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星雲大師與人間佛教全球化發展之研究▪P5

  ..續本文上一頁響,藉由宣教的普及成爲世界安定的主要源泉之一,但是今日面臨一些瓶頸與困境,不僅基督教本身應努力尋思改變,以再創新局。其面臨的困境經驗,也足供佛教全球化過程中的借鏡與省思。

  六、佛光普照叁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

  目前佛教在國際化,全球化的曆程中,日本禅宗及藏傳佛教皆獲得了初步的成果,而由星雲大師創立的佛光山與國際佛光會,則在短短二十年間迅速深入歐、美、亞、非、澳五大洲,掀起了佛教史上空前的巨浪狂潮,所以要研究佛教的全球化之前,必須先審視目前佛光山與佛光會已經全球化的成果。

  佛光山國際化的第一步是在海外設立人間道場,先後在世界各地創建兩百余所寺院道場遍布五大洲,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十方叢林有四座。一是位于美國洛杉矶的西來寺,這是北美最大的佛寺,也是具有多元功能的國際性道場,取名“佛法西來”之旨,點出了佛光山國際化的宗旨,一九八八年十一月十六日落成,當期生活雜志形容爲“美國的紫禁城”,譽之爲“西半球第一大寺”。二是位于南非布朗賀斯特市的南華寺,這是非洲最大的佛寺,座落于南非布朗賀斯特,占地二十四甲。南華寺最重要的是成立了“非洲佛學院”,培養當地優秀弘法僧寶,成爲佛法深入非洲大陸的基地。叁是位于澳洲臥龍崗的南天寺,這個被譽爲“南半球天堂”的澳洲別院位于臥龍崗市,是南半球第一大佛教寺院,占地五十五英畝,建地六千五百平方公尺,一九九五年十月八日落成開光,澳洲總理基亭曾贊美南天寺是澳洲的重要宗教據點,後來在二OOO年雪梨奧運會期間出盡風頭,目前南天寺在澳洲可謂家喻戶曉。四是位于巴西聖保羅的如來寺,于一九九二年成立,于二OO叁年舉行大雄寶殿落成開光典禮,占地十六萬平方公尺,不僅是佛光山在南美洲所設立的第一座道場,也是佛教在南美洲最大的寺院。

  隨著海外人間道場成立,弘揚佛法有了基地之後,接著開辦教育,一九七O年美國白塔寺落成啓用,即創辦中華學校,後將學校遷移至西來寺擴大辦理。目前除了西來寺外,包括科州丹佛講堂、內華達州蓮華寺,加拿大愛民頓講堂、澳洲中天寺、南天寺、南天講堂、墨爾本講堂、佛光山紐約道場、南非新堡禅淨中心等……海外寺院均設有中華學校,總數已逾五十所。此外,更進一步在各人間道場紛紛成立佛學院,從教育著手擴展弘法的空間。目前在印度也設立了佛學院,一批又一批的印度籍學生被送往佛光山臺灣總本山培訓學成之後,又再回到印度弘法,體現了佛教本土化的精神,並被譽爲“印度佛教複興的種子”。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這是大師經常訓勉弟子的話。從過去的曆史看,弘法者概以出家法師爲主,但大師認爲,僧信平等,信衆只要能力相當,也應該由弟子升級爲老師,而且“隨著佛教發展的國際化,僅憑少數的出家僧衆在世界弘法已不敷所需,而在家信衆中不乏學養豐富之士,所以佛光會成立“檀講師”製度,鼓勵在家居士與出家僧衆一起擔負弘揚佛法的神聖使命”,因此在弘講師製度之外設立檀講師製度,弘講師指的是出家布教師,檀講師指的是在家布教師。

  星雲大師手擬檀講師製度的理念與目的爲:1、擴大佛法的弘傳與影響,2、建立師承的倫理與秩序,3、實踐平等的教義與教團,4、達成僧信的融和與尊重。檀講師的資格與條件爲:1、皈依叁寶,信仰人間佛教,具有正知正見;2、佛光會員,認同本會宗旨,熱心與人爲善;3、誠信修睦,淨持根本戒法,沒有不良嗜好:4、信受法要,積極弘法利生,能夠契理契機。此外,爲培養及鼓勵大家參加檀講師的行列,大師不但著手編寫教材,還規畫“檀講師講習會”、“預備檀講師研習會”。目前全球有百余位佛光會的檀講師,足迹遍及機關團體、各級學校、鄉裏社區,以及監獄。檀講師製度的設立,不僅讓弘法的範圍更廣,衆生受益的機會更多,同時也有助于提升信徒的信仰層次,動員信徒的團結力量,更爲佛教的弘化開啓了不朽的新頁。

  大師更將海外教育提升至高等教育,成立中國佛教徒在美國設立的第一所國際性大學——西來大學,于二OO二年加入西區大學聯盟,成爲美國首座華人創辦並獲得該項榮譽之大學。

  在廣設人間道場、精進教育之外,最重要、最具有跨世紀象征意義之舉即爲一九九二年五月十六日,在美國洛杉矶隆重成立了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暨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蓋因大師認爲:“佛法不是一種知識,不能只當學術研究;佛法要靠修行,才能體證。但是,如果只重自我修行,沒有社團活動,則佛教不容易走向人群,走入社會。因此,要讓佛教廣爲弘傳,除了寺院一般性的法會共修以外,還需要組織社團,舉辦各種活動。”

  星雲大師在第一次國際佛光會世界會員代表大會中,以“歡喜與融和”爲題致辭時,曾明白指出:“國際佛光會全體會員所許的共同願望——我們要把歡喜布滿人間,我們要以融和與世相處。”正式揭示了國際佛光會是一個具有“人間性”的佛教組織。

  國際佛光會在成立宣言中,也開宗明義指出:

  由于時代的進步,社會結構的改變,面對當今世界動蕩不已,人心的焦慮不安,如何爲衆生拔苦與

  樂,如何使世界再回複光明和樂,乃成爲大乘佛教徒義不容辭,責無旁貸的使命。清楚明白地定義了國際佛光會的“人間佛教”使命。

  國際佛光會並非屬于某一宗派、某一寺院或某一個人所有,而是屬于全世界有心佛教人士,甚至異教徒,只要認同佛光會的宗旨和精神者,佛光會均竭誠歡迎,加入成爲“佛光之友”。這些事實說明了,主張族群和諧、社會淨化的國際佛光會不分地域、不論種族,彼此開誠布公、相互尊重包容。

  由于佛光會員們上下一心的推動護持,再加上組織製度完備,會務拓展迅速是極其自然的事。“有太陽的地方就有佛光會,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佛光人”,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實!

  二OO叁年,國際佛光會以“非政府組織”獲得加入聯合國DPI會員,並成爲非營利事業咨詢顧問,成爲極少數由華人組成的國際性NGO組織,且爲聯合國組織中唯一中國佛教民間團體。瑞士日內瓦政府有監于佛光山對世界佛教的貢獻,特捐地興建“佛光山日內瓦國際佛教會議中心”。這些都足以證明星雲大師畢生對于佛教全球化的努力功不唐捐,目前正開花結果之中。

  除此之外,佛光山目前在全球擁有十座佛光緣美術館,開辦多種藝術展覽及藝術課程,期以藝術之美來美化人心,淨化社會。從二OO四年開始,該館主辦的“覺有情——星雲大師墨迹世界巡回展”,應邀至馬來西亞、美國、香港、中國大陸的南京、揚州、四川等地,所到之處均突破宗教、地域、種族及意識形態的藩籬,掀起一陣中國風與佛教熱,一次又一次地見證了“人間佛教”的魅力。

  一九九五年國際佛光會在澳洲雪梨召開第四次世界會員代表大會時,一致通過成立“國際翻譯中心”,致力于佛典翻譯,翌年,“國際翻譯中心總部”于美國洛杉矶成立,並于加拿大、阿根廷、巴西、澳洲、德國、荷蘭、英國、俄國、日本、韓國、印尼、泰國、印度、斯裏蘭卡、南非等處也有專人從事各種語言的翻譯工作。星雲大師的著作《佛教與生活》英文版Living Affinity榮獲二一OO四年全美最佳心靈書籍——心靈健康大獎”,另外叁本書《星雲法語㈠》 (Keys to Living Well:Dharma Words(I)) 、 《迷悟之間㈥》 (Between Ignoranceand Enlightenment(VI)) 、 《人間佛教的藍圖》 (Humanistic Buddhism:A Blueprint for Life)也相繼獲得《心靈與健康雜志》的專文推薦。此外,全美最大非營利獨立出版社經銷組織(Publisher Marketing Association)無條件經銷佛光山國際翻譯中心翻譯的《星雲說偈》(Cloud and Water) , 《傳燈》英譯本Handing Down the Light入圍全美圖書大展傳記類獎項等,都說明了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行證已逐漸在國際問受到矚目,也說明了佛光山與佛光會攜手合作,爲人間佛教在國際舞臺開辟了一方寬闊的天地。

  佛光山與佛光會團結一心,除了在文化、教育等工作紮根有成之外,還在海內外從事了無數的慈善救濟的工作,內容涵括撫孤、養老、育幼、濟貧、戒毒、施藥、施棺等,均獲得社會的一致好評。在重大災難方面的救助更是造福了無數的災民,舉十五年來荦荦大者,有:臺灣地區,一九九四年凱特琳、道格、愛麗臺風造成的嚴重風災: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大地震,造成死傷無數,十萬余戶災民無家可歸;二OO一年桃芝、納莉臺風肆虐;二OO叁年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在亞洲、美洲快速漫延;二OO四年敏督利、艾利、南瑪臺風災情慘重。另如海外部分,一九九七年中美洲密契飓風風災,巴布新幾內亞旱災,一九九八年菲律賓棉蘭佬旱災,二OOO年菲律賓馬容火山爆發成災,二OO一年美國九一一恐怖事件,二OO一年印度古笈拉大地震災難,斯裏蘭卡蒙那拉卡省旱災,二OO叁年斯裏蘭卡南部水災,二OO四年呂宋島有勇、威妮臺風風災,伊朗巴姆城地震、南亞環印度津地區強震暨海嘯大災難等等。全球佛光人在大師的號召下,均不分你我,努力捐輸,除將錢財物資送往災區之外,並從事心靈咨商、醫療義診、災童撫養、災區重建、施棺赈濟……等工作。

  今天放眼望去,由于佛光山以人間性與國際性進行佛教全球普及化,萬千佛光會員懷著歡喜與融和的菩薩精神,積極在各地闡揚人間佛教,讓佛法的種子得以遍灑五大洲。

  七、佛教全球化的未來展望

  星雲大師史無前例地將佛教帶往…

《星雲大師與人間佛教全球化發展之研究》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