大的力量,使優德納王的心跳很快,汗從額頭流下來,身體不能動,這個時候薩摩瓦蒂就對優德納王說:“國王啊!你是不是很累啊?”
優德納王就說:“是啊!王後!我很累啊!”那薩摩瓦蒂就說:“那這樣吧,你把你的箭放下吧!”然後呢,他就把自己的弓箭往地上一放,結果箭就射在地上。這個時候薩摩瓦蒂對國王說:“國王啊!你不應當中傷無辜的人。”此時,優德納王,就知道可能是瑪幹蒂雅在背後搞鬼。不過,後來薩摩瓦蒂仍然還是被瑪幹蒂雅燒死。不過就從這件事來看,由于慈心的力量,當時優德納王心裏很慌,身體也僵住了不能動。這就是說火,毒藥,武器不能夠傷害擁有慈愛的人。
但到後來,薩摩瓦蒂由于自己的果報,被瑪幹蒂雅燒死。話說瑪幹蒂雅一不做二不休,既然慫恿優德納王不成功,那麼就想親自下手。她就跟她的叔叔講,就在晚上把薩摩瓦蒂的寢宮全部用柴火和草圍住,點上火,把裏面所有的人燒死,結果她的這種惡毒的計劃成功了。當火燒到薩摩瓦蒂所住的寢宮時,薩摩瓦蒂跟所有的侍女說:“你們這個時候正是要維持自己善心的時候。”然後所有的那些侍女們,當火燒到她們身體的時候,她們都觀照自己的苦受,結果呢,薩摩瓦蒂和所有的侍女們沒有一個是以凡夫的身份而去世的。也就是她們所有人都證果了,這是後來佛陀說的,因爲這件事發生了之後,那些人,那些比庫們他們就問佛陀,佛陀就告訴他們,其實這些所有可憐的婢女們沒有一個是以凡夫的身份而死去,她們都是得不同的果位而被燒死的。
爲什麼她們會被燒死呢,因爲在過去世的時候,薩摩瓦蒂和那些婢女們也是公主和侍女們。有一次,她們就去一條河裏遊泳嬉水,上岸後,她們發現有點冷,于是就在森林裏搜集了一些柴,想要燒火取暖,結果不小心就把樹林燒著了,後來發現到她燒樹林的這件事,被另外一位獨覺佛知道了。當時那位獨覺佛其實是在樹林裏入定,于是她就想我們把獨覺佛燒死,事情就不會暴露。于是她們就用柴火想把獨覺佛燒死,但是獨覺佛當時入的是滅盡定,沒有被燒死。由于她造的這些業,使她們受了很漫長自己造的果報,乃至到佛陀在世的時候,她們也還是被燒死。不過,由于她們已經證果了,所以她們的果報即使還是有,也不會再延遲很久。
接著的另外一個功德是tuvaña§ citta§ samàdhiyati,他的心可以很迅速的得定。爲什麼可以很迅速的得定呢?我們在前一次講課的時候就講到了,一個擁有慈心的人,他的心是很平靜、很喜悅、很柔軟…
《《應作慈愛經》之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