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应作慈爱经》之四

  

第一期宝峰禅寺止观禅修营

  

《应作慈爱经》之四

  

2008年4月13日 玛欣德尊者讲述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3X)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禅修的大德们:

  晚上好。

  今天晚上,我们将继续一起来学习《应作慈爱经》。在我们讲这部经的第一天晚上,我们一起学习了佛陀的教法是为了断除烦恼。要断除烦恼,我们必须要修习戒、定、慧。我们在第二次学习的那天晚上,学习了《应作慈爱经》中关于戒的部分,佛陀在这部经里,用经教法的方式,阐述了一个禅修者应当具足的15种美德,15种内心的素质。如果一个人具足了这15种素质,他才拥有禅修的基本条件,不仅仅修行慈心很容易成就,修其他任何的禅修业处都很容易成就。所以这15种素质,也称为前分行道,也就是我们修行的基础。然后我们在前天晚上,又再讨论了定的部分。这部经是以教导修习慈爱为主,佛陀对众生采用七种分类方法,并教导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对他们散播慈爱,比如应当用祝福一切众生快乐的方式,同时用祝愿不要有人欺骗,不要被人欺骗,不要有轻视,不要希望对方痛苦,不要人和人之间互相制造痛苦,应当犹如母亲去关爱自己的独子一样对一切的众生散播慈爱,同时慈爱应当散播到十方,散播到一切的世界,没有障碍,没有怨恨,没有敌对。不仅如此,我们还应当要在行、住、坐、卧任何的姿势以及除了睡眠以外的一切时,都应当这样培育慈爱。如果一个人可以这样不断地散播慈心,培育慈爱,那就是他们在这里所说的梵住,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他可以通过修习慈心而得到慈心的解脱。

  提到慈心的解脱,佛陀在《增支部》的第11集里曾提到,如果一个人修习慈爱、培育慈爱达到慈心解脱,也就是可以证得慈心禅那的这个阶段,他将会获得11种功德、11种利益。佛陀说如果一个人修习、培育,经常重复的去做、多做、巩固它、稳固地建立它,精勤于修行慈心解脱,将可以获得11种利益,是哪11种呢?

  第一,Sukhaü supati也就是他睡得安乐。他可以安眠、可以很快乐地睡,很容易地睡,他不会象有些人那样辗转反侧,睡不着觉。如果拥有慈心的人,当他想要睡眠的时候很容易睡着。

  第二,sukhaü pañibujjhati就是他很快乐地醒来,他不象一些人那样,翻来覆去睡完觉不肯醒来,当他醒来的时候,会感到很清醒,很愉快。

  第三,na pàpakaü supinaü passati不见恶梦,如果一个充满慈爱的人,他不会做恶梦。经常做恶梦的人,是由于内心比较烦躁,比较烦乱,当然如果说经常做恶梦的人可能跟前世的生命状态也有关系,同时还跟今生心的状态也有直接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在白天的时候,经常升起贪嗔痴,不控制自己的心,晚上就容易产生恶梦。如果一个人经常培育慈爱,一个拥有慈心的人,他的心是柔和的,快乐的,在晚上的时候他也会夜梦吉祥。

  第四个功德是manussànaü piyo hoti,人们都很喜欢他。一个拥有慈心的人,人们都同样的会善待他,由于他对于别人经常充满慈爱,善待于别人,别人回报于他的自然也是能够善待于他。

  第五个功德是amanussànaü piyo hoti,非人也喜爱他。我们在讲慈心经缘起的时候,就讲到了那些非人们刚开始的时候,经常去捉弄那些比库,他们变现出很恐怖的样子,发出很恐怖的声音,而且放出很强烈的、很难闻的臭气,去干扰那些修行的人,后来佛陀教导他们修习慈爱、培育慈心之后,那些非人的心完全变了,不仅不去干扰他,而且护持他。

  第六个功德是devatà rakkhanti,诸天守护,诸天保护。因为只有修了善行,积累了善业,依照善业而投生的人,他才能够投生到天界。所有的天人都是由善业而结生的,如果一个人经常累积善业,多做善事,培植各种的福德,将能够依照这些福德,如果这些善业在他临终的时候成熟,他将能够投生到天界,因此绝大部分的天人是喜欢善德的、喜欢那些爱做善事、喜欢那些善人,他们自然会去拥护那些经常有慈爱的人,经常乐善好施的人。

  第七个功德是nàssa aggi và visaü và satthaü và kamati.火、毒药跟武器不能够伤害他。讲到这里呢,我想讲一个佛陀在世时的故事。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很善良、很美丽的女子,她的名字叫(萨摩瓦蒂Sāmāvatī),她是(Kosambī)(峤赏弥)国的国王优德纳(Udena)优填王的王妃。萨摩瓦蒂是一位很善良、很温柔的女子,她自己没有听闻佛法,但是她有一个叫库祖达拉(Khujjuttarā)的仆人,经常到佛陀住的地方去听闻佛法,然后把听来的佛法告诉她,她通过这样经常听闻佛法后来也证得了初果,证得了圣果。但是呢,布地那拉王有另外一个王妃,叫做玛干蒂雅(Māgandiyā),她是个如花似玉,但是心如蛇蝎恶毒的女人,在早年还没有嫁出去的时候,她的父亲曾经相中了佛陀。她的父亲因为女儿很漂亮,认为很多人都配不上自己的女儿,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佛陀非常英俊、非常庄严,就认定除了这样的人外,没有其他人可以配得上自己的女儿。于是他就带着如花似玉的女儿向佛陀求亲,遭到佛陀拒绝。当时玛干蒂雅就怀恨在心,她说:“好,象我这样一个人你都拒绝我,总有一天我不放过你。”后来她嫁给了优德纳王。之后呢,她发现另外一个王妃萨摩瓦蒂,是佛陀的弟子,就耿耿于怀。同时,由于她们两个都是王妃,所以在玛干蒂雅眼里也是水火不相容。但是由于萨摩瓦蒂是一个非常善良的女子,所以没有经常跟玛干蒂雅作对,但玛干蒂雅想尽各种办法想要除掉萨摩瓦蒂。有一次,她把一条毒蛇藏在萨摩瓦蒂弹的琴的洞里面,蛇塞进去后,在表面盖一些鲜花,之后她就跑到优德纳王那里去告密说,萨摩瓦蒂对你心怀恶意,她想要用毒蛇咬死你,优德纳王听了后,就真的走到后宫,走到萨摩瓦蒂那里,看到那条毒蛇从琴洞里爬出来。当时优德纳王非常生气,因为之前,玛干蒂雅已经做了很多的小动作了,在优德纳王那边经常吹枕边风,所以这次优德纳王以为萨摩瓦蒂真的要害死他。他就怒气冲冲拿了弓箭,把箭浸了毒药,到萨摩瓦蒂的寝宫,叫萨摩瓦蒂和所有她的侍女全部排成一条直线,然后张弓搭箭,想要一箭把这些人都射死,当时呢,萨摩瓦蒂和她的侍女们说:“你们任何一个人都不应当生气,你们任何一个人都应当对这可怜的大王散播慈爱,因为他现在已经被愤怒给控制了。”当时所有人都对优德纳王散播慈爱,虽然那时优德纳王的箭已经拉满了弓,但是呢,他的身体就好像被什么定住了一样,僵在那里,由于这些宫女们和王后的慈心产生很强大的力量,使优德纳王的心跳很快,汗从额头流下来,身体不能动,这个时候萨摩瓦蒂就对优德纳王说:“国王啊!你是不是很累啊?”

   优德纳王就说:“是啊!王后!我很累啊!”那萨摩瓦蒂就说:“那这样吧,你把你的箭放下吧!”然后呢,他就把自己的弓箭往地上一放,结果箭就射在地上。这个时候萨摩瓦蒂对国王说:“国王啊!你不应当中伤无辜的人。”此时,优德纳王,就知道可能是玛干蒂雅在背后搞鬼。不过,后来萨摩瓦蒂仍然还是被玛干蒂雅烧死。不过就从这件事来看,由于慈心的力量,当时优德纳王心里很慌,身体也僵住了不能动。这就是说火,毒药,武器不能够伤害拥有慈爱的人。

  但到后来,萨摩瓦蒂由于自己的果报,被玛干蒂雅烧死。话说玛干蒂雅一不做二不休,既然怂恿优德纳王不成功,那么就想亲自下手。她就跟她的叔叔讲,就在晚上把萨摩瓦蒂的寝宫全部用柴火和草围住,点上火,把里面所有的人烧死,结果她的这种恶毒的计划成功了。当火烧到萨摩瓦蒂所住的寝宫时,萨摩瓦蒂跟所有的侍女说:“你们这个时候正是要维持自己善心的时候。”然后所有的那些侍女们,当火烧到她们身体的时候,她们都观照自己的苦受,结果呢,萨摩瓦蒂和所有的侍女们没有一个是以凡夫的身份而去世的。也就是她们所有人都证果了,这是后来佛陀说的,因为这件事发生了之后,那些人,那些比库们他们就问佛陀,佛陀就告诉他们,其实这些所有可怜的婢女们没有一个是以凡夫的身份而死去,她们都是得不同的果位而被烧死的。

  为什么她们会被烧死呢,因为在过去世的时候,萨摩瓦蒂和那些婢女们也是公主和侍女们。有一次,她们就去一条河里游泳嬉水,上岸后,她们发现有点冷,于是就在森林里搜集了一些柴,想要烧火取暖,结果不小心就把树林烧着了,后来发现到她烧树林的这件事,被另外一位独觉佛知道了。当时那位独觉佛其实是在树林里入定,于是她就想我们把独觉佛烧死,事情就不会暴露。于是她们就用柴火想把独觉佛烧死,但是独觉佛当时入的是灭尽定,没有被烧死。由于她造的这些业,使她们受了很漫长自己造的果报,乃至到佛陀在世的时候,她们也还是被烧死。不过,由于她们已经证果了,所以她们的果报即使还是有,也不会再延迟很久。

  接着的另外一个功德是tuvaña§ citta§ samàdhiyati,他的心可以很迅速的得定。为什么可以很迅速的得定呢?我们在前一次讲课的时候就讲到了,一个拥有慈心的人,他的心是很平静、很喜悦、很柔软…

《《应作慈爱经》之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